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3+1导学模式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011-03-20刘颖罗源章惠

文教资料 2011年6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导学管理工作

刘颖 罗源 章惠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系,湖南 株洲412004)

论3+1导学模式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刘颖 罗源 章惠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系,湖南 株洲412004)

3+1导学模式是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与学生相结合,专职辅导员与兼职学生班级导师、学生干部相结合的一种工作新思路。该模式在学生党建、学生转型、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3+1导学模式 高校教育管理 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要精神,全国高校都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开展各种活动,开创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局面。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包括学生党建、学生转型、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只有实现教学、管理等多个环节的综合化模式,才能全面推进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基于上述情况,3+1导学模式在高校的推广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导学”一词,最先为教学模式所引用,是指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习的双向互动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学作用,是为了学生的悟学、研学、乐学、善学、活学、群学等主学活动而进行的引导、疏导、开导、劝导、示导、辅导、诱导等主导活动。在这里,导学是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变教为导,旨在更有效、更高质量地育人。育人是育全面发展之人,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主动发展。

所谓“3+1导学模式”,是在每个学生班级配备一名教师党员联系人、一名学生党员联系人、一名助理班主任(高年级学生干部),加一名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同时拥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充分发挥专业引导和党员思想优势,与辅导员紧密配合,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给予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做耐心细致的学生思想工作,用人文关怀化解矛盾,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即它在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一、3+1导学模式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合力

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的发展需要,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推动高校各项工作实现党的育人目标的伟大工程。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学生党建面临着环境更为复杂、学生入党动机参杂功利因素、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规范、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实效性、学生党建的工作队伍力量不足等问题。

在3+1导学模式中由1名教师党员和1名学生党员共同联系一个班级,负责在该班级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宣讲、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等工作。充分调动高校党员的积极性,利用主题班会、讨论、政治学习和个别谈心等方式,形成理论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教师—学生互动。一是把参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明确为教师党员的义务。要求教师党员要随时掌握所联系班级的学生思想动态情况,参与班级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负责向党组织真实提交入党积极分子表现考察报告和积极而又慎重的向党组织推荐成熟的党员发展对象等。二是加强教师党员与学生的联系,大力开展宣讲活动。要求教师党员参与所联系班级主题活动,加强与入党积极分子的交流,用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及时、全面地普及党的基本知识、先进理论等,积极引导全体青年学生提高政治觉悟。

学生—学生互动。有效发挥学生党员在党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学生并非单一的受动者,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也是教育培养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或组织者。高校的学生党员主要是由品学兼优的成绩优异者、主要学生干部等组成,由他们担任班级的学生党员联系人,通过组织该班级的主题活动、讨论会等形式,协助教师党员联系人将学生学到的理论成果进行巩固。同时还负责学生党支部党小组的设置建议、管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小组管理、学习等方面的工作。利用学生党员与积极分子、普通学生一起学习、生活的优势,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成长和成熟起来。

二、3+1导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骨干作用,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学生素质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学生素质教育不仅要安排好学生的第一课堂,还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寻找适合新时期大学生第二课堂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3+1导学模式中,要遴选出一批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骨干力量的学生干部担任学生班级的助理班主任,参与学生班级第二课堂活动的策划、组织等环节,能够将班级第二课堂活动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相结合,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指导班级活动,共促校园文化繁荣。利用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优势,指导学生班级开展主题鲜明、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如班级野炊活动、红色旅游、竞技比赛等。在活动中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并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宝贵经验,培养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成为学生干部队伍的后续力量。

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1导学模式要求助理班主任协助学生班级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做到以社会为课堂,以人民群众为教师,以假期和课余生活为主要活动时间,以学生主动地参与为主要途径。这类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和义务家教活动等,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经验。

三、3+1导学模式能拓宽学生管理平台,全方位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政治辅导员处于学生管理服务的第一线,所带学生人数众多,工作强度大、难度大,且事务繁琐。所以,在3+1导学模式中,学生管理部门通过公开竞聘选拔优秀学生干部担任低年级学生班级的助理班主任,紧跟政治辅导员的脚步,协助辅导员将各项学生管理工作细化、落实。将学生干部充实到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中,形成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理念。强化学生自我主体意识,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管理”为“学生自觉自我教育管理”。

助理班主任可根据所带班级具体情况,适时制定各种班级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甚至可以打破现有班级干部管理模式,大力开展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如设立班级奖、助学金评选小组、学习兴趣小组、班级自检小组等,负责本班级内部的考勤、考核、管理事宜。并通过班会,对所有小组或干部进行分析评比,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及个人要予以表扬、表彰。通过营建起“人人都参与管理,人人都是管理的对象”的运行机制,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广大学生,特别是普通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四、3+1导学模式能搭建教育平台,正确引导大学生转型

经过六月高考,胸怀大志的莘莘学子进入高等学府,实现了由中学到大学的跨跃,开启人生新的旅程。大学生活中,最主要的是课程教育和成才教育。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步入社会或更高层的深造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走好大学的第一步,完成由一名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完美蜕变尤为重要。

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引导青年学生正确面对大学生活。大学新生大部分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乡开始独立学习生活,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由此将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助理班主任作为首先与新生见面的老师和学长,在其大学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助理班主任应当好辅导员的助手,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入学教育、班会和个别访谈等方式,与新生建立良好的友谊,及时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帮助新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始大学生活。

搭建专业介绍平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和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由于新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系统的认识,对专业学习方法缺乏了解。3+1导学模式中为每个学生班级配备了一名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同时拥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担任学生班级的专业导师,专业导师在入学之初对各专业、班级进行专业及其发展前景介绍,让新生不再烦恼于对专业的无知,明白如何在所学的专业领域里奋斗,为自己画出一幅绚烂的蓝图,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五、3+1导学模式能建立良性渠“导”,有效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养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等学校学生面临就业的最根本保证。3+1导学模式注重发挥专业导师的积极作用,在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中引导学生形成过硬的专业技能。

注重“导”字职能,开展全程引导。专业导师应紧跟学生班级课程进度,利用班会、学习兴趣小组活动等机会,适时开展课程学法指导和认知实习指导。引入行业的最新成果,进行行业前景的变化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行业概况,热爱行业、热爱专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时搜集信息,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通过推荐学生参加各种技能比赛,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促使学生专业技能的养成。

六、3+1导学模式能有效开展学生就业指导,正确引导学生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新的形势下,将就业指导与3+1导学模式紧密结合,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势必能让就业工作更上新的台阶。

发挥专业导师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导师具有较深的社会阅历,对行业具有深入和独到的洞察力,能客观、及时地为学生分析行业就业形势,调整学生就业心态;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及时点评和反馈意见,让学生的思路更开阔,规划更科学。

发挥学生助理班主任的舆论影响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助理班主任一般为高年级学生担任,早于所带班级毕业,可以通过这批高年级学生的就业细节和就业情况自主开展同龄人的就业交流,使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有效地开展就业准备工作。

3+1导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将专职辅导员与兼职教师、学生干部相结合的学生全程指导模式,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响应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创新。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着力基层,鼓励创新,势必能开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新局面。

[1] 任顺元.导学育人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103-107.

[2] 周德荣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5):52-54.

[3] 沈文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62-66.

[4] 段毅.教师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的作用探析[J] .甘肃高师学报,2006,11,(5):125-126.

[5] 张志臣.浅谈新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54-55.

[6] 李培湘等.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与导学模式建构[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1):25-26.

[7] 李有刚.构建高职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6):92-93.

[8] 万余.浅谈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N/OL] .科教新报,2009-05-13,(20).http://epaper.voc.com.cn/kjxb/html/2009-05/13/content_79611.htm.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导学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