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向整合、横向联系——探索文学教学之路

2011-03-20

文教资料 2011年1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学教材

梁 磊

(浙江省长兴中学,浙江 长兴 313100)

语文教学由“少、慢、差、费”到“杂、闹、差、费”是无奈,更是问题。一线教师不能因为它“太复杂”而“不愿意”面对。在新课改风生水起,新课程理念层出不穷,一新遮百丑之际,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辨明语文究竟是什么,文学内容究竟该如何确定。

语文是什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的专责是教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积累语言材料,获得正确而丰富的语感,拥有适应实际需要的技能技巧;同时,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作为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的教材,应该扎实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应当看到“文”与“道”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踩出一条路之前我们必须做好一些准备。(1)把握整体情形,即通读所有篇目,对文学内容整体了解、做出初步的评价并正视存在的问题。(2)深入领会重点篇目,有选择地重点爆破。(3)跨越教材局限横纵整合篇目,形成审美意识,培养探究及思想的能力。

一、探索

“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些什么知识是有用的?有没有值得教学、必须教学的知识?知识是怎么教学的?这些都不知道,没有人,没有哪个权威部门确定过”。(胡勤)文学就好似一只大象,我们只是它脚边的蚂蚁,探索到其中一鳞半爪就已幸福万分了。那我们如何带领学生去领悟和感受呢?我认为那其实就是盲人摸象的过程:(1)我们得带领学生们走入这片陌生的文学领地,给他们介绍自己心中的“象”,让他们心向往之,进而想要勇敢地尝试“摸象”;(2)心有所动后就要实践给学生们看,如何“摸象”,如何感悟;(3)当他们敢于尝试了,就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象”的意识。

二、文学教学的横向联系

建构主义认为,最好的感悟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所以文学教学的横向整合应该是创设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比如,“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思乡,是四大文学主题之一。其中三篇文字文意逐层递进,《想北平》直接体现,《我心归去》深入一层探讨故乡的含义,《乡土情结》深入探讨故国之思、爱国情怀的根由。逐篇铺排、递进、升华。利用得当则可举一反三。语文文学教学更应反映语文学科的特色——源于生活。当代的乡土情结有大量的作品体现,歌词《故乡的云》,余光中的《乡愁》《乡愁四韵》,等等,既贴近生活又浅显易懂,从中探讨写法的不同,学习体会老舍的平易通俗,对比手法;体悟歌词重章复沓,借物抒情之美;感受诗歌含蓄蕴藉、深挚婉曲的特点。也可引导学生寻找相关内容,自己解析探讨,甚至可以自己尝试写诗写歌词。再探讨人“为什么要离开家乡?人到底要寻觅和追求什么?”带着这样的思索,《前方》这样的文章就会可亲可敬得多了。

如果推而广之,我们的四大文学主题:乡愁、爱情、死亡、隐逸,是否都可以看作亘古有之的人类情怀?是否可以自行归纳其他三类文字?是否可以自主自觉地思考这些人类情怀的当代表现及其出现缘由?这样才是回归了文学教学的根本——思索生活,文以致用。

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曾评说我们的语文教改 “就像跳皮筋的小姑娘,一会儿跳到左边,一会儿跳到右边,不管在左边还是在右边,嘴里都念念有词”。他道出了语文教育在哲学层次上无根的事实。我认为文学的根就是生活,文学打动人、感染人,文学之所以称之为文学就是因为它是生活的,它必须与生活相关,反映人生百态,表达人间冷暖,显现灵魂独白。所以横向整合意味着:第一,尽量由浅入深,由兴趣入手,引入现代文本,令学生感到可亲可爱,尽量不使文学教学成为一个清高孤傲的才女,否则将注定红颜薄命;第二,尽量将深奥难解的文字与生活相联,毕竟文学也不应是象牙塔中的一盏孤灯,它的光芒本应普照人世。这样横向整合后不仅给我们带来鲜活的生活,而且将带给我们联想的思路、搜寻的眼光、摘取的习惯。在这种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再对种种文学现象进行深加工与精加工——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走出自己的路来。

三、文学教学的纵向联系

同样是乡土情结,我们也可以进行纵深式文学欣赏。比如《秋思》《月夜》《邯郸冬至夜思家》等诗歌,主题一望即明,但作者的表达手法却各不相同,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描写,有“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的借写他人来写自己的想象,也有《月夜》中虚实结合想象憧憬结合的写法。纵向比较学习多种技法,技法也只是为了表情达意服务的。再深入探讨离家思家,去国必然怀国,那么《离骚》这样较有难度的篇章也可以用理解而悲悯的感情来融化了。再如苏教版必修二分为“珍爱生命”、“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慢慢走,欣赏啊”四大板块,老师一路狂奔,学生浮光掠影,实质却似镜花水月。我尝试作纵向的整合,例中《荷塘月色》可在以往阅读教学基础上,掌握写景抒情类散文的多种解读途径——抓住景物特征、注重知人论世、借助文中直抒胸臆语句。学会这样的阅读方法后,指导学生解读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甚至回溯到古代诗歌中的周邦彦的《苏幕遮》,柳永的《甘草子》,张先的《系裙腰》同为写荷,抓住不同的特征,不同的写法也就把握了它们不同的情感。

也可借助苏教版教材按人文专题编排的特点进行纵向的整合比较,比如,透过翠翠的爱情、林黛玉的爱情、祥林嫂的爱情,认识人物悲剧的社会性因素,进而认识到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甚至将金岳霖、孙犁的爱情观比较,全面认识什么是爱情,真正的爱情又应是什么样的。将这样的内容进行整合,使得学生的阅读面得到拓宽,阅读的知识体系也得到构建,实现阅读知识从点状分布到网状分布,从而实现从“授人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

纵向整合要我们比较注重处理各章节教学内容,对教材的整体知识进行关联分析。明确每一学年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将不同年级的知识由点串成线,将零散的知识梳理成板块,从局部到整体地去把握与实施教材,从而做到“见木见林”。

文学教学本应是一个良家女子,是以分数和考试为唯一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使她日渐成为颜色憔悴的风尘女子。现在我们要让她洗尽铅华,成为文学本身,以其本真自然的面目回归到每一位读者身边,尤其是回到青少年读者身边,使文学能够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以高雅的情调征服所有学生,以儒雅的气质打动所有学生,以高尚的、悲悯的、崇高的、动人的思想感染所有学生。我们跋涉在文学教学的探索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于漪.聚焦在文化认同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8-9.

[2]王家伦.阅读教学“整体性”原则的多元思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1.

[3]余映潮.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横向联系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4.

[4]张婷婷.高中语文进入课改后的困惑及其对策.教学月刊,2008.9.

[5]谭德华.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材处理艺术.

[6]温欣荣,宋秋喜.二十年一中学语文教材研究概览.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文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我们需要文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