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文助学会”是图书馆精神的体现和升华

2011-03-18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郑州45001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11期
关键词:吉林市助学灾区

●杨 扬(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郑州 450011)

1 引言

2010年2月的一天,我无意间看贵州卫视《人生》栏目《隐姓埋名的背后》这一节目时,被节目最后隐藏的主人公深深打动了,这就是我们图书馆界引发的精神所在,我要把它记录下来!

因此,我去网上输入关键词“辛文助学会”,匆匆地查了一下,能查到4990条记录,网上铺天盖地的记录都是这个主人公如何隐姓埋名地资助了6000多名贫困学生,[1]而没有记录下这个主人公最原始的资助贫困生的起因,当在这个节目中揭开了这个起因的时候,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因为——这就是图书馆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辛文,吉林省吉林市一个神秘的民间慈善组织,从1985年起,“辛文助学会”的成员们就以隐身的姿态,持续资助了6000多名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学生,在全国和吉林市陆续被评为全国社会公益之星集体奖、[2]感动吉林十大人物[3]等多种荣誉,但都未有人前来领奖。

2 《人生》栏目中的“辛文助学会”

本节目的录制源于一个叫曹俭的老师寄来的一张光盘,栏目组放映了光盘后得知:曹俭让节目组帮他寻找一位叫“辛文”的助学组织,因为他找了13年都没有找到。受曹俭的委托,节目组几经周折,通过记者的多方努力,找到了“辛文助学会”的爱心大使——今年36岁的高喜文,但他说他当了9年爱心大使,却也从未见过“辛文”的核心成员。

因为找到了“辛文助学会”的爱心大使高喜文,他给我们讲述了他受助的情况。

高喜文说:“1992年,我还在上大学时,有人给我打电话,说他们是一个叫‘辛文助学会’的自发扶危助困民间团体,了解到我学习成绩优秀,家庭特困,准备帮助我。”从那时起,高喜文每年都会收到“辛文助学会”寄来的钱物,直到他读完大学。令高喜文遗憾的是,他自始至终都没见到过“辛文助学会”的人。高喜文在电话中多次请求想对他们的帮助和善举当面表示感谢,但最终也没能如愿。

2000年夏季,高喜文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辛文助学会”正在为吉林市四中的同学资助书籍,因为没有衔接好,助学会将东西放在了学校门口,高喜文就帮着把东西送到了学校。时隔几天,“辛文助学会”通过电话找到了高喜文,并委托他担当起“爱心大使”。从那以后,高喜文便开始帮助“辛文助学会”联系贫困学生,代为送钱送物。自从有了高喜文这个爱心大使后,辛文助学会邮寄出去的包裹或者钱物等退回来时就有人接收了,因为原来像这样退回来的钱物等都是无人认领的。9年来,高喜文为1000多名贫困学生传递书信或代为寄送钱物,很多受资助的人甚至把他当成了“辛文”中的一员。而实际上,这9年间,他从未见到过“辛文助学会”里的任何人。

从1992年起,他一直在寻找这个叫“辛文助学会”的神秘团体,但也无果而终。[4]

在观众非常失望之际,也在节目即将结束的时候,栏目组最终请到了一个不是属真名的“权老师”的核心人物,但他仅仅是坐到了屏幕的后方,观众只能看到他的侧影,虽然他依旧不肯露面,但还是让我们观众悬着的心有了一丝“着落”。

“权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发起辛文助学会的缘由。

1985年,“权老师”和另一个女发起人就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吉林市图书馆相识。通过在图书馆的相识、交流,产生了共同的志向。一方面他们商定要把师范专业的书读好,另一个就是关心和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这一帮就是25年,他们先后隐姓埋名资助了6000多名贫困学生,曾先后有许多被“辛文助学会”资助过的学生寻找过他们,但都无果而终。

很多学生得到“辛文助学会”的默默帮助。譬如,吉林市第四中学有一个“双特班”,所招的都是“品学特优、生活特困”的学生。从1997年起,这个班就开始接受“辛文助学会”的资助,至今没有间断。谈起当初接受资助时的情景,“双特班”的第一任班主任老师王琳仍旧记忆犹新:“1997年中秋节的前一天,一位出租车司机给我们送来了月饼、词典、笔记本,并说是受人之托,从那时起,‘辛文助学会’就全面对我们进行了资助。当年有学生41名。”12年来,学校和“双特班”的同学就一直想方设法寻找“辛文助学会”,但一直没有成功。

这其中的十几年中,又经过很多记者的多次深入采访,渐渐揭开“辛文”神秘面纱的一角,但仅仅是一角而已。

节目录制到最后,观众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答案”,我也在遗憾中关闭了电视,但这一档节目,却始终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因为——这就是图书馆人默默无私奉献的品质,也是在我们图书馆界迸发出的图书馆精神的体现,透过这种精神,我们看到了图书馆人平凡中的伟大。

3 透过冰冷的数字看辛文精神,用辛文精神来体现图书馆精神

像图书馆这样的助人情况还有很多,就拿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时图书馆的所作所为来看,无不令人感动,无不体现图书馆人的热情,下面是一组令人感动的数字:

5月14—27日,金陵图书馆职工和党员向灾区捐款1.25万元;5月14—23日,吉林省图书馆职工及党员3次为灾区捐款11.445万元;5月15—23日,黑龙江省图书馆全体职工多次为灾区捐款共计9.5872万元;5月15—30日,泉州市图书馆为灾区捐款1.344万元;5月26日,河北省图书馆全体职工和党员两次为灾区捐款3.205万元;5月28日攀枝花市图书馆为灾区捐款1.031万元;同日,济南市图书馆累计为灾区捐款4.203万元;5月,常州市图书馆干部职工党员3次为灾区捐款3.84万元;6月13日止,福建省图书馆职工和党员累计为灾区捐款4.7734万元;国家图书馆先后两次组织员工捐款118.6332万元,全体党员踊跃交纳特殊党费21.1887万元,并以国家图书馆的名义援助灾区图书馆80万元。[5]

数字是冰冷的,但背后无不跳动着一颗颗图书馆人滚烫的心。因此还有一些感动的事迹:济南市一位86岁的图书馆离休干部和谦老人,在第一次捐款500元之后,当从电视上看到灾区人民正在饱受地震带来的痛苦时,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又拿出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蓄的1万元,并再三叮嘱,一定要用于灾区孤寡老人的生活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济南市图书馆另一名正在美国探亲的退休干部张咏梅还特意打回国际长途电话,捐款500元。在交纳特殊党费活动中,许多党员一交就是几千元。

以上这些在社会上是引不起公众的注意的,又有谁能知道,或者说了解到图书馆人的这些爱心,但这就是我们图书馆人的所为,也是我们图书馆精神的体现,默默奉献的铁证。

也正如《人生》节目的录制,观众看的是故事的发展和情节让他们揪心,而决不会注意到神秘人物权老师的一句:“我们是在吉林市图书馆相识,并通过在图书馆的交流,产生了共同的志向”这一句话的,而我们图书馆人自己听到这一句的时候,难到不为之自豪吗?

正如100多年前,即1904和1905年湖南图书馆与湖北图书馆相继成立,开创了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先河伊始,图书馆人就开始默默地奉献着。作为百年纪念的日子,2004和2005年,对我们图书馆界来说,是特别不寻常的年份,是现代“图书馆精神”在中国开始复兴、中国图书馆人的“图书馆精神”自主意识苏醒的年份。梁灿兴先生称2004年为中国图书馆“重续图书馆精神的历史链条”的一年。[6]而2005年,更被许多理论界人士认为是“现代图书馆的理念年”。

诸如以上这些,都是在用事实说话,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图书馆精神,什么样的作为才能体现图书馆精神?这些仅仅是图书馆精神的一角。

4 “辛文”精神实现了图书馆精神的升华

我们对“图书馆精神”有较多的看法和观点,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图书馆精神”这一理论范畴,还处于图书馆界的讨论阶段,相关的思考和思路还没有成熟,也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目前还没有一家能对“图书馆精神”有一个权威的、准确的、唯一的答案。因此,“辛文助学会”的出现,不但是图书馆精神的体现,还实现了图书馆精神的升华。

图书馆精神本能地促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越发展就越需要图书馆精神的指导,如何能将“非常态”的图书馆精神变成“常态”继续保持下去,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

图书馆100多年来都是默默地为社会作着贡献,我个人理解的是图书馆人要把点点滴滴的工作做好,真正有敬业精神,爱图书馆这一单纯、不“招摇过市”、默默奉献的职业。图书馆人具有这一精神理念,也就具有了图书馆精神。因此,它要求我们图书馆人必须有良好的心态看待当今的社会,不能有蠢蠢欲动的私念、私利。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一段话:“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宏的博爱,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辛文助学会”的所作所为,就是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体现,我们不能不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辛文精神不但使图书馆精神得到升华,还是我们图书馆人的骄傲。

[1]教师隐姓埋名24年助学6000人[EB/OL].[2010-01-11].http://media.163.com/10/0111/16/5SORUKH L007643BI.html.

[2] 吉林 5 位教师 24 年助学6000人[EB/OL].[2009-09-22].http://news.163.com/09/0922/13/5JQN28690 00120GR.html.

[3]“辛文助学会”荣获全国社会公益之星集体奖[EB/OL].[2009-08-03].http://news.163.com/09/08 03/11/5FPNJV97000120GR.html.

[4]贵州卫视《人生》栏目.隐姓埋名的背后[EB/OL].[2010-12-01].http://v.blog.sohu.com/u/vw/4036973.

[5]尚庄.5·12汶川地震引发的对图书馆精神的丰富、拓展和升华[J].当代图书馆,2009(1):21-29.

[6]梁灿兴.重续图书馆精神的历史链条——苏州年会随感 [J].图书馆,2004(6):56-57.

猜你喜欢

吉林市助学灾区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
灾区援建项目代建制及其实践探讨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