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武隆养羊业的思考
2011-03-27肖红波龙小飞
肖红波,龙小飞
(重庆市武隆县畜牧兽医局,重庆武隆 408500)
养羊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以及以后长时间内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近几年来,在武隆县委县政府和重庆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武隆县养羊业以十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之一的草食牲畜百万工程为依托,狠抓山羊良种繁体系建设、生产基地建设,主推了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和本地板角山羊这三种羊,大力普及推广了山羊高床舍饲配套技术,积极推广了山羊人工授精技术,山羊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体现在:山羊存栏、出栏量稳定增长,山羊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山羊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建设已开始起步,生产型龙头企业逐渐发展,羊肉产量增加、质量和效益提高,养羊业正在成为新的畜牧业经济增长点和亮点,也将继续为加快农业及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农村小康进程,加快农民脱贫致富作出新贡献。
一、武隆县养羊业现状
武隆县有草山草坡173.6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54.9万亩。主要分布于海拔600 m至1 600 m之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增加了草地面积6万亩。秸秆资源也十分丰富。武隆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海拔高度 230~2 000 m;年平均气温17.9℃,年日照时数1 121 h;年平均降雨量1 094.4 mm;空气湿度78%;无霜期大于296 d;牧草生长期长。武隆县草地资源载畜量折合65万个羊单位、秸杆资源载畜量折合45万个羊单位、还林还草资源载畜量折合15万个羊单位、人工种草资源载畜量折合5万个羊单位。合计理论载畜量为130万个羊单位。围绕重庆市“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总体思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口,以养殖小区建设为支撑,以改革传统的饲养方式为手段,强化科技推广,狠抓加工增值,实现规模效益,力争“十二五”期间把武隆县建成全国名副其实的山羊生产大县。
优良的品种是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的基础,武隆被重庆市确定为国家级山羊优势区域基地县。通过努力,2010年出栏优质山羊21.64万只,已经建成20个山羊养殖优势乡镇。山羊的生产方式不断转变:一是由单一的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型转变。二是由传统的粗放生产经营方式向科学饲养、规范化管理方向转变。三是由单一的放养向放牧与圈养方式转变,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四是由千家万户的农户散养向集中成片适度规模化、企业化方式转变,大量的民间资本融入山羊产业。公司+农户、租赁草山草坡办羊场的养羊经济联合体形式正在悄然兴起。五是由山区放牧养殖向中山平坝地区转移。随着科学养羊实用技术的不断应用推广,山羊的舍饲方式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养殖户改山羊靠放牧采食为人工种草,农作物秸秆舍饲养羊,解决了因放牧所带来的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诸多社会问题,为中山平坝发展养羊开辟了道路。
二、目前武隆县山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良种基础规模小,种羊供不应求,良种覆盖率低,良种在生产中的贡献率不高。
2.对地方品种羊的保护和选育缺乏措施,造成品种退化、品质下降,呈现优质的地方肉羊品种出栏个体小,胴体产肉率低,不能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市场的需要,市场竞争力不强。
3.分散养殖所占比重大,规模养羊程度不高。生产水平差,组织化程度低,不利于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4.加工流通体系尚未健全,商品羊主要依靠个体贩运户运往外地销售,就地加工量小并且多是初级加工,没有创立具有特色的羊肉产品品牌,加工增值少。
5.规模养羊面临土地问题。武隆县的草地分布较零散,万亩以上基本成片分布的草地仅5块,只占草地总面积的3%左右。草地土层薄,土壤中缺磷,部分地区缺钾,pH值一般在5左右;不利于豆科牧草的生长。草地所处的地形起伏较大,很多地方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等。
6.投入严重不足。尽管每年有专项资金投入,但由于饲养量大、分布广,根本无法满足生产发展的急需资金投入。
7.发展山羊产业的政策配套力度不够。如新条件下的用地政策,扩大规模融资问题,粪便处理沼气配套问题等,急需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台相应的奖励扶持配套政策。
8.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生产服务的信息体系,与现代化商品生产的格局不相适应。
三、武隆县山羊产业的发展思路
在今后的几年,武隆县要突出发展山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构调整为主线,科技为动力,项目为支撑,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着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和无公害山羊优势产业。
1.进一步完善山羊良繁体系建设。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山羊良繁体系的建设投入,另一方面在地方资金的支持下,配套建立山羊的二级扩繁场及种羊制种户,形成山羊三级良繁体系的新格局,切实提高山羊的品种质量。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建立优质种羊扩繁与推广体系;利用杂交优势,推广商品肉羊杂交化;运用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实现批量繁育与规模化养殖;利用营养调控技术,发展肥羔生产。
2.加强防疫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加大羊痘、口蹄疫等疫病监控力度,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落实相关部门职责,一旦疫情发生,迅速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予以扑灭。二是组建一支精干、高效、务实的防疫队伍。通过畜禽防疫体制改革,整合现有防疫资源,实行岗位目标管理,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加强检疫、检验力度,提高检验检测手段,对山羊及其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检查,杜绝各类不合格产品上市流通。
3.加大山羊商品羊生产基地乡镇的建设力度。制定基地乡镇区域布局的指导意见,要求基地乡镇要相对集中成片,不搞“插花地”。着重抓好几个重点乡镇的发展,以重点乡镇的建设带动整个基地的发展。在基地乡镇建设上,要抓好示范村、示范社、示范户的发展,树立样板,培育典型。
4.加大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力度。大力推进山羊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山羊的重要途径,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专业行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创新经营机制,加快突破传统的松散的经营方式,积极发展专业行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
5.大力推广养羊先进实用技术。科技是发展山羊产业重要的推动力量。实现山羊产业化经营,必须建立在科技推广培训和提高农民文化技术素质的基础上。武隆县山羊发展绝大多数分布在偏远乡镇。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素质十分紧迫。一是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体系。大力加强山羊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工作,让农民掌握养畜技术;二是要继续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在突出抓好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地同时,可以作一些将承担公益性职能和开展有偿性服务有机结合的尝试;三是开展山羊产品加工、新产品开发的引进、研究和应用,特别是对拟投资进行山羊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一定要重视产品的技术档次。
6.加大对山羊产业政策及资金的投入支持力度,政策及资金投入是实现山羊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在政策上,一是要解决好养殖户的用地问题,二是要解决好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三是解决好资金来源。金融机构应扩大贷款规模,把养殖场户作为信贷的重点,逐步扩大小额贷款的规模、简化贷款程序,改进担保方式,放宽抵押条件,为农户发展养羊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在投入上,一方面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养羊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筹资的投入体系。
7.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武隆生态羊肉品牌。武隆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所在区域地理优势独特,所饲喂山羊的肉质更佳。要打好绿色、生态这张牌。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行肉羊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打造品牌,统一对外销售,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山区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