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话日报》定位转型初探
2011-03-31黄小用李一鸣
黄小用,李一鸣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一、彭翼仲其人及创办《京话日报》的缘由
彭翼仲(1864-1921),名怡孙,号子嘉,原籍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市),自幼生长在北京,因科举应试而任江西通判,后感觉自己并非当官的材料,丁母忧后弃官返京。庚子夏,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彭翼仲所居住的琉璃街为美军辖区,美军入室抢劫银元未遂,几乎将他置于死地,其老父受惊后一个月病故身亡,“庚子之难,终身所不能忘者,此日此事也。”①
庚子事变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重新寻找启蒙下层民众的有效手段。彭翼仲认为白话报是启蒙民智的最佳工具,“如今要开通风气,印书不如印报,印文化不如印白话报”②,于是《京话日报》应运而生。
《京话日报》创刊于1904年8月16日,该年共出版119号,每期四版,仅售三文。头版为演说,二版为要紧新闻、本京新闻,三版刊登各省新闻、各国新闻或小说、来函,四版是电报、宫门抄、上谕、戏单、儿童解字。报纸由彭翼仲一手创办,助手有杭辛斋、吴子箴、文啙窳、春(一作秦)治先、刘炳堂(负责插画)等。办报目的明确,“本馆同仁很想借这报纸开通内地风气,叫人人都知道天下大势”③。可是报纸创办的最初几个月不仅得不到读者的认同,还曾面临停刊的危险,“初出版时,每张仅售价三文,材料不丰,销路未广,无以餍阅者……岁除之夕,避债无台。……不得已,函乞吾君(吴幼舲)凭空暂假二百金。一面遣人送信,一面即作殉报之预备。”④
二、《京话日报》内部定位的两次转型
仔细考察《京话日报》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报纸的定位实现了两次缓慢却平稳的转型:其一,报纸的受众面拓宽,不止平民,官员贵族也被纳入读者群;其二,创刊初期的两三个月报纸稿件捉襟见肘,在两次与外国钦差(大使)的交涉后才实现北京本土化,进而与读者间的互动交流大大增强。
(一)报纸的受众面拓宽,“开民智”与“开官智”并行不悖,报馆乃通达上下之情的媒介
受者,指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受者与传者构成了传播过程的两极。受众是受者的复数,即一对多传播活动的对象。《京话日报》的受众即该报的读者。
学人对《京话日报》的受众定位似乎已有定论,即面向下层社会识字不多、收入有限的普通市民,并以彭翼仲《作京话日报的意思》引以为经典依据:“(在京寄卖的)各种报的销数,均平扯算,也过不了两千张。论北京城里的人,至少也有一百万,一百人里有一人看,也应该销一万张,为什么连2000张也销不了呢?这个缘故却也容易明白:第一是各报纸的文理太深,字眼儿浅的人看不了,第二是卖的价钱太大,度日艰难的人买不起。”⑤针对这种情况,《京话日报》的对策:第一用白话作报,第二赔本贱卖,每张只收三个当十大钱。创刊词开宗明义的发言表明了报纸的生存之道:用白话文写作——以期符合平民的口味;定价低廉——让穷人也看得起报纸。后人研究《京话日报》受众定位时常引用梁漱溟回忆录中的话语:“彭先生念念在开民智,其眼光总是向下看广大群众的,不像康梁之向上看朝廷政府。”⑥对此,有必要加以辨析。
首先,白话和廉价仅仅是《京话日报》的表象特征,报纸的内容才是受众定位的可靠依据。《京话日报》的读者群比较广大,涵盖了达官显贵、贩夫走卒各色人等。正如李孝悌指出的,“绝大多数白话报创办的目的,虽然是为了使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人,能够有一个比较容易的管道去接触新知识,新思想,但是它们所设定的对象,很多都并不仅局限于下层社会,而实际的阅读者,范围也很广。”⑦
其次,彭翼仲创办《京话日报》希望以报刊作为“开民智”、传播知识、开阔眼界的工具不假,但是救亡图存的同时更高远的目标是国家民族的改造,以臻中国于近代化,精英群体当然也在接受改造的行列之内。演说《看报比读书还要强》中,编者将启蒙范围扩大至官绅仕宦阶层的愿望初露端倪。“(只关注自身的官僚们)不论欧美奥斐,只说是鬼子,不辨声光化电都说是异端,谬妄任性,除了保全功名、顾恋妻子之外,一概都不理会,任凭外人凌逼,民困国亡。……大概甲午庚子这两年,这样的人众位也见过多了,难道不是读过书、登科登甲的老前辈吗?”⑧当时大部分官僚和八旗子弟昏昏沉沉,《京话日报》当仁不让地扮演起了启蒙官员的角色。尽管彭翼仲从未发出“开官智”的口号,但是很显然官僚群体也被归为《京话日报》的预期读者群。
此外,还有更多的证据来证实上述观点。其一,在栏目的设置上,“宫门抄”和“上谕”被放在了四版,位置虽不醒目却反映出报纸对宫廷动态和朝廷政策的关注;其次,从栏目的内容上看,“爱国维新自强”是当时迫在眉睫的一等大事,不止是下等人要明白,达官贵族更要强化这种意识,提高国民素质当仁不让地成了报纸的主旋律。“要是常常看报,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国,我中国不过在列国中一国,各国有多少的人材,人材里有何等的学问,学问里有多少的名目,取他人的长处和自己比较比较,那种骄傲自大的心,自然的没有了。再看看列邦的政俗是怎样的文明,各国的交涉是怎样进步”⑨。能掌控政俗、教育、外交变革的人必然是掌握权利的阶层,所以“还是说的在上位的人,不可不看报的缘故”,⑩“上位的人”正是那些有功名有爵位的官僚阶层,他们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如果能认清大局,极有可能成为开通风气的先导。
《劝人改良说》告诫在位统治者多为大众着想,“要紧的是在上位的,俭省浮费,把捐税减轻些,多助销中国货,自然中国人的生计,慢慢的就宽裕了”,再联系报纸上“飘在大洋里蓬帆不整破旧不堪的大船”“一座大铺子”,“墙倒屋塌的人家”的比喻,一种新的论调浮出水面:官民一心,满汉一家。
《京话日报》第一百号祝词鲜明地印证了上述观点,“古语说的好,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焉者,上位的人,一举一动,为民间最注意的”。报纸关注朝廷的结果,是受到朝廷的关注。“于是声动宫廷,太后遣内侍采购,特嘱进呈”,慈禧太后这位天字一号的独特读者不管是否真的每天都在阅读《京话日报》,“进呈两宫御览”这一事件本身足以让彭翼仲等人大受鼓舞,“彭翼仲应该是对《京话日报》有了更大的期望。由于史料的缺乏,无法一一参透其中的隐情,但无论如何,《京话日报》自此以后,其口径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笔者认为,此处所指的变化即报纸向上进言的成分增多,报纸成为沟通朝廷和百姓的桥梁。
《京话日报》的姊妹报《中华报》于1904年11月创刊,社长杭辛斋,体裁文言,每日初版一薄本,较重视政治新闻,以介绍外国文化为主旨。《京话日报》第116号发表题为《说中华报》的演说,有提携姊妹报之意,也传递出“报馆可以通达上下之情”的信息。“只有这报纸,最能打通隔截,把民间的疾苦,上达朝廷,把朝廷的德意宣布民间,叫上下聊成一气,真是有益于国,有利于民”。报纸的职能除了“开民智”和“开官智”之外,还衍生出新的主题词“通达上下之情”,“皇太后宵旰忧勤,总想望着国泰民安。政府里鞠躬尽瘁,也为的是治国治民……报纸的责任,贵在通达民隐。”“通达上下之情”的新舆论导向与之前的“开民智”口号又极力融合,“民智不开,无论朝廷怎样为难,下边总是不关痛痒”。“君民一心”“上下一体”的新舆论导向增多了报纸与朝廷的对话,也刺激了报纸销量的攀升。1905年仲夏,《京话日报》在北京风生水起,“当初出报的时候,不过销售一千来张。办了半年的功夫,一天比一天发达,到了今年六月,整整的办了一年,已经销到了七千张”。
(二)报纸稿件的本地性和可读性增强,与读者的交流增多
1.报纸上关于国家形势和北京本土的新闻增多,可读性大为增强。
前文已提及报纸在1904年四个多月的生存中面临危机,其中有资金不足的财政危机,也有稿件质量欠佳的信任危机,彭翼仲做好了最坏的殉报准备。《京话日报》难以为继的证据可以从主打栏目“演说”中发现蛛丝马迹。“演说”是彭翼仲倾注心血最多的栏目,相当于社论,旨在唤醒群众。但作进一步的观察,报纸的稿件不仅来源有限,还有拼凑之嫌。譬如,第9号报演说的版面转载《中国白话报》的文章《告当兵的兄弟们》,第17-34号报连载“自立”系列演说,第38-40号头版专件位置刊登“大学堂考试师范预备两科全榜”,第82、83号报连载“进步”系列演说。前期演说的共同弊病是时效性差,没能突出本地的要闻,很难吸引读者。在头版的显著位置登载官员裁缺清单更将稿件捉襟见肘的问题暴露无遗。
在核心受众确立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受众的区位,《京话日报》草创期步履维艰,原因之一是忽略了报道的本地性和及时性。报纸的转机萌生于演说《本报忽逢知己》,事情起因于报纸从第50号起连载小说《猪仔记》,揭露了英属南非虐待华工的情形,劝告华南沿海人民不要再去南非卖命并且反对英国在京津以及附近各地招工,宣传使应募去南非的人大为减少。英国驻北京公使萨道义向清政府外务部施压,要求禁止该报发行。彭翼仲在报上刊发演说《本报忽逢知己》,将萨道义公使戏称为“知己”,因为这位“知己”的缘故,彭先生决定把报纸做大做强。第95号报纸一篇名为“德国人在山东的举动”的新闻历数了德军占领胶州铁路、德人插手山东财政等行径,德国驻京公使持报纸到外务部提出交涉,外务部示意报馆自行了结。报纸再次给予了正面回应,第108号至113号报连载了演说《本报又得罪了德国钦差》,表示坚决不能屈从于帝国主义,还告诫国人切不可把国家的事当作与自己无干,“做这京话日报原为的要叫中国的人都明白现在的时势,都知道外国人的用心,却不是叫我同胞仇恨外人,学义和拳那些野蛮举动。为的是知道时势艰难,外人强凌,须要人人发愤,立定志向,做个有用的人。”
1904年12月,报纸反帝爱国的言论出现了一个小高潮。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报道固然可以看作报纸扭亏为盈的契机,但契机本身无法全面解释《京话日报》之后的长足发展,我们需要挖掘的是隐藏在契机背后的实质性转变,而不是驻足于几篇轰动性的反帝爱国宣传上。这种实际性转变正是前文已经论述的受众群体扩大、舆论倾向调整。另外一层,结合本地实际实事的爱国主义宣传又为报纸平添了可读性,备受读者喜爱,“开民智”的口号才开始具备实现的客观条件。读者来函来稿络绎不绝,与报馆编者一道舞动开启民智的大旗。
2.报馆编者与读者之间展开互动,从而实现信息良性循环。
编者为读者审稿校稿,读者的文章又为编者传情达意,读者与编者互换了位置。这种变化体现了传播过程基本模式的转变,即由单向直线模式演变为循环互动模式,尤其是“来函”栏目的出现,将读者反馈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来函”作为一档固定栏目是从第六册(1904.12.26-1905.1.31)开始。按阶层来划分来稿作者,有文化程度不高的小商贩、少年学生、士兵,也有上层人士,如宗室(清帝宗族人)、世职(世袭职位者)等。此时,《京话日报》编辑团队似乎已经对传播过程的互动本质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
《京话日报》选择刊登的读者来函来稿多为呼应“爱国”“维新”“救亡”的主题。十四岁赵嘉琛撰文《劝教书先生》,要求改革学堂教材,摒弃乏味的教学方式,学习实用性知识;崇实学堂的投稿《再劝劝教书先生》也表达了知识分子团体迫切期待教学法的改良,“何妨把教学法改改良,修身功课不是念念修身书就算拉倒,要教他身体力行;历史功课也不是专要知道古往今来,要教他感动国家的思想。”改革教学手段经多方的呼吁终究化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汇入废除科举的煌煌上谕。
3.“意见领袖”自发形成,推动构建日臻完善的传播体系
意见领袖,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量信息,并将信息再加工后传播给他人的人。他们没有固定的身份,有向心力和吸引力,周围常有一批追随者。启蒙信息传播到底层受众中去,彭翼仲采取了多种方式,如阅报处、讲报所、戏曲改良等。自愿捐贴报纸的刘瀛东就属于“意见领袖”,义务讲报人醉郭、戏园里登台演说的张展云(《北京女报》社长)、首倡“国民捐运动”的王子贞以及支持戏曲改良的演员都是“意见领袖”,把启蒙者发出的信息二次传播,那些不识字的受众有机会从意见领袖那里接受到非文字的、便于理解和记忆的信息。这样,启蒙者、意见领袖、识字的普通受众和不识字的底层受众四者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报纸得到越来越多读者认同,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报纸的传播体系日趋完备,《京话日报》的启蒙效果显著增强。
《京话日报》的公信力越来越高,报纸销量大幅攀升,1905年为偿还庚子赔款而发起的“国民捐运动”在北京激起偌大波澜,这一现象可以作为报纸和读者的关系密切的一个旁证。报纸否极泰来走向坦途,其成功转型功不可没。
三、《京话日报》转型成功的影响
报纸转型成功的影响或曰收效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启蒙方式走向多元化,拓展了报纸的生存空间;其二,倡导社会改良和爱国救亡运动能得到广泛而迅速的响应。
阅报处和讲报所是在报纸发行工作之外伴随着《京话日报》倡导社会改良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后来又演变成《京话日报》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前者是针对粗识文字的下层民众,为他们阅览中外各种报纸提供免费的场所;后者是面向目不识丁的群众,识字的讲报人为他们念报纸。到1906年6月,北京共成立了26处阅报处。有不少说书馆改成了讲报处,“外送茶水,不取分文”。
人们对某些新鲜事物的接受,不仅在于正统的学校教育或读书看报这种大渠道的灌输,“而更为普遍的是旧戏、说唱等小渠道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戏台上、鼓词里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形象,往往较刻板的伦理说教更能动人心魄。”1902年,《大公报》上有人不无夸张地宣称改良戏曲的重大作用,“今不欲开化同胞则已,如欲开化,舍编戏曲而外,几无他术。”《京话日报》开办之初,第10号演说《戏曲翻新》已经提出改良戏曲的初步设想,经多方努力成效卓著,优伶们用报馆提供的新剧本演出,戏园聚集了大批民众,有的人竟是“为了戏单子”才看报。
阅报处、讲报所、唱新戏的戏园子皆是《京话日报》扩大影响力的载体,至此,报纸构筑了一个比单调的发行报纸宏大得多的公共互动空间,报纸不必再为生存而苦恼。
彭翼仲曾将“开民智”的工作总结为五项:一.多开工厂,人人自食其力;二.改良戏曲,激发人心;三.多作对众演说;四.广传白话报,叫人明白大局;五.多设蒙学堂,从小就教他爱国。若把这五个项目的顺序做个颠倒,恰好符合彭翼仲等人推动北京启蒙运动的步骤。
彭翼仲等人还在北京担当了思想启蒙、社会文教革新和爱国主义宣传先驱的角色。清廷颁布“壬寅学制”(1902年)和“癸卯学制”(1903年),诏令奖励私人筹建学堂。彭翼仲1902年夏在北京开办蒙养学堂与清政府废科举设学堂这一重大变革存在几许联系,天文、地理、格致、算学等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被引入学堂,报刊之外,学校成为启发民智、宣传新思想最主要的阵地。彭翼仲的儿女亲家梁济将自己的三个儿女送进蒙养学堂,二儿子梁漱溟多年以后在回忆录中对蒙养学堂的印象依旧深刻。
开办学堂仅仅是彭翼仲等人倡导社会改良运动的肇始,此后他们将办报和发起社会运动相结合,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响应。正如梁漱溟所言:“身在问题中的众人响应了这种号召,便形成一种社会运动。报纸以运动招徕读者,以读者推进运动。”此处仅举“国民捐”一例。
1905年9月,《京话日报》发起“国民捐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呼吁民众集资偿还4.5亿两白银的庚子赔款。运动发轫于彭翼仲与王子贞的合稿《尚友讲报处的演说》:“诸位必说了,还是朝廷立的约,一定该朝廷还,可不与百姓相干。你不想想,金銮殿上不能出金矿,大臣们不会点石成金,别再糊涂了,百姓闯的祸还得百姓还。”演说刊登后的第三天就迎来了第一位响应者:太医院左院判张仲元,他许诺“明年春天捐银200两”,第五天一位旗人护军崇普把约一两有零的一小块儿银子寄到报馆希望暂存。报馆当月还收到了第一个团体认捐者——消防队全体官兵的捐款。从382号起,《国民义务》一栏专门登载捐款人姓名和数目。由于捐款人太多,有时一天达几百人,《京话日报》从462号起,使用附页登载捐款者姓名和钱数,报价不加分文。《京话日报》在外地也有发行,一些京外人士也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其中以天津官立中学堂为最早,后来外省捐款者也越来越多。
总之,无论是启蒙方式的多元化还是社会运动的卓越成效都与报纸甲辰年到乙巳年的定位转型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注释]
①姜纬堂等编:维新志士爱国报人彭翼仲,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第110页。
②《本报忽逢知己》,《京话日报》第74号,演说,1904-09。
③《作京话日报的意思》,《京话日报》第1号,演说.1904-08。
④姜纬堂等编:《维新志士爱国报人彭翼仲》,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第114页。
⑤《作京话日报的意思》,《京话日报》第1号,演说.1904-08。
⑥梁漱溟.忆往谈旧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52页。
⑦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0-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⑧《看报比读书还要强》,《京话日报》第13号,演说.1904-08。
⑨《看报比读书还要强》,《京话日报》第13号,演说.1904-08。
⑩同1。
[参考文献]
[1]姜纬堂.维新志士爱国报人彭翼仲[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
[2]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0-1911[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杨光辉.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4]梁漱溟.忆往谈旧录 增订本[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杨早.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方汉奇.方汉奇文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7]王鸿莉.《京话日报》的甲辰(1904)之困.北京社会科学[J].2009年第2期.
[8]余鹏.彭翼仲在晚清启蒙宣传上的创举.新闻爱好者[J].2010年第1期
[9]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7.
[10]宫承波.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11]贾艳丽.《京话日报》与20世纪初年国民捐运动.清史研究[J].2006(3).
[12]京话日报[N].第1-119号;第144-169号,1904.
[13]京话日报[N].第170-369号,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