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新探:一个路径依赖的视角

2011-03-19朱仁显卢碧珍

天府新论 2011年4期
关键词:变迁制度政治

朱仁显 李 凯 卢碧珍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新探:一个路径依赖的视角

朱仁显 李 凯 卢碧珍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意义非常重要的一次自强运动,它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改君主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倡导民权、平等。但是由于报酬递增以及政治市场的不完全,自我强化机制使专制主义制度陷入了路径依赖,专制主义制度被“锁定”在一种无效率的状态。戊戌变法由于无法打破路径依赖下形成的制度均衡,无力实现制度创新,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这里,我们认为可以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来找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制度变迁;路径依赖;戊戌变法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外国殖民者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一直以来以 “天朝上国”自居的封建帝国沦为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而到了19世纪 90年代,西方殖民者更是变本加厉地侵略中国,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存亡危在旦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知识分子们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以图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史称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场宣扬资产阶级思想、鼓吹民权的启蒙运动。不过令人痛惜的是,这一变法运动最终却以流血政变而失败告终。对于这一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的失败原因,可谓众说纷纭,不胜枚举。但大都归结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只依靠无实权的皇帝,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等多种因素。这些解释都具有其合理性,但是这些解释大都着眼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内外部影响原因,缺乏从制度本身属性特点进行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毕竟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制度变迁,具有强烈的制度主义取向。而新经济史学派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在解释经济史时发现由于制度存在着路径依赖,即使经济制度是低效的的,国家也会维护这种无效率的制度。路径依赖的发现无疑为我们解释、探究具有制度主义取向的历史事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些历史事件中的制度变迁,发掘制度发生变迁的原因、过程以及失败的原因。所以,本文就尝试着用路径依赖理论来探讨具有强烈制度主义取向的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从1973年的《西方世界的兴起》到1981年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作为西方学术界新经济史学派领军人物的道格拉斯·诺斯教授一直在用最先进的经济理论去重新解释和研究西方的经济史,并强调理论和历史的统一性。诺斯意识到,在经济史中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之后,他将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融合进他的制度变迁框架内,并以此来解释经济的增长这一经济史中的热点问题。不过,在他考察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落后的国家并没有选择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而且有些国家还长期陷入不发达、总是走不出经济落后和制度低效的怪圈。诺斯将这些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认为正是这些国家旧制度的自我强化导致了上述问题。对于路径依赖,最一般意义上的解释就是指“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象进入一种特定的 ‘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1〕。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有两种不同的向度:一种是良性的路径依赖,就是指初始制度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具有报酬递增的效果,促进经济增长,产生了路径依赖的正效应;一种是恶性的路径依赖,指制度变迁可能会沿着错误的路径进行下去,直到进入“锁定”状态,阻碍经济增长和其他替代性的制定安排的进入,使制度安排陷入无效率的状态。

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中,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的市场的存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轨迹,使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得以发挥作用。而自我强化机制使初始制度一旦确立,就会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进,并限定以后制度变迁的路径。而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又来源于规模效应、学习效应、合作效应和适应性预期。(1)规模效应。指一项制度的初始设置成本会很大,但是随着制度实施规模的扩大会不断地下降。不过,从另外的角度讲这也同时意味着改变现有制度和采用一种新制度的成本会由于实施规模的限制而大大提高。 (2)学习效应。指适应初始的制度结构给人们所带来的收益会引导人们互相效仿和学习,加速该制度的扩散,使越多的人采用某种制度。结果该制度却变得越来越难以改变,即使已经被“锁定”在低效的状态下。 (3)协调效应。指制度主体为适应既定制度而采取的相互配合的行动会产生合作利益,同时,与既定制度相适应的配套规则会建立起来,对既定制度起到补充和协调的作用。这样,任何改变既定制度的努力不仅危及制度主体的利益,而且势必危及各种配套制度及其相关者的利益。 (4)适应性预期。指人们对某项制度的预期有一种自我实现的特征,认识到这种制度未来还会继续流行,个人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这些预期实现。不过,进一步探究,我们会发现,路径依赖产生的深层原因还是离不开利益与成本的某种考量。因为,对于组织和个人而言,一项制度一旦确立,就会形成某个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对现在的制度有强烈的要求,只有巩固和强化现有制度才能保障他们继续获得利益,那怕新制度对全局更有有利。

路径依赖在政治发展过程中也是明显存在的。因为政治的集体性、强制性、复杂性以及不对称性使政治制度的报酬递增,而且政治市场也是不完全。这就必然要求政治活动在制度的环境下开展,所以在政治制度建立和变迁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规模效应、学习效应、合作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换句话说就是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政治制度也存在着自我强化机制,从而使政治制度的变迁沿着特定的路径演进下去,并排除其他潜在的或者更优的制度很难对它进行替代。路径依赖表明政治发展存在惯性。它意味着一旦一个国家或地区沿着一种轨迹开始发展,改变发展道路的成本非常高。尽管存在着其他道路选择,但已建立的制度会阻碍对初始选择的改变。总而言之,路径依赖理论其实就是强调历史是重要的,认为特殊的时间安排和发生顺序会造成不同的结果。这是一种新的历史观,虽然还存在无法进行经验验证,无法预测未来,在解释内生性制度变迁时不具说服力等缺点。但是,它毕竟为我们解释历史,尤其是历史中的政治事件提供了一个特别新颖的视角。尤其是在解释兼具传统政治制度的转型与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的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时。

二、专制主义制度的初始选择与报酬递增

路径依赖理论非常重视制度的初始选择,因为过去的选择会影响到后来可能的选择。作为明朝统治秩序的继任者,清朝统治者基本上是延续了明朝的各项制度。延续了两千多的专制主义制度成为清朝统治者在创立清王朝时初始的制度选择。原因除了其少数民族的身份及其阶级属性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专制主义制度是一种能使满清贵族这一当时最大、最有权势的统治精英利益最大化,能使清朝统治者爱新觉罗氏租金最大化的统治制度。“经济人”本性注定了他们在选择初始制度时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选择有利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制度结构,并通过这种制度结构将整个社会资源的分配固定化、模式化。

专制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实现清朝统治精英的利益最大化,是跟专制主义制度本身的属性特点是有必然的联系的。专制主义是我国历史发展序列中最为重要的制度结构,主导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我国的专制主义制度开始于秦朝,历经汉、唐、宋、元、明等各朝各代而不断得以加强,而明朝是我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发展的顶峰。专制主义是其制度结构的最大特点,其他的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皆从属于这一制度结构。在这样的制度结构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集行政、司法等大权于一身,并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不仅将所有的政治上的事务当成个人的事情来处理,还将个人的事情抬升到政治层面来处理,公与私的界线在没有制约的权力的干预下变得严重模糊;而且皇帝也被神化成天命的唯一代言人,“成为认识的最高权威和终极裁决者”〔2〕。皇权还通过主导官僚体制支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官僚们由统治者直接任命,并以 “忠”为纽带向皇帝效命。统治者通过科举制度将社会各阶层的精英分子纳入到政治和官僚系统,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维护君主利益的统治阶级。除此之外,统治者们还会通过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控制社会经济发展,因为“工商业破坏了稳定的国家赋税和徭役来源,商人与国家即君主争利而破坏了统治者的垄断租金和绝对权威”〔3〕。在这样的制度结构中,专制主义的统治者很容易通过他所掌握的专制权力使整个社会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服务。

这样,专制主义的制度结构就得以在清朝延续,直至辛亥革命。虽然在具体的机构和职能设置上有所变动,但这都不影响专制主义的制度结构在清朝统治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当专制主义的制度结构被清朝统治者以暴力的形式再次在华夏大地确定下来以后,它就开始呈现出了报酬递增的趋势。显然,这里的报酬递增是对掌握暴力工具,能够压制对抗性政治集团的清朝统治者而言的。具体来讲专制主义制度的报酬递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后通过建立起专制主义制度掌握了足够多的经济、文化、政治的资源。在掌握了这些资源后,清朝统治者从经济上开创了“康乾盛世”这一社会经济繁荣局面,使人民日益富足;从文化上“建构‘道统’,塑造其儒家‘道统传人’形象”〔4〕;在政治上,灭除明朝残余的政治势力,清除天地会等反清组织。在这过程中正是专制主义制度使清朝统治者们增强了其统治整个中国的合法性。

(2)专制主义制度使清朝统治者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一方面通过不断征战平定周边少数民族的叛乱;另一方面通过朝贡体系使朝鲜、琉球等周边国家向清朝皇帝俯首称臣,从而使皇帝的权力在边界上得以不断扩展,“天朝上国”的地位得以巩固。

(3)专制主义制度由于使皇权混淆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从而增加了统治者支配国库中的财政收入用于宫殿的建设以及其他宫廷和皇室的开支的随意性,从而可以集全国之力满足统治者们的骄奢淫逸。而由皇权主导的官僚集团也能在专制主义权力的庇护下通过搜括老百姓、腐败、官官相护等方式增加他们个人的收益,实现其金钱、权力、地位等的报酬递增。

三、专制主义制度的自我强化

如上所述,在组织化利益的驱动下,满清政府继承的专制主义制度是报酬递增的。而同时,政治市场在专制主义的制度结构中更不可能是完全的,因为权力为统治贵族完全垄断造成了专制主义制度结构下的大量不完全的信息、机会主义和高昂交易成本。所以,一旦出现报酬递增,专制主义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就会发生作用,通过它所掌握的资源维护自身的地位,即使制度已经陷入了“无效率”的状态。所以,我们看到即使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已让清政府的统治步履维艰,可清朝的统治者们还是不愿意承认这是由于制度上的差距造成的。他们反而天真地认为“今时时局,惟以激发忠爱,讲求富强,尊朝廷,卫社稷为第一义”〔5〕,只要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实现工业化就可以挽救已经病入膏肓的清朝统治。也因此,他们根本就不认同维新派“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6〕的主张。

对于专制主义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专制主义制度建立的成本是很高的,一般都要通过战争或者政变来实现。而战争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会有很大的人员伤亡,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即使是政变,组织、说服以及强制的过程都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众所周知,满清是经过长时间的战争才建立清政权,确立清朝的专制主义制度的。所以,它付出了高昂的成本。而继续推行这些制度就会降低单位成本和追加成本,那么此时作为受益者的清朝统治集团当然就会固执地认同和坚持这一能给它带来更多收益的选择。

(2)清朝的专制主义制度结构确立之后必然会给体制内享有特权的满族人带来收益递增,当然也包括一些进入清朝统治集团的汉人。因此会有很多人通过效仿和学习来适应这样的制度结构,以期获得收益递增。科举制度就只这样一种学习机制。这样,这些学习者就会“服从它的内部规则,不但在身份上成为精英,而且在行动和思想上成为这种精英机制的辩护者”〔7〕。这就加速该制度的扩散,使越多的人认同和维护这一制度机构。

(3)仅靠专制高压当然是不能实现清政府近三百年的统治,专制主义的制度结构也需要其他制度的配合以解决社会、文化、经济,民族等问题。这样,一项正式制度就衍生出了大量的其他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而且作为“异族”来统治汉人的清政府也需要跟其他的政治组织建立协调关系,而协调关系的确定也伴随着互利关系的建立。这都会对制度变迁形成某种阻力。

(4)政治活动的开展一定要靠适应性预期来支撑的,否则就难以开展。因为在政治活动作为一种集体行动,其结果与努力程度之间的联系是不大的。所以,清政府统治期间,在统治集团中存在适应性预期是符合逻辑的。他们期望当下的制度能继续存在下去,并对制度的继续运行设定了某种预期,以期能增加收益。这就必然会排斥制度方面的任何变动。总而言之,随着满清统治者确立了专制主义的制度结构,其自我强化机制就在利益的诱导下开始发挥作用了。

四、路径依赖: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一旦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开始发生作用,制度变迁就会陷入路径依赖,旧制度就会千方百计地排斥新制度,维护自身的存在,即使旧制度已经陷入了无效的状态。路径依赖使政治制度演进的路径被“锁定”,而要打破路径依赖就不得不付出巨大的成本,原因就在于政治制度的强制性,政治活动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政治权力的不对称性,政治意识形态的稳定性。作为一场政治维新运动的戊戌变法,其意图就是要摒除专制主义制度的弊端,实行君主立宪,实现专制主义制度向西方君主立宪制度的变迁。无奈专制主义制度自我强化机制形成的路径依赖使这一中国历史伟大的变法运动最终归于失败,实在让人扼腕叹息。不过,深思之后,我们会发现戊戌变法的失败是有其必然性的。因为当时的维新派还不具备打破路径依赖的能力、时机和勇气。

当专制主义制度进入路径依赖以后,戊戌变法就面临着巨大的阻力。这些阻力来自于在不断自我强化的专制主义制度下形成的利益集团。这些在旧制度下报酬递增的利益集团主要包括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和光绪,享有各种特权的八旗贵族,庞大的官僚队伍,进入清朝体制内的汉族权贵等。这些集团都受益于专制主义制度,是专制主义制度自我强化的推动力量。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着协作效应的,是一种互利的关系,而且都对专制主义制度存在着某种适应性预期。而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推行的裁汰冗员,取消重叠的行政机构;废八股,改革科举制度;保护和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裁减绿营等等措施对这些顽固派利益集团的触动都很大。这些改革不仅会结束专制主义制度形成以后的规模效应,减少甚至消除旧制度下形成的适应性预期,而且会使学习效应和协调效应带来的收益降到最低。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必然会联合起来扼杀变法,以维持现有的制度。

慈禧在维新运动前期是支持变法的。因为如果没有得到把持任免二品以上大员权力的慈禧的允许,变法是无法开始和开展的。而且,慈禧也曾向光绪帝表示:“汝但留祖宗神主不烧,辫发布剪,我便不管”〔8〕。这其实就是在暗示光绪皇帝只要变法不触及专制主义的制度结构,她就会给予某种程度上的支持。她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变法并没有超出她的适应性预期。她心目中的维新变法和洋务运动是大同小异的,都是为了维护或者改进专制主义制度。可是,一旦她认识到戊戌变法与洋务派主张的不同,意识到变法是对专制主义制度的否定,发现“康有为对儒家经典和朝廷上下的腐败进行攻击威胁到了自己整个统治”〔9〕,她就立即转变了态度,转而对戊戌变法进行血腥镇压。足以看出,慈禧是不容许对专制主义制度进行任何变迁的。

其实,光绪帝也从来没有想过用君主立宪来取代专制主义制度。对于光绪帝在变法中的态度,著名的历史学家胡绳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光绪皇帝当时不可能区别维新派和洋务派,他是把维新派当做洋务派的后起之秀来使用的”〔10〕。其目的很明显,就是“想借‘变法’改变有位无权的傀儡处境”〔11〕。所以,对于维新派的很多主张他都是虚与委蛇,对维新派变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倡平等、民权等变法主张更是置之不理,“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所发上谕虽然有一百多条,但其重点和脉络很清楚,反复强调的主要是练兵和筹饷”〔12〕。

所以,作为专制主义制度代理人的慈禧和光绪帝是不可能让维新派进行任何触及专制主义制度的变革,而只允许像洋务运动那样通过保持现存制度结构,透过对制度的修修补补来解决新问题,虽然当时的制度结构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成为民族耻辱的源头。不单单是慈禧和光绪帝,在专制主义皇权主导下获得大量收益的八旗贵族,官僚队伍,汉族权贵等也在中央和地方层面上去阻止变法,他们不仅在地方上抵制变法,还怂恿和支持慈禧对变法活动进行镇压。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阻止制度变迁,使制度变迁沿着既定的路径前进。例如,张之洞曾经就是北京强学会的会员,而且还在上海资助了维新派的活动。但是,在他意识到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本质差别后,意识到变法是对专制主义制度的颠覆后,他就立即站到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对立面去了,并著《劝学篇》一书与维新派展开论战。

既然,既得利益集团如此的强大,那么维新派在破除制度变迁阻力时就要付出高昂成本。因为新制度的建立“不仅需要制度组织机构的设计和运行规则的制定,还更大程度地涉及人们对历史传统的扬弃,思想观念的转变,甚至生活方式的变化”〔13〕,同时还要对其他相关配套制度进行构建。而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与阻扰,建立新制度当然要比在旧的制度框架内调整旧制度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而且既得利益集团还会维持传统的政治文化,使其在意识形态上保持绝对的权威地位,这样传统政治文化就“能持久地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方式、政治态度、政治结构模式、政治的稳定和变迁”〔14〕。而很显然,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维新派由于力量还很弱小,根本就无法承担起如此高昂的成本的。所以,他们是没有打破路径依赖的能力的,而只能去借助儒家思想来阐发变法主张,并依靠一个没有实权且志不在此的皇帝来推行变法主张。

但是,在缺乏打破路径依赖能力的情况下也并不是不能实现制度变迁。只是,在这种情况下,打破路径依赖需要借助于战争、政变、萧条等重大外部冲突或危机事件去冲破原有的制度均衡,使现有的制度发生断裂。可是,在戊戌变法进行时,清朝内外并没有促使专制主义制度发生断裂的因素。虽然民族危机已经迫在眉睫,可西方殖民者视清政府为其侵略、奴役中国最好的工具,所以乐于支持清政府将制度维持在这种无效的状态。也就是说,西方的侵略对清政府而言并不是它统治中国的威胁。而太平天国以后,在清政府的打压下,国内反抗清政府统治的武装运动也基本上很难对清政府的统治构成威胁。那时的袁世凯羽翼还未丰满,所以他选择了以告密的方式来稳固他的地位,而不是像在辛亥革命时的倒戈一击。所以,从整个国内外的大环境来看,19世纪 90年代是不存在打破旧的制度均衡的国内危机事件与因素。再加上维新派缺乏打破旧的制度均衡最基本的勇气,企图通过讨好专制主义者来推行变法。所以,戊戌变法注定要失败,且路径依赖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杨龙.径依赖理论的政治学意义 〔J〕.宁波党校学报,2003,(1):38-41.

〔2〕朱仁显.人治、王权、礼治清官期盼——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 〔J〕.福建学刊,1996,(4):55-62.

〔3〕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 〔M〕.人民出版社,2006.99.

〔4〕孔定芳.清初朝廷与明遗民关于“治统”与“道统”合法性的较量.江苏社会科学,2009,(2):189-197.

〔5〕张之洞.劝学篇 〔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

〔6〕戊戌变法资料:第 3册 〔Z〕.21.转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7〕李月军.中国政治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J〕.学海,2009,(4):38-46.

〔8〕戊戌变法资料:第 1册 〔Z〕.342.转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9〕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283.

〔10〕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91.

〔11〕张怡梅.略论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的倾向性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2):123-126.

〔1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89.

〔13〕章兴明.政治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探析 〔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6):48-50.

〔14〕朱仁显.人治、王权、礼治清官期盼——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 〔J〕.福建学刊,1996,(4).

K256.5

A

1004—0633(2011)04—132—05

2011—04—05

朱仁显,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当代中国政治;李凯,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与当代中国政治;卢碧珍,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福建厦门 361005

(本文责任编辑 刘昌果)

猜你喜欢

变迁制度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