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与紫砂艺术之试论
2011-03-17许腊美
许腊美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文化与紫砂艺术之试论
许腊美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我们说华夏文明五千年,这“文明”是什么概念?而一些朋友一再强调紫砂蕴涵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个“文化”又是什么?
紫砂壶;文化
茶文化在中国的渊源久矣。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的标志。到了宋代,茶更是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北宋王安石《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云:“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亦是贵族们攀比显摆的一种工具,想过去那时期的有钱人都跟我们闽南大爷们一样,出门口袋里揣着两团茶,见了面第一要事就是各自掏出茶来一比高低。因此,宋代的茶文化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茶录》(蔡襄)、《品茶要录》(黄儒)等许多作品,甚至皇帝老儿宋徽宗也写了篇《大观茶论》来凑热闹。
但是,在这些论著里,我们都没有发现确凿的紫砂的证据。虽然梅尧臣(北宋)有“紫泥新品泛春华”的诗句,可不管考古也好史证也罢,目前一般都认为紫砂茶具起源于明代。也就是说,紫砂文化的产生远在茶文化之后。
民间认可的紫砂壶首创者,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一个不知名的寺僧(明,周高起,《阳羡茗壶录》)。当然,在这之前应该也有紫砂器的存在,但其用途并非主要用于泡茶,可能用于煮水或温酒,形式也未必一定是壶状,或碗或缶或盏或瓮。这种陶土技艺仅在社会的最底层流传,从制作到烧成都没有固定的范例和指导文本——拥有这些初级技艺的估计认识字的都很少——整个过程处于自发状态,跟我们突发兴致,在家里动手做个自己“发明”的菜肴一样,过后可能就忘了具体步骤。而金沙寺僧把这种民间的事物带进了自己的修行生活,并且明确了紫砂壶为茶而作的用途。和尚四大皆空,什么都没有,除了时间。金沙寺僧可能把研究、整理紫砂技艺作为打发时间的一种手段,或许做壶是为了布施给周边的农民当作生活日用品也说不定(故而那时都是大壶)。
不可否认紫砂从华夏文明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经过历代陶手的锤炼,融合,努力,从而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历史上紫砂文化的形成是被动的,是在主流文化乃至茶文化的压迫、殖民之下产生的;甚至到目前为止,紫砂文化中的大部分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属于紫砂的,而只能看做“舶来品”,紫砂本身的文化仍然相当的浅薄。
所谓被动,是指紫砂的从业人员并不主动创造紫砂本身的文化,而是外部环境赋紫砂以文化。这使紫砂文化在层次上大大打了折扣。可以说,大多陶手并不具备符合紫砂文化水准的素质。古人我们看不到,现在丁山的情形大家都了然于胸。试问,在三万陶手中,有几人熟悉紫砂文化的渊源?又有几人了解自己所做的壶把壶钮出自何处?更有几人能体会“淡泊自然”的真谛?
被动和主动其实就在一念之间。只有主动消化、自觉产生的文化,才是永远属于这一领域的。现在紫砂的环境不可谓不好,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在主动探索紫砂独有的内涵,实乃紫砂之幸,爱好者之幸。
[1]《收藏辞典》 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2]《中国陶瓷》(双月刊)《中国陶瓷》杂志社
[3]《江苏陶瓷》(季刊)江苏省宜兴陶瓷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