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媒介艺术生产力初探
2011-03-19单小曦邓金玉
单小曦,邓金玉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当代媒介艺术生产力初探
单小曦,邓金玉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从古至今,媒介一直是艺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社会向纵深发展的21世纪,构成当代艺术生产力形态之一的“媒介艺术生产力”已经应运而生。媒介艺术生产实践中的作为艺术生产基础性物质力量和原动力的生产力形态就是媒介艺术生产力。媒介艺术生产力以当代新科技、新媒介催生出来的新型施动性媒介为生产工具,以高科技载体媒介及其设施为其他生产资料,以当代媒介带来的“拟态环境”或“信息环境”为重要生产对象,以当代高新媒介技术为主要生产技术,以当代媒介建构的艺术创造力、表现力为艺术生产者的主要生产能力。开展媒介艺术生产力研究对丰富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和艺术生产力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当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媒介艺术生产力;艺术生产;媒介生产工具;媒介生产技术
在信息社会向纵深发展的 21世纪,新科技革命造就的新媒介对人类社会文化生产的影响日趋深化,一种可以称之为“媒介艺术生产力”的艺术生产力形态已经应运而生。这并不等于说,媒介艺术生产力就是今天艺术生产力的全部,或今天的艺术生产力全部表现为媒介艺术生产力。而是说,作为当代艺术生产力类型之一的媒介艺术生产力已经生成,并逐渐发展成为了当代多元化艺术生产力构成中越来越显著、越来越有影响的艺术生产力形态。这是目前东西方艺术生产领域非常突出的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要想真正实现当代化,要想真正保持与时俱进或先进性品格,就应正视这一社会现实,并对这种新的艺术生产力形态进行切实深入的学理研讨。
一、艺术生产力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艺术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论和艺术生产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说过:“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此处有两点需要指出,首先,艺术是一种特殊生产方式;其次,艺术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受生产的普遍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的支配。但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提出艺术生产力的概念。明确运用“艺术生产力”一词并发展马克思艺术生产力理论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布莱希特把剧场当作艺术生产的实验工场,认为作家的创作能对整个社会生产起作用。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并与物质生产有类似的结构,其中的生产工具意义重大。他说:“艺术是一种生产,意味着艺术具有某种与直接的物质生产相类似的内在结构,劳动工具有着重要意义,在艺术生产中,艺术技巧决定着生产的成功与否。”①转引自: 温恕. 精神生产与社会生产: 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研究[M]. 成都: 巴蜀书社, 2008: 48.在具体阐释中,布莱希特非常看重新媒介技术与手段的运用,非常看重通过灯光投影、电影片断、蒙太奇等来突破传统“美学”的表现手法。他认为,运用新媒介技术来改变审美效果的做法会影响到艺术观众(即艺术生产关系中的消费者)的体验,从而加强艺术的社会政治功能。本雅明很重视艺术生产力中的物质部分,他引用保罗•瓦莱里的话说:“所有的艺术种类都有其物质部分,对这一部分,我们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来观察、对待;它不可能摆脱现代科学及现代实践的影响。近二十年来,无论是物质、空间还是时间,都已不同于以前。如此巨大的革新必将改变各种艺术的所有技术,并以此影响创意本身,最终或许还会魔术般地改变艺术概念。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准备。”[2]259实际上,本雅明在强调现代艺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变革带来了艺术本质的改变:“随着艺术作品的技术复制方法的多样化,它的可展览性也大为增强,以至于两种极端价值之间的量变——如同在原始时代——变成了艺术品本质的质变。”[2]270他非常推崇机械复制技术催生出的电影艺术,认为电影艺术通过机械手段,展示了异样的视觉世界,丰富了人们观照世界的方式。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本雅明强调革命的艺术家应当运用新的艺术生产力开拓出的报纸、广播、摄影、音乐照片、有声电影等新艺术生产形态改造旧的艺术生产方式,从中实现艺术家与群众之间的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最终实现改革社会的目的。
从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出发,阿尔都塞将社会结构分为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层次,认为每一层次都是一种实践,都是通过劳动工具加工原材料的过程。文学艺术就是对意识形态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生产过程,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在马舍雷的文学生产论中,作者是生产者,生产资料是文学体裁、惯例、语言、意识形态,生产产品是文学文本。在此过程中,并不是作者由无到有地把作品创造出来,作者的作用只是把早已存在的生产资料加工为作品而已。其中,艺术生产力只是一种加工生产资料的能力,与物质生产力类似。在阿尔都塞与马舍雷的理论基础上,伊格尔顿认为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与物质生产的结合,艺术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物质生产。伊格尔顿在分析本雅明《作为生产者的作家》时,首次从本雅明艺术生产论中总结出了“艺术生产力”概念,他通过分析指出,在本雅明的意思是“艺术像其他形式的生产一样,依赖某些生产技术——某些绘画、出版、演出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是艺术生产力的一部分,是艺术生产发展的阶段;它们涉及一整套艺术生产者及其群众之间的社会的关系。”[3]67这是“艺术生产力”一词作为单独的概念第一次出现。我们从伊格尔顿的总结中可以看出:第一,“艺术生产力”这个词从产生就与“技术”密切联系在一起,技术是艺术生产力的一部分;第二,艺术生产力涉及社会关系,具体地说,就是艺术生产力与艺术生产关系紧密联系,共同组成艺术生产方式。伊格尔顿重视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与物质生产的两种特性。他指出:“文学可以是一件人工产品,一种社会意识的产物,一种世界观;但同时也是一种制造业。”[3]65艺术生产依赖于某些生产技术,艺术工艺的变化会引起艺术形式的变化,从而会改变艺术家与群众、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运用印刷与手稿两种不同的艺术工艺来生产,会引起文学形式的不同,也会引起艺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即艺术生产关系的不同。本雅明和伊格尔顿都将媒介技术作为艺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媒介技术被单独作为一种生产力要素被提了出来。
自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学界对艺术生产力进行了一些专题性探讨。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艺术生产力就是艺术生产的能力和动力,艺术生产力可分为主观生产力与客观生产力,“艺术生产的客观生产力系统包括艺术生产的生产对象和劳动资料两大要素,主观生产力则是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起来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4]另一种观点认为:“艺术生产力是人类运用自己特有的思维与审美方式,利用特定的劳动工具,凭借自然界和社会劳动过程中无数含有‘美因’的事物,创造艺术产品,开拓审美领域,推进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一种社会能力。……艺术生产(构思、创作、制作、演出、流通、消费等)所需要的劳动者是具有一定专业常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气质的人;艺术生产的对象(劳动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含有‘美因’的事物(客体);艺术生产也要凭借特定的劳动工具和资料,如色彩、笔墨、画布、模特、钢琴等。”[5]还有学者指出:“同物质生产力一样,艺术生产力也包含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几个组成部分:一是在艺术生产中具有一定的艺术素质和审美创造能力的艺术生产者;二是艺术生产的劳动对象,即艺术生产者在艺术生产过程中所认识、加工、改造的社会形态和自然形态中作为艺术创造的各种活动对象;三是艺术生产的劳动资料,即艺术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相关设施或必要的物质手段。”[6]中国当代学者还把当代媒介、技术等引入艺术生产力理论的范畴。有学者指出,当代艺术发展与传播媒介联系紧密,媒介改变了艺术的结构与生产方式,在当代视觉文化时代,艺术生产不再追求真实,达达艺术、波普艺术、行为艺术、录像艺术等追求的是重新安排现实,或退隐到生产主体自我的内心世界。虚拟空间进入艺术世界,艺术生产处于消费时代的感官消费之中[7]。这种理论思索尽管还没有深入到艺术生产力内部,但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媒介并深刻影响了当代艺术生产力的发展。
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艺术生产力的相关研究,在艺术生产力的理论内涵、构成要素、存在结构、与社会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关系等方面确立了基本框架,为我们深入进行当代艺术生产力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 20世纪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都从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出发,看到了新的媒介样式对艺术生产力的影响、推动和改变,并试图将媒介因素引入艺术生产方式以及艺术生产力研究当中,给我们的当代媒介艺术生产力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上述多数理论家还是立足于前“第二媒介时代”或前媒介社会的文化现实进行理论思考。从今天的角度看,他们对于现当代媒介对艺术生产的影响的估计还略显不足。本文认为,从上个世纪 90年代开始,以网络兴起为标志,东西方进入信息社会或媒介社会的纵深发展阶段。在这一社会阶段,媒介对传统艺术生产力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写,媒介艺术生产力已经诞生。这是当代的社会文化现实。
二、作为“媒介生产”的艺术生产实践与媒介艺术生产力的诞生
从古至今,媒介一直是艺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史前文明时期人类的文学生产工具即是“口语-身体”媒介,而石器艺术、岩画艺术、陶器艺术等原始艺术生产所使用的刀、凿、斧等原始工具和石头、岩壁、陶土等生产材料不过是艺术生产所必须的施动性媒介和受动性载体媒介。到了农业文明时期,文字的诞生丰富了语言工具,轻便廉价的纸张代替了石头、泥版、象牙、陶土等笨重的载体媒介,笔墨书写代替了刀凿斧刻,印染材料的技术改进和笔墨纸张的新发展,促进了艺术生产的变革,人类的“部落化”艺术生产方式过渡到了个体化艺术生产方式。工业文明时期,首先是机械化带来的复制技术进一步改变了艺术生产与传播的方式,改变了艺术活动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进而艺术生产、传播从小范围的复制扩大成为高速、成批量的大生产。然后是电能的使用与电力的发明,为照相、摄影、电影、电视等新艺术生产形态的诞生开辟了道路。与此同时,机械、电力、电子等近现代技术促进了新的生产工具的诞生,油印机、打字机、留声机、磁带录音机、照相机、摄影机等使艺术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这样,机械印刷-电子媒介和集体化的艺术生产方式生成了。
然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可以像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那样,在计算机、网络、数字媒介技术兴起之后,新媒介给艺术生产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革。20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达到高潮,“计算机的出现则带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8]工业时代以机器大生产为特征,后工业时代或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媒介技术为标志。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的发明给人类的信息传播、艺术生产带来的革命是史无前例的,这不在于像历史上其他媒介、技术出现时那样,不过是人类传播媒介、传播技术的大家庭中又多出了某类新成员,而关键在于它们的诞生可以对此前几乎所有的传播媒介进行整合和提升,即所谓“媒介融合”。因此“继续谈论诸如印刷、收音机、电视、电影、电话和计算机等各种媒介,好像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实体已不再具有任何意义。”[9]3在斯特劳巴哈和拉罗斯两位学者看来,“传播媒介将被用作传播新世界的一个包容性术语,在这个新世界中以前传统的媒介之间存在的明显区别将快速消失。”[9]8媒介融合不仅是多种媒介的简单相加,更是传播媒介在推动人类信息生产传播方面的一次整体性大飞跃。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各种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都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很显然,计算机和网络是媒介融合的纽带和平台,而数字技术则是关键性的技术引擎。所谓数字技术即是以“比特”(bit)电子符号为载体,将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二进制数字化模型,进行信息的采集、处理、储存、传播的新媒介技术。数字媒介技术,在理论上可以使一切语言、符号、声音、影像转换成为数字信号,通过数字编码、复制、合成、解码等方式进行包括文学艺术信息在内的所有文化信息的生产、传播与接收。“在一张音乐光盘中,声音的取样是每秒44 100次,声波的波形被记录成不连贯的数字。当比特串以每秒44 100次的速度重现时,能以连续音重新奏出原本的音乐。由于这些分别取样的连续音节之间间隔极短,因此在我们耳中听不出一段分离的音阶,而完全是连续的曲调。”[10]24-25声音信号的解码与还原使音乐这种艺术门类能够通过技术方式传播。图像的传播也是如此,“你只要把电子照相机的道理想成是一个在影像上打出精密的格子,然后记录每个格子的灰度就可以了。假定我们把全黑的值设为 1,全白的值设为 255,那么任何明暗度的灰色都会介于这两者之间。……用这种严密的格子和细致的明暗度层次,你可以完美地复制出肉眼难辨真伪的图像。”[10]25相片可以通过像素的拆解与恢复来传播,通过对格子精细度、明暗度的调整,可以调整图像的效果。
“有什么样的技术水平、技术手段,有什么样的可资表达的特定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文学艺术的物质载体、传播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应的文学艺术的体裁、样式。”[11]新媒介、新技术首先为刷新传统艺术形态提供了可能。电脑与网络已经成为了今天音乐创作与再创作的平台。计算机不仅仅可以记录、逼真还原演奏的乐曲,还可以创作音乐,通过软件程序作曲和演奏。网络带来了崭新的音乐欣赏模式,音乐由原来的磁带、VCD形式变成了网上的MP3、MP4、RM、WAV格式。在数字时代,甚至出现了不用人出席,直接通过电脑控制、钢琴琴键自动弹奏的音乐。当代绘画能够以电脑软件为生产工具,通过电脑制作来完成。电脑软件从色彩、构图到表现所能达到的高度和广度,其效果和效率让不少艺术工作者惊叹。今天,“电脑绘画”已成为事实,艺术家能按电脑的不同程序进行“作品”的构思和设计,并将显现在屏幕上的图像用相应的辅助手段,如打印技术实录下来,然后再用必要的绘画材料,如丙烯、油彩、水彩等使之现于画布、画纸之上。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运用胶片制作,20世纪后半叶,由于数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影制作的方式有了新的改变。“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电影制作的技术,也改变了我们的电影观念。数字化是一种新的艺术手法、一种更为自如的电影语言,它可以在全新的电影思维中,结合其他电影元素创作出更为完美的艺术作品。”[12]在数字化技术条件下,虚拟现实电影与虚拟非现实电影产生了。虚拟现实影片如1994年的《侏罗纪公园》,运用数字技术创造了能呼吸,有真实皮肤、肌肉和动作质感的角色。计算机动画技术和机器模型拍摄相结合,六种不同类型的恐龙在草地上狂奔捕猎。数字技术的运用,创造出视觉特效,使影片产生了奇特效果。虚拟非现实影片如《骇客帝国》、《哈利•波特》、《指环王》等,运用大量的数字技术虚拟非现实的时空,以超常想象力来表现想象的画面。这些画面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从大脑中产生出来后直接进入计算机,以数字化形式生成。也正是依托于采用数字技术的计算机和网络媒介,当代艺术生产从二维发展到三维、四维空间,可以对物像、运动全真模拟,可以使艺术形象活动于超越时空的虚拟空间。计算机技术支持的信息革命,还直接导致了动画、游戏及其他多媒体、新媒介艺术形式的诞生。电脑艺术与网络艺术是数字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们融合了数字处理、现代通讯、网络传输以及多媒体等多种技术。在电脑艺术和网络艺术中,最常见的有网络文学、计算机音乐、电脑绘画、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等。网络游戏是互动性很强的一种存在形式。虽然现在对于这种游戏是否属于艺术尚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电脑与网络游戏中不乏艺术作品。如网络游戏《仙剑奇侠传》就具有强烈的艺术特色,它有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并被拍摄成电视作品。
总之,在当代媒介融合、媒介全面数字化的文化语境中,媒介已经全面参与了某些艺术生产的方方面面,一种可以称之“媒介生产”的艺术生产类型已经凸显为当代社会文化生产现实。而在媒介生产实践中,作为艺术生产基础性物质力量和原动力的生产力形态就是媒介艺术生产力。
三、媒介艺术生产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那么何谓媒介艺术生产力呢?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当代学者对艺术生产力的要素的思考,基于当代媒介对当代艺术生产发生的重大影响的社会现实,本文把媒介艺术生产力理解为当代新科技、新媒介催生出来的一种以当代新型施动性媒介、高科技载体媒介、高科技媒介设施为生产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以当代媒介过滤的“拟态环境”或“信息环境”为主要生产对象,以高新媒介技术为主要生产技术,以当代媒介建构的艺术创造力、传播力、接受力为艺术生产者主要生产能力的媒介化的新型生产力形态。可以从媒介对生产对象、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者等的介入、改造、合流、制导出发,将媒介艺术生产力的要素确定为媒介艺术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媒介艺术生产对象、媒介艺术生产资料、媒介艺术生产技术。
媒介艺术生产资料即媒介艺术生产所需要的生产工具、相关设施或必要的物质手段的总称。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一大要素,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13]121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者自己的身体、土地、经过加工的石块、木头、骨头、贝壳、被驯服的动物等,都是劳动资料。从马克思对劳动资料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劳动资料当中有一部分本来就属于媒介。劳动者自己的身体是早期手口相传的文化生产中运用得最多的身体媒介;石块、甲骨是石器艺术生产与甲骨艺术生产中的重要的载体媒介。在当代作为媒介生产的艺术生产实践中,生产资料的媒介性质越来越突出。生产工具是艺术生产资料中最重要的因素。在物质生产中,劳动资料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系统,发动生产工具的动力系统和能源系统。在传统的艺术生产中,只需要简单的笔墨纸砚,就能完成文化生产的大部分生产过程。此时,对于文学生产而言,用毛笔抄写与用铅笔抄写、用黑墨水与用蓝墨水、用端砚与用其它砚、用白纸与用红纸等等,对内容表达的影响都不是特别大。无论是施动性媒介,还是载体性媒介,作为生产工具,它们体现出了“纯粹工具性”的特征,作品也很少因为使用的媒介工具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审美差别。当代,计算机介入媒介艺术生产实践之中,艺术生产资料迅速现代化、科技化,这使媒介工具深刻影响产品生产内容成为可能。网络文学在生产方面就出现了人机结合的写诗机;影视艺术在生产方面出现了全部用数字技术在计算机上制作的影视作品。此时,媒介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与手段,而且还使艺术生产的过程与产品被刻上了明显的媒介的印记。计算机、网络媒介使艺术生产具有超链接性、互动性的特点。接龙小说、网络游戏、互动艺术、赛博文学、超文本写作之所以具有与传统艺术根本不同的存在方式,根本原因就在于计算机、网络、数字化等新媒介工具的使用。
媒介艺术生产对象就是媒介艺术生产者在媒介艺术生产过程中所感受、体验、认识、加工、改造的对象,包括自然形态、社会形态的生产原料、资源以及各种当代媒介提供给我们、包围我们的拟态生活或信息生活。传统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人们加工的自然物,如影视作品中拍摄的没有经过人工改造的原始森林、蓝天、白云等;另一类是人类的社会文化生产活动、生活活动本身及其产品。在早期的艺术生产中,生产对象以自然物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所谓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从艺术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整体来讲,社会文化活动及其产物在艺术生产资料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里的关键之处在于,当代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在当代媒介的强力干预下已经走向了虚拟化,即今天的人类越来越处在被媒介包围的“拟态环境”或“信息环境”中生活。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较早意识到了“信息环境”的存在问题。他的着眼点是现代社会日益复杂,而人的活动范围和精力又是有限的。要了解外界信息就要通过“新闻供给机构”。而新闻报刊给人们带来的信息又是经过选择和加工的信息。但对于越来越依靠大众传媒的现代人来说,渐渐的把这种“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当成了现实环境。梅罗维茨的传媒“情境论”也涉及到了“信息环境”的相关问题。他认为,在现代社会,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必然导致人类行为的变化,其中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对社会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更令人瞩目,因为它能更有效地重新组织社会环境,并削弱自然环境与物质“场所”间一贯密切的联系。总之,今天的艺术生产者无法逃离这样的信息环境对他的包围,这种信息环境也必然构成了他们进行艺术生产活动的生产对象。具体言之,在今天的一些艺术生产活动中,生产者可以不必从原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而主要从媒介提供的信息环境中取材便可完成艺术生产。比如当代艺术家张千一没有到过青藏高原,却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提供的关于青藏高原的图片、影片、音乐等材料激发灵感,创作了优秀的音乐作品《青藏高原》。
媒介艺术生产技术指媒介艺术生产活动中生产者所使用的、提高生产效率所依凭的和促进当代生产工具、生产对象不断高科技化的现当代科学技术。在传统艺术生产中,技术的运用只处于一般地位,艺术生产效果主要来自生产主体的艺术创造性,而技术的进步也主要体现在艺术生产工具的变革之中。工业文明时代,技术渐渐成为了艺术生产的强大推动力,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在当代信息文明时代,现当代科学技术成为信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技术要素越来越显现为艺术生产力中的突出要素,它甚至直接参与了艺术生产的核心过程,成为了主角之一。比如,当代影视艺术生产已经离不开数字技术、计算机剪辑技术等;在网络媒介文化生产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应用技术是其得以存在的基础;在手机文学生产过程中,手机的生产与应用技术等使手机文化具有即时性等特点;在其他新媒介艺术生产过程中,新媒介技术是其得以存在的前提。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新技术和新媒介已经无法分离,或已经结为一体,成为了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此,可以把这种作为生产力要素的技术看作是媒介艺术生产技术。
媒介艺术生产者的生产能力指的是在媒介艺术生产活动中,各类生产者的艺术表现出的创造力、表现力等。马克思认为,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可以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3]190。可见,艺术生产者的生产能力与多方面的要素有关,包括生产者的体力、生理结构、审美心理、文化修养和传达能力。从口头话语时代、印刷文本时代到电子媒介时代,媒介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着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带给人不同的体验。从口头文化阶段到书写文化阶段,人们从动态的认知世界方式转向静态的认知世界方式,并伴随着人在认识世界时的哲学反思过程。口头文化是双向即时的互动交流,所以是动态的、瞬时性的。书写文不仅可以把信息记录下来,还能引起人们的凝神静观。今天,数字媒介使复制、粘贴、蒙太奇、随机运作等艺术生产手法广为使用,而艺术消费者长时间接触这样的表现形态,也必然带来不同于传统凝神静观的接受知觉方式。读者与作者、制作者与观赏者、作曲家与听众之间边界的含糊不清,数字传媒呈现出的“互文性”、“拟像”特征,破坏了理性主义和机械论世界观的等级制对立。“数字媒体彻底改变了人的视觉、认识思维和行为方式,它的全面普及将可能导致以文学和平面图像为基本媒介的文化形态,让位于以人工思维和数据处理为基本形态的多媒体影像文化。”[14]在赛博空间,超文本链接以多重性的路径提供了一个非线性的语义网络,从而突现出非线性、非等级、无疆界的阅读与思维方式。以前,人们在欣赏舞蹈和钢琴曲时,会聆听、感受和想象,体会一种情境,会畅神于无比美妙的审美意境之中。今天,人们也许更多地关注浅表性画面本身。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意味着生产者的自由表达具有更加广阔的天地,也培养了他们的另一种思考方式。美国科学家诺尔被认为是第一个开创计算机绘画的人,他通过自己对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艺术与蒙德里安的抽象艺术的研究,运用计算机创作出了电子生成的影像。20世纪 80年代,大卫•霍克尼、凯斯•哈林、珍妮弗•巴雷特、安迪•沃霍尔都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新媒体艺术家也是某种软件的运用高手。一个影视导演掌握的新媒介技术越多,在影视作品创作表现时,就越可以达到挥洒自如的创作境界。当代艺术生产过程中的媒介技术含量增多了,生产者对媒介技术的重视甚至超过了对艺术作品的内容的重视。总之,媒介艺术生产中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已经深深处于新媒介以及新媒介技术的建构之中。
[1]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第3版.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82.
[2] 本雅明. 经验与贫乏[M]. 王炳钧, 杨劲, 译.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3] 伊格尔顿.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 文宝, 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4] 李中一. 何谓艺术生产力[N]. 文艺报, 1995-2-25(3).
[5] 邓也穆.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艺术生产力的开发[J]. 社会科学战线, 1993, (4): 258-267.
[6] 宋建林. 艺术生产力的构成与特征[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3, (2): 68-74.
[7] 罗一平. 媒介与艺术生产[J]. 美术观察, 2003, (5): 90-93.
[8] 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29.
[9] 约瑟夫·斯特劳巴哈, 罗伯特·拉罗斯. 今日媒介: 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M]. 熊澄宇, 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0] 尼古拉•尼葛洛庞蒂. 数字化生存[M]. 胡泳, 范海燕, 译.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6.
[11] 李四达. 数字媒体艺术史[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92.
[12] 童芳. 新媒体艺术[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130.
[13] 马克思. 资本论[C]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14] 欧阳友权. 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88.
Explor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istic Productive Forces of Media
SHAN Xiaoxi, DENG Jinyu
(School of Liberal Art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China 541004)
Since ancient times, media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rtistic productive forces. In twenty-first century when information society develops further, “artistic productive forces of media” has already emerged, which constitutes one of the forms of contemporary artistic productive forces. The form of productive forces,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basic material force and motive power of art production in practice of artistic production of media, is artistic productive forces of media. Artistic productive forces of media takes new imposing media catalyzed by contemporary new technology and media as tools of production, takes media with high-tech vehicles and its facilities as other means of production, takes “pseudo-environment” or“information environment” brought by contemporary media as an important production target, takes contemporary high-tech media technology as the ma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akes artistic creativity and expression of contemporary media construction as the mai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art producer. Study on artistic productive forces of media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enriching Marxist theory of artistic production and artistic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Marxist theory of artistic production.
Artistic Productive Force of Media; Artistic Production; Tool of Production of Media;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Media
(编辑:付昌玲)
G206
A
1674-3555(2011)03-0027-08
10.3875/j.issn.1674-3555.2011.03.005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2010-11-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ZW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JC751013)
单小曦(1971- ),男,吉林长岭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