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引领学生点亮自己的作文

2011-03-20魏裕楼

文教资料 2011年34期
关键词:长句事情词语

魏裕楼

(沛县龙固中学,江苏 沛县 221613)

一、靓化作文语言,提升作文品质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一篇作文,语言就好像是产品的包装,包装精美别致的产品很快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同样,语言优美文采出众的作文会给人眼前猛然一亮的感觉,读者的精神会猛然一震,阅读兴趣就会立即浓郁起来。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如此具有文采的作文来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精心选用恰当的词语,靓化作文语言。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炼句。据史料记载,苏轼、黄庭坚和苏小妹三人论诗,苏小妹提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让苏东坡在“轻风”、“细柳”之间和“淡月”、“梅花”各加一个词语,构成两句富有韵味的诗。苏东坡先填成“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认为是诗中下品。苏东坡重新填成“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认为有些韵味,但还不是上品。黄庭坚急了,问苏小妹到底填什么词才是上品。苏小妹当即填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轼、黄庭坚都以为妙绝。由此可见,古代大文豪们写诗都非常讲究选择最有表现力的词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精心选择词语,在遣词造句上狠下工夫。例如:注意书面语词语的使用,少用或不用方言土语中的词语;注意精心选用动词和形容词,准确描写行动和状态;注意精心选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少使用过于平淡的词语。精心选择网络等流行词语,表现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等等。

2.恰当使用修辞手法,靓化作文语言。

为了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先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运用中发明了修辞手法。根据语言环境,恰到好处地选用修辞手法,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例如,“伟大的祖国是我敬爱的母亲。”这句话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祖国比作自己的母亲,表达了海外华人对祖国无比思念、无比热爱和无限崇敬之情。譬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的处境的变化,诗人先后将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形象生动而又亲切自然的表达对家乡、母亲、新娘和大陆的思念。由于作者精心选择意象譬喻,这首诗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注意句式巧妙变化,靓化作文语言。

句子有长句和短句之分,长句由于内容较多,句子的结构比较严密,可以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显得比较庄重严肃。短句内容较少,灵活性大,并且活泼生动,表意比较灵活自由,给人轻松活泼之感。在作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长句短句结合使用,整句和散句结合使用,使自己作文的语言表达富于变化,富有朝气与活力。

例如,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在描写春画图这部分,句式的选用就很讲究。“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为短句,但句式整齐。“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为长句,“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里采用了长句短句相结合,整句散句相结合的句式,把百花争春,春花烂漫,百花争奇斗艳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优化作文选材,提升作文品质

如果把作文比作将要动工兴建一座房子,那么建筑材料就是作文材料。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建造房子,对房子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样,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写作素材)来写作文,对这篇作文质量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选择哪些好的材料,才能写出好作文来了呢?

1.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一篇文章的统帅。文章的主题必须通过文章的内容来体现,内容必须集中表达文章的主题。主题和内容的关系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主题决定内容,内容为主题服务。弄清这一点,就必须选择那些最能集中反映文章主题的内容来写,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容不得发生任何偏差和闪失。

2.选择那些了如指掌的材料。

烂熟于心才能了如指掌。选择那些我们亲自经历过的,甚至经常参与的事情来写,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因为事情的过程我们一清二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明明白白,事情中的人物我们还历历在目,人物的话语还犹在耳畔,就连事情的细枝末节也清晰如初,所以一提起笔来,写作的素材就像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滚滚而来,想写不出来都不可能。

3.选择那些最感动不已的材料。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最容易记住那些感动过自己、快乐过自己的事。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人们每天都在经历着这样那样的事情,有些事情是我们不想经历但又不得不经历的,在这样的事情里,我们往往比较被动,没有参与的热情,也没有积极参与的热情,事后往往极容易淡忘。有一些事情,我们希望发生,渴望参与,参与其中,喜气洋洋,豪情万丈,这样的事情让我们感动不已,我们往往容易记住。选择这样的事情来写作,往往就有话说,有一吐为快的欲望,就极容易写好。

4.选择那些记忆犹新的材料。

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迁,很多事情渐渐地淡忘,迷糊得像远天的云烟,不复可寻。而另外一些事情,无论岁月如何变幻,无论时光怎样荏苒,在渐行渐远的时光的帷幕上,却越发清晰起来,让你挥之不去,成为永不磨灭的痕迹。这里有着我们千回百转的追求,这里有着我们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这里有着我们曾经无比强烈的心灵震颤。这些事停泊在记忆的最幽深的港湾里,铭刻在我们的心灵最深处,写出来别人和我们一样,将会很感兴趣,读后收获良多,兴许有些还会让读者记忆犹新。

三、美化作文结构,提升作文品质

作文结构方式主要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几种。如果人为地将作文切成三块来看的话,作文可以切成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我按照这三个部分的顺序,依次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美化三部分的结构,提升自己作文的品质。

除作文题目外,开头是最先进入读者视野的部分。开头要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亮色,深深地把读者吸引住,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欲罢不能的效果。开头可以描绘优美的景物,可以描绘精彩的场面,可以抒发感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可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可以点明写作对象明确读者的阅读重点等。古人强调文章开头应为“凤头”,就是说,就是要求文章开头简短而妍丽。事实上,文章开头内容确实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将读者刚建立起来的阅读兴趣拖垮,就无心继续阅读下去了。通过上述做法先声夺人,牢牢地抓住读者,这样的开头,作文就成功一半了。

中间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是上承开头,下启结尾的部分,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古人强调文章中间当如“猪肚”。我认为,这就要求作为文章主体部分,中间应该内容丰富、充实,要紧紧围绕文章中心,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以大量翔实的内容满足读者被激发起来的阅读欲望,为下文的阐发作者的个性化的感悟和表达作文主题服务。

结尾,作为文章的最后部分,比较好的做法是短促有力,来一个华丽的转身之后就立即离去,给人一种不舍,给人一种震撼,给人一种启发,给人一种余味无穷,给读者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等,这样就符合古人所说的“豹尾”的要求了。

四、深化作文主题,提升作文品质

不同的材料可以表达相同的主题,相同的材料可以表达不同的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独特的视角,发现作文素材所蕴含的主题,并用适当的手段凸显出来,这样文章的主题才得到充分的显现。那么如何深化文章的主题,提升作文品质呢?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材料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可以深入探究事情的本质意义,可以提炼出材料给我们的有益的启示,可以联系当今社会实际揭示事件的积极意义等。总之,想一般人之未想,说一般人之未说,写一般人之未写。这样的作文主题就得以深化,站得高,自然看得远了。

由上述可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最后考试,语文教师都要引导学生靓化自己的作文,可以靓化作文语言,可以优化作文选材,可以美化作文结构,可以深化作文主题等角度,实现作文的整体靓化,提升学生作文的品质。当然靓化学生作文的途径还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只要我们坚持靓化学生作文的思考与实践,不断总结和探索,路子就会越走越宽,效果就会越来越好,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的美好愿景必将得到实现。

猜你喜欢

长句事情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吼唱在关中大地上的“秦腔”——论小说《白鹿原》中长句和排比句的秦腔韵味
一枚词语一门静
英语长句译法新探
——意群—动态对等法
好事情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