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俄美能源政策调整

2011-03-20兴/文

当代世界 2011年3期
关键词:梅德韦杰夫奥巴马

■ 李 兴/文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俄美能源政策调整

■ 李 兴/文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是重要的国际战略性资源。石油被称为“黑金”,天然气被称为“蓝金”。作为世界能源出口大国和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俄罗斯和美国对能源政策的调整,必将对世界能源格局和能源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

俄罗斯能源政策的新变化

普京在任时期,俄罗斯利用国际市场油价暴涨机会,大搞能源外交,一度获取了大量财富。2008年,梅德韦杰夫上台后,延续了普京的做法,空前重视能源外交。

梅德韦杰夫认为,对待能源问题,各方不仅应该从能源消费国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且还应该从能源生产和负责运输国的角度考虑。所有国家,包括能源供应方和消费方,最终都要为能源价格和石油产品价格上涨付出代价,共同承担责任和风险。能源市场的基本形势比想象的复杂,对于像俄罗斯这样的产油国尤其如此。如果俄罗斯只关注发展能源产业,长此以往俄罗斯的经济将会退化,因此必须从保障经济发展产业多样化的角度进行投资规划。

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丰富,因此梅德韦杰夫尤其重视对中亚的外交,希望中亚能与俄罗斯组成某种能源供应国的“俱乐部”,充分发挥位于俄境内的、苏联时期就已修成的油气管道的主导作用。梅德韦杰夫还看好北极地区丰富的能源,他认为北极对俄罗斯具有战略意义,开发北极资源是俄罗斯能源安全的保障,北极应当在本世纪成为俄罗斯原料基地。

除中亚地区之外,梅德韦杰夫还注重发展与中东、北非的能源合作。2009年7月,梅德韦杰夫访问非洲,旨在通过加强能源合作签署战略协议的非洲之行,换来埃及、尼日利亚、纳米比亚和安哥拉这些非洲最主要能源出口国的交相许诺。2010年5月,梅德韦杰夫访问叙利亚和土耳其,签订能源合作协议。2010年10月,俄罗斯与阿尔及利亚签订深化能源战略伙伴关系的协议。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很大,尤其是油价下跌对俄能源企业打击很大。为此,俄罗斯政府对内以多种手段减轻俄油气公司负担,维系、培育能源企业的生存力与竞争力,对外根据新的形势调整能源外交策略,保护俄海外能源利益,提升能源大国地位。首先,协调与欧佩克的关系,提高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其次,加紧酝酿成立“天然气欧佩克”,谋求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发挥决定性影响。再次,借俄乌天然气之争凸显俄“能源大国”的重要性,并推动国际油气价格回升。2010年4月,梅德韦杰夫与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签订协议,俄给予乌方七折的天然气优惠,以换取位于乌克兰塞瓦斯多波尔的俄黑海舰队基地租借期延长到2017年以后。最后,加快对欧油气管道的建设与布局,减少对能源过境运输的依赖,并加快开发中国、日本等东北亚市场。2010年中俄原油管道竣工。2011年新年,俄开始向中方供应原油。按照中俄“贷款换石油”协议,今后20年,俄每年向中国输送1500万吨原油。同时,俄还扩大与中亚—里海和非洲国家的油气合作。

面对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巨大冲击,俄对于海外能源战略的调整还是迅速而有效的。2009年1—7月,国际油价逐渐回升,从每桶42美元涨至64美元,2011年1月已经突破90美元。俄罗斯财政赤字低于预期值,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回稳。2009年9月,俄罗斯不仅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而且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出口国。2010年已实现了5%的正增长。这说明俄罗斯经济虽然遭受巨大打击,但仍然是世界能源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巨头”之一。

金融危机爆发后,奥巴马视可再生能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发动机”。

梅德韦杰夫积极推动了《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文件的制定,并于2009年在金融危机中通过。俄罗斯《2030年前能源战略》与五年前通过的《2020年前能源战略》相比,原战略中的一系列主要指数都得到了重新审议。《2020年前能源战略》谋求通过能源外交“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2030年前能源战略》中划分阶段的主要标记内容都具有从克服危机向强化危机后发展的过渡性特点。《2030年前能源战略》的战略目标是,最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能源资源潜力,强化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并为国家经济获得最大实惠。《2030年前能源战略》指出,俄罗斯燃料能源部门将按三个阶段发展,主要目标是从常规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转向非常规的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

梅德韦杰夫认为,俄罗斯经济眼下仍然依靠落后的苏联工业基地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家的威望和福利不能永远依靠过去的发展成果”,因此他提出俄罗斯要建设“现代化”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期减少对能源出口依赖,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经济。

美国能源政策的新变化

小布什时期,美国能源、军工利益集团在国家政治经济中发挥了重要影响,总统布什、副总统切尼等主要领导人大多与美国著名能源公司有紧密关系。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中亚—里海—高加索地区大搞“颜色革命”,其中就有能源方面的重要考虑。布什还禁止美国企业在近海开采石油,主张开发北极资源。布什政府在国际上反对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2009年,奥巴马总统上任以来,对能源战略进行调整,大力推行新能源战略,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产业,振兴陷入衰退的美国经济,并把新能源经济打造成美国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奥巴马意识到,过分依赖进口石油对经济和国家安全都构成威胁,因此他提出了“新能源计划”,启动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再生能源替代石化能源的新战略,大力发展科技,保护环境和能源安全。美国还通过一揽子政策,对生物能源进行补贴,对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消费行为进行税收优惠。奥巴马还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该法案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美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勾画美国绿色能源蓝图。美国众议院于2009年6月底以微弱多数通过了该法案。该法案的核心是限制碳排放量,通过设定碳排放上限,对美国的发电厂、炼油厂、化学公司等能源密集型企业进行碳排放限量管理。

2010年3月,考虑到油气资源严重依赖进口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奥巴马宣布部分取消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禁令。此举代表着美国对外能源战略的变化,从高度依赖进口转向进口和自产并重。2010年5月,奥巴马又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为由,敦促国会通过能源立法,以刺激美国替代能源发展,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并宣布美国暂停北极和近海地区的石油钻探和开采。

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未来10年内耗资1500亿美元刺激私人投资清洁能源,帮助创造500万个就业机会;未来10年内节省更多石油,节约石油量要多于目前从中东地区和委内瑞拉进口的石油总量;到2015年前,将有100万辆美国本土产的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投入使用;到2012年,保证美国人所用电能的10%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这个比率将达到25%;实施“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计划,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的基础上降低80%。

奥巴马的能源政策有三个关键词:安全、绿色、经济。根据他的政策构想,美国将在可再生能源、节能汽车、能源供应、天然气水合物、清洁煤、节能建筑等领域探索出一个利益最大化的创新战略。美国表示愿意在清洁能源领域与中国进行合作。

奥巴马的能源政策核心是开发新能源、降低对石油的依赖,他认为这样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催生一个全新的能源产业,增强美国的能源安全,“创造一个新的美国能源经济”。

非洲的石油等矿产资源对美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目前美国进口的石油中有10%以上来自非洲,到2015年,美国从非洲进口石油将占美国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一。2009年7月奥巴马访问加纳,说明美国认识到了“非洲的重要性”。 据加纳《the Statesman》报道称,加纳的石油储量将可能超过苏丹宣称的50亿桶,而与安哥拉并驾齐驱。紧接着,2009年8月希拉里又访问了安哥拉、刚果和尼日利亚等非洲产油国。目前非洲最大的两个产油国——安哥拉和尼日利亚,是美国在非洲地区的主要能源进口国。

俄美新能源政策比较分析

比较俄美的能源政策,两国均重视开源、节能、发展新型能源,如核能,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使能源出口与进口多元化,使能源供需平衡、稳定与可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气候变化、碳排放等问题上两国立场接近。两国新能源政策的方向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受国内政治和国际形势的影响,以及技术和资金的限制,两国要实现既定的能源战略目标并非易事。

俄美能源政策的不同点在于,美国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两国在能源价格、能源安全、国际能源管道、能源格局等方面存在矛盾。美国支持修建绕开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反对俄罗斯通过能源外交达到政治目的,反对俄罗斯独自开采北极能源。两国虽然都主张开源,但俄罗斯的主要目标是北极,而美国则考虑近海开采。俄罗斯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大搞能源外交,把能源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赢得大国地位。而美国能源新政策是以寻找新能源、清洁能源、生物能源为突破口,以获取美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国际道德的制高点。美国能源新政策重在能源质量改进,集约式创新。俄罗斯重在能源数量扩张,粗放式发展。俄美的能源政策可谓两种不同的类型,在当今世界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较于布什时期,奥巴马的能源政策实现了某些超越。主要表现在,一是布什时期的重点在于石油进口地的多样化和确保运输通道的顺畅,而奥巴马则把重心放在了开发新能源方面;二是布什政府侧重于提高传统能源的能效,而奥巴马政府则不仅关注节能问题,同时还注重减少能源污染;三是布什政府将发展新能源视为减少国际依赖的战术目标,而奥巴马政府则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关注新能源对于美国国际竞争力的长远影响;四是布什政府为了眼前利益屈从于国内压力而拒不签署《京都议定书》,奥巴马政府则表现出积极态度,选择绿色能源作为突破口,通过“利己不损人”的方式来化解国际压力,维护美国的国际形象。

相比之下,俄罗斯地域辽阔,能源丰富,在能源外交方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搞得有声有色。俄罗斯现实主义色彩较重,比较传统。当然,有油总比没油好,但是,资源过于丰富有时会成为“上帝的魔咒”,获得了财富的同时养成了不思进取的习惯,影响了创新精神和经济结构的改革。梅德韦杰夫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发起了建设“现代化”创新型国家的倡议,试图使俄罗斯摆脱经济对能源出口的过度依赖,改变粗放型的“卖血经济”结构,打破靠“油”吃饭的被动局面。然而,要想改变俄罗斯积重难返的能源结构,绝非一日之功,俄罗斯人要走的路还很长。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刘娟娟)

猜你喜欢

梅德韦杰夫奥巴马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杰米历险记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Jokes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
奥巴马“舞剑”
奥巴马来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