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家庭综合干预模式的应用体会
2011-03-24马光斌
马光斌
(山东省曲阜中医药学校 山东 曲阜 273100)
冠心病家庭综合干预模式的应用体会
马光斌
(山东省曲阜中医药学校 山东 曲阜 273100)
目的 探讨冠心病家庭综合干预模式在冠心病整体治疗过程中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位入选病人均随诊治疗1年,治疗组予以综合干预模式的治疗。并对2组病人治疗前后左室形态变化的指标:左室短长轴比值、左室内径、左室重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治疗效果都达到了较好的缓解临床症状目的,但治疗组心室重构方面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并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论 本程序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病人易于接受。明显减少了再住院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冠心病 干预 左室重构 顺从性
冠心病的治疗是长期的复杂的综合性治疗,应在积极进行相关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相关的积极综合干预,以保证治疗的完整性及顺从性。因此,及时地有计划地做好院后相关干预工作十分重要,它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措施。为此,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冠心病家庭综合干预模式,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共观察冠心病病例70例,根据病人病史、体检、心电图、心肌酶和心脏超声等结果均确认为冠心病,心功能按killp分级为I~II级。对所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每位入选病人均随诊治疗1年。2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首先确定观察对象,其具体条件是:确诊为冠心病至少8周以上,临床病情相对稳定者,排除伴有明显其它脏器疾病。对照组的治疗为常见的相关的药物治疗,如:口服硝酸酯类制剂、阿司匹林等及对症处理,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组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适当的家庭康复综合干预模式治疗,不再收取任何费用。其主要内容共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涉及患者对冠心病的认识,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的病状、体征和预后,它对于家庭和社会不良影响,坚持规范化治疗的意义。第二部分了解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药物间的的相互作用和负作用及药物剂量,什么情况下需要调整用药,什么情况下需要就诊,和增加就诊次数,如何与医生保持联系。第三部分内容帮助病人做好日常保健,适当的运动训练,身体状况的变化观察,并提出自我感受,提高疾病心理方面的知识。第四部分重点为冠心病的常见高危因素和预防,对并存的危险因素积极关注并及时治疗,可能会取得更佳的防治效果[1]。
1.3 结果
表1 2组病人治疗前后左室形态变化的比较()
表1 2组病人治疗前后左室形态变化的比较()
注:D/L=左室短长轴比值,LVID=左室内径,LVMW=左室重量
?
我们通过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技术对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心室重构的相关主要指示进行了统计对比。由心脏彩超室固定一名医师进行检查,所有数据均重复2~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检查结果。文中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2组治疗效果都达到了较好的缓解临床症状目的,但治疗组心室重构方面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并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2 讨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加之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导致国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冠心病已成为危害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据卫生部统计中心发布的人群监测资料显示,无论是城市或农村,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科学地把健康的含意摆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中去考虑,突破原来重治疗,轻预防的医学模式。医护人员通过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目前由于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不断完善,其生存率日益提高,因此,积极的预防其发展为心肌梗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很多的社区病人对冠心病缺乏相应的了解,他们出院后没有得到及时的规范治疗与护理,他们的就诊、随诊率较低,同时医患之间缺乏沟通,进而导致了冠心病治疗的不完整性,所以有必要对每个冠心病病人进行相关的康复护理教育。冠心病的治疗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合作程度及主动参与意识有很大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冠心病的早期临床体征的警觉性和患者对所进行治疗的计划顺从性,可避免大多数病人发生心梗。实践证明,本程序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病人易于接受。明显减少了再住院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医患沟通。该项目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有较好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1]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40.
[2]高润霖,胡大一.心血管病学[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10~11.
R473.6
A
1674-0742(2011)08(a)-0072-01
201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