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标准茶园 提升宁国茶产业竞争力
2011-03-31柳强
柳 强
(安徽省宁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宁国242300)
2009年,宁国市被农业部列为第一批茶叶标准园(创建)单位,为进一步提高我市茶叶生产技术水平,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的部署,在我市组织开展标准茶园创建活动。
1 科学制定创建方案 指导创建工作
1.1 指导思想 遵循科学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高效为核心,围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创建目标,加大规范化、标准化技术推广力度,加快推进茶叶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和经营产业化,进一步提高我市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我市茶产业竞争能力。
1.2 目标任务 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我市茶叶产业水平,在方塘乡板桥村选择集中连片茶园66.7 hm2进行创建,标准茶园要求达到树势健壮,树冠结构合理,覆盖度在80%以上,产量基本稳定,名优茶产量20kg/667 m2(干毛茶)以上,产值达到2000元/667 m2以上,具有标准化、清洁化加工条件,茶叶产品全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通过3~5年创建活动,标准茶园及所辐射区域内的茶园,平均667 m2效益年增长率要达到15%以上;标准茶园平均667 m2效益年增长率达到25%以上,2015年标准园平均667 m2产值要达到5000元以上。
2 加强组织协调 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2.1 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高度重视茶叶标准园创建工作,成立了标准茶园创建工作领导组和标准茶园创建技术指导组,聘请省茶科所专家为首席技术专家,并确定天思农特产品产销合作社作为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
2.2 完善管理制度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制定了《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基地生产管理制度》、《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基地技术指导和推广制度》、《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基地培训制度》、《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基地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工作管理,并确定专人负责,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2.3 突出关键技术,加强技术指导 围绕优质、安全、高效的创建目标,推广4项标准园创建关键技术:①合理施肥,根据茶园土壤检测结果,平衡施肥,茶园行间铺草覆盖,施用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增施有机肥,培肥土壤;②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优先采用农业、物理方法防治,提倡生物防治,生产季节不使用农药,非生产季节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茶叶标准园创建示范区安放光控频振式杀虫灯5台和太阳能式光控杀虫灯3台,取得了显著效果,尤其对茶园危害较大的鳞翅目和鞘翅目类害虫诱杀效果显著;③建设生态茶园,茶园周围植树造林,栽植杉树、松树、栎树等多样树种,保护原生灌杂树种,减少水土流失,保护茶园天敌,维护茶园周围生物多样性;④茶叶增产增值综合技术,加强茶园肥培管理,建设“一优两高”茶园,实行合理采摘、修剪,优化茶类结构,推广机制名优茶生产技术,节本增效。在茶叶生产季节和病虫害防治等生产关键时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茶叶标准园、加工厂,进行现场技术培训,指导茶农、合作社按照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规程进行管理。
2.4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 成立标准茶园创建技术指导组,聘请省农委、安农大、省茶研所专家指导创建工作,制定标准茶园生产技术规范,按照生产规范要求开展技术培训。举办了全市茶叶标准园生产技术培训班,对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在方塘乡举办了两期茶叶标准园生产技术培训班,对基地茶农进行技术培训,发放培训技术资料200份,重点培训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名优茶叶采制、无公害茶叶生产、茶叶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良种茶园建设、标准茶园管理等技术。同时到茶园指导茶农施肥、修剪、采摘、防治病虫,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茶农的茶叶生产技术水平,实现了创建区茶叶产品的安全、优质、高效。
2.5 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 指导茶农建立完善的农事档案记录,印制专门的茶叶标准园生产管理记录表,重点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加强监管,农业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对农资市场进行检查,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照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加强产品检测,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未发生茶叶质量安全事件。
2.6 加强宣传,标志牌树立到园 为了充分发挥茶叶标准园的辐射带动作用,严格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在方塘乡茶叶标准园创建示范区建立了两块农业部标准园(创建)宣传标志牌,标志了创建区域和实施的关键技术措施,发挥宣传效果,扩大影响。
2.7 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完成创建目标 加强督促检查,对茶叶标准园创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要求必须按照茶叶标准园生产技术规范进行实施,实行合理施肥、采摘、修剪,建设“一优两高”茶园,优化茶类结构,推广机制名优茶生产技术,提升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确保实现标准园创建目标。
2.8 以合作社为载体,推进产业化经营 为实现茶叶标准园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目标,以天思农特产品产销合作社为实施主体,按照五统一的方法:即“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用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推进产业化经营。
3 取得的成效
通过近一年来创建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1 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基地茶叶生产效益得到显著提升。据调查测算,今年全市茶叶平均产量为35.4 kg/667 m2,平均产值约为1577元/667 m2,“茶叶标准园”2010年名优茶平均产量为26.4 kg/667 m2(2009年为23.5 kg/667 m2),比实施前提高12.3%,平均产值约为2760元/667 m2(2009年为2150元/667 m2),比实施前提高28.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75.0%。效益提升的主要原因∶①投入增加,基地茶园加大了肥料投入,增施了有机肥和催芽肥,茶园长势较好;②改进了采茶技术,做到了按标准及时分批采,延长了采摘期,使得高档茶比例高于普通茶园,效益提升;③加工技术改进,推广了机制名优茶生产技术,制成品质量提高,效益提高;④基地茶园生产的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有保证,提高了茶叶的售价。
3.2 茶园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由于重点推广了合理平衡施肥技术、无公害茶叶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茶叶增产增值综合技术,使得茶园园相得到改观,维护了茶园周围生物多样性,茶叶的可持续发展有了保障。
3.3 社会效益显现 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使山区的广大茶农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创建工作大大提高了基地茶叶生产技术水平,并辐射带动了周围茶区的茶叶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宁国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4 存在问题
创建工作开展近一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4.1 资金投入不足 标准茶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虽然标准茶园建设技术成熟完善,但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4.2 茶叶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茶叶品牌不够响亮,“黄花云尖”、“野兰香”名茶仅在省内的部分城市有一定的知名度,影响力有待提高。茶叶生产经营企业规模不大,产业化经营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5 思考与建议
以全国标准茶园创建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宁国市茶产业水平。
5.1 优化发展环境,加大产业发展动力 建立政府奖励、财政贴息等激励政策,在品牌创建、培育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优良品种推广及有机食品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三品”茶叶的发展与质量安全认证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创造良好的茶产业发展氛围,加快产业发展速度。
5.2 扶优扶强龙头企业,提高产业经营水平 实施扶优扶强政策,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性强、科技水平高的茶叶龙头企业、茶叶合作社,增强他们的规模优势、品牌优势、板块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带动茶叶种植基地发展,实现跨农户的规模经营。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茶叶产业经营模式,加快与苏、浙、沪等大中城市的对接,拓展国内茶叶市场。
5.3 积极推进规模生产,加快产业发展速度 鼓励茶园转移承包,扩大务茶农户的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大力推进茶园承包规模经营,转变茶园经营发展方式,促进茶叶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5.4 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茶叶生产质量茶叶标准化以无公害生产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和茶叶合作社为载体,将生产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灌输到农户生产中去,实现茶叶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一是积极推行“清洁化加工”和标准化生产等经营理念,加快 “三品”茶叶的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新建茶园应重点推广发芽早、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制性好且适宜我市种植的无性系茶树良种,如乌牛早、龙井长叶等以及我市地方群体良种黄花山大叶种。三是加强对茶农和茶叶生产企业的培训,引导生产基地按标准生产,按规程操作,提高茶农和茶叶经营者标准化生产意识。
5.5 加快低产茶园改造,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我市山区老茶园多,茶园密度较稀,良种率低,单产较低。应分期分批,按照“四改”(改造树势、改造土壤、改变采摘方法、改革茶园管理)方法,改造好低产茶园,加强茶园管理,建设优质、高产、高效茶园。
5.6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整合、认证标识上市。一是政府应承担品牌建设的前期成本,组织龙头企业、茶叶合作社和农户参与各类展销会,积极搭建农民进入市场的平台,搞好企业与产品的对外宣传,重点打造“黄花云尖”名茶品牌,提高宁国茶叶的知名度。二是基于我市产品特色优势,强调高品质、安全、卫生的生产与营销策略,以凸显本地产品与其它产地产品的区别。三是在优势产品区域内,统一名茶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包装规格、统一产品认证、统一宣传推介。四是根据茶叶产业文化特点与消费者需求趋势,依托各地特色产品生态文化与山水资源人文风情等,塑造产品品牌的个性特色,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