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2011-03-31冯爱莉
冯爱莉
(长江大学 研究生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试论学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冯爱莉
(长江大学 研究生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以教育信息化为根本前提,对学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特点进行初步探讨,进而阐述了校园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信息产业发展、科教战略发展、学校办学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育信息化;校园信息化;战略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而校园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前期,因此,正确认识理解校园信息化,仔细分析校园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校园信息化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学校校园信息化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校园信息化隶属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积累人才和储备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除了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现成的社会生存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社会要求的素质、应用部分通信技术、涉猎系统化的信息资源外;还使学生懂得如何寻找工具以及寻找什么样的合适工具去获取为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或信息,同时懂得如何分解、合成、提出新见解的判断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为社会个体步入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教育资源基础。从这一角度来看,校园教育信息化为全体公民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学校教育的范围,促进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满足了社会的需要。[1]
(二)学校校园信息化促进创新型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
依据我国教育中长期计划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学校校园信息化必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校园信息化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更加自由、灵活的探索空间,培养了学生迅速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鉴别信息真伪能力、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创新精神,增强了实际创造力。其次,能够打破传统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打破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形式,提供全新的教育形式。再次,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接近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最后,“教师+网络+学生”的新型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要他学”变为“他要学”成为可能。所以,学生利用校园信息化的环境,通过检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实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实现知识探索和发现,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学校校园信息化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恩格斯说过:“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是、越来越是自然界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消费活动,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就是选择教育这种消费方式,教育信息化改进了教育方式、方法和过程,优化了教育的效果,使更多的人选择教育的消费,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另外,学校信息化使教育的受教育者投入相对减少,使得受教育较少的投入得到较高的回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校园信息化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紧缺的人才,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因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校校园信息化有利于国家信息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学校校园信息化有助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首先,校园信息化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积累了大量的专门人才的技术储备。其次,校园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信息产业的重要市场,对启动信息产品及信息的消费市场,建设信息资源有着特殊的作用。再次,校园信息化的发展,将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良好信息意识的社会成员,成为信息服务业的消费群体,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依据教育部2009年12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整理,全国有1180375所学校,有651118822名的学生,他们需要大量信息设备和软件,为信息产业的培育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二)学校校园信息化有助于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学校校园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战略重点,在我国今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就把教育信息化列入了国家信息化的整体战略规划中;另一方面,它又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其他信息化提供技术和智力方面的基础。
三、学校校园信息化促进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
(一)学校校园信息化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对教育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技术,它引导了一场教育思想、观念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革命。我国是人口大国,东、西地区以及城乡地区的教育水平差距很大,地区间的教育发展速度也不平衡,因而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如何消除这种不平衡的教育格局正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问题。为了使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缩小地域差别,教育信息化将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基本的条件保障。[2]
(二)学校校园信息化是实施教育改革内在的必然要求
随着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虚拟学校的应运而生,先进的通信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到贯彻和实施,人们逐步打破时空限制,可以听取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高水平教育课程,不同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使“因需学习、因材施教”逐步变为现实,相对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面临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的变革,而且更深刻地改变着教育内容、教育装备设施、教育技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介质等,使教育系统焕然一新。
(三)学校校园信息化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潜在要求
随着终身教育的逐步实现,教育也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从一次性教育转向回归性教育,从上岗前培训转向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从学校教育转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合,从实在教育向实在教育与虚拟教育相结合发展。为了适应终身教育的需求,国家提出建立学习化社会的要求,而学校校园信息化既是提高现有教育质量的手段,也是扩大教育机会,提供多样化教育的手段,对伴随人一生的终身学习将起到重大影响[3](P51~347)。
(四)学校校园信息化是教育平衡公平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教育发展不平衡必然引起教育不公平问题,这是任何国家和部门都不可避免的问题。就全球而言,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半球之间、不同大陆之间都存在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就一个国家而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级各类学校之间也存在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学校校园信息化可以实现教育资源跨区域、跨时间、跨学校,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平衡发展。
四、学校校园信息化促进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水平竞争
(一)学校校园信息化有利于校务信息的时效性、权威性
校园信息化系统的实施应用可使用户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取学校的信息,促进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信息对称,信息传递,使各种信息具有及时性、时效性。另外,由于信息的录入与发布是由学校专门部门来完成的,数据采集入口唯一,因而保证了信息的唯一性及权威性,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二)学校校园信息化有利于虚拟学校空间的跨越和拓展
学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以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为核心内容,实现数字化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创建数字化的教学空间,创建虚拟校园空间,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目前,许多学校新、老校区分散,分校区异地办学,因此,许多教学活动或教学相关活动都需要跨校区、跨地区、跨时段来实现,而虚拟学校空间可为学校的跨地域业务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校园信息化可以拓展教育范畴,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的拓展:时间拓展,体现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打破了学制、年龄、身份等限制;空间拓展,体现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及网络环境中学习者群体所处的信息空间、网络空间和虚拟空间;教育对象拓展,体现在除了学校内在册学生外,可以向全社会开放教学资源,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体现教育全民化;教学方式拓展,体现在打破教师讲授为主,而是以学习者自主式、交互式、个性化学习为主,教师的概念虚拟化;教育内容拓展,不断更新了教学内容、教材的体系、课程的设置,体现教材的多样化、特色化、系统化。
(三)学校校园信息化有利于各学校整体综合实力的彰显
在全球信息化,教育行业信息化的背景下,校园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水平不仅体现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也反映了学校教育决策者的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认识水平,更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教学科研水平和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校园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到学校的情况,有助于孕育学校的发展机遇,拓展新的市场;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和优秀的科研教学人才参与学校信息化发展。
五、学校校园信息化有利于学校自身功能的优化完善
(一)学校校园信息化能促进学校教育运行机制的完善
校园信息化是教学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是教学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工作的现代化手段。因此,它可以为学校日常事务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功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走上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能够为学校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从而把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校园信息化还为校内和校外的教师在教学科研中进行交流和讨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场所和开放的平台,有利于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科研成果的推广及发展;使得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其他部门、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密切。[4](P64~189)
另外,校园信息化将学校内部的相对独立分散的网络系统,进行了统一整合,消除了校园信息孤岛问题,有效地实现数据共享,消除对数据的重复管理、数据冗余以及数据不同步的问题,节约了人力成本,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有利于学校校园局域网的优化。
(二)校园信息化有利于学校育人环境的优化
校园信息化系统将人员从繁杂、简单重复的数据输入、传送、管理、检索等工作中解脱出来,尤其信息的检索及统计报表的生成功能,把以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查询、统计、计算工作,交给系统来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人员的脑力价值得到提升,改善了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校园信息化系统是学校为教职员工、学生和办事者提供的“一站式”服务窗口,教职员工、学生和办事者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了解办事流程、学习安排、学校资源、各种申请状态等信息,提高办事效率、优化育人环境。
总之,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核心和具体体现的学校校园信息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教育史上体态教育、语言教育、文字教育、电子教育和信息化教育五次革命中最先进、最深刻的教育革命。
[1]李捷.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2]安宝生.学校信息化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张豪锋,孔凡士.教育信息化评价[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4]熊才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城乡共享[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G717
A
1673-1395(2011)04-0165-03
2011-01-15
冯爱莉(1974—),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