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2011-03-27王永学赵顺来马衡
王永学 赵顺来 马衡
艾司西酞普兰(S-西酞普兰)从西酞普兰中剔除R-对映体,仅含S型对映体的西酞普兰,是SSRIs中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5-HT)再摄取最强者,有报道[1]其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文拉法辛一种选择性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有报道[2]表明其有较好的抗抑郁、抗焦虑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本文以文拉法辛为对照进行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期间的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年龄≥60岁;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18分;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共76例,随机分成两组,艾司西酞普兰组38例,男15例,女 23例;年龄 60~79(67.9±7.9)岁;病程 3~72(15.9±3.8)个月;入组时HAMD总分(25.9±4.6)分;有家族史4例。文拉法辛组38例,男14例,女24例;年龄60~78(68.5±7.6)岁;病程3~70(16.6±3.3)个月;入组时HAMD总分(26.5±4.8)分;有家族史3例。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停用其他抗抑郁药,清洗1周后接受治疗。艾司西酞普兰组起始量每日晨服艾司西酞普兰5 mg,以后视病情加量,最大剂量20 mg,平均剂量(12.1±3.6)mg。文拉法辛组起始剂量25 mg,以后视病情加量,最大剂量200 mg,平均剂量(96.2±36.4)mg。疗程6周。有明显失眠者给予阿普唑仑或氯硝西泮。两组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及电抽搐治疗等。
1.2.2 疗效评定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分别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血糖、血生化、心电图各1次。以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75为痊愈,50% ~74%为显著进步,25% ~49%为进步,<25%为无效。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1.0软件包统计分析,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6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痊愈8例(21.1%),显进22例(57.9%),进步 5例(13.1%),无效 3例(7.9%),显效率为(78.9%),总有效率为(92.1%)。文拉法辛组痊愈7例(18.4%)%,显进21例(55.3%),进步6例(15.8%),无效4例(10.5%),显效率为(73.7%),总有效率为(89.5%)。经χ2检验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的HAMD评分比较(x±s)
表1显示,HAMD评分两组治疗1周末期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P<0.01),随着治疗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同期两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艾司西酞普兰组有口干4例、食欲下降4例、恶心3例、失眠3例、头晕2例、心悸2例、腹疼1例。文拉法辛组有口干6例、恶心5例、食欲下降4例、失眠4例、头晕5例、心悸6例、腹疼3例。两组不良反应各因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肝功能异常。
3 讨论
艾司西酞普兰对5-HT再摄取相关的基本位点和异构位点均有抑制作用,因而对5-HT再摄取作用更持久,也更具有选择性,且艾司西酞普兰有弱的H1受体和CPY2 d6抑制作用。因而剂量较小,相关不良反应也较少[3]。文拉法辛阻断5-HT和NE回收,其中5-HT能加速NE引起的β受体向下调节,而β受体向下调节与抗抑郁起效相关联,故文拉法辛能快速抗抑郁[4]。
本研究结果显示,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78.9%;文拉法辛显效率为7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两组治疗1周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P<0.01),随着治疗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同期两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二者疗效和起效时间相当。两组不良反应各因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文拉法辛对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有导致血压升高的可能,故不能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受到一定的限制。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曦明,董健.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1):1578-1579.
[2] 彭妍.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4):320-322.
[3]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96-898.
[4] 喻东山,高振忠.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9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