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水浒传》中普通官员的居住民俗

2011-03-20孙文敏

文教资料 2011年6期
关键词:李逵宋史武松

孙文敏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临沂大学 费县分校,山东 费县 273400)

宋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给当时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反映在民俗文化上,则是民俗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小说《水浒传》作为一部描写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鸿篇巨制,其中的民俗描写更是涵盖了民俗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宋代民风民俗的优美画卷。限于《水浒传》中的民俗描写博大精深,能力所限不能一一俱到,在此,本文以张都监和柴皇城的住宅为例,探究宋代普通官员的居住民俗。

一、住所的名称

宋代普通官员的住所只能称“宅”。《水浒传》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中写武松随同众人“到得张都监宅前”,第五十三回《李逵打死殷天赐 柴进失陷高唐州》中柴进从沧州横海郡急匆匆赶到高唐州探视叔叔柴皇城,“入城直至柴皇城宅前下马”,在说到住处的时候都是“宅”而非“府”,这个称谓和古代社会的礼法规定有关。宋朝政府对于官员的居住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当时的私人住所根据主人身份的不同称谓各异。《宋史·舆服志六》载:“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可知高级官员的住宅称为“府”。这在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提到林冲被骗与两个承局到高俅的住所 “却早来到府前”“太尉在府里专等”,和第四十回《梁山伯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中蔡九知府盘问戴宗“我家府里门前谁接的你?”“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中可以得到印证。高俅官至太尉,蔡九知府的父亲便是当朝太师蔡京,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太师是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之一,正一品,太尉是三公之一,正二品,均为实职,可归到执政一类,他们的住宅当然称为“府”。执政、亲王以下的普通官员的房屋则只能称为“宅”,张蒙方是孟州守御兵马都监,人称张都监,只是州里的一个差遣官。而柴皇城也只是个小小的皇城使,根据《宋史·职官志六》,皇城使相当于武功大夫,正七品官。所以他们的住处只能称“宅”,是“张宅”“柴宅”。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说,他们的居所则称为家,如小说中提到的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家。

二、住所的布局

宋代官员住宅的布局方式仍沿用汉代以来前堂后寝的传统原则,一般可分为四层:最外层当是门屋。第五十三回当殷天锡喝打柴进时,“黑旋风李逵在门缝里都看见,听得喝打柴进,便拽开房门”。当时殷天锡带人在宅前,李逵开的不会是堂屋的门,这个房门只能是门屋的“房门”。《宋史·舆服志六》载:“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之。”也就是说宋代普通官员的宅第外部建有乌头门或门屋(房屋出入口的建筑物,设墙和门,上有屋顶,前后两面有柱无墙,类似廊屋),柴皇城虽只是七品官员,但联系他“凤子龙孙”的特殊身世来看,有门屋也不能算是越制,尚在情理之中。第二层当是外厅房或叫正厅、前堂,一般用作会见宾客及家庭婚丧等大事的所在。柴进从沧州赶来柴宅,就是先“留李逵和从人在外面厅房内”等候的。第三十回武松初次拜见张都监也是“到得张都监宅前,下了马,跟着那军汉直到厅前参见张都监”,而张都监则是在厅上接见了他。第三层当是后堂,是日常起居的卧房也叫寝室,位于正厅之后。张载在《经学理窟·祭祀》中说:“厅后谓之寝。”小说第五十三回写“柴进自径入卧房里来,看视那叔叔柴皇城”;柴进到外厅房来找李逵说事的时候,传出柴皇城垂危,便马上“入到里面卧榻前”来看视;柴皇城一死,“李逵在外面听得堂里哭泣”。但李逵打死恶霸殷天锡后,“柴进只叫得苦,便教李逵且去后堂商议”,这是由于事在危急,只好把李逵请进后堂来。在第三十回中写八月十五张都监在后堂深处的鸳鸯楼设家宴叫武松参加,当时武松吃了一杯便要回避,张都监却说:“差了,我敬你是个义士,特地请你来一处饮酒,入自家一般,何故却要回避?”在拉拢迷惑武松时“早晚都监相公不住地唤武松进后堂,把做亲人一般看待”,可见后堂实是内室、寝室的所在,等闲不准外人入内的。第四层是宅后花园。第五十三回中柴皇城继室说:“我家宅后有个花园水亭,盖造的好。”指的就是这一层。而殷天锡也曾“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强闯后堂去看宅后花园。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中为捉贼武松从厅前“径抢入后堂”,听了玉兰的指点后又“大踏步直赶入后花园”。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中武松为找张都监报仇“入得城来,径踅去张都监后花园墙外”,后从花园“径踅到鸳鸯楼胡梯边来”,三十回中已经说到“后堂深处鸳鸯楼”,而武松又是从后向前走的,所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花园应在后堂的后面,是房子的最后一层。柴宅后花园布局如何,小说没有具体描写,只是柴皇城继室向柴进告诉柴皇城病因时说:“有那等献勤的卖科,对他(按:殷天锡)说我家宅后有个花园水亭,盖造的好。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径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张都监家的花园也没有具体的描绘。但花园留有后门或叫角门则是一定的。这在武松进园的描写中可见:“武松从墙头(花园墙头)一跳,却跳在墙里,便先开了角门。”这个“角门”便是花园的后门。在第五十三回中李逵打死殷天锡后,在柴进安排下,“取了双斧,带了盘缠,由此后门投梁山泊去”,也可以证实这一后门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门屋、正厅、后寝再加花园的主体格局外,在厅堂与后院卧室之间应该还有穿廊的存在,而在厅堂、后寝的两侧,应该还设有耳房或偏院。虽然在柴皇城住宅的描写中没有提到,但在第三十回张都监为武松安排住宿的时候曾写道 “就前厅廊下收拾一间耳房与武松安歇”,可见这些附属建筑还是存在的。这一点在徐吉军、方建新等著的《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中可找到相关材料:“在接待宾客和日常起居的厅堂与后院卧室之间,用穿廊连成丁字形、工字形或王字形平面;而前堂、后寝的两侧,往往还设有耳房或偏院。”[1]

三、普通官员居住民俗产生的原因

宋代这种普通官员的住宅民俗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当时的社会生活造就了这一民俗的形成,同时这一民俗也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蓬勃发展,这一时期重商、享乐的思想深入人心,而政治上的“高薪养廉”则成了这一民俗产生的幕后推手。朝廷虽多次下诏限定建筑装饰的规模,如《宋史·舆服志六》规定:“诸道府公门得施戟,若私门则爵位穹显经恩赐者,许之。”“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诏:“宫殿苑囿,下至皇亲、臣庶第宅,勿以五彩为饰。”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八月,仁宗诏曰:“天下士庶之家,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毋得为四铺作及斗八;非品官毋得起门屋。”(《宋史·舆服志五》)但所有的这些规定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的约束力,私人建筑进一步的精致化、园林化。单就园林而言,有宋一代私家园林非常盛行,“除皇家与官府的苑囿外,富商巨贾、寺观洞庙都有园林,就连金明池畔的小酒店也有‘花竹扶疏’的小花园。人工造景在宋代私家园林中有了进一步的大发展,推土为丘,凿土成池,叠石造山极为普遍”。[2]上至皇宫内院下至一般官员的住所,花园的存在都是必不可少的。据《宋史·朱勔传》记载,宋徽宗垂意于奇花异石,为建延福宫、艮岳而不惜劳民伤财,进京贡献奇花异石的船队首尾相接,号为“花石纲”。所谓上行下效,地方官僚士绅也对园林青睐有加,引发梁山泊攻打高唐州的就是柴宅的那座“亭台楼阁建造的好”的后花园。而引起方腊起义,使整个大宋江山陷入风雨飘摇之境的恰恰也正是徽宗皇帝最为在意的“花石纲”。此外,前后四层内外有别的主题建筑风格加上穿廊耳房偏院的附属建筑,使整个住宅在布局上更加方正、严密,这些则充分显示了宋代理学对民俗文化的深远影响。

[1]徐吉军等.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第1版:187.

[2]陈平.居所的匠心:中国居住文化.济南出版社,2004,第1版:133.

[3]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第5版.

[4][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第1版.

[5]康鹏程.《水浒传》与宋代民俗.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6][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第1版.

猜你喜欢

李逵宋史武松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孝母
论《水浒传》中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
我家里的武松
“情—理—情”模式与《宋史·苏轼传》文本的形成
Contents and Abstracts
不打不相识
武松:喝酒好赚钱
武松的醉与不醉
宋江给李逵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