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学视野下的英语谚语汉译研究

2011-03-31李华田

关键词:汉译意译谚语

李华田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跨文化交际学视野下的英语谚语汉译研究

李华田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英、汉谚语由于其独特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翻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还要深刻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并结合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替换、补充说明、变换比喻形象等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真正做好英语谚语的汉译工作。

英汉谚语;跨文化交际;翻译策略与方法

一、英语谚语的特点

英语谚语是英语民族对战胜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劳动工作和生活经验的口头总结。总体说来,它们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语言简洁、口语化。谚语是人们对生活经验的口头总结,它们具备口头语言的一些主要特征——语言简洁和口语化。

句式对称且节奏统一。在语言表述上,英语谚语结构精炼、句式对称,而且节奏柔和、前后一致。[1]

内涵深刻。从各类工具书对谚语的解释可以看出,英语谚语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们是劳动人民经验的总结,能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进行指导、给予鼓励或提供劝诫。

民族文化特征鲜明。谚语作为语言中的瑰宝,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因此,英语谚语必然会反映英语民族的历史传统、地理生态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等文化背景。[2]

二、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在民族心理、思维模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地理生态环境、历史传统、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明显,文化空缺(Cultural zero)现象更是常见。[3]下面从几个主要方面分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一)历史传统(Historical tradition)

历史对民族语言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民族的历史发展和变化。因此,在翻译英语谚语时,译者必须考虑历史传统。如:恺撒大帝于公元前55年征服英伦三岛,其统治持续400年,罗马文化自然而然对英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点也反映在一些英语谚语中:Caesar’s wife must be above suspicion.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二)社会习俗(Social customs)

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历史发展进程和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其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例如,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就存在法律平等观和宗法等级观之间的巨大差别。英语民族强调法律观念,他们所注重的是法律关系。汉语民族则强调宗法观念和等级制度,认为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没有人能打破这一常规。

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一样的。例如:“狗”在汉文化中从来就是卑劣无耻的代名词,故有“汉奸走狗”、“狗腿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表达。而英语民族常把狗当作宠物,认为它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故有谚语“love me,love my dog”。英语中“dog”在指人时并无贬义。

(三)文学典故(Literary allusion)

一方面,文学作品中一些富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言会迅速传播并渗透到民众的思想中,并被人们普遍接受;另一方面,民众的一些常识性言语片断,常常在经过修改之后进入文学作品之中。英语谚语“显然是两种来源——来源于民众和来源于文学作品——的日益融合”。如:英语谚语“Love is blind”(情人眼里出西施)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关于Cupid和Eros的传说。而来源于《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的谚语更是数不胜数。如:Every man must carry his own cross(The Holy Bible).One falls into Scylla in seeking to avoid Charybdis(Greek Fables).

(四)宗教信仰(Religious belief)

英语民族信奉基督教,在他们的心目中,圣父、圣子和圣灵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汉民族以佛教和道教为主要宗教信仰,讲求和谐美和中庸之道。反映在语言层面上,两种不同的信仰形成很多矛盾和对立。宗教文化形象的差异也会导致两个民族语言形象的不同,并给翻译带来困难和障碍。如:Mills of God grind slow but sure.

(五)文化空缺(Cultural zero)

在很多情况下,两个民族所处的文化传统中缺乏对方的政治、经济、历史、习俗、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因而我们在翻译时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源语的等值词语。这些巨大的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这就是文化空缺造成的文化不可译性。[3]

为了尽量避免英语谚语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翻译工作者不仅应该熟练掌握两种语言,而且还要深入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认真分析英语谚语中包含的文化因素,并把它与汉语谚语进行比较,再进行文化翻译。

三、英语谚语汉译方法

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文字体系——英语是拼音文字,汉语是意符文字,这也就决定了英汉互译中不可避免的意义流失。[4](P33)在对英语谚语进行汉译时,要真正做到“信、达、雅”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总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是英语谚语汉译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某些英语谚语与汉语谚语有相似的形式和同样的意义。对于这些英语谚语,最简单的翻译方法就是直译,这样不仅能保留英语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很容易被汉民族接受和使用。如:A fire on city wall brings disaster to the fish in the moat译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Tall trees catch much wind译为“树大招风”。

(二)意译(Liberal translation)

一些英语谚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汉语中不一致,如果我们把这样的英语谚语进行直译,汉语读者不一定容易理解,而且直译的谚语也可能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解释过多又破坏了英语谚语用词简洁、句式简单的特点。此时,意译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比如:Choose a wife on a Saturday rather than a Sunday,如直译为“择妻宜在星期六,不宜在星期日”,中国人就不能理解其真实的含义。如果结合英语民族的宗教习俗——人们星期一到星期六上班时穿工作装,而在星期日穿礼服去教堂做礼拜,中国人就能够理解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告诫人们择偶应重平时。因此,可以意译成:“择妻看平时,不宜重衣着。/择妻宜重德,不可只重貌。”[2]

(三)直译和意译相结合(Combinati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liberal translation)

在翻译由认识事物的方式而产生的英语谚语时,译者应采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既保留英语谚语本身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又选用汉语中合适的词语和语言习惯,以求把英语谚语的信息用汉语民族的习惯性语言表达出来,让汉语读者容易接受。如: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译为“亲自下河知深浅,亲尝布丁知酸甜”。A drowning man will catch a straw译为“溺水抓稻草,病急乱投医”。

(四)替换(Substitution)

人类大脑有同样的生理机能,又具备相同的思维能力,因而不同民族对某些事物的认识有时候是相同或者非常相似的,表现在语言中就是语言文化相同或相似。汉语中就存在一些与英语谚语在形式、结构和意义等方面都非常相似的谚语。这时,用直接替换的方法进行翻译就最简单。如: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译为“滴水穿石”。Wall have ears译为“隔墙有耳”。

(五)补充说明(Supplement)

对于一些英语谚语,如果我们只翻译它们本身的词语意义难以让汉语读者理解的话,那么,译者可以在直译或意译后加上补充说明,将其引申意义解释清楚。如:A single flower does not make a spring译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Go to the sea,if you would fish well译为“不入大海,难擒蛟龙;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六)变换比喻形象(Change of metaphor)

有很多英语谚语使用形象语言,它们与汉语的某些谚语基本意思差不多,但所用喻体不一样。对于这类谚语的翻译,就应变换比喻形象,既保留英语谚语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又选用汉语中合适的比喻形象,以求把英语谚语的信息用汉语的习惯性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例如,英美人常说“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the king.”而中国人多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两个比喻所用的喻体虽然不一样,但表达的意思非常相似。类似的例子还有A cornered cat becomes as fierce as a lion(狗急跳墙),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等。

四、结论

英语谚语的汉译不仅可以丰富汉语语言,而且可以给中国人民很多的借鉴和启迪。然而,其独特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使得其汉译十分困难。英语谚语汉译的核心就是根据“信、达、雅”的标准再现其语言风格、思想内容和文化特征。为了做到这一点,翻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还要深刻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并结合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再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替换、补充说明、变换比喻形象等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真正做好英语谚语的汉译工作。

[1]白纯.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1).

[2]包通法,徐洁.跨文化交流中英语谚语的翻译[J].江南大学学报,2002(4).

[3]李华田.试论文化与翻译的三种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6).

[4]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H315.9

A

1673-1395(2011)01-0092-03

2010 11 -30

李华田(1966-),男,湖北孝感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学、应用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

猜你喜欢

汉译意译谚语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说说谚语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西方译学术语的汉译现状与思考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谈谈柯尔克孜语中“bay”、“-bay”和“bek”、“-bek”的汉译
谚语趣画(一)
适应与选择:俄语“关于”类复合式标题汉译模式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