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舍伍德·安德森《小城畸人》的艺术特色

2011-03-20杨丹菊

文教资料 2011年6期
关键词:畸人安德森小城

杨丹菊

(怀化学院 外语系,湖南 怀化 418000)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作家。他的小说主要描述美国从战前农业化走向工业化时代中西部小镇的风土人情,表现小镇人们在这一场工业化进程中表现出的不适应,塑造了许多“畸人”(Grotesques)形象,表现出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憎恨以及对逝去的农业文明的眷恋。1919年,他的具有开创意义的短篇小说集《小城畸人》(直译为《俄亥俄州的温斯堡》)的出版在当时的文坛引起极大反响,为他赢得了崇高的声誉。许多年轻人都请他帮助或指教,而安德森也确曾慷慨、热情地提携过许多这样的年轻人,包括后来成为文坛巨子的海明威和福克纳。自《小城畸人》后,安德森又写过许多作品,其中也不乏精品,但1925年之后,他的创作及声望均大不如从前,几近默默无闻了。1956年,在安德森去世15年之后,福克纳在接受《巴黎评论》记者访问时,称安德森是“我们这一代美国作家和将由我们的后继者继承下去的写作传统的父亲。但他还未曾得到应有的评价”。由此可见安德森的成就同当时人们对他的认识是极不相称。事实上,若干年后,当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人们发现,与德莱塞、海明威、福克纳等站在一起,舍伍德·安德森只能算是“小人物”,但他又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是当之无愧的美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作为一名以短篇小说著称的作家,安德森的代表作《小城畸人》,是一部既可独立成篇,又可合成一体的作品。安德森在创作中成功运用了象征、潜意识、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使作品主题统一,形式独特,不仅体现了他的艺术特色,而且对美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象征

象征主义自19世纪中叶的波德莱尔以来,逐渐成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策源地。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它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表达效果,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故事背景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象征。本书中的故事大多数都发生在薄暮或夜晚,酒堡被幽暗的夜色及泥沼的灰色笼罩时。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作者再点缀以几棵枯木和一些歪曲零碎的景物,便烘托出了一种破败阴郁的气氛。这种环境适合衰败人的世界,畸人们在夜晚的保护下探索有知觉的生活。故事中的房间也是一个重要的象征,它常常暗示着隔离和禁锢。凯特·斯威夫特总是独自呆在她的卧室中,里菲医生独自坐在办公室,哈特曼神父独自在教堂的钟楼里。这种象征的巧妙运用,把一种恐惧幽闭症的氛围渲染殆尽,使畸人心态跃然纸上。

第一篇故事《手》中比德尔鲍姆的“手”同样是统摄全书的象征之一。作为人类情感交流的工具,他用它们抚爱孩子,把梦送进孩子们的心灵,消除孩子们心灵里的怀疑和眩惑;作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它们一天中可采摘大量的草莓,成为全镇人的骄傲。但也正是它们给主人带来了灾难:他的爱抚被人误以为是下流的表现,差点因之丧命。比德尔鲍姆被迫把手藏起来,虽偶尔在与乔治的交流中忘情地溜出来,但已是惊弓之鸟,一扫昔日风采。主人公的手忽而如有灵性,忽而又若遭电击一般地呆滞,结尾处手的出现更像一道电光,刷地照亮全篇,对主人公的命运寄予无限的同情。在约4000字的小说中,“手”一词共出现30次,可以说,这是对人类勤劳、灵巧、传递情感的双手的颂歌。安德森对手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明确表示过对手工业的依恋之情。他认为,文化是从工人手中产生的,手艺人是后世艺术家的始祖;没有手的劳动,真正的文化和一切物质的产生都不可能,因此,《小城畸人》中时常有关于手的描摹,如乔·韦林急于表达情感的手,沃许·威廉身上惟一纯洁、美丽,为他赢得全州最佳电报员称号的手,伊诺克·罗宾逊表现美、创造美的艺术家之手,皮尔逊和黑尔剥玉米的手,等等,这些散见全书的描绘像是音乐中的多声部和声,反复烘托比德尔鲍姆的双手,使美和美遭到不幸、被损害的主旨更加突出。因此,第一篇故事《手》中的关于“手”的象征成为串联珍珠的丝线,结构了全部故事,也集中体现了作家对昔日手工业文明的依依深情。

同时,大部分的故事也透过与其特殊意义有关的象征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在《上帝的力量》中曾两次写到一幅基督伸手按在一个孩子的头上的画,它就嵌在哈特门牧师偷窥女教师的窗玻璃上。画最初是完整的,牧师也是纯洁无暇的,他精心准备功课,宣讲教义,是受人尊敬、令人羡慕的人。画第一次出现是在故事讲到一半的时候,它已不再完整。哈特门为了偷窥女教师打破了那块玻璃,也损坏了那幅画。巧的是,哈特门正好使那孩子失掉脚踵,而此时,“一向竭力站定脚跟”的牧师也无法抗拒那躯体的诱惑,失去了立场。画第二次出现是哈特门自认为获得上帝的启示的时候。他一拳打破了它,妄图也砸碎自己对肉欲的澹想,彻底扫除诱惑。可是,当我们读完接下去的一篇《教师》时发现,牧师能否真的修好那扇窗玻璃很值得怀疑。这幅画两次出现,由好到残到碎,正好喻示了牧师由纯洁到受惑到毁灭的过程。这一带有道德性的象征有效地传达了故事的主题。

二、潜意识

安德森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擅长心理描写,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善于捕捉人们在瞬间迸发出来的强烈情绪,揭示他们内心深处的激情。在他对沉闷的小镇生活,病态、骚动的美国社会的表现中,内心独白和心理分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以看成是美国“意识流”小说的先声。《小镇畸人》实则是一部畸人心态录。在对畸人的刻画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二十世纪初期在工业化进程中,美国人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畸型的精神意识画卷。在《小城畸人》的献词中,作者写道:

母亲对周围生活的锐利的观察

首先在我心中唤起了

透视生活表层下的渴望

这种“透视生活表层下的渴望”即是作者所提倡的一种创作原则:透视畸人所表现的病态意识。这也无疑奠定了本书浓郁的心理分析和描写氛围。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安德森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心理分析等方式对畸人残缺的、怪癖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进行了栩栩如生的刻画和描述,真实再现了畸人的幻灭感和失落感,以及他们的失落和无所适从,深化了主题。形形色色的精神畸人在苦于无人理解、支持的困惑、矛盾中,大都以自言自语、内心独白的方式宣泄内心的痛苦,向我们赤裸裸地展现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几乎每篇小说都是对人物灵魂的探究,充满着精神经验的细节,洋溢着精神分析的光芒。

《小城畸人》的意义在于它表现了人们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反应。安德森认为,人们在生活中追寻真理,有的人忠于爱情,追求忠贞;有的人信仰神明。但是,他借助于开篇《畸人志》告诉我们:“一个人一旦为自己掌握一个真理,并且努力依照真理过他的生活,他便变成畸人,他拥抱的真理就变成虚妄。”某一方面的真理往往不能适应复杂的、庞大的生活实际,从而使追求某一方面真理的人们遭受挫折。生活中的失败使人们感到困惑,变得怪癖,成为“心理畸人”。每一短篇的注意中心集中在一个人物生活的某一方面,着重表现他生活中由于追求失败和痛苦所引起的心理状态变化的一个特征,小说把这些人物集中在一起,成为一组心理畸形人群的集锦。《母亲》中的伊丽莎白·威拉德在少女时代有着丰富的精神追求,希望能从旅客那儿了解小镇外的世界。她企求生活情趣,盼望死水一潭的生活有明确的变动。但没有人能理解她心里的美好信念,孤独紧紧攫住了她的心。而当她转而求助于婚姻的尝试失败之后,她从此成为畸人之一,终日困守自己的卧室。她对儿子充满了爱,渴望并幻想了无数次告诉儿子一定要离开酒堡,而真正面对他时却失去了交流的能力。“当儿子和母亲坐在同一间屋子里,寂静让他们俩都很难堪”。《寂寞》中的艺术家伊诺克,以画寄托自己的思索和忧虑,借作品表达自己对美、对生活、对人类的探索。他曾向朋友们敞开房门,但朋友们的品评无人能切中要点。从此,他开始“养成闭门谢客的习惯”,终日沉浸在自己的想象和幻想构成的世界里。他的“畸形”正是由作者对他精神世界的描绘体现出来的。

同时,安德森也是首先把潜意识写进小说的美国作家之一,可以说是美国潜意识小说的先驱。在《小城畸人》中,有着许多关于潜意识的描写。但情欲常常是人物意识界的一种骚扰力,它促使人们冲出习俗的世界,已不是单纯的情欲问题了。例如伊丽莎白·威拉德,她的结识私情,“从来没有一次单是由于情欲而起的”。她追求情人,同时也盲目地追求着“人生中某种隐秘的神奇的东西”。

重视心理、潜意识的发掘,以直觉去省悟人类生活表层下的精神,体现了安德森作为美国现代小说奠基人之一的敏锐性和超前性。

三、瞬间的顿悟

这部小说集给人印象深刻的另一点,是安德森在作品中挣脱传统小说讲究情节、人物塑造的束缚,追求以独特、奇妙的形式讲故事。他对故事形式的关注为其作品带来了全新的气息。在他眼中,“真正的生命史就是一部瞬间史。仅仅是在那屈指可数的瞬间里,我们才得以存在”。安德森对于自己所说的“瞬间”并没有作太多解释,但依据他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这些“瞬间”像是生活的一个个截面,通过它们可以见出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们又像是高潮,主人公在这些“瞬间”得到对整个人生真谛的顿悟。一切生活之流都汇归于此。如《曾经沧海》中的艾丽斯·辛德曼,因在少女时代与所爱的人有过一夜情之后,便一生都在等待他的归来。长期压抑自己的艾丽斯,在一个雨夜突然被“一种不顾一切的心情驱策着”,竟赤裸着身体冲上大街,在雨中疯狂地奔跑,渴望拥抱街上所遇到的任何一个与她一样寂寞的人。经过这一雨夜冒险后,艾丽斯明白了自己被抛弃的命运,“许多人必须孤寂的生和死,即使在瓦恩斯堡,也是一样的”。《哲学家》中的帕雪瓦尔医生在那个遇车祸的孩子死后,故意将自己封闭起来,倍受自责和恐惧的折磨,最后总结出了一条自己的真理:“世界上人人都是基督,而他们都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了。”《上帝的力量》中的柯蒂斯·哈特门牧师,认为赤裸在床上哭泣祈祷的女教师凯特·斯威夫特是上帝的显灵,给他“带来了真理的启示”。而贯穿全线的乔治也正是在“畸人”们的顿悟中悟到了自己的真谛:走出小镇,做一个真正的作家。

安德森正是以他敏锐的感受力和精确的透视力,抓住这些瞬间,使每一篇作品的主旨进一步升华。

四、朴实简练的语言

《教师》中的凯特·斯威夫特曾对乔治·威拉德说:“假使你想做一个作家,你得摒弃文字游戏……千万不可以只成为文字贩子。”这事实上也是安德森的创作原则。同时代的“作家的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对安德森有过重要影响。安德森曾花大量时间阅读了斯坦因德作品,但尽管安德森对斯妇因女士敬慕不已,但却并没有摹仿她那种试验性文体,并不单纯地追求词的重复、音韵的搭配和文字游戏式的句子。《小城畸人》故事叙述中简练朴实的语言表明安德森形成了自己的语体风格,安德森从马克·吐温那里学到的纯洁文风为他的创作增添了优美的成分。他的语言风格扎根于本土的特色,源自中西部乡村的简朴口语体,方言措辞自然,平易、短小精悍的简单句在他运用自如的笔调中达到了极佳的地步。简洁、优美、质朴的语言与心理分析手法的开创合成了田园风光似的和谐曲调。安德森文体风格上的创新确实影响了一大批现代派作家,推动了现代英语的发展速度。

对于当时的美国文坛来说,安德森在创作手法、写作语言和作品主题上都具有现代派的艺术特色,特别是从小说模式演变的角度来说,他可以说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他勇敢地走出中西部文化荒凉的误区,通过其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异化”这一20世纪现代文学的重要主题,打开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小说通往现代主义的道路。安德森对写作手法和技巧十分敏感,吸纳创造了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如象征主义、潜意识描写、口语和散文风格文体的运用等,这些写作技巧是他现代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而他的作品介乎于长篇与短篇的独特体裁也前瞻了现代派小说。作为一个转型期的作家,他的作品对美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Anderson,Sherwood.W inesburg,Ohio[M].London: Pan Books Ltd,1988.

[2]舍伍德·安德森著.吴岩译.小城畸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3]张强.舍伍德·安德森研究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3,(1).

[4]霍东克.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评舍伍德·安德森德短篇小说艺术风格[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3).

[5]龚培蓓.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创作艺术.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6).

[6]侯艳萍.论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鸡蛋》的艺术特色[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3).

[7]侯艳萍.论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创造.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07.

猜你喜欢

畸人安德森小城
畸人青藤——徐渭书画作品展
小城雪花
小城大爱
晚明畸人文化及其成因
晚明的畸人文化及成因
浣溪沙·无题
定格动画的新阐释——安德森和他的《犬之岛》
小城红梅赞
正已烷职业中毒防控——安德森模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