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生活化基本理论与实践探索

2011-03-17马冠楠刘桂海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全民生活化社区

马冠楠,刘桂海

建立与健全全民健身体系是我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建立与健全全民健身体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早在1995年6月国务院就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了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了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系统地提出了全民健身工作的对策和实施措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国家一项惠及全民的发展战略,“体育生活化”理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本文在梳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生活化”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1 “体育生活化”产生的社会背景

1.1 我国体育战略与政策的转变

体育战略与体育政策对体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政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影响,我国制订了优先发展竞技体育的方针。“奥运争光计划”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指南针,在“锦标主义”思想指导下,各级体育组织把大部分资源投入到竞技赛场争金夺银中,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受益面更为广泛的全民健身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51枚金牌独占鳌头,从奥运会比赛奖牌的数量上说,中国竞技体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随着竞技体育在国际社会中一些功能的弱化,我国体育战略与政策也逐步开始由竞技体育向全民健身方向倾斜,国家对群众体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体育也逐步从政治需要转向普通居民生活需要,从功利需要转向健康幸福生活的需求。特别是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使体育与生活紧密相连一起。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全民健身条例》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国家支持、鼓励、推动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的体育消费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障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条例》不仅反映了我国体育战略与政策的转变,也反映了国家对体育功能认识的改变,对体育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公民权利一部分的重新思考。这种战略与政策转移无疑为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与繁荣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必将孕育出“体育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

1.2 人民物质生活的需求

从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从根本上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特别是进入21世纪,工业化程度加速,生产与科技的结合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完成了从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电子产品不断更新,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从另一种方面看,生产方式转变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其他问题。首先,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体力劳动强度大为减小,静坐性的工作方式导致人们身体活动次数与强度直线下降。在大城市许多工作的内容以脑力劳动为主。工作期间需要长时间静坐,使不少人患上“静坐工作方式症”,表现为腰酸背痛、颈椎疼痛、头晕心烦、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同样,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影响,以及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缓慢,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使青少年的肥胖率逐年攀升。最新的统计显示,在过去10年内,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增长了近50%,城市男学生19.51%为“胖墩儿”,全国超重肥胖儿童少年达到1 200万人[1];其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膳食结构与营养摄入发生根本性改变,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造成体内脂肪的堆积,进而引发多种疾病。肥胖症、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巨大的危害,增加了家庭经济压力,造成国家医疗成本逐年增加;此外,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压缩了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导致身体活动的减少。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在增进健康的基础上还会带来许多社会和经济效益,如减少医疗保健费,提高生产力,降低职工缺勤率等。由此可见,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看,社会物质生活对我们个人提出了需求,同时,体育作为推进我们健康重要元素必然提到生活层面。“体育生活化”不仅仅是将体育行为内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环节,上升为生活的“必需品”,对于提高身体活动能力,防治慢性疾病,增进身体健康也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体育生活化”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与繁荣,人民群众在对物质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的同时,对精神生活需求也日益提高。生产方式的改变,闲暇时间的增多,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城乡居民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体育生活化”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体育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体育所表达的人类精神文化是在人类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演变而成的。体育具有沟通、交流、公平、团结、友谊、竞争等生活意义,是构建人类社会生活的元素。它不仅能够丰富人的物质生活,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不仅使我们身体得以健康,也能给我们生活带来活力。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减少抑郁症、强迫症和孤独感的发生,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能够丰富人们的余暇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有利于社会文化建设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2 “体育生活化”的概念

关于“体育生活化”的概念,梁利民认为体育生活化隶属于现代生活方式系统,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影响下,起变革传统生活方式的作用[2]。关辉、夏平认为,“体育生活化”,是指体育行为渗透到个人或家庭生活中,成为家庭生活支出构成的一部分[3]。裴立新、肖剑认为,“体育生活化”是指将体育作为个体或家庭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使人们自觉自愿、经常性的参加体育活动,形成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一个过程[4]。沈钟提出,“体育生活化”是以体育活动为形式和内容,以保持终身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使体育成为人们生活中自发的需要和日常行为的过程[5]。邹桂芳提出,当“体育生活化”作为名词概念理解时,与“体育生活方式”近义,即主要突出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生活活动的形式;而作为动词概念理解,主要强调体育融人生活,形成体育生活方式的过程。不管何种参与方式,体育生活化都是体育与生活的紧密结合[6]。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国内学者对体育生活化进行定义时各有侧重,但他们都认同“体育生活化”是将体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促进其身体、心理、社会等多维健康的新型生活方式。这也正是体育生活化概念的核心,也是“体育生活化”实现的目标。

3 “体育生活化”实践探索

3.1 “体育生活化”与“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关系

“体育生活化”是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升,着重强调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良性转变,“全民健身”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社会系统工程。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切身利益。“终身体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为人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终身体育”其着力点是培养个体终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有一条贯穿着体育生活化、全民健身以及终身体育的体育思想发展主线,就是发挥体育对个体、对社会、对国家的积极作用。

尽管“体育生活化”、“全民健身”以及“终身体育”拥有各自的内涵与着力点,但它们拥有共同的主旨,其受众群体也是相同的,三者在发挥体育对个体、社会以及国家利益的增进作用也是一致的。

3.2 “体育生活化”理念的培养与传播

“体育生活化”推进与实际操作,必须建立在为广大群众接受并认可的基础之上。体育的“生活化”首先是人体育观念的“生活化”。在一定程度上,人的体育观念的改变决定了人的体育行为。发挥理论先导作用,充分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对“体育生活化”工作起到推动作用。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从文化的视角看,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中形成的。因此,“体育生活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变大众的体育观念。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电台媒体和其他宣传工具,倡导“体育生活化”理念,让全民健身活动“更普及、更健康、更快乐、更和谐”,形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生活理念。此外,推进“体育生活化”理念还必须建立贴近生活的健身活动环境,推广展示切实可行的体育健身项目,使“体育生活化”理念融入到社区普通居民的生活中。

3.3 个体“体育生活化”的实施

把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改变观念,从行动上落实。其实有许多方法可以让身体“活动”起来,让体育融入生活。(1)坚持“身动”。生活中许多人没有“富裕”的时间去健身,这往往是这些人不参与健身的一大理由。实际上,生活、工作中有许多机会能够进行“健身”。如上班坚持步行,上下楼不坐电梯;在家中,可以根据家庭情况,比如规定自己每天做几组俯卧撑,看电视时候拉拉韧带等等。总之从生活“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让身体“运动”,这样也能够达到健身。(2)“更新知识”。参加体育健身,需要掌握健身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有时间应多听一些健身讲座,读一些健身方面的书籍。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我们了解科学健身的方法,提高健身效果。(3)“强化意识”。生活中需要常常提醒自己“今天我运动了多少?”“我多久没有健身了?”或通过“消费”拉动“健身”,或通过“保持身材”来坚持“运动”。

3.4 通过社会动员促进社区“体育生活化”

所谓社会动员,是指人们在社会持久的、主要的因素影响下,使其态度、期望与价值取向等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社会动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层的动员。利用各种机会,大力宣传,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领导从政策上对全民健身活动扶植和支持,使各级政府把推进“体育社会化”作为自己的职责。根据《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障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将全民健身活动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不仅要统筹规划,增加体育硬件,保证提供必需的经济资源,在制定政策,加强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保证全民健身活动与竞技体育同步发展。同时,创造各种机会,利用汇报、大型群众活动、举行社区运动会等各种方式,加强领导对“体育生活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实现“人人参与体育、人人享有健康”的社会目标。

(2)社区、家庭和个人动员。在推进“体育生活化”的过程中,社区和居民的作用不可忽视。首先,应通过政策对社区的决策者进行影响,使他们充分了解“体育生活化”的意义和方法,认识到社区决策者必须对社区居民的全民健身、健康、社区和谐承担责任,通过社区决策者的动员,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开展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其次,发挥家庭成员在“体育生活化”中的作用,认识到人人有权享受全民健身活动,体育是我们的基本权利;再次,每个社区成员应该积极参加社区的全民健身活动,改变生活方式,提高自我身体健康的能力,把国家政策和社区居民利益最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社会动员的过程中,要提供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增强社区、家庭与个人的自身发展能力,促使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社区规划,让群众参与项目的设计和评价。

(3)民间组织的动员。民间组织在构建“体育生活化”过程中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比如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妇女组织、社区老年活动团体,这些组织是实施“体育生活化”的重要力量,它们能够在宣传、影响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4)专业志愿者的动员。社区中社区成员职业呈现多元化,丰富了社区志愿者的人力资源。动员社区成员中的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医生等专业人员,发展他们成为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志愿者,他们的言行对居民的健康意识以及参与体育健身行为具有楷模作用,对实现社区“体育生活化”至关重要。

4 结语

自1993年原国家体委首次提出“体育生活化”的理念以来,我国的体育生活化工作在理论建设与实践操作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也已取得一定成果。然而近几年来,我国体育生活化研究却与社会体育现实呈现出一种“二律背反”的现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社区体育与农村体育都在蓬勃发展。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近几年来,我国有关体育生活化的研究却在逐渐降温。《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指出:逐步建立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努力奠定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这一指导思想为当前与今后的体育生活化实践指明了方向,也为体育生活化理论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育需求会得到更好的激发,体育生活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体育与生活之关系将更加紧密。

[1] 中国青少年肥胖率令人担忧,专家为减肥支招[EB/OL].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03-18/2916627.shtml,2011-03-18.

[2] 梁利民.体育生活化的理论构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2):27.

[3] 关辉,夏平.体育生活化探析[J].楚雄师专学报,2001(3):111.

[4] 裴立新,肖剑.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状况与“体育生活化”可行性的再研究[J].体育科研,2006,27(4):4.

[5] 沈钟.我国群众体育生活化的现状与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6):24.

[6] 邹桂芳.我国体育生活化构建策略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4):26.

猜你喜欢

全民生活化社区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全民·爱·阅读
社区大作战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