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祝桥空港工业区重点产业群确立研究

2011-03-13陈晓锋

决策 2011年5期
关键词:产业群空港工业区

陈晓锋 王 琼

上海祝桥空港工业区于2000年3月经南汇县人民政府以南府(2000)82号文批准成立。2010年1月,经新区区委、区府决策,祝桥空港工业区整体划入金桥出口加工区管理。

工业区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产业规模较小,规范性也有很大不足,产业发展数据较难获取。因此,对于园区产业选择问题,应首先从国民经济全行业角度出发,在对工业区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业发展机遇等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著名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经验,确立工业区的重点产业群,以此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为产业选择指明大的战略性方向。

祝桥空港工业区概况

从地理位置上看,祝桥空港工业区位于南汇祝桥镇东部,规划范围东起远东大道,南至盐朝公路,西抵川南奉公路,北达北界河。工业区坐拥国际航空枢纽港——浦东国际机场,南依世界第一大深水海港——洋山深水港,与国家级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隔路相望,距临港新城、洋山保税区25公里,距市中心30公里,正处于浦东新区沿东海一百多公里岸线上“三港三区”的中心位置。

从交通网络上看,工业区北枕外环线和磁悬浮快速干线,南临正在建设中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中拥G1501高速公路、S32机场高速公路、川南奉公路和连接海港和空港的两港大道。规划中的浦东铁路纵贯工业区,将在园区内新建客货两用站,届时园区将承担起疏解洋山深水港、外高桥和浦东机场等地区的物流货运,可实现海、陆、空大联运,形成纵横驰骋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从区域规划上看,工业区总规划面积为9.96平方公里,以G1501高速公路东、西为界,形成西侧的工业开发区和东侧的物流业开发区。物流业开发区按照级别,又分为国家级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和祝桥空港仓储物流园区。其中,工业开发区规划面积为5.1平方公里,综合保税区为0.55平方公里,仓储物流区为4.31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园区企业涉及的产业主要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造加工、家具制造业、纺织品、服装制造等传统加工制造业,还有少数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物流仓储业。通过分析园区现有产业的相关经济数据发现,设备制造业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园区的经济支柱,两项产业工业产值占整个园区的72%,利税占92%。园区这些所谓的支柱产业,对航空运输没有很强的依赖性,未充分利用园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同时,由于它们的产业关联度较低,也不能成为园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在对工业区产业结构、工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园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可以发现工业区产业发展依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集聚经济效应缺乏

园区企业多是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入园的,各产业基本处于自我发展态势,产业关联性不强。各自为政导致企业间的业务没有或很少有关联,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机制,区内资源也无法得到有效整合,从而引发较高的生产和交易成本,导致园区综合竞争力不足。园区缺乏战略规划,没有依据自身优势正确选择重点产业群与先导产业,因而无法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群、建成一片”的龙头产业集聚效应,实际上,这是我国工业区产业发展共有的一个弊病。

2.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吸纳高端产业能力有限。目前,空港园内以劳动密集型和组装加工型企业为主,即使在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个别中外合资企业中,产品关键技术还是依靠国外母公司,园区内产业均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关联度低,严重影响园区产业向高端产业链发展,阻碍工业区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3.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互动发展机制,现代服务业是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推手”,先进制造业也为现代服务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园区内现有产业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仅有8%的企业从事物流仓储业务,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这已成为祝桥空港工业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一)两区合并,突破瓶颈

新浦东的成型不是简单的两区合并,南汇并入浦东,将在产业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前提下,突破经济发展转型的瓶颈,进一步提升浦东的综合实力。就空港园区的产业发展而言,两区合并显而易见的好处至少有以下三点:

(1)有利于促进空港园区统筹发展。合并前,空港园与浦东国际机场虽隔路相望,但由于分属不同行政区,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受到行政区域分割的影响。浦东机场辐射下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其功能也大多集中在浦东外高桥保税区。缺乏统筹规划可能会导致周边工业园区产业同构现象的出现,给祝桥空港园带来不必要的竞争,不利于长远发展。两区合并后,将打破行政区域分割,统筹规划发展空港经济圈,实现区域经济的科学规划和协调发展。

(2)有利于空港园区享受“先行先试”的综合配套改革政策。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后,浦东一整套“先行先试”的机制和政策受益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南汇地区可以获得与浦东新区同等的综合配套改革政策,这对于空港园区的经济发展将是一个质的助推,原本享受不到的一些改革试点优惠政策现在也能在园区推行实施,这大大提升了园区对于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3)有利于空港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创新。两区合并后,政策辐射、土地资源统筹规划、产业转型等诸多掣肘问题都将逐步得到解决。目前,空港园区公布开发面积为214公顷,规划还有300公顷土地。受惠于大浦东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在整个区域中的布局调整和转移,空港园区有望吸纳一些在原浦东新区无处落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其交通区位优势,提高园区产业能级,实现产业价值链的优化升级。

(二)依托空港,插翅腾飞

空港园区东邻浦东国际机场,北靠空港综合保税区,南有大飞机总装基地,依托得天独厚的临空优势,园区可以说闻“机”起舞。

首先,依托空港要素集聚功能,促进空港经济区形成。在现代化、工业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枢纽型机场所特有的要素集聚功能,使得生产、技术、资本、信息、人口等经济发展资源向机场及其周边地区汇流,机场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合,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有效促进了空港经济区的形成。

其次,依托空港项目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飞机制造一直被誉为“制造业的皇冠”,不仅因为其是数百万零部件的大集成,更是对一个国家包括电子、机械、新材料、冶金、化工、工业制造等诸多行业全面性检验的挑战。这就意味着,大飞机的研发制造,势必带动新材料、新装备、电子、软件等高科技产业的同步大发展,在拉动产业产值的同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依托大飞机项目,还可实现园区的二次开发,发展飞机制造配套、飞机维修与配套服务等制造产业。

最后,依托空港产业带动作用,加快培育产业集群。空港经济区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污染,资本密集、信息密集型产业具有带动作用,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培育,从而促进园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空港经济辐射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会展业等相关产业也会得到高速发展。

祝桥空港工业区重点产业群的确立结果

在前文分析祝桥空港工业区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机遇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园区具有三大资源优势:

(1)区位资源优势:工业区紧邻浦东国际机场,具备较为发达的海陆空联运交通网络。

(2)项目资源优势:商飞项目落户的同时,园区还成功引进和储备了汇通能源、UPS、DHL、波音航空物流等多个大型项目。

(3)政策资源优势:国务院对上海“两个中心”战略和“两区合并”请示的批复。

鉴于浦东国际机场的航空枢纽地位,以及园区所面临的产业发展机遇,祝桥空港工业区应确立航空产业群为其产业发展重点。航空产业群主要包括航空物流业、航空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空港服务业,其中,航空物流业又包括保税物流、航空物流与联运物流,这些都是临空指向性较强的产业,产业关联度大,能有效促进园区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推动园区经济高速发展。

至此,在对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机遇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著名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经验,祝桥空港工业区确立航空产业群为其产业发展重点,跨出了园区产业选择的关键一步,为工业区产业发展的顺利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产业群空港工业区
高职专业群服务区域发展路径研究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乘世界空港东风,聚湾区枢纽动能!未来空港新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广州空港经济,乘“机”起飞
复杂网络视角下产业群治理研究
文莱鲁谷工业区欢迎高科技工业入驻
集群对接基本模式的研究
关于老工业区污染场地管理的探讨
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编制难点分析
浙江:湿地内禁设开发区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