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研究价值

2011-03-31

关键词: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王 宏

(南阳理工学院 教育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从事社会调查研究的开创者,他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内容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这些思想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尽管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范围、手段都发生了变化,但调查研究在党的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丝毫没有改变,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一、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研究的理论价值

(一)调查研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核心,就是毛泽东提倡和实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当作认识中国的伟大的“工具”,应用于他自己和党的调查研究的实践,应用于一个个基本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然后又把这些实践经验上升和集中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来,形成了调查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种认识论和方法论,既合乎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原则,又注入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内容,带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调查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其认识论的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调查”,就是“求实”,也就是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客观事物,从中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所谓“研究”,就是“求是”,就是在求实的基础上,使感性认识上升为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并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行、去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因此,调查研究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调查与研究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具体体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他们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19)毛泽东同志对此持有相同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2]人们认识世界,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改造世界的行动上。对于科学理论指导下的革命实践特别看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显著特点,而调查研究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更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调查研究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重视调查研究,脱离实际并不是一件小事,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关系到能否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不动摇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从而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开展调查研究,才能发现理论和实际的差别,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和概括客观事实,才能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开展实事求是的工作,从而有效克服和抵制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对实际工作的误导与干扰,真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国情和实际出发研究问题,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二)调查研究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需要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思想武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国改革和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就是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全党同志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创新,从而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程。如果没有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和成就,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的新政策,也不可能有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对实际有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到实际中去作调查研究。毛泽东说:“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产生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3]同样,理论联系实际,这个联系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实现。毛泽东说过:“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做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3](P17)因此,调查研究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的桥梁,是达到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

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勇于克服一切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纠正一切错误的行为,改革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旧体制。调查研究是进行理论、体制、方法上的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基础,因为客观实际在变化,群众的实际在变化,新问题、新事物、新经验日益涌现,即使在一段时间进行了调查,对实际取得了正确性的认识,也不敢保证永远联系实际,联系群众,不敢保证自己的认识永远同实际相符合。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与时俱进,真正把实事求是落实到实处。

二、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研究的现实价值

调查研究是改进党的作风的重要环节

把调查研究同党的思想建设结合起来,把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到党性纯与不纯的高度来认识,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突出贡献。毛泽东同志不仅充分肯定调查研究在认识社会、改造客观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从改造共产党人的主观世界,增强党性,转变党的作风,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的高度去充分肯定调查研究的重大作用。他认为:“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4]认为那种“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4](P110)从党的历史看,调查研究与党的作风建设密切相关。延安时代之所以成为我们党的历史上的党风最好的时期之一,就是由于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大力提倡,使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为一派新风,并有力地推动了其他作风的转变。“大跃进”时期,这个好的党风遭到了严重破坏。究其原因大体上都是因为不做调查研究工作。一九六一年党中央和毛泽东重新提倡调查研究,就是要恢复和发扬历史上实行调查研究的好的党风。

当前总的来看,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调查研究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强调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外;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来改进党的作风,使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丰富起来、发展起来、光大起来,进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有效的服务。

(二)调查研究是解决各种新问题的迫切需要

毛泽东指出:“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5]解决问题中的“解决”二字的实质,就是要找着解决问题的办法。“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6]党的历史实践也表明: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在每一次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都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倡导并通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了解新的实际情况,提出正确的方针、政策,用以指导事业的胜利发展。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左”、“右”倾机会主义者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指导,使中国革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白区损失100%,苏区几乎损失了90%,教训极其惨重,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在于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进行调查研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于l941年做出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明确规定党的领导机关专门设置调研机构,为党委提供决策建议和依据,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形成良好的调研风气,对于正确地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领导同志开始头脑发热,忽视调查研究,主观主义地指导工作,大刮“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毛泽东同志指出:“调查研究,我们从前做得比较好,可是进城以后,不认真做了。”[4](P797)在毛泽东同志倡导下,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深入城乡基层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一系列正确的政策,从而有效地克服了暂时困难,使国民经济走上了稳步正常发展的轨道。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国际上来看,国际形势瞬息万变、错综复杂,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内,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等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国际和国内形势,怎样才能成功地应对挑战,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怎样才能妥善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推动我们的事业更快更好地前进?办法不会从天而降、唾手可得,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借鉴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获得。调查研究作为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只有做好了,才能求得治国之良策、兴业之良方,画好新图、迈好新步,使我们的事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现在,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前,更好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在全党进一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而使我们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

[5]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03.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2.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实事求是”定乾坤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