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2011-03-31姜巨全

关键词:微生物学专业英语讲授

姜巨全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姜巨全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通过分析国内微生物学专业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在美国从事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科研工作经验和对美国微生物学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的了解,以及在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授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的实践经验,归纳了在该课程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提出了一些关于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方法和建议,希望通过论文的发表达到与国内同行探讨提高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教学效果

目前,专业英语是在大学中各个专业普遍设置的、由相应专业教师授课的、涉及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学课程。它是继公共英语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的一项教学补充和双语教学的一种过渡。在我国,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仍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因此,如何教好专业英语以适应相应学科、专业的发展一直是许多高等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

20世纪以来,包括微生物学在内的生物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报道这些成就的科技著作和文献,仍主要是以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撰写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够熟练掌握专业英语,阅读国外科技文献,学习借鉴先进技术经验,同时撰写英文文章发表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学术成果。因此,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教学对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很多高等院校采用对包括微生物学、植物学和动物学在内整个生物学专业学生集体讲授生物学专业英语的授课方式。笔者认为这三个分支学科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分支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英语教学内容需求各异,集中授课存在很多弊端。对于微生物学专业学生来说,进行单独学科授课,让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的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是更为合适的教学模式,更适于他们在未来的微生物学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发展需求或是毕业后从事微生物学有关的工作需要。基于此,笔者针对自己所讲授的微生物学专业英语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初步探索与实践。在分析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自身的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和教学交流出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以供参考。

一、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专业英语是学生在完成公共英语学习后,在初步掌握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用于对已学习的专业知识从英语的角度再学习的重要辅助课程,是基础英语的拓展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准备和过渡。从大学英语、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的关系来看,大学英语是基础、专业英语是纽带、双语教学是具体应用,三者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微生物学专业词汇的基础上,能熟练阅读微生物学的英文原著和期刊、大型仪器、生物试剂、试剂盒说明书等英文资料;能准确翻译微生物学专业文献和撰写微生物学英文专业学术论文;并能同国外同行进行正常的学术交流活动;最终达到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技能的全面提高。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很多近现代的生物学知识都是首先从微生物学研究中获得的。在生物学的三大分支学科中,微生物学至今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它对很多诸如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生物制药等新兴学科以及免疫学和医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微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仍然显著滞后于国外。因此,对于我国微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有志于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或直接从事科研工作,学好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是查阅专业文献跟踪学科国际前沿动态,获取国际先进科研经验乃至撰写科研论文发表学术见解与成果,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等的必要手段。即使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在很大程度上所从事的也是与微生物学专业有关的工作。这就必然面临大量接触和使用微生物学的专业词汇的实际问题。因此,掌握该专业的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及表达方式,具备一定程度的阅读该专业日常英文资料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应对严峻的人才市场的挑战。因此,微生物学专业英语课程的独立开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教学目标不明确因为专业英语仍处于探索和建设阶段,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因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很多教师因为自己所学专业是动物学或植物学,所讲授的专业词汇倾向于自己专业,使得微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即使认真学习,也学不到想要的微生物学专业的英语知识。加之学生对公共英语四、六级的盲目崇拜,在通过等级考试后认为专业英语非专业主干课程,随便应付一下,只要通过考试就大功告成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微生物专业英语积极性,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有待提高

目前,在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学院中普遍存在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参差不齐的现象,尤其是在一般高等院校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在国内,相对于植物和动物学而言,微生物学因重视程度不够,导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很多引进的优秀海外人才多集中在植物学和动物学这一学科中(这主要是国家科研领域资金资助力度倾向于植物和动物学导致的)。此外,很多国内微生物学领域的教师因其英语水平不高,即使专业知识丰富,在理解英语词汇和句法时也存在偏颇,导致微生物学专业英语讲授效果不好。还有一个普遍问题是很多高等院校由于植物学或动物学教师资源相对充裕,就安排这两个专业中英语较好的教师统一讲授生物学专业英语。而这些教师重点又放在自己专业,导致很多微生物学专业学生无法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知识。最终的结果是讲授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知识不够详细,导致学生学习微生物专业英语不够用心。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往往出于应付教学任务和教学考核的目的,削弱了本该重点讲授的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三)英语教材的使用不当

目前,生物学专业英语所使用的教材有三种形式:国外《普通生物学》的原著、国内自编生物学专业英语教材和教师自编讲义。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国外的原版教材内容过多,单词量过大,讲授生物学知识面过宽,适合微生物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含量相对少。国内自编生物学专业英语教材和自编讲义内容因编写教材教师专业背景和习惯的影响,存在知识面侧重各异、难度深浅不一、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覆盖度不够,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专业性更强、对微生物学专业学生更有针对性的专业英语教材在国内仍未见到。这样,教材问题一方面给微生物学专业学生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得所学的很大部分专业英语知识不能应用于将来在微生物学方面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涉及面广泛、深度适宜、实用性强的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教材的编撰是学习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的学生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考核方法不科学、考核力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生物学或微生物学专业英语课程多被列为考查课,考核形式一般以结课后翻译一篇英文文献的方式为主,学生基本上不需要费太大力气就可以顺利通过考核甚至取得好成绩。这样,课程所涉及的很多学生本应掌握记住的专业词汇无法加以强化。学生在没有意识到专业英语重要性的前提下,加之其他课程的应试任务过重,造成很多学生根本不去记忆和理解所学的重要的专业英语词汇。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的结果还可能误导学生认为生物学或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就是查查字典,翻译翻译文献。长此以往,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更加不重视,许多学生学完以后,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这种考核方法使得学生养成了惰性,降低了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

三、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既然学生选择微生物学作为自己的主修专业,那么该专业所有课程讲授的主要知识就应以微生物学相关知识为主。微生物学专业英语课程则同样应以讲授微生物学知识为主,所不同的是讲授语言是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能够最终达到摆脱汉语的束缚,使用英文检索、阅读英文文献乃至撰写英语论文,同时培养学生能够听取国外专家的英文报告,以及自己作英文报告,回答英文问题等。因此,教学内容就要为教学目的服务,不能讲授只是浮皮潦草的东西。还有,最重要的就是重视专业词汇的发音,句子的阅读。笔者所采用的是“全英文语境”教学,即使词汇的解释,也同样采用英语完成。考虑到不少学生听力较差,笔者采用督促学生课前预习、课上提问,同时适当放慢语速等多种方法进行讲解。再有,重要的词汇均用幻灯片讲稿予以体现。在内容上还用英语讲授微生物学的重要历史事件,增加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好专业英语,有助于阅读微生物学原版著作和文献,能够提高学生在微生物学方面学习国际最新知识的独立性,有助于学生将来在科研工作中更快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最终提高自己科研水平。此外,以笔者自身在国内和国外的学习及科研经历,激励学生学好英语,使学生明确该学科的教学目的和认识到学好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引进优秀海外人才和培养专业英语教师并举

对于很多“985”和“211”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应重视各学科均衡发展,引进一些具有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均较高的海外人才,这才是解决微生物学乃至各专业英语力量薄弱的首选途径。以笔者为例,不仅在微生物学科研方面经历了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学习,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在国外学习多年,英语水平经过了“全英文语境”的良好训练。这不仅体现在书面语言的良好运用,而且英语口语的基本功扎实。在讲授时完全胜任“全英文语境”的教学任务,使得学生不仅理解词汇意思,而且能听到准确发音。尤其是解释非常专业的英语词汇时表达准确,能够结合国外的实际经验深刻阐述。学生觉得能够学到真正的英语,不仅愿意听,而且觉得听后有收获,更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英语的使用。即使有些学生开始学习听力有困难,但是良好的英语氛围和来自其他学生的压力同样有助于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有些高等院校引进海外人才有困难,那么就应着力挖潜,力求提高自己学校的微生物学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经常组织培训,并制定相关考核制度。如果条件具备,应考虑为教授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其次,增加教师备课时间,减轻其科研、教学任务。再次,教师应不断主动地提高教学水平和外语水平,比如,听科技英语广播,尽可能地听一些外国专家的英文报告,提高专业英语听、译、说的能力。

(三)分学科独立授课并精选实用性和针对性更强的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教材

首先将微生物学专业学生单独分班,选择微生物学专业的优秀教师授课。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能够学习以微生物学知识为主的专业英语知识,学生认为所学东西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能够增加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笔者所在学校在院主管领导的大力倡导下,由笔者单独对微生物学专业学生单独讲授微生物学专业英语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在教材选择方面,基于学生已经完成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情况下,笔者以 Prescott,Harley,Klein编写的《Microbiology》第五版作为首选,辅以沈萍、彭真荣翻译的《微生物学》第五版作为微生物学专业英语主讲教材。同时考虑到以上教材内容过多,选取每章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英文内容,幻灯片用全英文撰写的方式进行讲授。这样,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微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听起来更易接受专业英语词汇的含义。考虑到学生英语程度差异,初期放慢语速,采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反复强化专业英语词汇的发音,重点词汇重复三遍,同时以英语讲解个别词汇含义,并随机造句讲授词汇的用法。此外,为了让学生适应“全英文语境”教学模式,提供自己印发的中英文讲稿作为学生的预习和复习参考资料。这样,英语听力程度好的学生可以课上消化讲解内容,并参照讲稿上的英文部分,提高专业英语的阅读和听力能力。英语听力差、程度差一点的学生可以参考中英文讲义,提前预习,掌握专业词汇,加深不认识词汇的发音,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于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初步摸索,笔者认为编撰一本专业性和实用性强、适合微生物学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势在必行。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专业英语教学方面,尤其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专业英语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词汇,如果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削弱专业英语学习效果。笔者采用诱导法、驱动法和互动法相结合的手段,旨在提高学生对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增加他们对该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打消学生认为“英语很难学、专业英语更难学”的顾虑。具体来说,笔者首先结合自己在美学习英语的经历,讲解其中的窍门,使学生认识到学好专业英语并不是很难,以及学好专业英语所能带来的益处。此外,笔者还抽取一堂课时间带领学生参观自己的实验室,通过全英文讲解各种仪器设备,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兴趣,同时使他们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的应用价值。再有,笔者还尝试选择一堂课,以全英文作科研报告,讲解自己的科研成果。学生们在接触新知识的同时,认识到学好专业英语对将来做好科研乃至其他与微生物专业有关的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对微生物学专业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五)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任何课程的学习,只有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才能够达到督促学生学习、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尤其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的课程,不仅专业知识涉及面广,而且词汇量大,如果没有好的考核方式跟踪教学效果,学生很可能产生怠慢情绪和懒惰想法,降低学习效果。考试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督促学生学习的方式。笔者采用课前提问,课后留思考问题,定期采用小测验的方式,督促学生增加专业英语词汇量。此外,组织学生每人利用课前十分钟以口语形式,对前一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口语能力,同时达到交流学习经验的目的。因为学校设置的考核方式是考查,但是笔者将平时成绩按50%计入最后考核结果,另外50%则采用翻译一篇深度适宜的学术论文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多种方式相结合,达到了鼓励先进、督促后进的目的,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尽管方法还有待改善,学生结课时反映还是普遍较好的。

四、结语

从学生短期学习任务的角度来看,重视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可以通过阅读英文文献增进对微生物学专业新知识的快速了解。从学生长远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角度来看,具备良好的微生物学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水平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面对毕业后就业的挑战,开拓学生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创新思维,与国际先进科研水平接轨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做好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应该本着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的教学宗旨,通过课堂讲解、给予学生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圈定相关研究课题等方式,让学生到文献室或电子阅览室自主查阅专业期刊,努力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能够有效完成今后的各项研究工作,以培养出适应学科国际化趋势的高级微生物学科研创新人才。

[1] 金剑.科技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高校讲坛,2010(7):550~551.

[2] 宋新强.生命科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与思考[J].学园,2010(8):1~3.

[3] 郭宁生.关于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2):50 ~52.

[4] 田志环.生物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179~181.

[5] 李伟,陈晓阳,李慧.生物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6(8):78~80.

An Exploration and Consideration for Teaching Modes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Microbiology

Jiang Juqua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analyzed the teaching problems about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Microbiology,combined his experienc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on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n USA and his knowledge of the studying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students majoring in Microbiology,and then summarized his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each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Microbiology in Life Sciences College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at last presented his some thoughts and advice about how to advance the teaching and studying qualities of this course.The author hoped that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paper could be help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Microbiology teaching effects.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Microbiology,teaching modes,exploration and consideration,teaching effects

G642.0

A

1672-3805(2011)03-0086-04

2010-12-10

姜巨全(1977-),男,山东招远人,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与生物化工系教授;研究方向: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抗逆机制和微生物学有关的生物制药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专业英语讲授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浅谈高职英语精读讲授中的文化导入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