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胎心监护异常新生儿结局分析
2011-03-16杨爱华
杨爱华
胎心监护是产时胎儿监测的主要方法,但对有关结果的解读尚缺乏规范性[1]。如何正确认识和解释胎心监护,有效地检出胎儿窘迫的同时又避免过度干预,成为产科领域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选取第二产程异常胎心监护患者60例,旨在分析异常胎心监护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于我院阴道分娩且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的患者中发生新生儿窒息者(观察组)30例,年龄22~37岁,平均(26.40±3.95)岁,孕次1~5次,平均(2.50±1.11)次,产次1~2次,平均(1.63±0.49)次,新生儿体质量 2.60~4.10 kg,平均(3.41±0.43)kg。未发生窒息患者(对照组)30例,年龄21~37岁,平均(26.80±3.79)岁,孕次1~6次,平均(2.47±1.31)次,产次1~2次,平均(1.57±0.50)次,新生儿体质量 2.54~4.25 kg,平均(3.38±0.47)kg。胎心监护异常诊断参照文献[2]。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参照文献[3]。2组患者均为单胎头位妊娠,孕周37~42周,无妊娠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2组年龄、孕次、产次、新生儿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400、0.107、0.519及0.318,均P>0.05)。
1.2 方法 使用美国进口惠普M1351A型胎心监护仪。采用第二产程连续监护。观察患儿异常胎心监护图形类型和异常胎心监护出现至胎儿娩出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胎心监护情况 观察组出现轻度窒息27例中伴胎心基线变异减小3例,27例中,中度可变减速15例,中度晚期减速3例,中度可变减速伴中度晚期减速3例,重度可变减速3例,重度晚期减速2例,重度可变减速伴延长减速1例。另3例为重度窒息,其中重度可变减速伴胎心基线变异消失1例,重度晚期减速伴胎心基线变异消失1例,重度可变减速伴重度心动过缓1例。对照组中伴胎心基线变异减小3例,伴中度可变减速24例、中度晚期减速2例、中度可变减速伴中度晚期减速1例、重度可变减速2例及重度晚期减速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重度可变减速伴(或)中、重度晚期减速(15例vs 6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4,P=0.015)。
2.2 异常胎心监护出现至胎儿娩出时间比较 观察组为10~80 min,平均(55.25±5.12)min,对照组为5~50 min,平均(13.55±2.3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2,P<0.001)。
3 讨论
可变减速是第二产程最常见情形,通常认为与脐带受压有关,一般只要能迅速回复正常,基线变异正常,则表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无明显的缺氧,连续重度可变减速应积极处理,尤其伴有延长减速或胎心基线变异消失则更加危险。减速超过10 min即为心动过缓,是胎儿危机的表现。本研究观察组4例重度可变减速发生了新生儿轻度窒息,其中1例伴延长减速;1例重度可变减速伴胎心基线变异消失,1例伴重度心动过速分别发生了重度窒息。观察组重度可变减速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更多见中度可变减速,且出现胎心监护异常至分娩的时间显著小于观察组。赵友萍等[4]研究显示出现胎心监护异常至娩出胎儿时间≥30 min组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数显著高于≤30 min组。晚期减速是胎儿化学感受器对低氧分压的反应,常多见为散发,原因消除后可缓解[5]。笔者认为,连续的晚期减速,往往伴有胎心基线变异减弱或消失,考虑胎儿宫内缺氧,应尽早结束分娩。本文观察组晚期减速发生率大于对照组,重度晚期减速更加危急,对照组1例重度晚期减速未发生新生儿窒息考虑与处理及时有关。一般认为,出现重度晚期减速、重度可变减速及重度心动过缓、延长减速或胎心基线变异消失,可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应积极处理[4]。
目前尚无降低围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的理想方法[6-7]。解释胎心监护比较复杂,国内产科学界迄今尚缺乏胎心监护的循证医学证据及统一标准[8]。但2008年美国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院对于电子胎心监护的定义和判定标准进行了统一[9],并制定了胎心监护图形三级分类系统,将胎心图形分为正常、不确定、异常图形三类,根据三级分类,采取不同的措施。
[1]杨慧霞,武海荣.关于2008年美国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院电子胎儿监护定义、解释的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2010,26(2):81-83.
[2]程志后,宋树良.胎儿电子监护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1-76.
[3]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80.
[4]赵友萍,周琦,黄醒华.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与新生儿预后关系[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3):414.
[5]胡雅毅,刘兴会.产时胎心宫缩监护的评估及分级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2):10-12.
[6]张力,胡晓吟,刘兴会.胎儿监护手段应用的循证医学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2):101—106.
[7]杨慧霞.重视胎儿监测[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2):84-85.
[8]姚强,刘兴会.胎心电子监护国外指南解读[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0,6(1):11-13.
[9] Macones GA,Hankins GDV,Spong CY,et al.The 2008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Workshop Re⁃port on 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Update on Definitions,Inter⁃pretation,and Research Guidelines[J].Obstet Gynecol,2008,112(3):66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