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夜思》六种英译文的人际功能探讨

2011-03-19江伟霞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静夜情态语气

江伟霞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对于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几种英译文,已经有学者从经验纯理功能[1]、概念功能[2]和语篇功能[3]角度进行了探讨,尚未见学者从人际功能的角度探讨这首诗的英译。文章拟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入手,对这首诗的英译进行分析,并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一、人际功能概说

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通过语言与其他人交往,以此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在这个交往过程中,人们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也表达自己对世界(包括现实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看法。在实际的交往中,人们不断变换角色,但是无论角色怎样变换,主要的交际角色只有两个,即“给予”和 “需求”:讲话者可以给予听话者某种实实在在的东西或告诉其某方面的信息,也可以向听话者求取某种东西或向其询问某方面的信息。此外,交际中的交换物也分成两类:(1)货物或劳务;(2)信息。胡壮麟等认为,如果说话者的目的是让听话者为他做某件事情,如“请关上窗子”,或给予他某项物品,如“把盐递给我”,那么在这一交际过程中所交流的就是货物或劳务。如果说话者的目的是为了让听话者告诉他某事,如“几点了?”或“你什么时候动身?”,那么这一交际过程中所交流的就是信息[4]。如果把交际角色和交换物这两个变项组合起来,便构成了四个言语功能[5]68-69。

表1 言语功能的构成

“声明”、“问题”和“命令”这三个言语功能与特定的语法结构往往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声明”通常由陈述句表达,“问题”一般由疑问句表达,而“命令”则往往由祈使句表达。

为了阐释这种交换功能是如何利用语言形式的改变得以实现的,韩礼德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语气[5]79。小句由语气和剩余成分构成,语气由主语和限定成分构成。主语表现为一般意义上的名词词组、人称代词等;限定成分主要表现为时态和情态。

二、《静夜思》中的“疑”

李白《静夜思》的原文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的第一、三、四句都是采用陈述语气,而第二句既可能是陈述语气,也可能是疑问语气。“疑”可能是作者自己问自己,也可能是作者问别人。对于这个字的解读,笔者认为“疑”虽有动词“怀疑”“疑惑”之义,但如果将此义用于“疑是地上霜”中,行文不但迂曲突兀,而且理解上还必须分别添上动词“怀疑”的主语和系词“是”的主语,语义才能周全,即成了“床前明月光,(我)疑(它)是地上霜”。这种根据诗意添字而成的复句式理解,倒不如以单句形式理解简明和一目了然。笔者认为,“疑”应该当作副词“犹”“似”,有“好比”“好像”之义。在此提出这种说法,是因为在下文对其英译文的分析中,这一句的分歧最大。

三、英译文的人际功能分析

《静夜思》这首诗的英译文有十几种,在此只列举其中的六种(见附录)。其中五位译者是外国学者,一位译者是中国学者。为了叙述方便,分别以Giles(Herbert.A.Giles)译,Bynner(Witter Bynner)译,Fletcher(W.J.B.Fletcher)译,Obata(S.Obata)译,Lowell(Amy Lowell)译,赵甄陶译代替这六种译文。下文从人际功能角度分析这六种英译文。

(一)疑问语气和陈述语气

语气是传达人际功能意义的重要手段。上文提到,这首诗在翻译时语气问题出现的分歧主要集中在第二句“疑是地上霜”。在这六种译文中,有三种把它当作陈述语气(Giles译:Glittering like hoar 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Fletcher译: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Obata译:And wondered if it were not the frost on the ground),有三种译文把它当作疑问语气(Bynner译: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owell译:I wonder if that can be frost on the floor? 赵译:Could it be frost instead?)。综合“疑”字在辞书及古诗中的一些用法,笔者认为这句话的语气应视作陈述语气。

各种辞书的词条中,有“疑”作“拟”的解释。《中文大辞典》中“疑”字有一个注释为“似也”,引用《书·大禹漠》“罪疑惟轻”为例。《辞源》中“疑”字也有一个注释为“比拟、类似”,通“拟”,并引用《礼记·燕义》中“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为例。由此可见,在关于“疑”的解释中,确有“比拟、类似”的义项,这种用法,古已有之。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与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疑”有异曲同工之效。前者讲的是青山环绕之中,似乎被困山中,没有出路。后者讲的是山岭重重阻隔,水流纵横交错,眼前好像已无路可走。李白《粱园吟》“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意思是五月的天气不热,像是清秋一般凉爽宜人。此外,王兴才认为,“疑”作“似”讲,还常常放在谓动词之前作修饰限定成分,用作副词[6]135。如杜甫《假山》:“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孟浩然《蔡阳馆》:“听歌疑近楚,投馆忽如归。”这些“疑”作“似”讲,但同时又分别与“欲”“忽”等副词相呼应。“疑”还可以修饰限定系词“是”而形成“疑是……”句式,用以表示比喻。李汉威认为:“判断系词‘是’之前既可有副词‘皆、当、正、最’的修饰,起到加强判断的作用,又可以有‘似、犹’等副词修饰,而强调主谓之间具有相似的特征和属性。”[7]与“似是……”、“犹是……”结构相同的“疑是……”句式,“疑”作“好像”讲,修饰后面的系词“是”,这与本诗中“疑是地上霜”这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非常吻合。所以,“疑”作“似”讲,而非“怀疑”。再者,英美著名诗人将“月光”比作“霜”已经有了先例,比如华兹华斯在An Evening Walk中写道:

The rising moon,

While with a hoary light she frosts the ground.

这与李白的“疑是地上霜”几乎毫无二致。在对月光的描写上,两位不同国籍的大诗人也算得上不谋而合。

由此可见,《静夜思》这首诗的第二句应翻译成陈述语气,“疑”作“好像”而非“怀疑”讲。在六种英译文中,将原诗陈述语气译成疑问语气,这与原诗的意境就有点出入。

(二)人称的确定问题

英汉语言差别较大,表现在有无主语以及动词的时态、语态等方面。《静夜思》原诗通篇无主语,英译时必须补出主语。这六种英译文中,译者在翻译时用的都是“I”,为什么译者都会采用第一人称呢?在汉译英时,有时两种语言的句式不能完全统一起来,英语中有很多泛指人称句,大多数是通过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来表达的,很少用第一人称来表达泛指概念。回到这首诗中,原诗未出现一个人称代词。但是人们在朗读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即“我”)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情境当中:“我”是一个漂泊他乡的异客,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地面上,犹如是着了一层霜,此时此刻的“我”孤苦伶仃,望着孤寂清冷的月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六种译文采用的都是第一人称“I”,这与中国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所产生的想象不谋而合。为什么中外译者都会采用第一人称呢?因为第一人称显得更加亲切、真实,拉近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在阅读时把自己当成诗中的那个“我”,融入到作者所创造的情景当中,从而产生共鸣。如此一来,诗中的意象和韵味更容易被读者理解,诗人创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情态的使用

情态也是人际功能传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句子的情态主要体现在情态动词及一些程度副词的使用上。情态有四种形式:第一种是表示可能性,如“那孩子可能是她的”;第二种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如“她经常去那里”;第三种表示义务和责任,如“你应该现在就去那里”;第四种表示意向和倾向,如“我将会帮你的” 。原诗当中涉及情态的只有第二句“疑是地上霜”。上文已经分析过,这里的“疑” 应作“似”“犹如”及“好像”讲,类似于英语中的“might be”“may be”“as if”等等。六种译文中,Giles译中用的是“like”,表达的是第一种情态形式,即可能性;Bynner译中用的是情态动词加完成体的形式“could have been”,也可以归入第一种情态形式,即可能性;赵译只用了一个情态动词“could”,没有表达出“犹如”“好像”之义,情态表达得就弱一些;而其余三种译文分别使用了表达心理活动的动词“thought”或“wondered”,和之前的三种译文相比,情态意义尽失,没有表达出人际功能这一方面的全部意义。

四、结语

两种语言在结构方面差距越大,其人际功能表达方式就越不同,这就形成了概念功能与人际功能在两种语言中的失衡。为了避免这种失衡现象,译者不应一味追求翻译中概念功能成分的形式对等,要在成功解读与传译其概念功能成分所表达的意义的同时,准确挖掘并传译出诗文内在的人际含义。本文的分析表明,这六种英译文都不是很准确,有的有语气方面的问题,有的有人称方面的问题,有的有情态方面问题,都没有很好地传达出诗文的人际意义。由此可见,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对翻译研究是有启发性的,人际功能的研究不但可以帮助读者确定诗中人物的身份,还能帮助读者提高分析英译文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绍新.《静夜思》两个英译文的经验纯理功能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7(6):102-104.

[2]张美伦,张清.《静夜思》英译文的概念功能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5):84-87.

[3]周兰.《静夜思》汉英语篇功能对比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9-81.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6.

[5]Halliday M A.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94.

[6]王兴才.李白《静夜思》的重新解读——兼释“床”、“疑”二词的意义[J].时代文学,2009(6):138-139.

[7]李汉威.怎样分析谓词后面的数量短语[J].江汉大学学报,1998(4):39-41.

附录:《静夜思》的六种英译文

1. Night Thoughts

I wake,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 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

(Herbert A.Giles 译)

2.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self to look,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Witter Bynner译)

3.The Moon Shines Everywhere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

(W.J.B.Fletcher译)

4.On a Quiet Night

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couch,

And wondered if it were not the frost on the ground.

I raised my head and looked out on the mountain moon,

I bowed my head and thought of my far-off home.

(S.Obata译)

5.Night Thoughts

In front of my bed the moonlight is very bright.

I wonder if that can be frost on the floor?

I lift up my head and look at the full moon,the dazzling moon,

I drop my head,and think of the home of old days.

(Amy Lowell译)

6.Quiet Night Thoughts

Moon light before my bed,

Could it be frost instead?

Head up,I watch the moon;

Head down,I think of home.

(赵甄陶译)

猜你喜欢

静夜情态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静夜思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静夜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静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