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紫砂花器的创作特点
2011-03-18范志中
范志中
漫谈紫砂花器的创作特点
范志中
紫砂花塑器的创作要源于现实和自然,必须注重艺术上的变化与统一,气势上的生动与协调,效果上的实用与美观。
紫砂;花塑器
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术和紫砂文化,经过历代艺人呕心沥血的艺术创作,已被世人广为推崇。而其中的紫砂花塑器尤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陶艺风格,以及回归自然的艺术境界而蜚声海内外。
紫砂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在她的论著中说:“自然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创作源泉,与紫砂花货的创作更为密切。紫砂花货的创作就是自然界中物体的形态通过去粗取精,并进行艺术上提炼加工,使之升华为高于生活的高雅艺术品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在创作紫砂花货塑器的过程中切记不可超越现实和自然,必须注重艺术上的变化与统一,气势上的生动与协调,效果上的实用与美观。这样才能将每一件作品无论是在形式、精神、姿态、气势、韵律、制作等方面都能达到所追求的艺术效果,让作品都富于雕塑般的艺术形态再现。既来于自然,又胜于自然;既古朴大方,自然逼真,又端庄大度,气势挺拔。
紫砂花塑器不仅在创作过程中要独具匠心,别具一格,更要求做到让每一件作品都能体现出返朴归真,形神兼备,使其生态和形态和谐统一,突出其作品之神韵等特点。无论自然界包罗万象的形制、形态、形状都可以在紫砂花塑器上得到体现。这种体现换言之就是用五色土材质,经过匠师们深思熟虑,精心勾画,严谨构筑,沥尽心血,不断地进行尝试和实践,调整和修改,智慧与创造的结晶。这种体现创作者本身的心意表达,情感表达和对大自然的一种回归、向往的认识。情感的体现与造意会告诉人们紫砂花塑器作品到底是什么东西,其间的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能否在提炼和变化中得到升华。因此,一件优秀的紫砂花塑器作品都能体现出作者的生活底蕴、文化修养和工艺基础。
工艺大师蒋蓉的作品“百果壶”为大师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颇具灵韵的自然美写实之神品。作品以写实手法,立体浮雕般的装饰手段,活灵活现地将中国人吉庆祥和的吉利风格表现在周正敦圆的苹果形壶体之上。深绿色的苹果形壶体周围之上,点缀了八颗惟妙惟肖、秀色可餐的白果、花生、莲心、蚕豆、红枣、葵瓜子、西瓜子、扁头仁。大师大胆使用的壶体立体写实装饰手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又不繁复多余,恰到好处。一颗硕大倒置的野蕈,丰满而纹理细致,妙法成盖;一枝嫩秀幼节之藕贴于壶体,像是壶体生命的一部分;一节紫乌饱满成熟的牛角乌菱平衡于壶体之间;三颗荸荠、核桃、栗子稳重铺垫于壶底。个个生灵秀色,颗颗形象逼真。若不是依附在一件精美的紫砂壶之上,真不禁让人想伸手拈来品尝一番。这样的精品之作,从艺术角度处处体现大师的艺术风范。神与韵是难于言表的,只有靠心灵感受,才可以心领神会,这就是由里向外艺术感染力的体现,也就是艺术魅力的真谛所在。追求自然生气的骨力所在,并不是停留在表面,重复堆砌,僵硬死板,而是要求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将其生活的原形用艺术手法表现于似像与非像之间。当代工艺大师汪寅仙创作的松、竹、梅、桃、果、瓜、木等系列作品,就是以自然古朴为基调,富于丰富文雅的造型语言,自然逼真的型制造型,千姿百态的表现手法,合理布局,精心装缀,追求自然生气的骨力所在。
创作一件完美的紫砂花器佳作不仅要在设计上下功夫,而且在制作过程中更不能有丝毫的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同时,还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泥色配制效果,巧妙地利用泥色调理配制,突出主题,丰富题材,使之能够通过泥与火的洗炼,显示出紫砂材质的内在美与艺术价值。
[1]陈传席.紫砂精壶品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2]黄怡嘉.当代紫砂名陶录.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