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课程观
2011-03-20方舒婷
方舒婷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福建 福州 350007)
约翰·杜威是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其所著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他强于教育理论,且富于教育经验,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史中,既能提出新颖的教育简介,又能亲见其实施而获得成功者,杜威被视为第一人。他依据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心理观和社会观,对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程观,对20世纪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实用与发展相统一的课程价值取向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家,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和“社会的职能”,在性质上讲,教育就是“生活的社会延续”,[1]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2]而这种改组和改造又必须利用环境、通过环境才能完成,进而认为教育必须以“发展个人的创作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培养所谓的社会精神的社会能力”为目的。因此,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的课程就必须具有实用与发展的价值。
所谓实用的价值,就是指课程要能使儿童适应和应付当前的环境,能解决当前的困难。所谓发展的价值,就是指课程要能为儿童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要能使儿童应对将来环境的变化。实用指向现在,发展指向未来;实用解决确定的困难,发展解决不确定的困难,即为了将来的实用。
二、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论基础
杜威是现代教育派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言人,是继卢梭自然教育理论提出后,主张重视儿童、解放儿童的教育家。杜威曾说:“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只有儿童提供了标准,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儿童,而不是教材。”[3]因此,在他看来,其一,为了教育不至于成为机械的和死板的令儿童生厌的活动,课程应符合儿童心理需要、兴趣和能力;其二,为了保证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课程应相应地体现保护儿童认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其三,为了使系统知识保持社会作用,课程应具有社会性,在一定情境中发展学生的社会见识和社会兴趣。组织课程必须围绕着儿童的需要和经验,并通过这种课程,使儿童具有能够自我发展,自由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本能。为此,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应该成为学校课程和教材的主要内容,必须“把儿童自己所能处理的材料掺入课程,使他们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到许多教训”。[4]
从杜威的上述观点不难看出,儿童中心的课程论的实质就是注重儿童个人经验,让儿童的学习与儿童的生活、生长密切联系起来。这样,从课程的组织形式、教材的编排及选择,到教法的具体实施形式,归根结底都成为儿童本身的问题。儿童无疑成了课程的中心,一切都是以儿童为中心而安排和展开的。
三、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杜威强调儿童和社会的联系,认为在两者中有一个联接的共同要求——活动。他从实用主义的经验出发,认为课程的本质是直接经验的总和,任何知识都是活动的结果,儿童生来就有探究活动的本能和兴趣。因此,他主张课程应以儿童日常生活经验为转移,以儿童自身的能力和兴趣为主旨,让儿童从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中去学习直接经验。所以他提出了 “从经验中学”、“做中学”的口号,并把它看成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确立了活动在课程中的地位,倡导活动课程,改造学科课程,试图实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课程形态上的统一。
杜威活动课程的基本形态是主动作业。他十分强调主动作业在学校课程中的重要性。主动作业可以为儿童提供真正的动机和直接的经验,并使儿童接触现实。通过主动作业,可使“学校的整个精神得到新生”。[5]杜威所主张的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儿童能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以及使学校成为“雏形的社会”等,主要就是通过这种主动作业而实现的。因此,他明确地指出:“学校所以采用游戏和主动的作业,并在课程中占一明确的位置,是理智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原因,并非临时的权宜之计和片刻的愉快惬意。”[6]没有一些游戏和工作,就不可能有正常有效的学习。学校的任务,就是设置一个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游戏和工作的进行,应能促进青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长”。[7]由此可见,杜威把游戏和主动作业看作活动课程的两个基本形式,并且游戏必须是“自由的”和“可塑的”,主动作业必须面向全体人;必须满足儿童兴趣,适应儿童生活需要,必须代表社会情境,使课程与社会和儿童结合起来,同时体现方法与材料的同一。
杜威虽然倡导活动课程,但并不一味反对学科课程。相反,他认为学科课程也应是一种重要的课程模式,但同时他又看到了已有学科课程的两大弊病:一是学科课程中人文与科学分离,二是学科课程与社会生活分离。所以,他认为必须对学科课程进行改造,使学科课程成为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体,并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
四、“从做中学”的课程实施观
课程实施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将编订的课程付诸实行。杜威活动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式决定了“从做中学”的课程实施观,这是杜威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杜威所论述的各个教学领域,倡导通过各种 “作业”和活动,即从做事情中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他说:“科学教育的教学法的新的出发点,显然不是教一些贴有科学标签的东西,而是利用熟悉的作业和工具,指导观察和实验,使学生在他们实际的运转中了解它们,从而获得一些原则的知识。”[8]“学习意味着学生学习时所做的某种事情。这是一个主动的、亲自的事情,而不仅是一个人提取所储存的知识的过程。”[9]“实验方法作为获取知识和确保它是知识而不只是意见的方法,既是发现又是证明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发展乃是造成认识论的改造的最后一个巨大的力量。”[10]总之,实验方法的引用精确地表明,在控制的条件下所进行的这种活动,正是获得知识和经验关于自然的各种有效的观念的途径,学校的任务“不在于把青年从一个活动的环境转移到死记硬背别人学问的环境,而在于把他们从相对地一个偶然的活动的环境,转移到一个按学习时指导的选择的活动的环境”。[11]
杜威倡导“从做中学”,主张学校与生活加强联系,较大程度上革除了传统教育知行脱节、手脑脱节、儿童处处被动的弊病,含有明显合理的因素,为现代教学理论中重视“发现法”教学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其过度强调了活动或工作等直接经验在教育中的地位,从而相对忽视了间接经验在教育中的地位,这在理论上显然是片面的,在实践上也无法解决系统知识的获得问题。
五、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结合的课程评价
杜威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把教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内在价值,就是欣赏的价值,能在真正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深切了解到事实、观念、原则和问题的重要意义;所谓工具价值,即比较价值,它是对特定情境中目标的需要和满足程度,对事物的工具价值进行排序,以便做出选择和取舍。[12]
杜威从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统一的观点出发,反对把课程中的许多科目分为欣赏的科目 (即有内在价值的科目)与工具的科目(即在它们本身以外还有价值的科目),并力求把两者统一起来。给每门科目赋予独立的价值,同时把整个课程视为由各种独立的价值聚集而成的混合体,他认为“这种趋势是社会团体和阶级隔离孤立的结果”,是“在众多的教育中”,反而“把教育遗忘了”的表现。在重视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统一的基础上,杜威十分重视科目的内在价值或欣赏价值。他认为,“每一科目都有一个方面应该具有这种终极的意义”,要求每一个科目本身应成为“对儿童有意义的东西”,使儿童在学习它的过程中产生心灵的愉悦与满足。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杜威虽然强调科目的工具价值,但认为这种工具价值应建立在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并为之服务,反对课程实践中往往脱离内在价值去重视工具价值的做法。他对课程的评价,是立足于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基础上的。首先注重课程的内在价值,再考虑不同课程在特定情境中的工具价值。[13]
六、杜威课程思想评价
美国教育学者罗思指出:“未来的思想必定会超过杜威,可是很难想象,它在前进中怎样能够不通过杜威。”由此,对杜威教育思想在世界的影响可窥见一斑。它致力于解决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教育与社会、儿童、实践的脱离。他的课程思想实质上是要努力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结合,使教育过程充满乐趣,富有成效,既有益于儿童个人,又有益于社会。它要求教育要尊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也就是要通过活动性、经验性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然而,杜威教育思想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由于过度强调儿童当前的直接经验,提倡“从做中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间接经验在课程和教材中的地位或作用,轻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从而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智力训练的标准。这是杜威教育思想受到指责最多之处。杜威是20世纪美国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教育家,但无论如何,他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他在课程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
[1][2][4][5][6][7][8][9][10][1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8,72,200,209,207-219,305,353,356,292,10.
[3]王保星主编.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62.
[12][13]侯怀银.杜威的课程观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