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献整理

2011-03-18

图书馆学刊 2011年7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数字化

韩 晖

(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2)

韩 晖 女,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地方文献对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各方面情况的记载,可以反映地区文化的继承以及各个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对地方文献的整理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基于传统的习惯,在地方文献的征集和整理中往往只是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而言却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种体制的日趋完善,征集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献变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1 地方文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的知识传承传播方式、记忆方式和文化生活方式,是民族民间的文化财富,是广大人民群众用心灵和双手创造出来的,是寄予人们无限希望、情感和要求的载体,是人类绚丽多彩生活的重要表现方式,是具有高度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非文字作品。与有形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特殊的存在方式,相对而言,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确定的,特定时期、特定事件是固定的、不可重生的,是一种物化了的时间和空间记忆,它可以静态地存在而脱离活态的文化系统,可以采取强制的手段来进行保护。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不同,它是一种文化,是动态的、变化的,是非自然物,是存在于特定群体生活里不断变化的内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时它不能脱离创造者和分享者而独立存在,它由人们的观念、风俗习惯、思想以及科技等构成,是发展变化的传统的行为方式,不能被物化来保护。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1.2 地方文献的内容

地方文献是记录地方状况或具有地方特色的所有信息及知识的载体,它真实地记录了人类的各种重要活动,一直以来各类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都对其十分关注和重视。众所周知,地方文献由地方志、地方史料、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作和涉及地方的综合性资料几个部分构成。一般来说,可以将地方文献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型的地方文献,主要是报刊、图书资料,包含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另一方面就是非物质型的地方文献。

1.3 地方文献的整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笔者认为,在整理地方文献时应该强调地方文献的“资政”和“教化”功能,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这种功能,如少数民族的服饰、织锦技艺、建筑营造技艺等,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个特征。地方文献工作者对待不具有“资政”和“教化”功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重视地方文献的“存史”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尊重和保护的态度,为它的宣传和传承服务,重视地方文献对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作用。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的种类

2.1 按创作流传的群体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源自民间这个大集体。不同的社会阶层、经济地位、知识层次以及不同地域的人民,在创作过程中采用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必然不尽相同。比较明显的分类,一是高雅型的。如昆曲素来享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之美誉,曲文中蕴藏着浓厚的唐诗、宋词及元曲的文字传统。昆曲中的代表作让人能切实地感受到中国封建晚期上层知识界的文化心理,展现了那个时期的社会文化风韵以及精神气质,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人才能够品味到其内涵所在。二是通俗型的。如地方戏曲,其取材则大多数都是来自于乡村、市井生活里面的人或事,是生活在底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并接受的,表达形式灵活多变。

2.2 按内容表现形式分

口头传说:民间文学(如故事、民谣、谚语、神话、民间小戏、谜语等);

表演艺术:美术、舞蹈、音乐、体育等;

社会礼俗、节庆、风俗:记录着中国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中普通老百姓的文明,如各种社会、认识礼仪,传统节庆,乡里、都市社会民俗等;

有关自然界和知识的实践:对原始医药的实践、天文的预测、历史事件的记录;各种信仰,如图腾信仰、祖灵信仰、大自然信仰等;宗教祭祀仪式及祭师等。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的征集

从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文献的关系看,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的因素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点外,主要是地方文献整理者对地方文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征集认识不足。因此,笔者认为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中应该采取以下办法:

3.1 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的征集,其重点在于愿不愿做、去不去做。就像中国古代荀子所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只要有决心去做,接下来就是搜集和通达各种地方社会活动信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都会带有其特定的时代印记。由于对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敏感、不重视等诸多原因,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的漏征,这也使得各个历史时期图书馆对相关文献保存较少。为了确保各种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的齐全,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建立起统一的各级各类型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联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公共图书馆才能及时、全面地征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

3.2 要有强烈的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的征集、整理、开发与利用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要用勤劳和智慧挖掘出地方文献中的财富,并加以开发和利用。图书馆工作者应保持积极的征集意识,随时随地都有工作的准备,将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尽可能多地收集到图书馆中。建立适当的网络体系,按照官方和民间的组织形式来管理民间个人及团体、官方组织的地方文献源,时刻了解地方文献源的动态信息,方便地方信息的层层检索,捕获地方文献,逐一征集。

3.3 加强统筹合作,协同收集信息资源

通过区内合作、分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收集的瓶颈问题,理顺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收集渠道。地方文献建设不单单是一所图书馆的工作问题,更大程度上是一个行政统筹问题。

3.4 整理散见于报刊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

当今社会是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通过新闻媒介来宣传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以此来宣传本地域的风土人情、名人逸事以及资源优势,从而提升知名度,加快当地的经济、旅游等事业的发展。这些宣传资料来自于众人之手,分散在各类文献中,图书馆应加大力度,将这些资料化零为整,按照一定的标准及规则进行收藏整理,坚持不懈就能整理出具有极大保存价值的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的整理

文字的发明和文献的出现带来了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其中两个基本功能就是文献的记载、贮藏、累积和文献的交流传播。文献的记载与交流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脑外记忆存贮和交流人类文化信息成为了可能与现实,因为文献这种物化的文化信息形态介入交流活动,并与交流媒介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人类交流活动的社会功能,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基础结构。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进行整理:第一,对健在的民间艺术家进行访谈,请其讲述自传;第二,对各种民间艺术流派作品制作录音录像资料,录制保存;第三,邀请学者专家就某一专题进行田野调查;第四,组织资料举办民间工艺作品专室陈列并上网交流;第五,对现实存在的被称为“活化石”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宗教仪式、工艺美术品、工艺流程等文化资源加以选择收集,形成丰富的专题资源入馆收藏,为抢救保护工作提供文献,同时也丰富了地方文献储备。

5 数字化是文献整理的方向

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对地方文献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专业性和数字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更好的开发与利用,是摆在所有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资源进行网络化和数字化加工,有助于增强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沟通。地方文献信息全部以数字化形式保存,读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访问,通过书名、作者、体裁、年代等信息来查询,实现资源共享,方便更多读者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使得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地方文献资料丢失的机率;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还有助于广大学者收集有研究价值的信息用于科学研究,同时也扩大了本地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影响力,对传播地域人文经济、提升知名度、弘扬民族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①要侧重本地域的文化特征,突显地方特色,选取影响力大的事件与事物;②服务地方经济应放在首位,必须重视经济效益,对地方特产、优秀企业等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筹措数字化建设资金时应尽可能联合更多的行业参与进来,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③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有长期规划,应确保具有重大文化、学术价值的数字化建设课题的进行,或许它们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样才能保证其长久的生命力;④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对象,应重视休闲文化,如对民俗、地方旅游、地方文艺等深受人们欢迎的信息进行数字化,这样就可以将读者牢牢地吸引到图书馆的周围。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要综合考虑本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际业务能力,量力而行,应该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到关键处,尽可能做到“大而全”,切实推动现实业务的发展。

6 小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域的百科全书,通过它可以了解本地域的地方文化、历史、现状及发展,它是地域内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人文群体活动方式的记载。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拥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独特价值,它能为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科研等方面的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1]徐赣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2]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6).

[3]王子舟.论历史文化名城与图书馆[J].新世纪图书馆,2006(1).

[4]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5]陈庆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6]曹文娟.地方文献信息论[J].图书馆学刊,2002(4).

[7]刘德域,刘煦赞.地方文献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福建史志,1999(3).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数字化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