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59例诊治分析
2011-04-01宋希双吴洪昌
王 斌,宋希双,吴洪昌
(大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辽宁 大连 116011)
腺性膀胱炎为膀胱黏膜增殖性病变,其临床表现与一般膀胱炎无明显差异,发病机制至今不十分清楚,近年研究认为腺性膀胱炎有恶变倾向,可作为癌前病变。随着认识的提高,本病越来越受到泌尿外科医生重视。2002年4月~2010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腺性膀胱炎59例,现将其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9例,男33例,女26例,年龄21~80岁,平均53.8岁。表现尿频尿急尿痛者35例,肉眼或镜下血尿者24例,排尿困难者5例,并发膀胱结石者2例,肾积水者4例。经过B超、CT、膀胱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膀胱镜检查病变表现分别为乳头瘤样、滤泡样、绒毛样水肿、局部充血隆起,可累及三角区、膀胱颈口、膀胱侧壁、后尿道。初次膀胱镜检查时活检病理报告均为腺性膀胱炎。
1.2 治疗方法
54例经腔内手术(等离子体电切或气化电切),4例并发肾积水者开放手术,行输尿管移植手术,并发恶性肿瘤者1例,最终行膀胱全切。伴膀胱结石行钬激光碎石2例。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20 mg或羟喜树碱20 mg,1次/周,8次后改为1次/月,共灌注12次,口服药物抗感染预防复发。
2 结 果
初诊时行膀胱镜检查,活检病理报告均为腺性膀胱炎,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9 d。随诊6~30个月,平均随诊15月。复发1次15例,复发2次6例,复发3次3例,再次行腔内手术,病理均为腺性膀胱炎。恶变1例,病理为膀胱低分化腺癌,行膀胱全切术。
3 讨 论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顽固性良性疾病,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膀胱疾病1%[1]。腺性膀胱炎的病因可能与膀胱感染、梗阻、结石等慢性刺激有关[2],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Pantuck等[3]检测mAbDasl单抗在腺性膀胱炎及膀胱癌中的表达,证实腺性膀胱炎是膀胱癌的癌前病变。腺性膀胱炎转化到癌变可能需要多年时间,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一样具有多中心的特点,有人主张用化疗药物做膀胱灌注防治复发[4]。腺性膀胱炎并发泌尿系肿瘤发生率较高,并发膀胱癌发生率占第一位,资料显示以腺癌较多。腺性膀胱炎大多表现为尿痛、尿频、尿急或有血尿、排尿困难等。往往以尿路感染就诊,首次就诊时常给予抗菌抗炎门诊治疗,有症状缓解,但大多效果不佳,疗效不稳固,因此反复就诊。本组有2例女患者发病至最后确诊经历2年,因此,本研究组认为有尿路刺激症状,尿细菌培养阴性而排除其他疾病者要常规行膀胱镜检查,并予以活检。确诊腺性膀胱炎主要依靠膀胱镜检查,取活检进行病理分析,膀胱镜表现为黏膜粗糙不平,局部或广泛充血、水肿,可呈乳头样或扁丘样突起,实性绒毛样增生,滤泡样、菜花样或表面光滑的实质性肿物,最常发生于膀胱颈部及三角区,其次为膀胱壁、尿道。对腺性膀胱炎诊断明确患者,治疗后要定期复查膀胱镜,及时发现有无复发,不要等出现临床症状再检查,这样既能及时有效治疗,又能早期发现癌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腺性膀胱炎病灶内部见囊状无回声区,而膀胱癌病变内均未见此声像改变; 膀胱癌病变内检出血流信号,其血流检出率明显高于腺性膀胱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6%和95.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腺性膀胱炎的位置、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其与膀胱壁的关系,对腺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和临床随访有重要作用[5]。CT影像学检查没有特性,少数表现为膀胱占位性病变及结石、肾积水、输尿管扩张等。
既往对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有抗菌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膀胱灌注治疗等,但效果多不理想。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改进,微创已成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重要方法。有传统的单极电切系统、气化、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钬激光、绿激光等。最近也有人应用2 μm激光经尿道进行膀胱肿物的电切、电灼,同时应用输尿管镜,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术、经尿道冷切术等,疗效均好[6]。本组采取腔内手术54例,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无并发症,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及口服药物抗感染预防复发取得良好效果。
腺性膀胱炎病变累及三角区和输尿管开口者可出现肾积水,并发感染时可出现严重的膀胱炎,肾盂肾炎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并发肾积水的腺性膀胱炎,首先进一步检查肾积水的病因是否为单纯的腺性膀胱炎。本组中膀胱镜检查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腺性膀胱炎并发肾积水4例,进行了开放式输尿管移植术,效果良好。如输尿管膀胱开口清晰,可膀胱镜下放置输尿管支架管解除输尿管梗阻。对于并发双侧肾积水的腺性膀胱炎患者,局部治疗效果差,往往需要膀胱全切术,有人主张采用保留性神经的全膀胱前列腺切除加回肠新膀胱术[7]。对膀胱镜取活检不能做出诊断者,应行开放手术取深部活组织送快速冷冻切片做病理检查,以决定手术方式。
丝裂霉素、羟喜树碱很少被膀胱黏膜上皮吸收,且不影响膀胱功能,可直接作用病变杀死残存病变,无严重不良反应。本组采用膀胱内电切辅以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取得良好效果。
多数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癌前病变,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有一定关系。本组病例中癌变1例,因此对本病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治疗,严密随诊,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对可疑组织进行活检。对于病变范围广泛、严重、症状明显且散在各壁,膀胱周围炎症侵润明显,腺上皮增生活跃而高度怀疑癌变者,可行膀胱全切术。
参考文献:
[1] Gomez VG,Burgos FJ,Garcia R.Glandularcystitis.Endovesical steroid treatment[J].Arch Esp Urol,2000,53:461-464.
[2] Chen Z,Ye Z,Zeng W.Clin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cystitis glandularis[J].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 Med Sci,2004,24(3):303-304.
[3] Pantuck AJ,Bancila ED,Das KM,et al.Arenocarcinoma of the urachus and bladder expresses a unique colony epithelial epitope: 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J].Urology,1997,153(5):1722-1727.
[4] Medina Perez M,Valero Puerta JA,Valpuesta Fernandez I,et al.Bladder adenocarcinoma with glandular cystitis ateas[J].Arch Esp Urol,2001,54(3):254-256.
[5] 叶琴,林礼务,薛恩生,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19(3):248-250.
[6] 王春杨,洪宝发,蔡伟,等.2 μm激光气化术治疗腺性膀胱炎[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8,17(2):118-120.
[7] Black PH.Cystoprostatectomy and neo-bladder construction for florid cystitis glandularis [J].Urology,2005,65: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