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藏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

2011-03-31孔令先刘秀英

关键词:西藏校园文化校园

孔令先 刘秀英 李 丹

(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

浅谈西藏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

孔令先 刘秀英 李 丹

(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

西藏高校作为知识文化,尤其是藏族文化的重要集散地,理应担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和物化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导入民族文化元素,组织和推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各方面矛盾;整合校园资源,合力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党建工作,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动力。

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文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一、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和物化环境建设

建人文校园,就是建设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和特色的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让全校师生员工的人性得到发现、理解和尊重,使师生员工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展示;就是要完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增强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倡导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对教职员工,突出管理的人性关怀与尊重;对青年学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西藏高校要切实加强物化环境建设,塑造一个多民族文化和谐共存的校园物质环境,努力为师生员工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生存发展空间,打造和谐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在物质文化建设中,植入文化内涵,校园规划设计不但要符合建筑学、教育学方面的要求,还要符合学校长远发展的要求和目标,凸显西藏建筑风格,校园环境力求体现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体现与办学目标相一致的个性风格和西藏自然风情,做到既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又具有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凸显西藏民族特色。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制度

良好的制度是学校教学、生活正常有序的重要保障,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充分考虑到西藏高校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全力构建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各民族大团结的和谐校园文化制度。要把各种人文需要结合起来,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决策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领导阶层要树立和谐校园文化教育理念、公平正义理念、和谐人才理念、开放包容理念、和谐生态文化理念,满足时代和人的发展需要。同时,还要积极研究学生的文化需要和文化心理,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注重伦理关怀,促进师生心理和谐,以此来创新和发展教育理念。

三、导入民族文化元素,组织和推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体现出西藏高校校园文化的格局。首先,要针对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继续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尽可能定期安排专家、学者和名人,尤其是德高望重的经历过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的老同志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活动,以自己的研究和实际经历,教育和引导各族学生珍惜团结友爱的校园人际关系,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其次,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组织,拓展学生素质。以大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为焦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化娱乐、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技文化艺术节、志愿服务、体育竞技、辩论赛、演讲比赛、兴趣小组以及征文等,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充分体现西藏特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同时,针对藏族学生热情豪爽、能歌善舞的特点,开展民族知识介绍、民族风情展示等活动,进而实现各民族文化在校园内的交流融合,和谐共存。

四、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各方面矛盾

校园安全稳定是和谐校园的基础。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制,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中毒、防群体事件、防突发事件等重点工作,并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多形式、多渠道,齐抓共管抓安全。其次,要加强对课堂、社团、论坛、网络等思想舆论阵地的引导和管理,做到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严禁错误观点和言论的传播,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成立安全工作指导检查小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化解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苗头和问题。再次,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矛盾、领导者与广大师生的矛盾、学生之间的矛盾,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关系,要处理好学校自身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等[2],努力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最后,纠正思想偏差、定位不准、责任感不强等问题。据调查数据显示:有46.8%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领导的事,和自己没多大关系;有81.3%的学生表示毕业后基本上不会再回到母校。[3]可见,目前高校师生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感不是很强。

五、整合校园资源,合力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是全校所有部门、所有师生员工的事情。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充分发挥校园资源优势,整合校园人力资源、媒体资源、与学校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源等。通过优化配置校园资源,实现媒体间的和谐统一,发挥其整体效能,形成校园媒体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为实现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目标形成合力,也有利于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视野,扩大校园文化建设的覆盖面,积极推动西藏民族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要丰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积极组织和参与文化活动,发挥信息资源优势,深化服务层次,拓展教育途径,提供文化导向,主动服务于全体师生员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信息和精神食粮。

六、抓好党建工作,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动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关键在于高校各级党组织。学校党建工作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承担着重大责任。当前西藏高校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学校党建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目标凝聚人心,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提供组织保障。要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民主参与制、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机制、联动协调机制。运用各种载体和方式,把党建工作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做到统筹兼顾、优势互补、互相配合,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展现党组织强大的战斗力,为西藏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1]金亚白.加强先进校园文化建设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进程[EB/OL].http://www.czkjc.gov.cn,2007-06-11.

[2]阮碧辉.高校校园文化冲突及和谐校园文化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3]贺盛.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探析[J].湖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

G40-055

A

1673-1395(2011)01-0170-02

2010 11 -20

孔令先(1983—),男,河南周口人,助教,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西藏校园文化校园
都是西藏的“错”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西藏:存在与虚无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