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2011-03-23黄必义
黄必义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黄必义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000)
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应采取行动导向教学,通过案例研讨使学生“习得”解决问题的程序性知识,转变学生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方式;采取项目教学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才能取得实效。
行动导向;高职院校;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包括解决问题能力在内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人才选拔的关键。本文以我院“解决问题能力训练”公共选修课为例,就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中的应用做一初步探讨。
一、加强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解决问题能力是指“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发生问题的关键,利用有效资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能力”[1]。它从许许多多职业活动与职业实践中抽象出来,同时又适用于各种职业活动与职业实践,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可迁移性。解决问题能力是任何职业活动都必备的、涵盖在所有的职业活动之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
1998年,我国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称为“八项核心能力”。[2]
“一流的员工解决问题”。对用人单位来说,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职场上,问题随处可见,时时需要解决。可以说,工作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上至单位领导,下至基层员工,不论他的工作简单还是复杂,问题总是避免不了。因此,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十分注重应聘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查显示,具有较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职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青睐。解决问题能力是高职学生顺利就业必备的技能。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难题,实现顺利就业,找到理想的工作;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更好地发展自己。因此,对“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院校来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二、推行行动导向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9年,我院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专项),《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效研究》的子课题——“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与教学方法的研究”。由6名教师组成的课题组成员在全院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系列公共选修课程,1000多名学生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参与了课题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培养高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笔者承担“解决问题能力训练” 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学期开设一个班。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方式,利用案例教学,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训练;通过项目教学,培养学生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通过案例研讨,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思维训练
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整体偏低,其思维方式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首先采用案例研讨,以初、中级《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解决问题能力单元)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思维训练,让学生“习得”解决问题所需程序性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应有的思维方法。
表1 《解决问题能力训练》选修课思维训练整体设计
在案例教学中,根据“案情”,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掌握问题描述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条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例如:在思维训练二中,教师自己设计了案例——“小李的麻烦”。小李是一个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伙子,公司老总派他独自一人到某城市参加一个业务会议。某天早上,他刚到目的城市,一下火车,就发现自己的钱包、手机、身份证还有银行卡等重要物品全被盗了。在这里,自己身无分文,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和熟人。这可怎么办啊?在训练中,教师先负责介绍“案情”,然后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小李遇到了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有利条件?有哪些不利条件?小李要解决问题,有哪些途径和办法?各小组成员先集体讨论,再派出代表发言,教师最后对照“能力点”进行点评、归纳和总结。通过这样一个具体案例的研讨,帮助学生学会描述问题和分析问题,掌握解决问题条件分析法,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潜能。
案例研讨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训练成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不在乎能否得出正确结论,而是以相关“能力点”为依据,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智慧高手”,帮助学生解决在“问题”面前“干什么”及“怎么干”的问题。
(二)实施项目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实操能力
很显然,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仅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是不够的。我们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采用“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五步训练法”即“OTPAE科学训练程序”[4],在系统思维训练的同时,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以工作小组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一个一个的项目,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实操能力。下面以“漳州市芗城区鑫荣嘉园小区空置房调查”实训项目为例,介绍我们的具体做法。
1.划分项目小组
课程一开始,教师除进行必要课程介绍外,首先就是根据班级人数多少,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每小组4至6人,推选组长一人,负责小组的组织协调工作。小组既是思维训练时的学习小组,又是项目实施的协作小组。各项目组独立完成项目任务,最终提交项目成果。划分小组的目的是组建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协作完成小组承担的项目任务。
2.明确项目任务
项目教学的关键是确立实训项目。小组的项目任务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师生共同协商确定。在“漳州市芗城区鑫荣嘉园小区空置房调查”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调查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调查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根据特定职业活动要求,针对特定的职业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方案,并组织实施,落实解决问题措施的能力。
3.制定计划
根据项目要求,各项目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项目调查方案,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学生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形式。
4.实施计划
按照制定的调查方案、确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学生亲自开展实地的调查工作。项目组长及时掌握项目计划实施情况,各小组间及时沟通信息和通报工作进程,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进度,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5.检查评估
首先,学生个人对自己在小组中所承担的项目工作情况进行自我总结;其次,小组成员集体对本小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集体制作完成项目调查报告和汇报PPT,做出调查结论,并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再次,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各小组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查找导致各小组调查结果差异的原因。最后,对各小组及成员解决问题全过程进行总结、评价,提出进一步改进工作思路、方案。
两年多的课程实施情况表明,这种“案例研讨+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愿望与热情。学生在寻找合作伙伴,制定工作方案、协调配合工作、合理安排与及时调整工作进度、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汇总、统计与整理材料的能力均得到明显的提升,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拓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考核学生的“态度”及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教学考核评价方式以学生个人、学习小组,任课教师为评价主体,以学生面对问题的态度与解决问题能力测评点为依据,以学习表现和阶段性学习成果和最终成果(如实地调查报告,项目总结报告,汇报PPT等)为载体,以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为辅,教师总结评价为主,利用《思维训练记录表》、《小组学习记录表》等过程评价和《项目成果评价表》等终结性评价工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监控、对待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目的。[4]
三、教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1.在训练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在行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2.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训练内容的确定,除根据“测评标准”提出的“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实施方案、解决问题”、“验证方案、改进计划”三个环节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及早发现问题、在问题面前沉着冷静,意志坚强,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培养学生在问题发生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尽快形成可行方案,并付诸实施,促进情况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能力。
3.能力的训练需要科学的方法。思维训练与实际动手实操是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两驾“马车”,应齐头并进,双线并行。惟有“学中做”、“做中学”结合,才能取得预期的训练效果。
4.精心选择思维训练的“案例”和实训操作的项目是增强课程实效的关键。案例选取的原则是:要尽量蕴涵解决问题训练的“能力点”、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思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实操项目的选择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来源于典型的工作任务或模拟现实的工作任务,突出体现解决问题训练的“能力点”,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等。
[1] 戴金波等.职业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9):12-13.
[2]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 黄必义.对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推广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22-124.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Problem-Solving Practice f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ANG Bi-yi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ublic Education Department,Zhangzhou,Fujian,363000,China)
It is important to train and improve problem-solv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strengthening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enhancing their employment competitive power.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training of such an ability. Students can “learn” procedural knowledge in solving problems and change their way of thinking through case study; It is effective to train the students’ behavior in problem solving through project approach.
action-oriented;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oblem-solving;ability cultivation
2011-05-22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专项)《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效研究》(课题批准号:GJA080009)之子课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教学方法研究》成果之一。漳职院教学改革课题资助项目([2010]178号)。
黄必义(1963—),男,江西宜丰人,副教授,双学士。
G718.5
A
1673-1417(2011)02-0009-04
(责任编辑:马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