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市发展农田节水灌溉基本条件及综合效益

2011-03-20陈冬梅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旱田大庆市水田

陈冬梅

(大庆市东湖水源工程管理处,黑龙江大庆163000)

1 基本情况

1.1 耕地与农田灌溉现状

大庆市现状总耕地面积为71.47万hm2,耕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3.7%。其中有53.6万hm2耕地,属于优质农田,其地形条件、土壤条件、水源条件和生产条件均较好,适宜发展农田节水灌溉。53.6万hm2优质农田中,水田设计面积为近7万hm2,旱田设计面积46.7万hm2。

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农田节水灌溉(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37.9万hm2,占优质农田面积的70.8%,其中旱田节水灌溉面积达到约32.2万hm2(其中喷灌27.3万hm2,膜下滴灌48.7万hm2),水田节水灌溉面积5.73万hm2。

1.2 气象条件

1.3 土壤条件

我市主要土壤类型为黑钙土、草甸土、盐碱土、风沙土、沼泽土等6种类型。我市位于嫩江冲积平原,多年来逐步形成了西部以风沙土为主,东部以黑钙土、草甸土为主的两条土壤带。两江沿岸形成泛滥土,盐碱土镶嵌分布于两条土壤带之中,组成了复杂的土壤复区。土壤总的状况是土地相对平整、集中连片、肥力较好,但同时存在盐碱化和保墒性能差等缺点。

1.4 水资源条件

我市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32.7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63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0.06亿m3。2009年,全市总的供水量为19.95亿m3,其中城市工业和生活6.32亿m3,农业用水11.73亿m3,生态用水1.8亿m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业用水量都在逐渐增大。根据预测,到2015年,结合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的实施,在保证城市工业、居民生活和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农田灌溉可供水量将达到14.7亿m3。供水量中地表水为8.7亿m3,占总灌溉水量的59%,分别是三引供水4.6亿m3、沿江泵站抽水4.1亿m3,主要用于水田灌溉,可支持水田发展8.8万hm2。地下水为6.0亿m3,占总灌溉水量的41%,主要用于旱田灌溉,可支持旱田发展66万hm2。

1.5 社会经济条件

大庆市辖萨尔图、龙凤、让胡路、红岗、大同5个区和肇州、肇源、林甸、杜蒙4个县,58个乡镇12个林牧场。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77.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45.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2.3%。

2009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80亿元,增长13.5%。“四大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其中百亿斤粮食基地建设有新突破。粮食产量比上年增加5.75亿kg、达到39.4亿kg,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6 593元、增长18.8%。大牲畜存栏近60万头。

1.6 农业种植条件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05万kW,排灌机械总动力近10万kW,农用大中小型机械近11万台,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已建大、中、小型农用水库共计26座,总兴利库容可达13亿m3,累计建成大小抗旱水源井89 924眼,沿江灌溉泵站共计29座,设计总装机容量9 174 kW,农业水利化程度较高。建设膜下滴灌、温室大棚、绿色基地,推广优质良种和种植新技术,标准化栽培面积达26.7万hm2,保护地面积较大,防御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能力较强。

2 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2.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新时期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以“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为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做好农村水利工作,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增效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2.2 建设原则

1)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出发点,以建设节水高效现代化农业灌溉体系为目标。

根据前述分析,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社会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在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方式中,需要通过银行体系吸纳社会闲散资金,银行再通过贷款把所吸收的存款注入实体经济,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因此本文采用广西县域经济历年存款与贷款余额之和占县域国民生产的比值作为金融总量指标,对县域金融的金融总量进行衡量,即:

2)以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土地资源为条件,在水土资源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

3)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要统筹考虑区内山、水、林、田、路、电等项目的合理布置。

4)坚持因地制宜、近远结合、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节水灌溉工程要与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相结合,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5)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健全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和管理模式。

3 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

3.1 建设目标

计划到2012年,全市农田节水灌溉(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53.6万hm2,其中旱田膜下滴灌26.67万hm2(20万hm2玉米、6.67万hm2经济作物)、旱田喷灌20万hm2、水田近7万hm2,节水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5%。水田实施标准化建设,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灌溉定额控制在9 750 m3/hm2左右。旱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喷灌区不应低于0.85,膜下滴灌区不应低于 0.9。喷灌灌溉定额控制在900 m3/hm2左右,膜下滴灌灌溉定额控制在330 m3/hm2左右。农村水利化程度达到70%,粮食总产达到50亿kg以上。

3.2 主要内容

1)对1.2万hm2水田灌区进行田间配套和节水改造,其中,2010年完成4 000 hm2,2011年完成3 667 hm2,2012年完成4 333 hm2。共建设和改造骨干灌排渠道226条,总长度307 km,渠道衬砌长度170 km;改造提水泵站19座,改建节制闸、分水闸136座,渡槽8座,农道桥涵64座。

2)建设旱田膜下滴灌工程21.8万hm2,其中2010年完成7.06万hm2,2011年完成8.13万hm2,2012年完成6.6万hm2。工程建设铺设DN75管道78.4万m,配套机井1 795眼,配套水泵2 157台套。

3)更新改造喷灌工程7.67万hm2。其中2010年完成4.13万hm2,2011 年 完 成 1.73万hm2,2012 年 完 成1.8万hm2。工程建设新打机电井1 795眼,配套和更新水泵2 080台套,配套发电机组1 387台套,配套电力设施693处,配套喷灌设备2 848套。

4 效益分析和建设管理

4.1 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见表1。

4.2 效益分析

4.2.1 经济效益分析

计划到2012年,累计投入13.74亿元,对水田和旱田灌区进行标准化建设和节水改造,农田节水灌溉(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53.6万hm2。粮食总产同比可增加18.5亿kg,其中水田同比增产0.4亿kg、旱田喷灌同比增产1.75亿kg、旱田膜下滴灌同比增产16.35亿kg。农民收入同比可增加25.3亿元,其中水田同比增加1.2亿元、旱田喷灌同比增加2.6亿元、旱田膜下滴灌同比增加21.5亿元。灌溉同比节水2.4亿m3,其中水田同比节水0.7亿m3、旱田喷灌同比节水0.4亿m3、旱田膜下滴灌同比节水1.3亿m3。因此,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增产、增收、节水效益显著。

表1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投资一览表 万元

4.2.2 社会效益分析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具有节水、节电、省工、省肥、增产、增效、保苗、保墒等突出优点,是农业发展的一场革命。项目建成后,农民经营思维和生产方式会发生深刻变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将得以完善,农业种植结构和相关产业结构将得以调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会显著提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将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3 建设管理

农田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具有投资大、标准高、战线长等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建设管理体制尤为重要。

1)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成立市、县、乡三级组织和管理机构,分级管理、明确责任、监督服务、跟踪问效。

2)严格执行《招投标法》。项目实行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审计制。

3)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市、县、乡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法,积极提供节水灌溉技术服务。

4)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该项目总投资13.74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7.24亿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6.50亿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应以县区和农户作为投资主体,市财政采取补贴政策,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1] 水利部松辽委.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R].长春:水利部松辽委,2010.

[2] 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R].黑龙江: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

[3] 黑龙江省水利厅.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工程规划[R].黑龙江:黑龙江省水利厅,2009.

[4] 大庆市水务局.大庆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R].大庆:大庆市水务局,2010.

[5] 大庆市水务局.大庆市431农田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议书[R].大庆:大庆市水务局,2010.

猜你喜欢

旱田大庆市水田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莫里斯的短篇小说——《小个子法国人和他的水田》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环境保护下旱田改水田需要注意的问题
旱田改水田对黑土pH、电导率及酶活性的影响
旱田改水田的关键操作技术
旱田杂草的危害及除草剂的使用技术
近世长三角南缘的水田经营与环境博弈
加快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