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文本思考

2011-03-18刘炜娜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中国化政党理论课

邱 珂,邱 磊,刘炜娜

(1.唐山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3.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第八分公司,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文本思考

邱 珂1,邱 磊2,刘炜娜3

(1.唐山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3.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第八分公司,河北 秦皇岛 066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文本性转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国情、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政党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使其更好地文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就必须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其它内容一样,在文本化之前,解读它、理解它、精通它。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解读、理解来达到精通,以使其完成“精与管用”的文本形态转化,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观解读

政治文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十分广泛。按照政治文明的构成,政治文明建设包括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以及政治主体素质诸层面的建设,政治制度建设是其核心内容。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党内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而政党制度建设则是政治制度建设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政治上最积极的代表,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政治目标,尤其是为了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而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党行使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方式。目前世界各国的政党制度有两大类型,一类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一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政党一般具有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等功能。当代社会要求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把自己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党、学习型政党、创新型政党、和谐型政党、廉洁型政党。

二、当前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十分重视党的建设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改革创新精神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立党的建设总目标是要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总目标鲜明而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思想路线、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等重大问题,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党的建设必须朝着这个总目标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建设成一个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应该看到的是: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建设学说阐释的具体问题相比又有自身的特点,这是需要在学科建设中注意的问题。如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最关键性问题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是不可能提及的。中国共产党人则对此作出了新的实践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实践及其重要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支撑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相互作用、有机统一。

在当代中国,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党在执政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予以回答和解决,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执政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而展开,并且要通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得以体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既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任务,又是检验党的先进性程度的重要标准。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机统一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面临的新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领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中不仅要高度关注这一新课题和新领域,而且要将此纳入作为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内容之中,着力构建出富有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体系。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最终确定为四门课程,即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在上述课程体系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及其中国化后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思想,基本体现了“三个转化”,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体系。下面仅就现行的第五个课程体系中的四门课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帮助大学生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学习该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大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好地理解和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中国化”的课程内容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强调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毛泽东建党学说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是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党,同时也注意从组织上进行建设。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就是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和武装党员,要求党员不但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二是指出党的建设是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相联的,揭示了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三是提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四是强调党内斗争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斗争。五是概括出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把党的作风问题提到党的世界观和党性的高度加以分析和解决,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六是提炼出整风是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结合自身所处历史时期的基本社会情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党建思想,从而形成了包含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基本内容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则主要论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史”,当然还需要有“论”的内容作为“纲要”而概括。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展开及其阐释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内容的吸纳也要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自觉塑造和谐的人格,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公民。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内容可以将“有理想”作为逻辑起点而展开。在现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前三章中均可有所论述。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交互关系中,最为根本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三个转化”。其中,第一个转化涉及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基本思路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四门课程各自从自身所要阐述的理论内容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别吸纳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的质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在这一关系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课教学课时压缩得多,而实践课又难以成行;选修课基本没开。

第二个转化即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施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这是一个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的过程,尽管出版了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但这一过程的承载主体还主要是在任课教师。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尚难以成为合格的承载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述而不作”的思维定势;不能针对所在院校的专业特点、学生特点“量体裁衣”;对两头即教材和学生均缺乏深入认识与研究。

第三个转化难度更大,这是因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体系,并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独能够完成的,它需要高校整个德育体系的“合力”运作。而其它相关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并不知晓,若让其知晓“马列部”也好、“德育部”也好、“社科部”也好,独家无能为力。况且,据调查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独立的很少,多数已附属于×××学院之中成为一个系,其实就是一个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交互关系是通过“三个转化”来完成的。“三个转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其中第一个转化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是二者交互关系的基础;第二个转化即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是二者交互关系的关键;第三个转化即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体系是二者交互关系的归宿。上述三个转化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文本性地转化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内容的前提和基础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宁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5]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Meditation on the Text of Marx about the Party Construction

QIU Ke1, QIU Lei2, LIU Wei-na3

(1.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s,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T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Tangshan, Tangshan 063000, China; 3.The eighth Branch Company, The Limited Company of Harbor Affairs in Qinhuangdao, Qinhuangdao 066000, China)

The text book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used in high school is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of Marxism.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asic theor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and the thoughts statu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 view on the Party is the basic element of the Marxism, in order to achieve a better version of the high school text book, we should interpret, tota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Thus we can transform the basic theory of Marxism into a better version of text book which is precise and useful, so the students can have a better access to it.

the theoretical text of Marxism; Party construction; Marx’s view on Party; theoretical politics teaching

2010-01-12

邱珂(1951-),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81

A

1009-9115(2011)03-0113-03

猜你喜欢

中国化政党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