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文泰教授“异病同治”学术思想研究

2011-03-31指导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异病同治异病同治

,指导: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独特的医学观念,是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之一。“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相同的证,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具体的内涵是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基本病机变化和相关病机变化的内容,即体内物质异常运动,必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有时在不同的疾病中,却会出现相同或相似的病理变化。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病因病机相同治疗也就相同,即“异病同治”。“异病同治”思想起萌于《内经》,确立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1-3]。

1 张文泰教授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研制骨痿灵并广泛应用于骨伤科不同疾病的治疗

骨痿灵是张文泰教授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研制的已获得国家临床药物批号的中成药。药物组成:熟地黄15 g,山茱萸10 g,当归10 g,鹿茸6 g,虎骨6 g,龟板15 g,牛膝20 g,杜仲10 g,肉桂6 g,赤芍15 g,川芎10 g,地龙10 g,香附10 g,茯苓15 g,泽泻10 g,柴胡10 g,黄芪15 g。用于儿童骨软症,骨发育不良,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各种原因所致骨萎缩症。临床上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肝肾亏虚型股骨头坏死,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老年骨性关节炎,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等骨伤科疾病,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异病同证”“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和思想。以中老年骨质疏松症与老年骨性关节炎病相关医案为例,探讨骨痿灵“异病同治”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发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体质量指数较低时伴发骨质疏松症可能性增加,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伴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根据以上两点,结合中医体质学特征均符合阴虚质病人的特征,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型。所以说中老年骨质疏松症与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主要证候要素都以肝肾亏虚为主,主要治则从补肾、强筋、壮骨论治,中老年骨质疏松症与老年骨性关节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在其病理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候要素——肝肾亏虚,因此选用相同的治则——补肾、强筋、壮骨。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思想的原则性[4-5]。

2 张文泰教授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学术思想

2.1 疾病不同,病因症状相同,治法相同 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肝肾亏虚型颈椎病虽然病种不同,但病因病机是相同的,都属于外伤或慢性劳损导致督脉受损,日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而发病,前者病位在腰部,后者病位在颈部,故都有肢体酸软疼痛、麻木,活动不利等症状,故均用骨痿灵,补肾、强筋、壮骨,收效满意。

2.2 疾病不同,病机相同,治法相同 中老年骨质疏松症与老年骨性关节炎两种疾病,症状、病因皆不同,一是骨代谢异常导致的骨关节疾病;一是骨关节因劳损或外伤等因素导致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两者在病机上都属于肾精亏虚,肝血不足之证,均可用骨痿灵补肾精,养肝血,属于同治。

2.3 疾病症状不同,病机相同,治法相同 肝肾亏虚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两病,一属髋关节功能障碍疾病;一属脊柱功能障碍性疾病。二者虽然疾病症状不同,但其病机都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气血亏虚为患,导致正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发病。所以两病都可以用骨痿灵以达补先天、养后天,强筋壮骨之目的。

3 体会

通过学习张文泰教授“异病同治”的学术思想,笔者体会到,中医临床关键在于“辨证”二字,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要着眼于“证”的区别。相同的“证”,用基本相同的方法,即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这种针对疾病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1]岳利峰,陈家旭.对“异病同治”的认识[J].吉林中医药,2007,27(8):3-4.

[2]金鑫,尹小星.当归四逆汤临床应用举隅[J].吉林中医药,2008,28(6):440.

[3]王颖卓,邢铁军.白虎汤加减临床运用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698.

[4]吉庆.温经散寒法在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863.

[5]尹石林,陈为,赵琼.重新思考异病同治中证的内涵[J].中医文献杂志,2010(1):35.

猜你喜欢

异病同治异病同治
基于“异病同治”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子宫腺肌病和盆腔炎的作用机制
傅云其异病同治针灸验案举隅
脾胃同治的应用探讨
子宫内膜功能亢进性疾病的“异病同治”诊治研究思路
四水同治
吕梁市岚县:“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思考
补中益气汤临床验案举隅
脂肪肝与胆石症可以“异病同治”
“异病同治”理论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