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深度报道教学中对采写一体化的探索
2011-03-20张俐
张 俐
(甘肃政法学院 人文学院 新闻系,甘肃 兰州730070)
新闻深度报道教学中对采写一体化的探索
张 俐
(甘肃政法学院 人文学院 新闻系,甘肃 兰州730070)
近年来,全国高校新闻教学为了适应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要求,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大了实践的比例。作者在深度报道教学中也进行改革,除了课堂理论学习外,重点在实践教学上加大力度,让学生在现场学习、在课题中学习、在策划中学习,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闻教学 深度报道 采写一体化 课程模式
新闻本科阶段的学习基本上是为了培养进入新闻媒体、厂矿企事业单位、政府新闻宣传部门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即适应新闻单位工作的人员和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非传媒单位的“泛媒体”人才。因此,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们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要解决好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同时,由于近年来随着报业竞争加剧,办报理念和报社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材与教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实际工作的需要,尤其是近年来比较受到读者青睐的深度报道的采写更需要有较强的采访与写作实力,采访与写作分科、分学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挑战,因此,采访与写作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改革势在必行,应该进一步与新闻发展接轨,拓展教学的思路。
一、明确教学的目标,设定适应实践性的教学思路
随着报业进程的不断变化,报社内部的操作程序也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从过去各部门相对独立工作状态逐步向新式交叉合作、动态新闻牵引采写前移式策划转换,这对当前新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当今记者职业角色转型是由单一的文字写家到熟悉立体化报道时代的多种操作技巧融合的综合型传媒人。我在新闻单位工作多年,熟知当今平面媒体正在采用的新闻采写一体化工作程序,同时,在报社工作的时候也带过大学新闻专业的实习学生,充分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长处是理论水平不错,毕竟有四年的基础学习,但是操作能力偏低,到了工作环节不能较快地适应新闻采写工作,甚至在岗位竞争中落马,这是现行的大学课程中采访课程与写作课程的割裂造成的。为了顺应当今新闻媒体对成熟人才的需求,培养“上手快”的新闻人才,学校的新闻教育中一定要将采写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课程设置,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培养目的,培养出新闻业界欢迎的具有新闻创新能力,能以新视角和方法观察社会的能力,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能力,以及有较强新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合格人才。
1.将理论教学转化为理论与模拟采写相结合的模式。
近年来,新闻单位经常有“现在的新闻大学生不能较快地适应工作”的说法,缘由是知识教育不能满足新闻实际工作需要,在大学新闻教育中,课堂大量的新闻采访和写作的理论课程基本上是“课堂谈兵”,缺乏有效的实践环节,同时又难以保证理论的东西与实践有机地转化,造成“有理论无能力”的结果,不能达到需要的交际能力、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最后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特别是,深度报道作为一种采写方式有着独特的要求,采写者不仅要有一般的能力,而且要有多维思考能力、理性分析能力、深度挖掘采访的能力、较高的文字表现能力等。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选择刚刚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进行解析,模拟新闻发生现场采访过程,从职业道德到采访手段,探讨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在写作中,讨论根据题材、角度,以及哪些素材是应该选择的,而哪些素材是应该放弃的,等等,将理论教学与讨论案例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互动,同时也增加了直观的感受和理解力。在2008年秋季深度报道课程上,我邀请了本校两位优秀学生,一位是担当了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志愿者的英语本科班学生,另一位是在汶川地震后立即赶赴陇南灾区当志愿者,并被团中央评为优秀抗震救灾青年的新闻系本科学生,他们为其他新闻专业学生进行课堂采写实践做现场嘉宾,学生们不仅有了采访的实体,而且在采访中有了榜样可学,效果很好。在2010年秋季深度报道课程上,我又邀请了曾经帮助过红军的卓尼土司杨积庆的儿子、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党总支书记杨正到课堂上为学生解读红军三过草地,以及其父的故事,让学生一边进行现场采访,一边学习历史,课堂气氛非常好。
2.在教学方式上,结合正在发生的新闻,调整采写训练时间的分配。
在传统的新闻教学的课程安排上,课堂授课与媒介实习分在不同的学期,在教学与操作上有个时段间隔,学生在学完理论的东西后不能马上接触到有效的实际操作过程,而到了实习的时候又会产生陌生感,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将教与做相结合,使学生激发热情和熟悉业务。
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此结合正在发生的新闻,合理调整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时间,将有些内容放到新闻发生现场去进行。例如,2007年兰州举办首次牛肉面大赛活动,现场非常精彩,国内外许多媒体前来报道,中央电视台参与现场报道。我根据组委会的预告,把讲课的地点调整在大赛的现场,现场讲解采访要点和获取素材的要求,并指点和解决学生在现场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取有效的采访结果,并为后面的作业打好了基础,这样完成的新闻稿件基本符合报纸或广电媒体的使用要求,达到了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的。
在这个方面,我在教学中重新并灵活地调整教学时间,由过去100%的教师课堂理论授课改为教师理论讲授、课堂讨论、课外采写,训练的时间进行7∶1∶2的有效合理地分配,在学生大实习前已经增加了实践的机会和内容,避免大实习时忙乱生疏的问题,能够较快地与工作衔接起来。
3.将选题、策划、采访、写作一体化,把提高学生对新闻的理解能力和多维思考的培养放在首位,培养有工作能力的合格学生。
要适应当今新闻人才的培养要求,新闻教学一定要改变过去单一、机械、分割式的方式,而应该让学生了解报社的流程和运作方式,特别是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能够适应记者、编辑工作的综合人才,尤其是深度报道的教学应该与一般新闻采访与写作有所不同,在教学上将选题、策划、采访、写作一体化,把提高学生对新闻的理解能力和多维思考的培养放在首位,培养有工作能力的合格学生,在这个方面,我已经开始在教学中逐步实践。
一个好的选题决定了一则好新闻确立的一般要素,因此我在教学中把选题的内容适当地加强,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对报纸、电视等媒体的深度报道进行及时的解读,对优秀的深度报道媒体进行点评,如将《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冰点》作为写作的范本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在选题的确立上有亮点、有新意。例如,“5·12”汶川大地震波及甘肃陇南,我立即对课程进行调整,结合正在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新闻进行整合教学,用实际的事例进行采写训练,每个学生利用所获得的有效资料进行通讯、现场新闻、特写、述评新闻、深度报道等的写作,提高了对事件的理解和采写的感性认知度。学生刘晓平不仅在地震后的5月14日去了灾区现场,而且写出了几万字的现场纪实性报道《当贫穷遭遇灾难:5·12——5·22亲历甘肃陇南灾区》,图文并茂地反映出灾区的真实情况和赈灾状况,并且采用日记体的写作将每天的新闻记录下来,非常感人和具有震撼力,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学生唐小森到灾区采访,写出了《悲伤文县:我们一直在坚持着》系列报道数篇,并在报纸上刊发,社会反响较好。2010年甘肃舟曲爆发泥石流,正好一位学生回家,家就在舟曲,她经历了那场灾难,并用照相机和日记体记录了灾难的过程和反思。
再如,我结合兰州的黄河文化、西部的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政府、社会、民间的活动,在学生的作业中增加了有针对性的新闻深度调查话题的选题、策划,并组织学生到现场采访,且要求写出有分量的稿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采访、写作,来感悟和提高对新闻的认识能力,以及提高采写的能力,学生们对此积极参与,感受很深刻,并拿出了一批有水平的作业,通过后期课堂的点评和探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07新闻(1)班学生杨来旺、崔小娟、胡志刚采写的《会宁陪读现象纪实》经推荐刊发在2010年1月的《科技鑫报》,立即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2010年12月,08新闻(2)班的李凌彤、张峰、黎多营写出了《兰州高菜价下的民生之困》,韩秀峰、仲琴采写了《民勤之殇》这样高质量的深度报道。另外,还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浪淘沙?大学生热衷于国考,剑走偏锋!》《揭开400余年永泰古城神秘面纱》《莫让花季锁在高墙中》《是谁剥夺了消费者的发票意识?》《学习诚可贵,家教价更高?》等数十篇质量上乘的深度报道作业,令人欣喜。
二、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我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有效的改变,将过去的纯粹课堂授课有所改变,增加学生体验和互动体验的内容,让学生在大实习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真正到工作的时候就不再是只有理论而没有能力的学生,上手也就缩短了时间。
在具体的做法上,我实行三个台阶、由简单到有深度的采写一体化训练。
1.增加课堂新闻事件模拟操作。
这作为第一层次的训练,教师在授课同时,要进行有效的模拟授课。采取结合典型新闻事件,解析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原因等新闻事件的因果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事件中寻找当事人、搜集素材、选择有效材料、组织材料、选择合适的体裁、确定角度,背景材料的选择、文字的运用,等等,将采写一体化。教学步骤:教师解析事件+课堂讨论+多个方案的制定+选择有效的方案+确定操作方式+写出稿件提纲+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出最后的稿件。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模拟采写的过程中,基本了解媒体采写的基本程序与操作方式。
2.增加课外采写能力训练。
在第一层次的训练结束之后,就进入第二层次的训练,就是在采访课程结束之后,在基础新闻课程的时候就为深度报道课程做好准备,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增加课外采写作业来迫使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亲身体验相结合。教学步骤:课堂授课+新近新闻事件解析+采写操作程序设计+完成采写作业+课堂讲评作业。通过这样的采写过程,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新闻采写程序和手法,能够写出基本象样的新闻稿件,以及学会对采写中具体问题的理解和处理。
3.现场策划深度采写综合训练考察。
当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新闻采写手段和技巧之后,我渐进到比较复杂和较高层次的深度报道教学,将各科分裂的内容逐步融会到一起进行综合训练,用疏导、引导、辅导的方式来使学生成才,培养主动、独立研究独立思考、个性意识强、具有创造力的新闻人才,因为当今这个多元的社会更注重创造性,学生需要更为开放的思想。上课认真听讲,下课积极消化实践,这是引领学生摆脱客观环境限制、走向广阔开放的人生空间和新闻一线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为此,教学步骤设置为:选取新闻题材+采访设置+深度策划(包括一般采访和取材、新闻追踪采访和取材、背景要求提示)+提出写作体裁及角度要求+在线辅导 (即教师对于学生正在采写新闻时提出的问题和寻求的帮助及时解决)+修正采写方向(根据学生现场发现的内容进行修正)+写出新闻作业+老师审阅修改+课堂讲评及讨论完善作业。这样的做法避免了教师主观评定的情况,使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缺陷与遗憾,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开阔的视野,使其应变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关注民生,具有人文精神,而不是死读书的“螺丝钉”,形成“知识—能力—素质”渐次提升的教学模式。
4.进行课堂讲评和分析讨论教学。
让学生们在策划一些重点课题后,进行分组现场的采访和写作,在进行多次修改之后,进行课堂的讲评活动。从2008到2010年的三个年度里,针对新闻专业的深度报道课题策划和采写,让参与的学生上到讲台上讲述采写新闻中的成功与遗憾之处,以及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哪些地方今后还需要改进。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感到很高兴,他们不仅用书面文字写出了实际操作中的成功与失败,而且提高了观察、策划、采访与写作的积极性,共同的反映是采用这样的课程比纯粹上理论课进步得快。
三、教学结果验证
设定教学实验方式,检验目标效果。
1.开展讨论式教学,让枯燥的知识变成了“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培养媒体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上下功夫。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一种方法,尤其是思维的方式非常重要。
讨论式教学就是让课堂互动起来,让学生参与进来,由被动变主动。新闻学的很多内容,通过讨论和切磋,学生会增加感受并加深理解。比如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记者的多重身份、新闻业务,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共同讨论。真理越辩越明,对错得失,学生不只知其一,更知其二,学习更扎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更强。老师不是“满堂灌”,而是重在解答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课堂由以老师为主变为以学生为主;由以老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近三年来我在教学中采取设立同一个采访主题,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出去采访,并写成不同的稿件,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学生们就会发现由于采访的路径不同、采访的人物不同、写作的角度不同,出现不同的问题。通过讨论,学生们就会更加清楚地知道今后如何设定采访路径,如何选择素材,如何选取角度,用什么体裁能够适应题材的要求,怎样的语言风格更具有表现力,等等。例如,“城市噪音谁来管”、“小饭桌的卫生状况堪忧”、“关注空巢老人”等学生可以参与采写的新闻进行调查实践,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业务水平。学生反映,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拥有许多课堂上无法获得的能力,包括采访写作、现场协调、写作细节的搜集等,而过去那种只讲理论的上课方式不能适应将来工作的要求,希望以后多增加这样的教学课时。
2.案例教学,让身边鲜活的新闻成为教学的帮手。
将案例教学引入新闻传播教育,解决了理论的抽象,使学生有直接感受并能加深认识。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理论加例子,而是用实在的案例让学生参与进来,动脑、动笔,并进入角色,在真实的案例中,在活生生的新闻事件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既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个新闻实践活动。我们把案例教学贯穿在每一节课上,用鲜活的案例代替干巴的教材,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应对问题的能力,例如发生在身边的 “杨丽娟追星”、“拯救民勤”、“沙尘暴逼近城市”、“祁连冰川消融对西部生态的影响”、“城中村改造农民身份置换的乐与忧”等案例。一方面,身边发生的新闻实践既有接近性可理解的好处,又有接近性可操作的方便,另一方面,也方便与身边媒体采写记者的沟通和讨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设新闻实战训练课,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用心”能力及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在国内外的新闻教育中都是很受青睐的。为确保学生们学有所得,我们努力做到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结合,就是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新闻采写操作,锻炼和提高对新闻事件的应对能力。让学生到校报、校刊、校电台,采取自编、自采、自写,老师指导的办法,使学生们在学校期间就能真刀真枪地“工作”。另外,根据一些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鼓励他们参与社会上的广告、发行、新闻报道策划、记录片拍摄等,注意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适应新闻工作打好基础。
四、教学收获
在本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中,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对社会实际了解、适应工作的能力大大提高。以2004届和2006届的学生为例,许多学生毕业后进入《华西都市报》、《科技鑫报》、《兰州晚报》、《兰州日报》、 酒钢集团宣传部等,以及涉及新闻宣传的泛媒体单位工作,学生反映他们进入新闻单位之后,虽然有一个适应过程,但由于教学中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较强,经过短时间的学习后很快就能适应工作,一些学生已经能够承担有一定水平的新闻采访和写作任务了,有的学生已经胜任青年节目、生活节目等的策划、制作、播音等工作,并且部分稿件获奖。
[1] 余运宏.改进新闻教学的思考[J] .当代传播,2006,(01).
[2] 张弢.整合课程适应教学与实践的双重需要——新闻专业《采写编评一体化》课程的教学与思考[J] .新闻战线,2006,(06).
[3] 段勃.中国新闻教育发展中的问题[J] .当代传播,2007,(02).
[4] 王天定.中国新闻教育中暴露的问题[J] .新闻记者,2006,(08).
[5] 齐亚宁.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方式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