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 (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2011-03-31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赵 春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毕业论文 (设计)是高校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一次全面检验、总结和提高[1]。毕业论文 (设计)在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近年来,受高等教育环境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2]。研究调查表明,全国高校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普遍存在着质量滑坡的现象[3~5]。如何改进毕业论文 (设计)的教学过程、提高毕业论文 (设计)的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高校毕业论文 (设计)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长江大学化学化工类专业包括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及环境工程5个专业,2008届、2009届、2010届毕业生人数分别为502人、548人、411人。笔者通过对化学化工类连续3届毕业论文 (设计)质量的调查、统计分析,归纳了影响毕业论文 (设计)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1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多。长江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本科院校,学科门类全,招生规模大,生师比偏高、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科研仪器更新较慢、指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 (设计)重视不够,这都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校管理层面
(1)过程管理不到位 目前,学校制定有适合本校各专业特点的毕业论文 (设计)的具体管理规范,但往往执行不严格,加之有些规定内容不细致、可操作性差,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 (设计)的质量。如对毕业论文 (设计)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如文献资料、外文翻译、图纸、实验数据记录、论文规范等没有制定质和量的具体标准,甚至对指导教师的具体责任没有提出明确要求,缺乏对毕业论文 (设计)过程可行、有效的监管,论文答辩缺乏统一流程和标准,答辩流于形式,没有引入淘汰机制等。
(2)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资源短缺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使得学校本不算宽裕的教育经费和教学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尤其是985、211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人才、仪器设备、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数量等影响科研水平的要素高度集中,使得这些院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大幅度提高,客观上加大了高校之间的水平差异。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普通高校不能满足高水平科研条件的需要,因而,毕业论文 (设计)的质量也很难保障。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科研的要求和水平越来越高,对任何科研项目,包括本科生参加的科研项目,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和以前大大不同了,再加上近年来物价上涨的因素,这使得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的经费投入都必须大大增加。然而目前,该校给每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经费非常有限,理工类专业每生才120元。这显然不能满足创新性科研的要求。
1.2 教师方面
(1)学生数量增加 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大大增加,造成生师比大幅度提高,多数高校实际上已经达到18∶1,甚至更高,使得每个学生得到的指导比以前减少了很多。按照规定,中级职称教师指导本科学生论文数≤4;高级职称教师指导本科学生论文数≤8。对于长江大学化学化工类学生而言,2008届、2009届、2010届毕业论文生师比分别是7∶1、8∶1、6∶1。此比例对照标准看似合理,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因有相当多的青年教师由于课题较少、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实际只指导了1名或2名学生;与此相反,有的教授或副教授每年指导本科学生论文数达15人或者更多,这样就很难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大学入学率的快速上升,造成入学学生综合素质有所下降。这两项因素迭加,必然影响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的质量。
(2)教师工作量增加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高校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研究生 (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数多年来也持续快速增加,而导师的数量远远跟不上研究生数量的增加,造成许多导师,特别是著名教授的研究生数量猛增,一个导师要指导十几甚至几十个研究生。这些教授连自己的研究生都指导不过来,他们哪有精力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呢?于是,教授就安排自己的助手或研究生去指导本科生论文,教授指导本科生论文成了 “水中月,镜中花”。
(3)指导教师科研能力、指导水平不高 一些教学为主的指导教师科研项目少,自身科研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强,指导能力欠缺。因而,对学生的指导只是走过场,必然导致毕业论文 (设计)质量的下滑。
(4)少数指导教师缺乏责任心 有的指导教师热衷于跑项目、在外兼职,对指导本科生论文缺乏热情、疏于指导。学生几次找不到老师后也会热情大减,得过且过,最后胡编乱造一篇论文交差,毫无质量可言。
1.3 学生方面
(1)学生对毕业论文 (设计)不够重视 按照教学计划,化学化工类学生的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而这些大四的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找工作,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时间可以投入到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对于考研的学生,考试前没有时间和心思投入到论文工作中去,考后又要进行研究生复试,复试结束后才开始毕业论文 (设计)的研究工作,此时已是4月底或5月初,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到2个月。从学校方面来说,由于就业率指标的压力,既要让学生去找工作和考研,又要抓毕业论文工作,于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2)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不足 有些学生上大学后,还是沿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不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实践环节精力投入不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平时上理论课、课程实验都是在老师手把手指导下完成的。一旦要自己独立面对一个研究课题,便感到无从下手。
2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质量的措施
2.1 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毕业论文 (设计)过程管理
高校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的规章制度的认真执行是保证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井然有序、高效运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论文 (设计)质量的根本保障。长江大学已经制定了适合该校实际的 《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细则》、《毕业论文 (设计)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同时,该校化工学院每年都成立了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论文 (设计)的选题、指导过程、答辩等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毕业论文 (设计)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各项规章制度能否认真严格地执行和落实。因此,在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必须严格毕业论文 (设计)的过程管理。一方面要增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督促机制;另一方面要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对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进行检查和监督,从而保证毕业论文 (设计)的质量。
2.2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资金投入
由于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仅靠政府和学校对教育的投入已无法满足目前的教育需求。因此,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毕业论文 (设计)的资金投入。如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外派学生到相关企业或用人单位进行毕业论文 (设计)等。
2.3 遴选高水平、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
选派科研项目多、科研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指导教师是确保毕业论文 (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学校要严格选派指导教师,同时应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与管理,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控制指导毕业生人数。定期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检查,对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 “X+0”计算,即:如有一个学生答辩未通过,无论该指导教师指导了几人的毕业论文,其工作量均计为零。
2.4 改革毕业论文 (设计)的传统模式,尝试团队指导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任何科学研究都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经费。采用团队形式指导,就可以较多的人力和经费突破一个较大的实际问题,做到既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又不耽误他们考研和找工作。在团队中,每个学生负责某个具体问题的研究,团队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2.5 加强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提高对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的认识
增强对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的认识是提高毕业论文 (设计)质量的前提。毕业论文 (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教学过程,还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培养科学精神、锻炼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从学校到院系、指导教师、学生都要十分重视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
2.6 严格规范毕业论文 (设计)答辩,引入淘汰机制
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定是毕业论文 (设计)的最后环节,是对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的整体评价的重要手段。答辩小组应严格按照论文评定标准评定论文成绩,答辩不能走过场。对于抄袭、杜撰论文的毫不手软,实行一票否决,坚决杜绝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对论文最后的成绩引入淘汰机制,淘汰率控制在5%左右。没有通过论文答辩的同学在毕业一年内重新进行课题研究,答辩通过后再授学位。
3 结束语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质量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指导教师、学生本人的协调、配合。学校、院系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才能使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的质量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1]江 平.论毕业论文的全面质量管理和监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50~152.
[2]王越旺.困窘与失矩-当前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135~139.
[3]张 黎,戎红仁.工科院校毕业设计 (论文)管理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0,(6):44~45.
[4]时 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5]李向民,任宇石,张晓芬.“产学研结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11(4):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