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习惯性违章的综合措施

2011-03-31欧金友

电力安全技术 2011年6期
关键词:习惯性违章车间

欧金友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邹县发电厂,山东 邹城 273522)

习惯性违章是指员工在工作中不按照正确的工作方法方式操作,违反安全工作规程,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大量事故统计分析说明,除少数事故是由生产设备所引起的以外,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人员违章造成的,即“十次事故,九次违章”。根据有关方面统计,电力系统内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生产现场劳动纪律所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占各类人身伤亡事故的90 %以上,尤其是习惯性违章,更是事故的主要诱因。习惯性违章具有顽固性、普遍性、反复性三大特征,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

1 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1.1 顽固性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不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具有顽固性的特点。习惯性违章是受一定的心理支配的,具有顽固性、多发性。如,规程规定“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紧下颌带”,这条规定已经重复强调了多年,但仍有一部分员工有章不循,进入施工现场不正确戴好安全帽,更有甚者,把安全帽当作休息的马扎。

只要操作人员的不良习惯行为不纠正,习惯性违章就会反复发生。如,某工作人员在高处往下抛扔工器具、材料时,险些伤了地面上的工作人员,而地面上的人员通常会指责:“你为什么不看看下面再扔!”。《安规》上明确规定,“必须用绳索将物件捆绑下放、严禁抛扔”,显然,这2位工作人员都犯了习惯性违章的错误。

可见,反习惯性违章并不是件易事。只有严格执行《安规》,加强学习,努力克服不良的习惯,习惯性违章才能得以纠正。要改变或消除受心理支配的不良习惯并非易事,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1.2 普遍性

习惯性违章行为并不是个人发明的,而是从一些老师傅身上“学”、“传”下来的。当新进厂的员工看到一些老师傅违章作业既省力又没出事故,也就盲目效仿。这样,违章作业的不良习惯就传给了下一代,导致了某些习惯性违章行为代代相传。有些事故是由于员工凭老经验、存在侥幸心理造成的,有些事故是员工图省事、怕麻烦造成的。事故的发生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交叉,导致物的损失、人的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各级负责人就会高度重视,召开“安全紧急会”、开展拉网式大检查、组织事故分析会等等。他们总是慌忙处理事故造成的危害、急忙找出事故的原因、处理事故的责任人,并且最后总会习惯性地对员工说:“这次事故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不能让悲剧重演。”如此的处理方法,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教育作用,时间一长思想又麻痹了,事故还是不断发生。引以为戒要从克服自身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做起,帮助和纠正周围其他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割断“一脉相承”的历史继承性,彻底消除一切习惯性违章行为。

1.3 反复性

有些习惯性违章的员工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艺和操作方式。即使参加过培训,但还是“旧习不改”。一些员工不遵守安全规程,只是遇到安全考试时为取得上岗证而临时学习,甚至考试时抄袭,“混”个合格。事后这些员工还是“我行我素”,总以为《安规》可有可无,依然坚持旧的不良传统。因此,只有更新观念,变旧的不良习惯为遵章守规的良好习惯,才能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入脑、入心”,起到稳定安全生产的作用。

2 习惯性违章者的心理状态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活动支配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也必然与错误的思想活动有关。从对以往事故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习惯性违章者大多存有以下心理。

2.1 无知无畏

习惯性违章者对正在进行的工作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根本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时仅凭本能、热情和习惯,对于用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安全操作规程知之甚少,这样出事的可能性就很大。

2.2 贪图安逸

习惯性违章者在工作中不求上进、缺乏积极性,平时不注意学习,技术水平一般,自我保护意识差。在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还能保证安全,一旦独立工作,哪怕是从事简单的工作,都有可能发生事故。

2.3 侥幸心理

习惯性违章者明知某种做法属违章行为,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或事故,但认为并非每次违章作业都会发生事故,以前也这样做都没有出过问题,这次也不会出事。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铤而走险,一旦环境、设备和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

2.4 自以为是

习惯性违章者总认为自己有经验、有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深信不良的传统习惯做法。对未造成事故的习惯性违章经历非但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在人前吹嘘,甚至争强好胜,不顾后果地蛮干、胡干,对别人的劝告置若罔闻。这种违章行为一旦引发事故,必然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3 习惯性违章的表现

(1) 无票作业,不交待工作中的危险点,不执行工作监护制。

(2) 工作负责人不但不履行监护的责任,而且还带头违章作业。

(3) 不执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4) 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

(5) 需要停电的作业,却在没有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的情况下进行。

(6) 登高作业时不戴安全帽,未扎挂安全带。

(7) 违反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不按规定着装,在作业环境照明不良的情况下作业。

4 防范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如何落实安全“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工作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杜绝违章行为的关键在于遵章守纪,而遵章守纪的关键在于全体员工对遵章守纪的正确认识。只有有了科学的认识,才会有科学的态度,才能克服侥幸心理,才能自觉遵章守纪。遵章守纪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的形成既有技术方面的作用,也有法治方面的作用;既有文化方面的作用,又有管理方面的作用;既需要个人的努力,又需要群体帮助;既需要干部对员工进行指导,也需要员工对干部进行监督。可见,贯彻遵章守纪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措施,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的发生。

4.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遵章守纪系统工程中的“硬件”部分。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严明、可操作性强的安全作业规章制度。不仅员工要遵章守纪,管理干部更要遵章守纪,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落到实处。同时,要按照员工生产责任的轻重,建立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奖励要向生产一线倾斜、向高风险工种倾斜,实现责、权、利的统一,以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并且,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抵押制度,通过实行严格、合理的奖惩激励,让违章者胆寒,让遵章者荣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约办法,包括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办法等,让员工不得不自觉遵守各项规则。通过这些制约规则,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抓精、抓实、抓到位,抓住任何一个可能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细节。针对个别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建立违章量化考核办法和员工习惯性违章积分档案。这对遏制员工习惯性违章,实行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培育良好的遵章守纪的习惯,是一个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办法。

4.2 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技能培训、警示教育等。通过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员工识别和纠正违章行为的能力。安全教育培训旨在提高员工道德素养和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员工敬业爱岗的精神。

安全制度和规程是用鲜血写出来的,只有严格落实,才能发挥作用。安全培训是治理隐患的关键措施,因此要高度重视。在进行安全培训时,要坚持“培训不到位也是隐患”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员工的安全心理,采用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方法,并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上不断改进和创新。要使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与员工的心理活动形成共鸣,这样员工才能将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切实承担起安全责任,真正表现出“黑夜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通过查找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使广大员工认识到习惯性违章作业是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其结果必将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不但危及自己的安全,而且还会累及他人。

4.3 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反习惯性违章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要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构筑起公司“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强化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每名干部和员工都能自觉地用“安全第一”的生产思想、“安全第一”的技术能力、“安全第一”的生产指挥原则、“安全第一”的协作精神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建立班组、车间以及公司内部对作业现场违章违纪进行检查、评比、公布的三级管理制度,设立违章违纪曝光栏,定期公布违章行为,营造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环境,形成强有力的群众监督机制。

4.4 消除设备和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强化生产一线的安全监督,是阻止员工习惯性违章事故发生的一道重要外界防线。在班组现场作业时,工作负责人要将对作业人员的心理分析纳入作业程序,并对班组成员做好作业前的心理疏导工作,预控习惯性违章,确保安全作业。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生产班组作业现场,坚决执行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敢抓敢管,将责任制落实到位。各级分管生产的领导,要突击抽查作业现场,了解安全生产实况,及时分析,总结规律,重点解决共性问题。

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监管力度,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杜绝习惯性违章的有效之举。要创造安全、和谐、健康的生产物质环境,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满足本质安全要求。现代安全理论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不可能绝对消除的。为了防止万一出现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唯一的办法就是使设备满足本质安全要求或符合防止人身事故发生的防护要求,通过剪断事故链来防止事故的发生。

4.5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是企业活动的基础单元,也是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现场,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每一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作业的内容又是与大生产系统紧密相关的,是大系统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作业成败,每一道工序的成败,都将影响集体的作业安全。个人的不安全行为暴露在集体面前,自然会引起集体的反对和劝阻。这种反对和劝阻既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推动力。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自发的班组监控力量,在生产中应有组织地建立起明确的互控机制。为提高这种互控效果,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实行班组成员轮流安全值周、设立安全监督岗、班长担任班组安全第一负责人、建立班组安全学习制度等。

4.6 加强车间安全管理

车间是企业生产中具有独立生产功能的系统,也是企业安全管理中具有独立管理功能的系统,干部和员工遵章守纪是车间安全功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车间管理工作中,促使干部和员工遵章守纪是车间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车间安全管理,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1) 建立车间违章违纪信息收集制度及方法。车间处于生产一线,对生产中的违章违纪行为接触最直接,可以通过每天巡查和重点巡查的方法进行检查。

(2) 建立违章违纪信息分析制度及方法。车间建立违章违纪信息分析制度的目的是找出本车间违章违纪的发生规律及原因,为制订本车间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收集的违章违纪信息是动态的,每日都有变化,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也应是动态的、及时的。因此,这种分析应作为各级生产及安全管理干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3) 建立消除违章违纪行为的制度及方法。车间要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物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其目的:一是为制订具体的改进措施方案;二是为制订对违章违纪行为的适时控制制度,以消除可能产生人员违章违纪的客观原因,保证安全生产。

总之,控制习惯性违章,关键在于解决“人”的问题。控制人的违章行为,首先要控制人的违章动机;要控制人的违章动机,就要对影响遵章守纪的一系列主客观因素进行动态的系统控制管理。针对影响遵章守纪的各种主观因素,进行严格的、科学的管理,才有可能使习惯性违章得到控制。

猜你喜欢

习惯性违章车间
由“咬文嚼字”说一说反违章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老年习惯性便秘该如何治疗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
把农业搬进车间
漫画违章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广州交警使用无人机抓拍违章车辆
违章树木,岂能“砍了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