APP下载

聊城市引黄工程效益浅析

2011-04-01崔绍峰杨成忠石红军

地下水 2011年6期
关键词:聊城市聊城水量

崔绍峰,杨成忠,石红军

(1.山东省聊城市水利局,山东聊城252061;2.山东省聊城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聊城252061;3.山东省聊城市经济开发区韩集乡水电站,山东 聊城252127)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京杭大运河畔,东依岱岳与济南市相连,西以卫运河为界与冀南、豫北接壤,北与德州市毗邻,南滨黄河与水泊梁山隔河相望。地处东经115°16'~116°32',北纬 35°47'~ 37°02'之间,总面积 8 590 km2。辖东昌府区、临清市和阳谷、茌平、莘县、冠县、东阿、高唐八县市区。随着工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已成为聊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 聊城市水资源特点及引黄工程概况

1.1 聊城市水资源特点

根据《聊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聊城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54.1 mm,折合水量为48.04亿m3。全市多年平均当地淡水资源总量为11.86亿 m3,人均当地水资源量仅207 m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8.3%。聊城市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降水量、径流量和水资源量差别较大,分布极不均匀。同时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均较大,因此开发利用困难。

以201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为例,保证率为50%、75%时全市缺水分别为14.83亿 m3、16.64亿 m3,缺水率分别为53.36%、49.16%。由此可见,缺水状况非常严重,仅仅靠当地水资源无法保障聊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1.2 聊城市引黄工程概况

聊城市引黄灌溉始于1958年兴建位山枢纽工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建成了位山、郭口、陶城铺、彭楼等4处引黄灌区,总引水能力达445 m3/s,灌溉面积754万亩,受益区覆盖全市8个县(市区)的绝大部分农田。1970~2010年灌区农业灌溉总引黄水量达450亿m3。引黄工程成为聊城工农业供水的主动脉,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其中位山灌区设计引水流量240 m3/s,设计灌溉面积540万亩,是全国六个特大型灌区之一。

2 聊城市引黄灌溉工程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分析

2.1.1 农业灌溉效益分析

聊城市引黄灌溉工程的效益主要表现在因水利工程的兴建带来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因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进步。

根据聊城市统计资料,197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585.13万亩,单产150 kg/亩,棉花播种面积为181.59万亩,单产25.65 kg/亩,有效灌溉面积为464.09万亩;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073.29万亩,单产599 kg/亩,棉花播种面积为 110.97 万亩,单产 87.73 kg/亩,有效灌溉面积为 740.16万亩。2010年小麦、玉米每单价均为2.0元/kg、棉花为20.0/kg。由于农业灌溉产值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增产效益按“分摊系数法”计算,其中粮食水利增产效益系数取0.4,棉花为0.2。通过对以上的分析,聊城市农业灌溉增产经济效益每年为46.44亿元。

2.1.2 节水量“农转非”经济效益

随着聊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工业总值从1990年的67.8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38.98亿元,一批高附加值的工业企业相继建成投产,近几年聊城市工业用水量达2.3亿~2.5亿立方米,工业企业用水负荷与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用水叠加,当地水源无法满足用水量急剧增加的需要。根据实测水文资料,每年为中华电力、聊城电厂两个电厂供水3 000多万m3,通过引进黄河水补充了城市工业、生活、生态用水的缺口,对加快聊城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2.2 社会效益分析

2.2.1 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聊城市是国家重要的粮棉种植基地,由于引黄灌溉工程的实施,2010年统计分析,全市粮食生产总量达468.8万吨,在解决全市粮食供给的同时,由吃国家调拨粮发展到迄今已累计向国家上交粮食7498万吨,棉花421万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2.2 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由于灌溉用水相对有保障,使粮食产量稳定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种植业调整,刺激了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农民收入增加,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6 377元。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了生活质量,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2.2.3 引黄济津等跨流域调水的实施为津冀两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市先后多次实施引黄济津、引黄入卫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先后向天津、河北送水68.5×108m3。引黄入卫、引黄济津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确保天津市城市用水安全,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政治影响。

2.3 生态环境分析

2.3.1 维系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支撑

立足于水与城市和谐统一,实现"河湖相连,水水相通,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景观特色,聊城市政府提出了“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建设水中城市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引进黄河水通过上游水库的优化调度,满足了工业用水和湖河水体的不断更新,保证了城区湖河水位保持适宜的变幅,使城市绿色环境更优美。引黄河之源,湖库优化调度,使水城血流畅通,引黄为维护“江北水城”健康生命提供了水源保障。

2.3.2 有效补给了地下水源,抑制了漏斗面积扩大

引黄灌区覆盖了聊城市大部分区域,年平均引用黄河水量11.34亿m3。引水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水的同时,每年通过下渗补给地下水的水量约2.7~4.1×108m3,从而抑制了井灌开采地下水引起的水位下降。如果没有连年引黄河水的补给,井灌区的地下水埋深可能达几十米,后果将相当严重。正是因为引黄对地下水的有效补给,才维持了我市大部分区域地下水采补平衡,抑制了冠县、莘县西部漏斗区面积的扩大。

根据《聊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分析,降水保证率 P=50%的年份,引黄灌溉对地下水的补给量为2.38×108m3。以彭楼灌区为例,彭楼灌区自2001年9月试通水,秋播期引水量 0.75 ×108m3,2002年引水量3.69 ×108m3。灌区地下水观测资料显示:2002年虽遇特枯水年,但灌区内各观测井水位大部分比2001年同期偏高,其中位于莘县毕屯的110A#井,偏高6.37 m,补给影响显著。

2.3.3 有效减少了盐碱地面积,有利于沙荒改造

引黄工程的实施,使盐碱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土壤盐碱地的发生与地下水矿化度及运行规律密切相关,由于引客水对地下水补源,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地下水的矿化度,使盐碱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到2010年底累计改良盐碱216.8万亩。聊城市原有沙荒地50余万亩,沙丘起伏,水肥难保,不仅本身生态环境恶劣,大都处于荒芜状态,更在风力的不断侵蚀下危害附近良田。通过引黄工程给沙区带来新的生命力,使生态环境大为改观,昔日的黄河故道改变了沙丘起伏、风沙迷漫的荒凉景观,展现出方田平整,绿树成网,瓜果飘香的勃然生机。

猜你喜欢

聊城市聊城水量
小水量超纯水制备系统的最佳工艺选择
聊城市召开2021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
山东省聊城市老年大学校歌
聊城市夏秋季大气VOCs特征及OFP分析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聊城,宛在水中央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新动能,新聊城
基于水力压裂钻孔的注水量及压裂半径的应用研究
山东聊城市西梭堤遗址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