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多媒体教学质量评判模型的构建及实例分析*
2011-03-21贠书杰王美松
刘 燕,赵 静,贠书杰,王美松
(1.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116034;2.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3.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新乡453002)
1 引言
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要求:“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为此,全国各高校都加大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建设力度,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动态性、可重复性等优点。但仍有学者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没有传统教学方式好,存在着许多弊端,诸如:过分强调教学形式、缺乏师生互动交流、影响学习信息反馈、授课速度不宜掌控。
鉴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根据给出的评判指标及其权重值,经过模糊变换后对多种因素所影响的事物做出综合评判,本文将该法应用于我校国家级精品课数值分析多媒体教学的质量评判上。
2 多媒体教学质量评判模型建立
2.1 确定评判指标集和评判集
本模型的评判指标集在选取上确定了四个一级指标,十二个二级指标。建立第一级因素集,相应的因素(或指标)为 U={U1(教学组织),U2(课件质量),U3(教学能力),U4(教学效果)};相应一级权重为 A={a1,a2,a3,a4,其中第二级因素集Ui={ui1,Ui2,Ui3,Ui4。其中 U1={U11,U12,U13,U14}={教学硬件准备,教学文件准备,课堂教学秩序,课堂教学气氛},U2={设计精美,层次分明,布局合理,重点突出},U3={多媒体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材、板书、多媒体的搭配能力,课堂控制能力},U4={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欢迎程度,课堂学生反应及适应情况,课堂教学秩序,课堂教学气氛};相应二级权重为Ai(i=1,2,3,4)。结合多媒体的教学特点,本模型将分别从教学组织、课件质量、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四个方面构建多媒体教学质量评判体系[1,2]。和众多评判教学质量的方法一样,本模型的评判集也采用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即 V={V1,V2,V3,V4}={优、良、中、差}。
2.2 评判矩阵和权重的确定
评判集 V={V1,V2,V3,V4},对第二级因素集 Ui={Ui1,Ui2,Ui3,Ui4}的 4 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评判,即建立模糊映射[3]:
得单因素评判矩阵为Ri=(Rij)4×4。
本模型实例的数据是基于调查得到的。按照5位学生、4位教学专家和1位教学管理部门的老师,给出各级指标的权重(每个人给出的权重如表1所示)。根据他们的经验和职能等打出权重。学生的权数为0.5,教学专家为 0.3,教学管理部门的老师为 0.2,通过加权平均法算出一级权重。
表1 多媒体教学质量评判指标体系权重
a1=0.5 × (0.45+0.40+0.35+0.30)/+0.3 ×(0.40+0.40+0.50+0.30)/4+0.2 ×0.40=0.40 同理 a2=0.25,a3=0.25,a4=0.10。故一级权重为 A=(a1,a2,a3,a4)=(0.40 0.25 0.25 0.10)。同样的方法得到二级权重(调查数据过多,不一一列出)。
A1=(0.38 0.26 0.24 0.12),A2=(0.40 0.20 0.20 0.20),A3=(0.30 0.25 0.23 0.22),A4=(0.35 0.27 0.25 0.13)。同时对大连工业大学学习数值分析课程的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对该课程的多媒体课程质量的二级指标进行评判。学生给予数值分析多媒体课程质量的评判结果如表2所示。100名参评者给定的评判结果是:认为优、良、中与差的人数分别为32、24、30、14人,依据比重可得模糊评判集。
表2 多媒体教学质量评判数据
对于U1有,同理可得 R2,R3,R4。
2.3 模型求解
通过调查可得 Ui={Ui1,Ui2,Ui3,Ui4的权重 Ai,则对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矩阵为Bi=Aio Ri(本模型采用max-min合成运算),计算结果分别如下
B1=A1。R1=(0.32 0.26 0.30 0.14),同理得到 B2,B3,B4,从而总评判矩阵为
3 模型结果分析
在评判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中,因素很多而权重的分配又比较均衡,故采用多层次的模糊综合评判将问题分为两个层次。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评判,可以得到数值分析课程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中最大的隶属度为0.31,评判等级为“优”。
[1]陈军.多媒体教学质量评判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7):22-24.
[2]付璐,杜效伟.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教学质量评估算法模型[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7,18(3):75-78.
[3]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第三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