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意象
2011-04-01毛白滔
文/毛白滔
毛白滔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Mao Baitao (Professor, Master Instructor, School of Design,Jiangnan University)
意象乃美学用语,源自《周易》。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建筑是一种意象构件,其发展应是多向取意、多元意象重构与更生的过程,它的美与艺术感染力也应是“意”与“象”的统一。纵观古今,任何造型观念都有二重性,意在笔先与意在笔后,有意与无意,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常常互为因果,变换位置。
我国传统的意象造型强调立意造象、以象尽意的原则。所谓“立象以尽意”,立象尽意,有以小喻大,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特点。“象”是具体的,切近的,显露的,变化多端的,而“意”则是深远的,幽隐的。艺术形象以个别形象表现一般,以单纯表现丰富,以有限表现无限。
意象的使用很普泛,几乎涉及审美和艺术的各个层面与领域,许多词语如意识、意念、意向、意义、意绪、意志和表象、形象、心象、境象、气象、物象等等也很容易混淆意象的涵义,而事实上对意象的定义丛出不穷,但总括起来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作品客体说,一是主体心象说。前者从静态分析着眼,界定定型的作品,认为意象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艺术作品中交融的结果。意象是介于外在物象与艺术形象之间,集知、情、意于一体的特殊表象,是非实体的想象性形象。意象是意中之象,作品只是主体心中意象的符号化形态。
纵观中国古代意象说,其流变是错综复杂的,这与传统的意象思维方式、艺术批评形式等都有紧密联系,需深入研究。古代意象说虽未有逻辑界定,但大致可以这样看:直觉、妙悟、体验是意象的表征,情感、理解、想象等是意象的要件,涤荡心胸、逃遁俗事是意象的功能。意象不只是英语image的译名,它是涵义丰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学范畴,其生命力在于对艺术事实、审美经验的概括和对中国哲学底蕴、传统人生境界的融贯。
一、中国传统建筑意象的基本形态
1.建筑意象的发生
“意象”的发生,与两个主要条件密切相关:首先,要有能够激发“意象”思维产生的外部条件—即外因;其次,要有产生“意象”思维的头脑—即内因。哲学领域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主体对客观物质的反映。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意象的产生不可能是孤立的,它必然与某种客观存在相关联,是这一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建筑意象的发生,就是精神文化对建筑设计者的发生,再由设计者对建筑实体的物质反应。建筑是一种空间结构体,这种三维形态的结构体不仅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场所,同时也是文化价值的体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的思维活动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物质载体的建筑,映射着社会形态、文化传统或者个人观念的痕迹。而所谓建筑的意象,指的是指导建筑师规划设计的哲理及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中国传统建筑是一种活动,是传统文化中的系统存在,在与人的关系中生存着。生存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逻辑起点,它是生产与消费、营造与使用、创造与接受的统一体,传统建筑的生存性思考方向可避免片面性。在群体性强而个体性弱,风格变化不断的传统建筑面前,以人与对象互动关系为基点进行整合性但又不流于空泛的思考应是有相当意义的。究其本质,中国传统建筑是一种意象化的建筑。
2.建筑的混沌状态
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沉淀,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混沌思想体系。混沌思想的特点是隐性而非显现的,所以研究建筑的混沌状态,就必须深入挖掘中国的文化传统,以至追溯到文化的根基。混沌可以理解成自然世界的本质状态,这种本原性就是强调从对事物本身的“体验”中去认识其本质。
自然界的不规则、不连续和不稳定方面,一直是科学的难题,是无法解释的怪物。世界本来就是不可分割,混沌一片的。“混沌”一词揭示了有序与无序的统一,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它是非线性科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消除对于统一的自然界的决定论与概率论两大对立描述体系的鸿沟,使复杂系统的理论开始建立在“有限性”这个更符合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人们认为混沌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问世以来,本世纪物理学的第三次大革命。混沌改变了人们看待事物的传统方式。例如,以往人们认为“简单系统行为简单,复杂行为意味着复杂的原因,不同的系统的行为也不同”。然而,混沌创立了另外一套思想:“简单系统产生出复杂行为。复杂系统产生出简单行为。最重要的是有关复杂性的定律具有普适性,与构成系统的组元的细节完全无关。概念和分析的方法只是人类为了便于进行科学研究而发明的,它所呈现的并不是世界原本的状态。因而,任何学术研究走向深入之后都会趋向于“混沌”。20世纪哲学领域出现了语言研究转向,语言研究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现代社会也正是在这种混沌中走向了后现代。我们生活在一个语义的世界中,这个语义世界本身就是模糊的。关于建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
3.建筑的暧昧体验
作为模糊思维的衍生,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呈现着模糊的特性,集中表现就是虚实相生。中国的建筑强调矛盾双方的中和统一性,空间上虚实相渗,内外流畅,功能概念模糊。这种模糊性只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外在表现,其内涵却是使分散的布局在深层次上具有内在的关联,从而形成完整统一的机体。中国传统建筑的每一种空间个体,如室内空间、庭院空间、街道空间等,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要求,但是有的空间功能要求确实含糊暧昧,或者说是多种功能混合在一起。这种功能的模糊性就影响到空间形态的模糊与交融。[1]
传统建筑以“间”为单位,横向并联组合成基本的建筑单体,按照单数,三、五、七间不等,一般中央一间为厅堂。厅堂往往以整间宽度开门,形成开敞的外向空间,这里是起居、交通、会客,甚至祭祖拜神的多功能场所。这些功能同时包含着人们在外部空间中活动的某些性质和私密的内部空间中活动的某些性质,具有中和的空间特点。
传统建筑空间中的空间节点要素同样是暧昧关系的催化剂,独特的建筑构件承递空间的流动和变化,它们参与进空间的组织中,共同表达空间的模糊暧昧关系。这些细部将传统建筑的模糊空间推向了更微妙的出神境地。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要素构件,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建筑中,其作用大致有:遮挡视线、对景、转折、界定空间等,这些作用有时单独发挥,更多的是综合运用。照壁一般呈“一”字形或“八”字形,许多住宅将其设置在门内,主要目的是要阻挡人的视线,使外面人在街道上不能一眼望到住宅内部。当人的视野可及住宅内部的情景时,说明他已经进入到住宅的自我领域中来了。照壁与宅门一起构成了传统民居中丰富的入口空间,增加了入口的层次,同时有效地控制并引导了人的行进路线。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意象
传统建筑的意象化是其本质的最高实现,传统建筑意象化的主体性有三重含义,即具有族类性质、群体性质和个体性质,三者交错渗透,是一种复杂的组合体。族类意象是传统建筑在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一致的内在根源,群体意象则是由一定数量个人组构的共同倾向,阶级、民族等的建筑意象有通约性,而个体意象是在前两者影响下、制约下的自我意识。
象征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特色。这与中华民族的特殊思维方式有关,象征主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表现于中华民族的语言、风俗、宗教信仰、文字符号与艺术等各个方面,建筑艺术也是如此。中国的传统建筑,从立意构思到平面规划、建筑造型、内外装修,处处都映射着象征主义的神奇光彩,洋溢着象征主义浓郁的情趣,从帝都宫苑到寺观庙宇,乃至遍布各地的村落民居建筑,概莫能外。
中国传统建筑中传达意象、用象征表达的题材成千上万,按照其思想观念可以分为以下的五大系统:
1.宇宙和谐天人合一的意象
中国传统建筑表现出生存观、生命观、生态观与中国道教哲学密不可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的基本思想,人的生存环境作为生命的寓所与人的生命是一个统一的本体。在人类初期,将自然想象为具有思想、情感与意志的存在,“万物有灵”,恐惧自然,感激自然,崇拜自然。
“天人合一”自然至上的哲学观对各类建筑的选址、择地起了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寺观建筑,青山环绕、松柏苍翠、鸟语花香、溪水潺潺的幽静自然环境是寺观建筑的选址标准,“崇楼伟阁以象仙居”于是形成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局面,营造人间仙境,人与神灵沟通便是建筑的意象。
中国的民居建筑选址择地务必遵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阴阳五行行事,至今还十分盛行,“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也是建筑以自然适应自然并以自然适应自身的重要意象。“宅的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将自然与人体的类比,就是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真正融为一体,追求与宇宙和谐天人合一的意象。
又如清代乾隆年间营造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园林的布局和命名就是比照“人体”的景园,智慧海暗示人体大脑,排云殿喻喉部,云锦殿、玉华殿喻两耳,宿方檐比喻人的面部,知春亭隐喻心脏,龙王庙为人肾。如此象征、隐喻表达意象,在于游赏园林时达到“呼神存真,能使六腑安和,五脏生华,返老还童”的感受和意会,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与宇宙和谐的意象是外在自然人化与内在自然人化的结果。
2.儒家文化的礼制意象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儒家从人对物质生存需要满足来讲人与自然的统一,又从“正往”方面来讲人与自然的统一,认为“天道”与“人道”是一个道,认为伦理道德规律和自然规律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而且儒家主张的人合天,以“礼”是人的行为规范,长幼、尊卑、贵贱有严格的规定和区别,“礼”同时又强调整体利益,个人只能在规范等级内修身,安分守己,尊卑、贵贱等级不可逾越。
儒家天人合一的道德观认为天是有义理和道德的“天”,孔子是以往配天的“至圣”之人,是与天合德的典范,“德”是“礼”的辅助,“有德者王”因此标榜“有德”是皇家建筑的精神内核之一,表示以德兴国,以德安抚百姓及边疆,颐和园西宫门旁名“德兴殿”,芳辉殿内匾额“怀远以德”,仁寿殿匾额“德风惠露”,石丈亭匾额“咏仁蹈德”,大戏台、颐乐殿组合名为“德和园”,谐趣园有“履德之基”的匾额,园明园有“澡身浴德”。
儒家创导中庸思想,孔子曰:“见执厥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中庸》首章说:“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达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蔫。”这种中庸思想的中和观也反映在建筑布局上,崇尚中央,将主要建筑布置在中轴上,左右布置次要建筑,符合中庸之道和谐统一,各类建筑都用“礼”来约束,这种平面布局称之为“礼式布局”,进而将建筑大小、高低、台基、间数、屋顶、色彩、用材都作了规定,成为真正的标准设计,同时也确定了木结构施工的模数制,所以龙庆忠在《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中说:“居不可一日无礼也。”
3. 佛国世界的礼乐意象
宗教具有哲学和神学两方面内涵,佛教幻想的是极乐世界,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极乐国土。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历经魏晋南北朝传播甚广,成为全国朝野上下社会思潮,隋唐时更为鼎盛。佛教不仅使人得到精神寄托,而且是带有宇宙论色彩的哲学,与玄学又有相通,东晋南朝,仅北魏洛阳就有佛寺千余所。皇家纷纷献官署为寺,达官贵人舍私园为寺,这类寺庙建筑装饰豪华、金碧辉煌,几乎与宫城建筑一样。《洛阳伽蓝记.法云寺》载,洛阳城里“王侯第宅,多题为寺,寿丘里闾,列刹相望,祇洹郁起,宝塔高凌”。另一类寺庙建筑,则是按照参禅修炼的功能而建,要求幽静的环境,创造庄严肃穆氛围,古木参天,楼台掩映,寂静无尘,潜心修炼。建筑布局较自由,与自然融合,与士大夫园林基本相同,但寺庙又是香客们宗教活动的场所,需要进行公共游憩,此外也是文人雅士游山玩水,欣赏自然景色,题诗作画,登高吟咏之地。玄佛合流以后,名士名僧往来频繁,影响整个社会审美情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中烟雨”,寺庙本身和周围环境都有园林特色。唐时,士学考中进士后,登上大雁塔题名留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尽看长安花”即是诗人孟郭登大雁塔赋诗名句。
唐高宗李治为追荐生母建慈恩寺,规模浩大,十多个院落千余间房屋,吴道子、尹琳、阎立本、王维等大画家都在寺内作壁画,后佛学家玄奘移居慈恩寺总理寺务,翻译佛经,由此可知,不论是繁华的市井还是幽静的名山,都有佛教寺庙,都有浓厚的文化品质。佛教流传至今的禅宗,主张使人的情欲转化为人生情操的自我修养动力,从而平息向外追求的躁动,把人的心理、生理、人生情趣、人生理想联系起来,向内心、本性寻觅人生真谛,清静、空寂、恬淡、无为、高雅、闲适,这是园林化寺庙的意象。
4. 生殖崇拜意象
中国先民的生殖崇拜文化与天地崇拜、日月崇拜、山川崇拜相结合,形成了天地人合一的哲学体系以及相应的宇宙观,中国传统风水之美学智慧在于它的崇生,即由生殖崇拜文化发展而产生的生命崇拜,这是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精华所在。择吉避凶、繁衍纳福乃风水之主旨。中国的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宇宙观实质为“性宇宙观”,儒家和道家的哲学是“生殖哲学”,在其指导下的建筑艺术实践无疑会打上深深的生殖崇拜文化的烙印。
坛庙建筑是实行生殖崇拜的场所。由于自然力崇拜与两性生殖器官崇拜的重叠和结合,自然之阴阳与社会之阴阳的重叠与结合,使自然神都有了性别,天公地母交感而产生世间万物,祭天、祭地、祭祖的建筑都与生殖崇拜息息相关。
太庙祭祀祖先。社稷坛祭祀地母神和谷神,为求得丰收、丰产。天坛祭天帝,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繁息,五谷丰收。这些坛庙建筑,都是实行生殖崇拜的场所。在设计时,也得体现性宇宙观。
明清紫禁城内廷中,皇帝住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以配帝、后的性别、身份。两宫之间为交泰殿,以帝后之交去感应天地,使天地之气融合贯通,生育万物,物得大通。紫禁城是以阴阳、五行思想进行规划设计的典范。紫禁城分为前朝后寝,即外朝内廷。外朝为阳,用阳数,有五门、三朝;内廷为阴,用阴数,有两宫六寝。“乾清”、“坤宁”、“交泰”为天地交泰,阴阳平和之意,其生殖崇拜文化的内涵是十分明了的。
5.祈福纳吉的意象
祈福纳吉是民间装饰中运用最广泛的题材,民间将其概括为:交合化育、延年增寿、招财纳福、功名利禄等。这些题材最贴近百姓生活,以朴素的语言表达民众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对家庭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交合化育题材有:喜鹊登梅、松鼠葡萄、麒麟送子等;延年增寿题材有:八仙庆寿、玉堂富贵、万年富贵等;功名利禄题材有:五子登科、马上封侯、加官晋爵等。
祈福纳吉的思想体现在建筑装饰艺术上,即民居建筑中的装饰与主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理想追求相呼应。通常以追求高雅、富贵、吉祥为主,寓理想与观念于图案之中,是它的突出特点。如官僚、进士刻意追求的是富贵、祈福、添寿,寓意升官晋爵;文人墨客,清雅居士,则多以松、竹、梅、兰等图案装点自己的宅邸,以示脱俗和气节;而佛教建筑则多数是根据所表现的主题和题材选择上以龙凤呈祥、凤穿牡丹、二龙戏珠、骏马奔腾、百鹤延年、八仙过海、蟠桃盛会等具有吉祥蕴意的图案,寓意吉祥如意、幸福美满、歌颂盛世等主题。
驱邪禳灾、幸福安康,是百姓世代关注的主题,民间常在建筑构件上装饰寓意吉祥的图像,借以驱除瘟疫,镇邪禳灾,如建筑上屋顶上的鸱吻、山尖上的悬鱼惹草,被认为有厌火禳灾功能;将福禄寿三星的塑像雕刻在房梁及撑拱上,以期保佑合家幸福和安康。其它常用的建筑吉瑞装饰题材,如天中辟邪、吉庆平安、事事如意、八卦图都被认为具有消灾避祸的功能。
上述种种,在民众心理,万物以“家”为中心,“家和万事兴”的传统观念,“家”应理解为“家族”,家就是一切,家是终生感情的寄托,和谐美满家是民众的期望,生命延续和繁衍后代的意识,于是阴阳组合,生命繁殖是建筑装饰意象的源头,这就是祈福纳吉意象特征。
结语
追根溯源,中国传统建筑意象化的构成,内在的建筑伦理秩序控制着建筑的外在形态发展。建筑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种连续性的发展模式就是中国传统建筑不同于其他建筑的关键所在。中国传统建筑特别突出的是“礼式”建筑,“礼”与“乐”是相辅而存在的,“礼”代表各种权利义务之划分,代表节度,“乐”则是情意之流露。这些文化寓意手法多种多样,既有具象的,也有抽象艺术,都为建筑良好地表达了意象。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处理既考虑与自然和谐,又是有机地组织各建筑组成的群体,解读传统建筑文化意象,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建筑的形式与内涵应从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扩大到人文科学和审美文化的领域,意大利建筑家奈尔维在《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中说:“良好的技术对于良好的建筑来说,虽不是充分的,但都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德国著名建筑家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宣言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建筑物是一切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包豪斯(Bauhaus)原意是“建筑之家”,作为大厦(“Der Grosse Bau”)是指人们居住的物质环境的象征和隐喻,各种艺术设计力量围绕建造“大厦”这个共同的任务,通过艺术手段来造就优良的、完整的、符合人性的居住环境。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在文化入手,分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意象的目的,也就是运用多种文化艺术手段来表达建筑的文化内涵,运用辩证的思维模式,为今天中国的建筑注入新的活力,是每一个当代建筑师的责任。
[1]袁忠.中国古典建筑的意象化生存[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2]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王振复.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秦红岭.建筑的伦理意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毛兵.混沌:文化与建筑[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