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欧亚地缘战略与北约的形成
2011-03-19汪滨
汪 滨
北约是当今世界上由西方国家组成的最重要的安全—军事—政治组织,是跨大西洋联盟中基础性的军事—安全平台,是美国用来稳定和巩固北美—西欧关系、维持欧洲地缘和战略格局、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力量。北约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它的组建及其形成过程表明,苏东集团和美苏冷战并非是导致该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只是其在特定时期和环境中的斗争对象和矛盾关系而已。那么北约的出现究竟缘自何种原因?本文试图论述战后初期美国欧亚地缘战略,通过比较东亚地缘政治格局改变前后北约的变化,探寻美国欧亚地缘战略与北约形成之间的关系。
一、战后初期美国欧亚地缘战略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颠覆了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打破了大国间原有的力量对比和权力分布状态,改变了大国间的地缘关系。随着战争的结束,美国的战略重心逐渐由战争转向战后世界,其要旨就是确保和延续美国在战争中形成的优势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彻底取代欧洲大国,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这个目标成为左右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关键所在,也成为其欧亚地缘战略的主导思想。
(一)罗斯福的美苏战略合作构想
战争后期,美国关于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意义的看法延续了自1917年以来形成的观念,即防止欧亚大陆被一个潜在敌对国家所控制,尤其避免欧洲被独霸①亨利·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海南出版社2009年,第22页。。在罗斯福看来,只要欧洲传统的大国及日本在战争中彻底衰落,苏联在“雅尔塔—波茨坦”体系中获取的利益得到满足,美国的安全就不会受到真正威胁,毕竟美苏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两国不会产生根本性的矛盾。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认为欧洲和东亚的大国对于美国的安全威胁远远大于苏联,因而主张利用苏联来遏制德国和日本。战争中形成的美苏合作关系、苏联在联合国和对日作战等问题上对美国的支持,以及对于欧洲大国的抑制,使得罗斯福深信美苏战时关系在战后仍能延续,并且可以成为主导和影响战后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的基础,为此,他甚至不惜削弱欧洲大国以换取苏联对美苏合作的支持①马克·A.施托勒《:盟友和对手——解读美国大战略》,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290~291页。。罗斯福的构想对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走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人认为战后欧洲分裂的局面已然不可避免,英国和苏联将在欧洲形成新的力量平衡,由此产生的相互牵制态势意味着英国不得不面临来自欧亚大陆内部的战略压力,使其无法再维持其殖民体系。同时,自立国以来美国国内就有反对在政治和军事上卷入欧洲事务的传统,加之战后国内孤立主义情绪依旧浓厚,过多地干预欧洲事务和长期驻军欧洲都很难得到国会与民众的支持,这也促使罗斯福更加倚重维持大国合作关系来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罗斯福构想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为基础,在此之上谋求世界霸权,因此,其所针对的对象是战前的霸权国家和国际体系,苏联被认为是可以借助的力量,这也得到了军方的认同②马克·A.施托勒《:盟友和对手——解读美国大战略》,第220页。。
罗斯福构想还蕴涵着深刻的地缘政治考虑。美国身处欧亚大陆之外,存在着势力伸张与收缩的问题,如何确保美国力量退出欧亚大陆后仍能左右大陆局势,这是他思考的关键所在。基于对战后欧亚大陆地缘和战略局势的判断,他认为只要美苏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稳定,并在欧陆大国间形成战略平衡,那么就能确保欧亚地缘格局不发生根本性改变,而地缘格局的稳定之于美国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又是保持对大陆战略性影响的基础,还是主导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必要条件。不过,罗斯福的构想得以实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苏联是美国的盟友并且恪守“雅尔塔—波茨坦”体系所划定的势力范围;第二,欧洲大国具备维持战略平衡的能力,既不出现国力的大幅下降,也不具备恢复战前国际地位的实力。第三,欧亚大陆地缘版图不发生根本性改变,边缘地带不能被其他大国控制。
(二)美国对欧亚地缘局势的判断和对苏政策的逆转
战后欧洲形势的发展超出了罗斯福的预想,美国基于对这一形势的判断完全修改了对苏政策。
首先,美国认为一个强大的苏联对其全球扩张战略构成最大的威胁。此时美苏关系在美国对外战略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中的关键就是如何定位苏联。在美国看来,苏联占据着麦金德所谓的“心脏地带”,这种地理和资源上的优势提供了极强的生存和对外行为能力,即便受到重大挫折仍能在大陆保持较大的战略优势。战争进一步提升了苏联对于整个大陆的影响力,增强了业已存在的战略和地缘优势,使之成为欧亚大陆最强大的国家③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172页。,这使得美国感到苏联是其全球扩张战略的最大威胁,并且较之罗斯福时期更加重视苏联对于欧亚地缘格局的深刻影响。这种判断直接影响到美国对苏联的定位。
其次,苏联在欧洲扩张地缘空间,引起美国对欧洲局势的不安。苏联利用战争拓展了疆域,势力范围向西扩大了2000多公里,几乎恢复了俄国于1814~1848年间在欧洲形成的战略空间,彻底改变了战前的国际地位。东欧国家政权的苏维埃化巩固了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使得战争形成的欧洲地缘版图被固定下来,大幅压缩了西欧大国战略空间。同时,苏联还利用解决历史问题的机会向芬兰、土耳其、伊朗等国进行地缘扩张。此外,共产主义运动在战后西欧、东南欧和小亚西亚地区的蓬勃兴起,也加大了苏联对于西欧社会和各国内政的影响力。正如战时美国联合情报委员会在评估报告《战后苏联的能力与意图》中所预测的,苏联战后在坚持控制东欧的同时,将向中欧、中国及日本施加影响,在西欧将培植自己的势力④马克·A.施托勒《:盟友和对手——解读美国大战略》,第282页。。苏联借助战争将扩大在欧洲及本国周边的地缘空间,一方面给西欧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战略和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美国对于欧洲地缘局势的担忧,促使美国对苏联重新定位。
再次,美国认为欧洲力量对比的失衡危及自身的安全利益。战后,与苏联的国力迅速恢复及其势力范围扩大、在欧亚大陆拥有较大战略优势的情形相反,欧洲大国的国力普遍衰落且影响力范围也大幅度缩小。欧洲力量对比的失衡,在美国看来也是不可接受的。美国的一份战略报告写道:“如果一个敌对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统治了欧亚大陆,那么美国最基本的国家安全利益就将处于危险之中。我们曾经打过两次世界大战,就是为了防止发生这类事件。而且,1945年以来,我们一直谋求防止苏联利用其地理战略方面的优势来控制它在西欧、亚洲和中东的邻国,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不利的世界力量对比。”①陆俊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缘政治思想》,载《人文地理》1999年第3期,第62~63页。
最后,西欧经济危机和东欧苏维埃化加剧了美国的政治忧虑。对于战后的苏欧关系,美国始终认为苏联对西欧入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西欧的经济危机却不啻为苏联提供了在欧洲扩大战略优势和影响的机会②理查德·克罗卡特《:50年战争》,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98页。。西欧多数国家在战后普遍出现了严重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国家陷入了帝国垮台和国际贸易遭到破坏、经济和社会混乱、货币危机、激进思想影响扩大、食品短缺、交通不畅、百姓不满的境地③国玉奇、В.П.丘德诺夫《:地缘政治学与世界秩序》,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176页。。危机不仅导致这些国家实力的进一步衰落,而且使得国内社会的反政府情绪上升。同时,东欧国家的苏维埃化为共产主义运动在战后欧洲的扩大提供了支持,使得苏联借助这些国家与东南欧、中东和西欧的国家的地理联系与地缘关系,扩大对于这些地区国家的影响力,推动共产主义运动在这些地区的发展,并形成示范效应和骨牌效应④J.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段若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39页。。
以上这些促使杜鲁门政府放弃美苏合作,转而采取针对苏联的遏制政策。这表明美国的对苏政策较之罗斯福时期的确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对于苏联的定位由战略合作伙伴转向战略对手。美国对苏政策的这一根本变化又直接影响到其欧亚地缘战略之形成。
(三)美国的欧亚地缘战略
欧亚地缘战略是美国战后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就是避免欧亚大陆尤其是处于边缘地带的西欧和东亚被一个潜在敌对国家或联盟所控制。这一宗旨决定了美国基于1945年形成的欧亚地缘版图,通过政治、经济和联盟手段遏制苏联的地缘扩张,扶持边缘地带大国及关键地缘国家对苏形成均势,最终促成欧亚大陆战略平衡与地缘格局的稳定。
美国欧亚地缘战略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将苏联势力限制于既得范围之内,即遏制苏联对于边缘地带的扩张。对于美国而言,苏联利用战争对东欧国家形成带有麦金德色彩的控制不过是欧洲内部地缘关系变化的结果,并不涉及美国的核心利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削弱欧洲大国的需要,对此美国并不排斥。然而,当苏联的扩张向边缘地带和濒海地域发展时,美苏之间就出现势力的碰撞。在美国看来,这是威胁其核心安全利益的问题,对此必须做出积极而主动的反应⑤J.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第30页。。1946年9月,时任美国总统特别助理的克拉克·克利福德在《美国与苏联关系的报告》中提出,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已经被一个庞大的陆地军事强国所控制,海洋国家如果要保持在全球范围内的力量均势,就必须遏制这个国家向大陆边缘地带的扩张⑥蔡 军《:美国外交史上的地缘战略目标》,载《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3期,第104页。,以保证“至少在近几年中,西欧、中东、中国和日本将不落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⑦刘 超《:评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载《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2期,第22页。。然而,在战后欧亚地缘版图没有发生质变的前提下,美苏之间并不存在结构性的地缘矛盾,因此,美国的遏制重点是将苏联限制在“雅尔塔—波茨坦”范围之内,主要采取政治和经济手段,这不仅在《报告》中被明确提出,而且得到乔治·凯南的支持。
其次,确保欧亚大陆均势的形成与维持。大国间战略平衡是保持地缘格局不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反之,必定导致其发生质变,而地缘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战略平衡的稳定。战略平衡与地缘格局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影响着美国的地缘战略。美国的战略利益与来自欧洲和东亚的权力集中或分化息息相关,不论是维护国家安全还是谋求世界霸权,都必须维持地缘格局的稳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欧亚大陆形成均势⑧威廉森·默里、麦格雷戈·诺克斯、阿尔文·伯恩斯坦《: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第629页。。为此,美国有必要向可以阻止苏联扩张的国家给予政治、经济和军事支持,甚至提供必要的外交援助和安全保障,以此换取这些国家对于苏联的限制与制衡。美国通过支持西欧与东亚的大国分别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形成对苏联的力量平衡,一方面可以遏止苏联对周边的地缘扩张,确保边缘地带不被其控制;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东西两端对苏联形成钳制之势,对其形成战略压力。因此,这种均势能否形成对于美国欧亚地缘战略的实现至关重要。
战后美国欧亚地缘战略仍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出发点,这既是美国自立国以来对外战略思维的惯性延续,也是基于对当时欧亚大陆地缘形势变化的判断而形成的。在国际政治中,它也开启了美国与苏联在欧亚大陆的地缘较量和对抗。
二、美国欧亚地缘战略形成的思想与理论基础
地缘政治思想与理论是基于国家的地理环境和国家间地缘关系之上形成的观念与认知,是用来理解和探寻国家间关系,研究与分析事关国家生存、发展及安全等战略性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它深刻影响着国家对外战略目标的设定、目标先后顺序的排定,以及战略与政策的实施与落实①威廉森·默里等:《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第8~10页。。美国地缘政治思想上承欧洲,在20世纪初随着国家发展而日益兴盛,对美国对外战略和政策具有重大的影响,也为战后美国欧亚地缘战略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尤其是美国地缘政治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战后美国欧亚地缘战略的形成。
(一)欧亚大陆是美国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
欧亚大陆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大陆和大国最为集中的区域,是国际政治中心和地缘政治中轴,几乎所有能挑战美国的国家皆聚集于此。总体上,欧亚大陆对于美国有着深刻的安全和战略意义,是美国最为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②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27页。。因此,美国在战后必须对欧亚大陆加以重视,既要立足于此,又要以此为依托,争夺世界霸权。在整个欧亚大陆中,边缘地带又是对于美国最为重要的地域。边缘地带是欧亚大陆与世界大洋间的连接部位,是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锁钥,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和价值。边缘地带既是海洋强国进入欧亚大陆的前沿,又是大陆强国向海洋扩张的基础。世界上的主要人口和资源大多分布在欧亚大陆边缘地区,进入20世纪之后,世界经济和工业中心出现于北美洲东部的大西洋沿岸、欧亚大陆的欧洲西部沿岸和东亚太平洋西岸,其中两个位于边缘地带,这进一步加深了边缘地带的战略与地缘意义,使之成为战后海权大国与陆权大国争夺的主要地域。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尼古拉斯·斯派克曼甚至提出类似麦金德的推论以强调边缘地带在地缘政治中的特殊地位与意义,他认为“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处于由北美登顶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欧亚大陆和边缘地带对其国家安全和霸权更具有特殊的地缘与战略意义。
(二)边缘地带紧系美国国家安全利益
美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欧亚大陆不同地域对其有着不同的地缘意义,这之中边缘地带对于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最大。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尤其是西欧和东亚与北美隔海相望,直接关系到美国的本土安全。斯派克曼认为从地理形势上看,美国处于欧洲、亚洲、澳洲和非洲四大力量的包围中,一旦欧亚大陆上的主要力量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边缘地带,那么美国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包围,陷入极为严重的安全困境。因此,如果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待美国的欧亚大陆地缘观,边缘地带的地缘意义远远大于心脏地带,尤其是西欧和东亚。此外,从单纯的军事角度来观察,边缘地带对于美国安全也有着重要地缘意义。美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两洋”在其国家安全中具有关键地位,防范海上之入侵尤为重要。因此,扩大国家的战略纵深,将防御前沿推至边缘地带,这对美国维护本土安全无疑更具实际意义。
(三)边缘地带是美国霸权的基础
边缘地带还是美国维持战后优势地位和谋求全球霸权的基础。战后美国在欧亚大陆取得战略优势地位是获取世界霸权的前提,而边缘地带是美国进入欧亚大陆的门户。换言之,确保边缘地带不被其他大国而被美国直接控制,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地缘政治基础。在地缘政治研究的早期,麦金德就曾十分明确地提出过边缘地带与权力的关系。他将世界分为内陆、“内新月形地带”和“外新月形地带”等三个区域,而处于“内新月形地带”的欧亚大陆濒海地域是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关键,其中重点就在欧洲。斯派克曼在阐述其地缘学说时,也从陆权与海权对抗的角度强调了边缘地带对于美国建立霸权的重要性。他认为海权大国、陆权大国和边缘地带大国之间的地缘关系涉及三种模式:其一是海权与陆权的直接对抗,即海权大国和陆权大国在边缘地带产生势力碰撞与对抗,并有可能将边缘地带的国家纳入其中;其二是海权大国与陆权大国构筑某种同盟或默契关系,借以抗衡或削弱边缘地带的大国或国家联盟;其三是边缘地带国家间形成联盟关系,以此限制陆权大国,孤立海权大国,进而控制整个世界。对于美国而言,不论哪种模式,边缘地带都是其在国际政治权力斗争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区域。
(四)海权国家的地缘战略方式
美国是典型的岛屿型国家,其地缘政治学说也必然带有鲜明的“海权”色彩。乔治·莫德尔斯基和威廉·汤普森在研究了海权和全球政治之间的关系后认为,拥有海上优势力量可以保持通过战争而确立的优势地位①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170页。。此外,罗伯特·霍尔特和约翰·特纳在分析英国和日本的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岛屿型国家构筑大陆地缘战略的方法与模式。他们认为,两国都曾试图占据欧亚大陆的一部分,特别是要占据那些能入侵他们的地区;两国都试图通过支持较弱的联盟来维持大国之间的均势;两国都谋求同该地区以外的国家建立联盟,以加强它们对于临近大陆国家的优势地位②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184页。。这对美国的欧亚地缘战略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对美国而言,其联盟对象就是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大国,这既可以避免由于边缘地带国家间的结盟而带来的战略孤立与安全威胁,也可以防止陆权大国与边缘地带国家的力量联合而对于欧亚大陆的控制,还可以确保美国对欧亚大陆的战略性影响。此外,海洋大国战略得以实现的条件还来自于整体的战略优势。海洋大国基于强大的海军力量夺取和保持海洋霸权,并以此控制海上战略要地,封锁大陆入海通道,进而形成海上非均势,并利用大陆国家间彼此毗邻而产生的矛盾保持大陆的力量平衡而形成陆上均势,最终形成整体的战略优势。海上非均势与陆上均势也正是基于海洋国家远离大陆的地缘条件而实现的。
美国地缘政治思想和理论,以本国的地理位置为出发点,体现出一个海洋国家由外向内看待欧亚大陆的独特视角,论述了欧亚大陆及边缘地带对美国国家安全和霸权地位的重要意义,实质上构成了战后美国欧亚地缘战略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美国欧亚地缘战略的工具选择与北约的建立
美国欧亚地缘战略的实现依赖于以下任务的完成:建立欧亚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均势;利用西欧国家在安全和经济上对美国的严重依赖进而控制西欧。为完成这些战略任务,美国最后选择了北约组织作为自己的战略工具,并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选择。
(一)均势模式的选择
推动欧亚大陆均势的形成是美国战略的关键,大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支持欧亚大国与苏联形成均势,而美国则给予这些国家战略性支持;二是美国直接在欧亚大陆驻扎重兵,以进攻性姿态抢占欧亚大陆的地缘节点,以全面遏制苏联的态势与之形成均势。在这两种模式中,推行类似“光荣孤立”的均势政策无疑是美国的上佳选择,如是,不仅可以实现美国的战略意图,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美苏之间爆发直接对峙。对此,凯南在战时也曾提出过类似的看法,认为美国有必要利用欧洲国家的力量来抗衡苏联。
战后初期的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形势也对美国采取均势模式产生影响。当时,整个欧亚大陆和边缘地带都没有被敌对大国所控制,美国的国家安全并未遭到直接的严重威胁。同时,美国认为苏联并不急于改变战争形成的地缘版图,其主要的战略目的在于巩固自己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政治地位。联合情报委员会在《战后苏联的能力与意图》中就提出战后莫斯科将会避免与盟国发生冲突,即便可能,至少在1952年以前不会爆发③马克·A.施托勒《:盟友和对手——解读美国大战略》,第282页。。因此,只要不采取进攻性的对苏战略或政策,使苏联不认为“切身地缘利益”遭受威胁,美国就能维持战后的欧亚地缘格局。欧亚大陆的这种政治形势和美国对苏联的上述判断促使美国最后采取了均势模式来保证其欧亚地缘战略的实现。
为了推动西欧国家的整合,以一个健康而强大的欧洲来维持均势①J.斯帕尼尔《: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第48页。,美国应西欧国家要求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借以恢复这些国家的实力整合欧洲力量,与苏联对抗。在提供经援的同时,美国也不得不考虑西欧国家面临的安全问题。虽然1948年3月,英、法、比、荷、卢等五国签署了旨在联合自保的《布鲁塞尔条约》,但这些国家仍无法完全消除安全忧虑,更希望寻求来自美国的安全承诺②张文木《: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8页。。在此情况下,美国也感到自己需要承担起保障欧洲安全的任务,这不仅是出于维持欧亚大陆均势的需要,也是出于加强西欧对美国的依赖,以便于美国控制西欧,使之服从于美国霸权战略的需要。这样,西欧国家的安全需求和美国的战略需要在此形成了交汇点,这奠定了“北美—西欧”军事联盟组织形成的基础,而北约的形成也就顺理成章。
(二)北约的建立与美国战略意图的初步实现
北约的成立是美欧关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美国实现欧亚地缘战略的重要一环,对欧洲战略局势和地缘格局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45年之后欧亚大陆上唯一具备控制边缘地带和威胁美国本土安全的国家就是苏联,美国将北美和西欧置于同一安全共同体之下,以积极方式将西欧纳入安全联盟之中,确保了对美国有重要意义的欧洲的安全,强化了欧亚大陆均势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能力。北大西洋共同安全区域的形成更是将美国的国土防御纵深向东扩充了7000英里③张文木《: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第48页。,战略前沿由美国东海岸推至莱茵河。同时,北约的成立还标志着美国对欧洲安全事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成为左右欧洲格局走向的关键性国家,实现了美国对于欧洲的战略性介入。
在北约问题上,美国一方面将其视为向西欧国家提供安全和军事援助的机制,另一方面又极力淡化其军事色彩,避免引起苏联针锋相对的行为。从美、英、加三国于1948年4月1日签署的关于组建北约备忘录可以看出,美国对于北约的军事功能仍有保留。其一,美国认为苏联对于西欧没有更多的企图,不会冒着丧失既得利益的风险突破“雅尔塔—波茨坦”体系所限定的范围与西方国家开战,因此,没有写入针对苏联的军事措施。其二,明确宣示了美国的地缘利益底线,即任何对于边缘地带的染指都被视为对美国的战略挑衅,这使苏联能够清晰地了解到美国的想法,避免由于模糊而出现美苏冲突的可能。其三,尽管在备忘录中存在着扩大北约的条文,但美国的态度十分谨慎。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认为:“该公约的范围应限制在北大西洋地区本身,试图进一步扩大范围,把该地区以外的国家包括在内,可能造成我们所不希望的后果。”总而言之,美国在建立北约问题上尽量避免引起苏联的激烈反应,毕竟美苏之间出现直接对抗势必引起欧亚地缘格局的动荡,而这是美国极力避免的。
上述情况也反映出,北约的最初建立并不意味着美国实现了对苏联的全面遏制。事实上,在对苏政策宣示中,美国也未将全方位遏制苏联视为当务之急。1948年8月18日出台的美国国务院安全委员会第20/1号文件指出:“美国对苏联的基本目标是:缩小苏联的力量和影响,使他们局限于不能再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使苏联掌权的政府从根本上改变其信奉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国务院在向参议院作证时亦表示,没有派遣军队支持欧洲防御和重新武装德国的计划④理查德·克罗卡特《:50年战争》,第114页。。北约成立之后,内部军事关系主要集中于美国向盟国提供“军援”而不是构筑联盟的军事体系和军事力量。1949年7月21日,杜鲁门正式向国会提出总额为14.5亿美元的“军援法案”,其中9.3845亿用于为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挪威、丹麦、意大利等八国提供武器装备及训练费用,1.55亿帮助上述八国发展本国的军工产业,3.0058亿由总统支配帮助他认为需要援助的国家,如希腊、土耳其、韩国、菲律宾、伊朗,0.45亿用于对付足以威胁军备计划或国家安全的计划,0.1097亿用于国务院管理军援计划的费用⑤林 婕《:北约的建立与大西洋联盟》,载《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94页。。欧洲国家也将“军援”视为公约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法国甚至照会美国,如果不能迅速得到军事援助,《北大西洋公约》将无效。由此可见,此时美国主要是想通过提供军援的方式巩固新成立的北约,一方面要借此加强西欧国家的实力,推动欧亚地缘均势的形成并控制西欧;一方面要借此加强对苏联的遏制,最终实现其欧亚地缘战略的目标。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此时美国无意于将北约组织建成为一个功能完善的军事联盟体系。
四、东亚政治格局变化对美国欧亚地缘战略及北约功能冷战化的影响
欧亚大陆地缘格局是建立在欧洲与东亚的区域地缘关系之上的,深受地区地缘形势的影响。1949年至1950年间,东亚地缘形势出现质变,引起整个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致使美国大幅度地调整地缘战略,一方面在东亚构筑战略包围圈围堵中国和苏联,一方面又在欧洲直接走上与苏联对抗的前台。
(一)东亚地缘形势的质变及其影响
东亚是美国欧亚地缘战略中的又一个重要地带,中国作为东亚大国在地缘政治上对美国有着类似于欧洲大国的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美国眼中,中国是其牵制苏联和压制日本的战略依托,确保其独立与亲美是稳固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利益的基础。因此,美国曾通过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向国民政府提供军事援助,以及积极干预中国政局等手段来确保中国服从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利益。但是,中国政权的更迭及其外交政策的转向最终打破了美国的战略构想。1949年至1950年,新中国的缔造者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随后不仅与苏联结盟,而且全面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中苏结盟与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致使战后形成的欧亚地缘格局发生了不利于美国和西方的重大变化,整个大陆近2/3的区域处于社会主义阵营控制之下,严重破坏了美国欧亚地缘战略存在的基础。为避免中国与苏联结盟,美国曾希望以台湾作为交换条件①1949年12月30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8/2号文件“美国关于亚洲的立场”中规定“:美国应当通过适当的政治、心理和经济手段,利用中共和苏联之间,以及中国斯大林主义者和其他分子之间的分歧,同时谨慎地避免给人以干涉的印象”。至于台湾,1950年1月5日和12日,杜鲁门和艾奇逊分别发表声明和公开演讲,宣布将台湾排除在美国的远东防御线之外。,借以保持东亚地缘状态的稳定。然而,中苏结盟打破了美国的构想,使其不仅丧失了在东亚大陆立足的基础,而且必须面对严峻的地缘政治形势。特别是随着中苏联盟的建立,美国不得不从东亚核心地区退出,并放弃从欧亚两端钳制苏联的构想。而且,苏联在1949年9月试爆原子弹的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加剧了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速度,使美国丧失了战后在世界占据的绝对优势地位。欧亚局势的上述变化使美国陷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同时也使美国感到如不对这种变化做出强烈而迅速的反应,就有可能导致骨牌效应的出现,甚至有可能使美国丧失对于西欧的控制,不得不完全退出欧亚大陆。杜勒斯在给艾奇逊的备忘录中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持续性后退,而且把有争议的地区拱手让给苏联共产主义,由它控制,那么,许多国家就会感到沮丧,就会从《北大西洋公约》中抽身而出。我们无法在丧失北大西洋地区的情况下站得住脚。”②许海云《:锻造冷战联盟——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研究(1945~195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1页。因此,美国迅速调整其地缘战略,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和对北约的改造,以此巩固其在欧亚大陆的立足点。
(二)北约功能冷战化
1950年9月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NSC68号文件)的正式出台,标志着美国地缘战略由避免边缘地带被大国控制向与苏联争夺欧亚大陆的彻底转变,战略实现方式由有限遏制和欧陆大国间均势转为围困和封锁社会主义国家,压缩苏联和中国的战略空间,加强对苏联周边地域的争夺。为此,美国在NSC6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要采取针对苏联的军事措施③许海云《:锻造冷战联盟——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研究(1945~1955)》,第384~385页。。同时,美国对于已占据的边缘地带加强控制,将欧洲作为与苏联全面对峙的前沿,尤其是加快实现了北约功能冷战化。
首先,大幅增加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强化北约的军事职能。美国在战略调整后立即扩充驻欧军力,增强北约的军事功能和实力。战后美国将大部分兵力撤回国内,驻欧总兵力截止1950年只剩8万人,主要在德国从事占领工作,而战略调整后美国驻欧总兵力截止1953年达到42.7万人④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9页。。与此同时,北约在欧洲的军事力量也大幅提升。北约在1950年5月之前只有10个不满员师及不到1000架的飞机①刘志青《:北约的产生及其军事战略演变》,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217页。,而到1951年1月底,作战部队增加到35个师、3000余架飞机、700余艘舰艇②侯小河、刘友春、张 晖《:联盟战车——北约军事战略发展与现状》,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第28页。。此外,美国加快推动北约军事机制的完善,组建统一的北大西洋军事指挥体系,成立了以艾森豪威尔为总司令的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并随后相继成立了一系列职能和地区司令部。美国通过增加在欧兵力和加强北约军事能力,实现了军事力量的前沿部署,巩固了对于西欧的控制。
其次,推动北约接纳欧亚战略支点国家。在讨论成立联盟之时,美国国内以及美英之间对于未来北约的范围曾存在着不同意见③Bullock A lan&Bevin Ernest.Foreign Secretary(1945~1951).London:Oxfo rd University Press,1985,pp.516~517.,最后美国决定暂不接纳敏感地区国家入盟。战略调整之后,北约接纳新成员的标准明显放宽,1950-1955年期间,希腊、土耳其和联邦德国相继入盟。这三国都不是严格意义的北大西洋国家,然而却极具地缘价值,处于遏制苏联势力扩张的前沿。希腊和土耳其的入盟使北约控制了地中海与黑海的连接水道,阻断了苏联与阿拉伯地区的地理联系。德国作为传统陆权大国尽管战败分裂,但仍是欧洲至关重要的地缘国家,地处东西欧连通的咽喉。西德的入盟更具有明显的地缘意义,一方面使北约的防线由莱茵河最终推至威悉河,直接与苏联势力边缘接壤;另一方面,扼守住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为北约提供了大量的作战力量。
再次,制定针对苏联的威慑战略。北约成立伊始的军事战略偏重于防御性,在1949年12月提出的《防御北大西洋区域的战略概念》中,美国利用核威慑能力向盟国提供军事保护的印记十分明显。战略调整之后,北约于1950年9月提出了“大规模地面作战”战略构想,使北约军事力量与美军接受同一战略的指导④侯小河等《:联盟战车——北约军事战略发展与现状》,第29页。。该战略强调北约建立地面力量优势,以期在战术核武器的支援下,依靠地面作战击败苏联及华约军队。到了1953年,美国又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要以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为依托,对苏联进行“闪电式”的核攻击。1954年12月,北约依据该战略着手制定作战计划。北约将苏联和华约的战略要地、作战部队、军事基地、主要工业区、人口和交通中心作为战略打击对象,以大规模地面作战部队作为防御力量,形成了对苏联的战略威慑。
最后,增加北约的军费开支,扩大军事援助的幅度与范围⑤许海云《:锻造冷战联盟——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研究(1945~1955)》,第388页。。北约的军费在地缘战略调整前后存在着巨大的反差。1949年的军费总额约为188亿美元,而到了1953年则达到655亿美元⑥刘志青《:北约的产生及其军事战略演变》,第215页。。随着经费的迅速增加,北约军事实力急剧增强。同时,在NSC68号文件的影响下,美国对于欧洲盟国的军事援助从数量和质量上大幅提升,国务院建议将提供西欧国家的军事援助增加150%,在下一个五年中达到125亿美元⑦许海云《:锻造冷战联盟——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研究(1945~1955)》,第387页。。
北约功能冷战化的转型是美国欧亚地缘战略调整的直接结果,表明一个由美国主导的以对抗苏联为目的的军事政治联盟最终形成,同时也意味着,美国为实现全球战略极欲建立欧亚霸权。
综上所述,战后的美国欧亚地缘战略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影响其形成的诸因素中,美国的地缘政治思想和理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被视为欧亚地缘战略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美国欧亚地缘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情形表明,这一战略作为一种对外战略,同样遵循着国家战略必须根据国内外条件及其变化来制定和调整的一般规律。作为美国选中的一种理想战略工具,北约的建立与形成无疑是美国欧亚地缘战略的产物,归根结底服从于美国维持其在战后世界上的优势地位与建立争夺全球霸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