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 文 课,越 “读”越 精 彩

2011-03-20陈晓曼

文教资料 2011年15期
关键词:二嫂课文同学

陈晓曼

(揭阳真理中学,广东 揭阳 52203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改变了语文教学“满堂灌”的现象。而语文课堂上的“对话”包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编者的对话。其中的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整个课堂对话活动的基础,是一个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运用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提取信息、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开始。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对话”演变成“满堂问”,更不能剥夺学生自己品读课文的时间,而应该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交流,感悟和品味文本。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感悟自然就越丰富,与老师、同学的对话,就越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样的“对话”教学,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怎样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充分地读,细细地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交流、感悟和品味文本呢?下面我以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课文为例谈谈看法。

一、听读

听读就是学生听老师、磁带,以及多媒体设备对课文的范读,有时甚至可以是听班上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同学的范读。听读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教学中,尤其是文学类课文,往往要通过听读,让学生熟悉课文,感知课文。如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文,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教学板块:听读(磁带的配乐朗诵)、试读(主要是初步朗读诗歌)、导读(指导学生朗读方法)、诵读四个部分。在进行第一教学板块“听读”环节时,我这样设计:

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一遍(录音机配乐朗诵)。听的时候要想象诗中的“画面”。

师:请同学们再听读课文一遍。听的时候要理解诗中的“意象”。

师:请同学们第三遍听读课文。听的时候要感受诗中的“真情”,同时要轻声地跟读。

接着进入第二块教学板块“试读”环节。

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有朗读训练的要求,又有听读方面的要求,读中有听,听中有读,读读听听,听听读读,突出了诗歌教学熏陶感染的特点,教学过程非常细腻,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自读

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是创造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自读”。所谓的“自读”,就是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借助注释、插图、资料等,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读文,或默读,或轻声读,或边读边想,也可以与同学一起读,与老师探讨等,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如在教学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时,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四个部分:一是聆听范读;二是自由朗诵;三是自由背读;四是抒发感受。教学过程以“读”为主线,学生在“读”中不断建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适时与学生展开对话:

师:同学们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感悟到什么?

生:乐观的态度。

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生:坚强的人生信念。

师:同学们说得好。那么,这里的“生活欺骗了你”应如何理解呢?

生:是指生活中的各种痛苦。

生:是指生活中受到的种种打击。

生:是指生活中的挫折、痛苦甚至是不幸。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这里的“欺骗”可作广义的理解,它可以是被人欺侮、灾难突降、命运不幸,也可以是失学、失恋、失败,等等。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打击,我们都要坚强,勇敢面对,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本节课的特点是教师退居幕后,充分让学生自读,在自读中体味感悟、建构意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导读

“导读”就是学生在 “读”时给予一定的阅读指导。“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重视学生的“读”,但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导读方式。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听读(磁带的配乐朗诵)、试读(主要是初步感知诗歌)、导读(指导学生朗读方法)、诵读四个部分。在导读阶段,我让全班齐读后,这样指导学生:

师:同学们,我们读诗,要表现出诗的音乐美,第一要素是把节奏读好。所谓节奏是指诗句中按音节或意义有规律地短暂停顿。第二,节奏读好之后,要注意读好诗中较大的停顿。第三,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得抑扬顿挫,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得重些,这就是重音。第四,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什么是押韵:诗句中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就叫做押韵。本诗除第五节不押韵外,其余各节隔行押韵,每节换韵。朗诵时,应着重熟悉其抒情线索和感情格调,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运用停连、轻重、节奏、语调等技巧,表现诗中的意境美和韵律美。朗读第一节宜采用重音轻读的形式,加上适当的气音效果更好,一开始把听众引入佳境。接下来,应情随景变,情随意生,起伏高低,长短强弱,在变化中推进情感,充分展示出诗作的主旨和感情基调。

师:请同学们按以下标注试读全诗,看看在感情表达上跟初读时有何不同。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注:“/”表示时间停顿较短;“∥”表示时间停顿略长;“⌒”表示语气延长;“~”表示颤音;“△”表示末尾一字是韵脚;“·”表示是重音。)

师:请同学们遵照以上标示朗读全诗。(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可再分组朗读或请学生单独朗读)

这样的学生朗读活动,既训练了学生朗读的基本技能,又在朗读活动中使学生体味到了诗中那 “韵在骨子里”的音乐美,感受到了诗人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真挚感情和深邃意境。总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适时进行“导读”,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诵读

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诵读,所谓“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都是强调诵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在目前的语文教学里,大多数还没做到好好地读。有很多地区,小学里读语文课本还是一字一拍的,这根本不成语言了。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出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这是不能容忍的。读得马虎,就减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哪怕你旁的方面做得相当好。”①叶圣陶先生的批评,至今仍振聋发聩,催人警醒。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在不知不觉中背离了自己的传统,传统的重视诵读、重视感悟等教学方法被一些时髦的重理性、重分解的教学方法取代了。

诵读,包括朗读、背诵、吟诵等具体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篇章,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默读、朗读、吟诵,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增强对语言、语法、表达方式、思想感情的感性认识,并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言语形式的内化,充分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教学中,如散文《家》,现代诗《再别康桥》,古文《与朱元思书》,古诗《蒹葭》,等等,均宜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如上例《再别康桥》一课,在经历听读、试读、导读三个环节后,我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然后由学生推举一男一女两位同学上台吟诵,比比谁吟诵得好,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领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并不是诵读一定要配乐,如果确实有必要,就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其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品读

在整体感知了课文,理清了思路,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如何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这需要对课文进行一翻品读。所谓品读,就是从词语运用、句子内容、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构思特点等方面品味课文,以使自己透彻地理解。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听读、自读、品读三部分。在探究小说主题的时候,学生们通过现实的故乡与记忆的故乡的景物对比,闰土、杨二嫂的前后变化认识到故乡经济的萧条,以及人性的扭曲,我指导学生继续品读小说,探究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反映了农村经济萧条的普遍性。然后与学生开展对话:

师:闰土与杨二嫂前后的巨大变化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贫穷。那么他们的贫穷是否有普遍意义呢?

生:有,闰土代表的是破产的农民,杨二嫂代表的是破产的小市民。

师:闰土和杨二嫂他们都辛苦地活着,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辛苦地活着呢!小说中哪些地方可集中体现“我”的境况呢?

生:“我”在外面奔波辗转,最后竟然要回家卖掉祖屋,可见“我”境况的困顿。

生:如果说祖屋还比较值钱的话,那么家里面那些破旧的“木器”实在算不上什么值钱的东西,而“我”竟然还要把它们卖掉,好凑些钱再去增添,可见“我”的境况是何等的困顿。

师:如果说闰土代表的是破产的农民,杨二嫂代表的是破产的小市民,那么“我”代表的是什么阶层呢?

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师:闰土辛苦麻木地生活,杨二嫂辛苦恣睢地生活,“我”辛苦辗转地生活,其他人的日子又过得怎样呢?

生:其他人的日子也同样困顿。这从“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可看出来。

生:从“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可看出来,杨二嫂是明索,“这些人”是暗偷。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闰土、杨二嫂、“我”和“我”的那些同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贫穷!那么,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问题是不是个别人的问题?

生:不是,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经济衰败。

从上例可看出:通过品读,学生围绕被许多人忽视的“木器”体会到社会经济萧条的普遍性,从而深化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总之,阅读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应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选择合适“读”法,用心去感受、体会,“对话”教学才能有源头活水,我们相信,形式多样的“读”一定会让语文课越读越精彩。

注释:

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656.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二嫂课文同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闻香抢钱
闻香抢钱
店里不知身是客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喇叭”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