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赞美

2011-03-13齐治平

决策 2011年6期
关键词:前提条件马屁判断能力

■齐治平

对领导的赞美,其实是对他某些行为的一种鼓励。在职场上这也是一种能力,它起到的另外一种作用就是管理上级。但前提条件是,管理者对人有很好的判断能力,能够清楚“拍马屁”者的真正动机。

中国人都有不爱赞美别人的习惯,总觉得“拍马屁”肉麻,自己说不出口。其实根源在于,你从心里就觉得人家没有自己好,是一种既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也不能客观地看待别人的表现,所以即使偶尔赞美也是言不由衷。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职场中适当的赞美,从管理学角度来说,无论对下属还是下级,都是一种正向的肯定和激励,能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顺畅的工作氛围。

【案例】

“哼,马屁精!”我的朋友小叶一脸不屑,抄起遥控器就要换台,“我就最看不上溜须拍马的人了,耍嘴皮子!”也难怪,自打进了职场,小叶就一直在这个问题上耿耿于怀——办公室里吃劲儿的活儿都是她干的,可领导却偏偏青睐另一个“能力低下”的家伙。“不就因为他会拍马屁吗?”小叶为此愤愤不平。

而朋友小常恰好相反。作为单位中层,他正在体验被下属赞美的奇妙感觉。前些天的一次会议发言之后,他手底下的那帮小美女一下子围拢过来:“老大,你讲得太棒了”,“就是,真给咱们部门长脸”,“下回有机会教我们两招”……

小常连连摆手,嘴上说着“哪里哪里”,心里还是忍不住乐开了花。

【镜像】

是啊,那些溢美之词确实有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魔力。电视剧《武林外传》里也在上演着类似的故事。

为了鼓励小郭干活,同事们个个嘴上像抹了蜜一样——

秀才说:“帮我把这双鞋洗了吧,顺便把鞋底儿重新纳一下。你是最棒的!”

大嘴说:“帮我把这苞米搓了,顺便磨成面。你行,你不是一般人。”

小贝抱来要洗的被子还不忘搭上句好话:“谢谢你啊,全靠你了”。

在这样的“马屁”面前,不仅仅是小郭,绝大多数的人都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了。

曾经看到过一个消息说,在日本,两名大学生毕业后成立了“赞美公司”,专门提供“赞美服务”。他们用尽一切美丽言辞称赞过路人,让对方心花怒放,而后收费,一分钟费用100日元。据说,生意相当火爆。

【职场】

其实,当面赞扬他人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从“气色不错”到“这个发型很适合你”,或者“你做的方案非常棒,对我很有启发”,甚至是一句“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鼓励,都会让对方感觉到被关注,无形中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同级别的人还好办,如果赞美的对象变成了上司,对一些人来说,就成了天大的心理障碍了,在很多人看来,“拍马屁”的恶名是万万担不起的。可上司也是人,高处不胜寒,一个领导者,甚至会不可避免地对一个总是夸赞他的手下产生好感。

就拿小叶的上司来说,平时他自己独处一间办公室,跟下属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再加上本身就长得一脸威严,年纪又跟大家拉开了距离。整个团队,除了那个“能力低下”的家伙之外,别人对他从来都是摆出一副不苟言笑、公事公办的架势。这时候,就算你的业务能力再出众,想必也敌不过适当的赞美给上司带来的那点儿小温暖。

在职场专家看来,这样的“马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领导的尊重,对领导的赞美,其实是对他某些行为的一种鼓励。在职场上这也是一种能力,它起到的另外一种作用就是管理上级。但前提条件是,管理者对人有很好的判断能力,能够清楚“拍马屁”者的真正动机。

要我说,“拍马屁”这件事听上去虽然不那么体面,实际上却是建立职场沟通渠道的有效方式之一。抛开对这三个字的成见,无论是上司、平级还是下属,试着去赞美对方,你的职场人际关系或许会变得很轻松。

猜你喜欢

前提条件马屁判断能力
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教学过程不确定性的应对与体会
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
禁止大学生校外租房需要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