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往来,小心“红包焦虑症”
2011-03-18寸心
寸心
1
三年前,我和老公贷款买下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买房后,每月2000元的房贷,让我俩的生活顿时紧张起来。
尽管平时省了又省,可一些意外的支出总是防不胜防。有一次,离月底还有几天了,我喜滋滋地对老公说:“这个月看来不会超过预算了,应该能存下2000元钱!”老公也挺高兴。
哪知,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二天,我接到同学梁霞的电话,她的儿子周六办满月酒,让我携先生前往。我回到家,刚要把这件事情说给老公。他从包里掏出一张红色请柬,向我扬了扬说:“本月28号同事结婚,下‘罚款单了,看来什么话都不能说在前头!”
就这样,我和老公分别封了红包,参加了两场宴席,当月花费自然也超出了预算。
年关将至,我和老公家都在外地,虽然很期待回到父母身边过年,但考虑到成本实在太高,我俩决定留在省城过年。
然而,就在腊月二十七那天,婆婆给老公打来电话,说:“你们还是回来过年吧!你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老是念叨着你,回家来陪陪她吧,奶奶从小对你可是最好的啊!”
腊月二十九晚上,我和老公顶着寒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个小山村。奶奶见到了孙子激动得老泪纵横,老公握住奶奶瘦骨嶙峋的手,泪水涌了出来,祖孙俩当晚说了很多话。
大年初一,按当地风俗,晚辈们过来拜年。老公家是个大家族,侄子、侄女众多,他拿出红包派发压岁钱,亲侄子、侄女每人一百元,堂侄子、侄女每人五十元,一共派出去近二十个红包。老公还分别给了奶奶、父母五百元钱的孝敬钱。这天,光是封红包就花去了将近两千元。
在家里陪了奶奶5天后,老公便急着和我返回了省城。这一趟回家过年,来回路费加上给老公家人买礼物,再加上红包,前后不到一周时间,我们就花费了五千多元,这些钱我俩节衣缩食三个月也攒不下来!
2
半年后,我们拿到了新房钥匙,稍微收拾了一下,买了些简单家具就搬了进去。没过多久,我们有了自己的宝宝。
有了孩子后,家里开支顿增。而防不胜防的红包支出,更让老公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之中。
2010年8月,我们攒够了一笔钱,想给家里添一套书柜。殊料就在8月28日那天,我老家的姐姐打电话过来,说外甥女小倩9月初开学,要从我这里取道上海读大学,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挂掉电话,我突然意识到,姐姐打这个电话是有用意的。当初,我读大学时,辍学打工的姐姐没少给我寄钱。如今,小倩考上大学了,作为姨妈,我总得送几千块钱给孩子当学费才说得过去啊!老公听了我的想法,表示赞成,只是我们买书柜的计划再次泡汤了。
一次次不期而遇的红包支出折磨着老公的神经。2010年9月初,老公的顶头上司李总乔迁新居,摆酒席宴请部下以示庆贺。老公做事勤勉,业务精湛,当了两年部门副主任。半个月前,部门主任移民海外,留下了一个空缺候补,当时部门仅有老公和另一位姓王的同事够资格竞争,只是李总没有表态。
这次李总乔迁新居,按常理,赴宴的宾客都要送上红包的。我对老公说,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只有封个大红包,才能让李总考虑你的升迁问题。老公不以为然,他说升迁靠的是能力和实力,李总不会因为红包的厚薄来考量部下的能力吧!最终,他仅带着200元的红包去赴宴。
一周后的一天,老公回到家里,神情沮丧。他忿忿地告诉我,果然是那位姓王的同事升任部门主任了。一位熟知内情的同事告诉他,李总乔迁新居,那位姓李的同事不仅送出2000元红包,还给李总送了一台冰箱作为贺礼。他能出人意料地上位,应该是厚礼打动了李总。
3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老公的情绪受到了重创,整天郁郁寡欢,尤其是听到结婚、乔迁、升学、生子等这些敏感字眼,他就会不自觉地发抖,情绪激愤,甚至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有一次,他硬着头皮参加了朋友生子的酒宴,奉上红包后,饭吃了没几口,他就跑到卫生间干呕起来,最后不得不提前退场,回到家里倒头大睡。
老公的情况让我很忧虑,经朋友介绍,我和老公找到了本市冯特心理咨询室的姚方老师。
姚老师听了老公的情况后,笑着说:“你爱人这是患上‘红包焦虑症了,近几年来,送红包的风俗已经走味,而且出现相互攀比、水涨船高的现象,这对于原本就活在巨大压力中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使这一人群患上心理疾病的概率增大。你和老公都来自农村,在大城市面临的生存压力很大,各种红包的支出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致使他的心理出现变化,产生了严重的焦虑现象。”
接下来,姚老师给老公制定了一个心理疏导方案:从心理上缓解他对红包的焦虑感。红包自古以来是人们礼尚往来的载体,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不必要的红包支出能避免的尽量避免;如果避免不了,也不要过于在意。另外,尽量通过多种渠道增加收入,毕竟红包焦虑的背后是不堪重负的经济压力。
另外,姚老师还采取了音乐疗法来舒缓老公的焦虑心情,并建议我们平时坚持运动,多跟情绪乐观的人交往。
通过一个多月的心理开导,在音乐和运动的陪伴下,老公的红包焦虑症状渐渐消失了。我对老公说:“日子继续,红包该送还得送,只要心态摆正就行了,谁让咱们是俗世中人呢!”
编辑钟健 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