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残疾人健身活动发展模式调查分析
2011-03-31王乐
王 乐
(大连海洋大学 体教部,辽宁 大连 116023)
辽宁省残疾人健身活动发展模式调查分析
王 乐
(大连海洋大学 体教部,辽宁 大连 116023)
辽宁省残疾人健身活动发展模式,应以社区为主体,以社会和学校为依托,形成社区健身活动协会、健身活动组织、健身活动俱乐部等主要组织,整合各方资源与优势,构建三位一体的残疾人健身活动发展模式。
残疾人;健身活动;社区;发展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健身事业,颁布和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残疾人健身活动的法律法规。国家对残疾人健身活动的重视与关注,体现了残疾人健身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发展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不仅是社区稳定的助推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社区健身活动为基点,发展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模式,可以使残疾人群体融入社会大家庭,在健身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增强生活信心和勇气。
为了探索真正符合残疾人活动规律的健身活动发展模式,笔者对辽宁省沈阳、大连等地的残疾人健身活动进行了调查统计,旨在寻求更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残疾人健身活动发展模式,以此推动辽宁省残疾人健身活动健康发展。
一、辽宁省残疾人健身活动现状分析
残疾人数量变化。辽宁省残疾人人口总数呈迅速增长趋势,导致残疾人数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口总数增加。经济发展导致辽宁省人口总数在近十年内急剧增加。第二,老年人增多,致残率提高。20年前,辽宁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8.31%,2005年增长到13.95%。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痴呆等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致使残疾人数量增长。第三,残疾标准和残疾评定方法发生变化。国际最新残疾标准不仅重视生理结构,同时强调功能障碍和社会适应性,部分原来没有被列入残疾人行列的人群,在更加细化的评定方法下被列入残疾人群。第四,其他社会环境因素。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致残的风险。
残疾人结构构成。在本次调查中,从残疾人性别来看,男性占64.3%,女性为35.7%;已婚残疾人约为75.2%,未婚(含离异、丧偶)约为24.8%。从残疾类别来看,主要是肢体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视力残疾三类,其中,听力语言残疾、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0.4%、27.6%和29.8%,智力和综合残疾相对较少。从残疾人的家庭年均经济收入来看,依据张晓琳[1]划分的高、中、低收入等级,辽宁省残疾人中低收入(年均收入在6000元以下)家庭约占52.8%,中等收入(年均收入在6000~20000元之间)家庭约占33.8%;高收入(年收入20000元以上)残疾人家庭仅占13.4%。从残疾人的文化教育程度来看,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2%,高中或中专学历的约为33.4%,小学以下、大学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残疾人相对较少。
残疾人健身活动消费意识。调查结果显示, 41.8%的残疾人没有能力购买体育健身器材在家里进行身体锻炼,20.3%的残疾人认为应该在家里安放相关健身器材,大约37.9%的人表示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87.5%的人表示愿意进行健身活动锻炼,73.9%的人表示不愿意花钱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或没有能力支付体育活动的费用。女性残疾人的健身活动消费意识高于男性残疾人;18岁以下残疾人的健身活动消费意识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残疾人, 46~55岁残疾人的健身活动消费意识最低;听力语言残疾人的健身活动消费意识高于其他类别残疾人;沈阳、大连两地的残疾人健身活动消费意识高于辽宁省其他地区的残疾人。
残疾人健身活动消费水平。在本次调查中,虽然不同残疾人参与健身活动消费的价值取向略有差异,但大多数残疾人进行体育锻炼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预防机能退化;其次是为了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目的或体现自身价值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残疾人进行健身活动大部分是以公用设施为主,健身活动消费水平较低,在体育锻炼上主动投入的经费不多。
二、辽宁省残疾人健身活动发展模式构建
(一)以社区为主体,提高社区管理效率
以社区为主体,是构建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发展模式的核心与关键。以社区为主体,形成社区管理社区、社区服务社区、社区发展社区的管理模式。建立健身活动协会、健身活动组织和残疾人健身活动俱乐部,形成残疾人日常管理、日常体育运动、日常休闲体系。
(二)以社会为依托,扩大社区健身活动的资金来源渠道
目前,社区健身活动发展面临的主要阻碍是资金不足,这是制约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发展的瓶颈因素。拓宽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资金来源渠道,是促进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措施。[2]因此,应以社区为依托,吸引企业和个体户积极参与,赞助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协助社区举办体育运动会,把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引入到社区管理中来,以此来提高社区健身活动的管理效率。
(三)以学校为依托,解决社区健身活动管理人才缺乏的难题
管理问题是影响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人才短缺,水平偏低,服务理念落后,严重影响社区健身活动管理水平。因此,发展残疾人健身活动应依托学校,包括残疾人公办学校和私立职业学校,以服务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为宗旨,以提高社区科学管理为目标[3],解决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管理人才缺乏的难题。
(四)政府要加大对社区残疾人健身活动的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社区残疾人健身活动的资金投入,提供充足适宜的残疾人健身场地、器材和设施[3];免费对残疾人开放公共场馆,一些收费项目对残疾人应适当优惠;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研制一些适合各类残疾人的体育活动器材。同时,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保障残疾人就业,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结语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笔者认为,辽宁省残疾人健身活动发展模式,应以社区为主体,以社会和学校为依托,形成社区健身活动协会、健身活动组织、健身活动俱乐部等主要组织。社会企业、私营个体户要积极参与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管理,增加资金赞助。残疾人公立学校和私立职业学校要培养残疾人管理人才,为社区管理输送高素质人才。整合各方资源与优势,构建三位一体的残疾人健身活动发展模式,完善残疾人健身活动基层组织管理,加快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促进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1]张晓琳.弱势群体中的城市农民工和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于华武.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展望[J].中国残疾人,2008(3).
[3]张猛.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1).
G811.4
A
1673-1395(2011)04-0139-02
2011-03-01
王乐(1980—),男,吉林四平人,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