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转移与教育的包容性增长*

2011-03-18刘丽辉

图书馆学刊 2011年12期
关键词:包容性文献图书馆

刘丽辉

(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南 焦作 454000)

1 教育的包容性增长概述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这一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包容性增长涉及到平等与公平两方面内容,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前者包括作为指标的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公民识字率、公共产品的供应和分配,如教育、卫生、电力、水利、交通基础设施、住房、人身安全、社会稳定等;后者包括公民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等。

“包容性增长”在我国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11月的APEC峰会上首次提出,倡导要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随后,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要倡导包容性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发展经济,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坚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的指导方针,实施有利于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从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包容性增长涉及到的不仅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涉及到了国家教育的发展。

理解教育的“包容性增长”,应该从以下3方面入手:

1.1 国家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从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已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国家提供更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以便更好地为国家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1.2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涉及到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确保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第二,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国家会更进一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将会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缩小教育差距。第三,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教育的公平问题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

1.3 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包容性增长”

要实现教育的“包容性增长”,不仅需要国家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以及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转移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的“包容性增长”。

2 图书馆的知识转移

2.1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概念

知识转移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ce在1977年提出的。他认为,通过知识和技术的国际转移,能积累起大量的跨国界应用知识。此后,知识转移逐渐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到本世纪初,国内外的图书馆界也逐步展开了知识转移研究。

一般来讲,知识转移是知识由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有意识的流动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理解知识转移的含义:第一,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拥有者到接受者的传播过程;第二,知识转移活动是在特定情境或环境中发生的;第三,知识转移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它的目的是缩小知识拥有者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的知识差距,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图书馆知识转移,就是指图书馆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图书馆的各种知识资源进行发现、挖掘、选择、整合、存储、输出等工作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使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动和转化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缩小知识差距促进知识增值的活动和过程。[3]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是图书馆进行知识转移坚实的基础,高素质的图书情报类专业人才是图书馆进行知识转移的优势所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不再只是学校和社会文化的核心,它更是实行终身教育的场所,也是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实现教育包容性增长的资源之一。

2.2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2.2.1 知识转移方的影响

首先,知识转移方的主观意愿是进行知识转移的前提条件。图书馆由多个业务部门构成,每个业务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他们所学习积累的知识资源是不同的。图书馆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调动各业务部门的积极性,为知识转移创造一定的条件。

其次,知识转移方的有价值的知识存量,是实现图书馆知识进行有效转移的重要条件。知识转移效果如何是由知识转移方的知识存量所决定的,其知识存量包括可复制的知识与不可复制的知识。

最后,图书馆员工知识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图书馆知识转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图书馆员工的知识业务水平包括信息处理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2.2.2 知识接受方的影响

知识接受方的知识吸收能力,直接影响着知识转移的效果。知识的吸收能力是指识别、消化以及应用有价值的新信息的能力。知识接受方的知识吸收能力越强,知识转移的效果就越好;知识接受方的知识吸收能力越弱,知识转移的效果就越差。

另外,知识能否从转移者处有效地转移到接受者处,很大程度上与知识接受者的主动学习意愿有直接关系。知识接受者学习的意愿强,则知识转移的效果就好;知识接受者没有主动学习的强烈意愿,则会大大影响知识的转移效果。

2.2.3 知识转移渠道

知识从转移方到接受方这一过程是通过一定的转移路径来实现的,这一转移路径称为知识转移渠道。如果没有有效的传输渠道,就不会发生知识的流动和转移。因此,传输渠道的多寡和形式将会影响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效果。图书馆知识转移渠道包括图书馆的利用指南,完善的检索系统以及图书馆与用户实时交流的窗口。

2.3 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式

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式包括合同型知识转移、指导型知识转移和专家咨询型知识转移。

2.3.1 合同型知识转移

合同型知识转移是指图书馆对于自身有合同关系的用户(持有本馆借阅证的读者、与本馆有协作关系的图书馆的读者、与本馆建立临时协作关系的用户),以提供文献和用户培训的方式,进行图书馆知识转移。

图书馆的知识转移包括显性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显性知识转移是图书馆进行知识转移的重点。图书馆的显性知识包括丰富的馆藏和电子资源等,图书馆可以通过直接提供的方式向用户主动转移这些知识。另外,在重视图书馆显性知识转移的同时,也要重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转移。图书馆有一套规范的、通用的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方法,这套方法是实现知识转移的知识,图书馆要把这些知识转移给用户,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

2.3.2 指导型知识转移

指导型知识转移是指图书馆为自身相关方(主要指出版者和读者)构建知识转移平台,促成他们之间知识(主要是个体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图书馆可以为各相关方提供条件,成立松散结构的学习组织,采取各种形式,促进各相关方之间知识的直接交流。

图书馆一方面可以以宣传、帮助、推广、共创为宗旨,采取自愿入会的方式成立读者联谊会进行知识转移。另一方面可根据自身信息资源建设特点,结合用户需求,组织各种出版商与作者见面会、出版商与读者见面会、作者与读者见面会,促进他们之间的知识转移。

2.3.3 专家咨询型知识转移

专家咨询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路子。对于用户高度个性化的需求,如为课题组提供服务等,采用专家咨询模式更能高效地实现知识转移。专家咨询模式是隐性知识的转移,为客户提供符合其特殊要求的知识经验与信息资源。专家咨询模式是图书馆学科馆员与用户结成的稳定协作关系,进行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是一种长时间、创造性的工作。

3 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与教育包容性增长的相关性

3.1 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优势

3.1.1 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使得高校图书馆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大批购进了各种纸质图书资料、电子图书、数据库等,使其文献信息资源在量上能满足用户要求;另外,高校的学科专业水平较高,高校图书馆在专业学科文献的收藏上更具优势,使其文献信息资源在质上能满足用户需求。最后,经过整序、加工和处理的馆藏文献信息,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具有较好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科学性。这些独具特色的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基础。

3.1.2 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使用的技术设备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计算机为主的管理方式取代了原始的手工管理。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与国内外大型的网络信息中心建立了联机检索服务项目,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缩微技术和视听技术等已得到普遍应用。另外,国内网络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正逐渐完善,各大图书馆可以实现统一编目、馆际互借、联机检索等,达到资源共享,能够更简洁、高效地为用户服务。设备的改进、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检索的快捷方便、现代技术的充分运用,是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有利条件。

3.1.3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高校图书馆是知识密集和人才聚集的场所,拥有一支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队伍,既精通所在学科的专业技术知识,又具有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的专业能力,产出的高质量信息产品,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另外,由于高校图书馆具有各类型、各专业和各层次的教师、科研人员,在对外技术和学术交流中,掌握着大量的情报信息,是一支举足轻重的情报力量。这是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关键所在。

由于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优秀的职工队伍,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有着较高服务水平。优质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质量保证。

3.2 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策略

3.2.1 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根据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需求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类别:教学型用户、科研型用户、学习型用户、社区级用户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类别用户的需求特点,建立科学的藏书体系,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教育的包容性增长。

第一,为教学型用户服务。教学是高校服务社会的最主要方式。教学型用户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用户,他们需要可靠性和系统性强的文献,所需的信息以能反映学科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教科书、国内外专业期刊以及与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资料为主。对于这类用户,我们要根据其需求特点和本校的专业设置,重点采购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书籍、实用教学教材、教学参考书、重点专业特色文献,建立合理的藏书结构。

第二,为科研型用户服务。科研型用户不仅包括校内的科研人员、在校研究生,也包括政府决策部门人员及企业管理者、研发人员等。对校内科研人员,我们要提供理论性强、内容全面的一次文献;对政府决策部门人员及企业管理者,我们要收集各种最新政治、经济、科技信息,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对研发人员,我们要侧重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内容,积极开展代查、代检、代译的工作,为其提供形式多样、有质量保证的信息产品。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优势,根据科研型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理论性强、应用性强的文献信息产品和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二三次文献,形成高层次的情报研究中心,服务于社会。

第三,为学习型用户服务。学习型用户包括在校本科生以及社会上的考试族。首先,这类用户对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各种资格证书考试方面的资料以及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资料需求量大,高校图书馆要适时采购、更新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满足其需求;另外,这类用户注重自身个性的发展,所以高校图书馆要适当采购如营销、公关、计算机、驾车等方面的资料,满足用户相应的知识信息需求。

第四,为社区级用户服务。社区级用户的需求特点差别很大:①事业单位、工矿企业的研究人员,这类用户需求分析已列入研究型用户中。②社会上的考试族,这类用户需求分析已列入学习型用户中。③一般居民用户需求侧重于消遣娱乐类的内容,或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料。高校图书馆应针对这些用户的特点,不断增加文艺、绘画、医疗、养生等方面的书籍,以满足其需求。

第五,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是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转移,促进教育包容性增长的重要读者群。据统计,我国现有1.2亿在城市打拼的农民工(不包括家属),[4]这部分人口常住城镇,工作和生活并不稳定,他们受教育的水平相对较低,有的甚至没有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这类用户需要实用性较强的文献信息资料,高校图书馆要针对其需求,合理配置文献。另外,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利用寒暑假聘请一些专家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举办一些技能讲座,提高其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这样不仅利于全民共享优质资源,缩小城乡居民差异,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教育的包容性增长。

高校图书馆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配置馆藏结构,可以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加快知识转移的速度,促进教育的包容性增长。

3.2.2 开展网络化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网络化是高校图书馆扩展信息服务空间,进行社会化服务的有效手段和工具。高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学校网络优势,实现馆藏数字化,建立书目、索引、全文数据库,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也应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贮存并提供链接,为用户提供即时服务。高校图书馆应与公共图书馆等社会信息服务机构一起,建立一些不同类型的、地区性的图书馆资源共享协作网。另外,高校图书馆应提供具有个性特色的数据库和信息产品,在图书馆的主页上设立一个绿色通道,组织专业人员为其开展网络导航、网上信息检索服务和提供服务指南,使图书馆的服务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3.2.3 完善学科馆员制度,提供个性化服务

学科馆员是介于信息资源和学科专业用户之间的信息组织者和传播者,他们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和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能力,并能对所收集、组织、加工的信息产品通过各种形式提供给图书馆用户。学科馆员可以为学科带头人、重点科研项目、企业产品的研发等提供个性化的文献信息,并能够及时向他们通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实现了图书馆由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向深层次信息开发的转变,由资源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的转变。

首先,学科馆员可以适时地为对口学科用户的教学科研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如: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资料、全程定题服务、跟踪学术研究动态等;对当前一些热点问题、代表论著、新观点等进行收集,并分析研究,以二三次文献的形式将学科新动态和新观点及其潜在价值、深层内涵揭示给用户,为教学型和科研型读者提供参考。其次,学科馆员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网络中与本学科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筛选、整序和评介,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学科资源数据库,并用链接的方式为本学科用户提供专业信息资源导航,方便用户查询和利用网上专业信息。另外,学科馆员通过网上咨询站向各类用户介绍本学科信息资源的特点、内容及检索方法,并能及时解答本学科信息查询中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除了满足本校用户的教学科研需求之外,还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设置学科馆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研究,主动上门为社会用户提供深层次动态的个性化服务,实现知识转移,促进教育包容性增长。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制定合理的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策略,促进教育的包容性增长。

[1]胡锦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13205871.html.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 黄雨生.知识转移与知识创新[M].沈阳:白山出版社,2010(8):187.

[4] 新华社.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EB/OL].[2008-04-11].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8733/816649.html.

[5] 新华社.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EB/OL].[2008-04-11].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8733/816649.html.

[6] 谭大鹏.知识转移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2):7-10.

[7] 邓文红.论图书馆的知识转移[J].图书馆,2005(4):85-87.

[8] 冯晓玉,张秀珍.图书馆在知识转移中的作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7(5):79-80.

猜你喜欢

包容性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图书馆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去图书馆
亚洲的崛起需要各国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 实现包容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