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情时刻,锻造您的领导力

2011-03-13张世和

决策 2011年5期
关键词:福岛日本政府领导力

■张世和

“一遇到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就躲着藏着,老百姓会怎么看你?这还像是个领导吗?平日里风度翩翩,一下子就成了缩头乌龟!可笑,更可悲!”

“一遇到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就躲着藏着,老百姓会怎么看你?这还像是个领导吗?平日里风度翩翩,一下子就成了缩头乌龟!可笑,更可悲!”小说《国家干部》中的对白,透露出政府部门对危机管理的逃避与不足。

危机管理是“刀尖上的舞蹈”,是风雨飘摇的时刻在钢丝上游走。化解每一次的公共危机,没有最好的方式,只能寻找最适合的方式。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领导者需要何种领导力?会展现出怎样的危机处理技巧?如何用速度瓦解危机?

被质疑的日本政府

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里氏9级地震。强震引发的海啸冲毁了大量房屋和粮田,日本核电设备也在地震中严重受损。随即出现的核危机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随着福岛核电站事故处置迟迟不见收尾,加之核电站附近海水污染加剧,核辐射抵达美国、韩国等消息不断传出,全球媒体开始把日本政府从头批到脚,质疑日本政府的救灾措施和危机领导力。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第一次爆炸发生在地震发生25小时之后的3月12日下午。3月18日,法新社援引法国工业与能源部长埃里克·贝松的话报道称,法国在爆炸之后向日本表达了愿提供硼酸给日本的意思,但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回复。

危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领导者对于危机的不正确态度和行为。

日本政府在事故发生4天之后才向韩国和法国提出了要求硼酸援助的请求。预计那些能够吸收中子、抑制核裂变的硼酸最快也得在3月19日才能运到日本。日本因为错误的判断错失了宝贵的“第1周”。

另据《读卖新闻》3月18日援引日本执政党民主党相关高层的话批判称“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在1号机组爆炸之后)拒绝了美国提供技术援助的方案导致危机加重。”

美国《纽约时报》称,以工业机器人混合动力汽车等高科技产品著称于世的日本,在福岛核危机面前却显得有些低能。报道指出,日本在核危机面前表现出的不是“危机管理”,而是“管理危机”。

现代社会,公共危机是经常发生的,所以,正如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所说:“今后的战略可能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危机管理。”对公共危机的处理是一种不确定性决策,因此,公共危机也是领导者的危机。危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和非程序化对于领导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处置公共危机是对领导者的严峻考验,关系到政府和领导者的形象。日本在处理福岛核危机中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领导者不得力,败坏了自身的形象、从而影响到政府的形象造成的。

如何彰显领导力

那么,危机中领导者如何通过自身领导力的展示,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呢?

回到日本福岛核危机事件上。

在此次事件中,蓝色工作服是日本政府建立信任和表现能量的象征,但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怀疑本国政治家的话。无法控制的核灾难恐惧持续增长,引发这种紧张的正是政府对真相的隐瞒。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面对东日本特大地震导致的前所未有的惨状,政府应对措施不力的问题再次暴露出来。在核泄漏和停电等直接关系到国民安全的问题上,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全面,在国民中引起了越来越大的混乱和不安。

地震发生后,官房长官枝野幸男每天大约举行5次记者会,目的是向国民及时发布信息。民主党内却有人冷嘲热讽地表示:“政府总是发布乐观的信息。”美联社援引63岁的日本旅店老板木内利明的话说:“我认为他们没有告诉我们真相。他们也许根本就不知道真相。放射性尘埃看不见,所以我们的生命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中。我以前相信核电部门官员,现在不了。”

由于领导者的遮掩,日本当时出现了另一种危机:人们对信息的饥渴。《读卖新闻》称,日本政府有模糊和淡化危机的传统,而这一次更有一个出格的商业伙伴:以撒谎出名的东京电力公司。

英国《金融时报》抨击东京电力公司说,在新闻发布会上,愁容满面的下级主管们像淘气的男生一样垂着头,对于“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这是日本惯用的措辞。但对实质性问题,他们似乎一无所知。

公共危机涉及到公众利益,这时,公众都在看领导者的态度,领导者的形象会很快展示在公众面前。所以,一旦公共危机发生时,领导者必须在尽快反应的同时,要开诚布公,这是领导者对待公众的态度问题。

其实,面对公共危机,任何躲躲闪闪都是无济于事的,它只会败坏领导者自身和政府的形象。因此,领导者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面”。在重庆出租车停运事件中,市委书记薄熙来向重庆出租车司机和市民代表发出邀请,就重庆主城区出租车运营事宜与代表和市民们展开座谈。薄熙来说:“交通、出租车是全市人民特别关心的事情,老百姓很关心,出租车司机也很关心,市委、市政府对这个事情非常关心,所以今天有这么一个机会,我们坐在一块面对面听一听大家的意见,有什么话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今天上午不干别的,一直到中午吃饭就聊这个事情。”薄熙来开诚布公的态度得到广大重庆市民和出租车司机的好评。可以说,开诚布公能够为领导者处理公共危机奠定基调。

还需要什么

除了以上谈到的几点之外,一个领导者在处理危机事件时,还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第一、实事求是不掩盖。危机是客观存在的,企图掩盖是愚蠢的行为。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中,由于种种原因,领导者会产生掩盖行为。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政府只宣布震级为7.8级,死伤人数和救灾措施一律保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自然灾害带来的想象性,容易导致不实信息的产生。掩盖的结果使得谣言四起,有的说80万,有的说100万,(实际上,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是24万多)所谓的保密给中国政府的形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这一案例已经成为美国一些大学新闻专业的反面教材。而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政府在第一时间公开信息、展开救援,媒体在第一时间组织报道,并在接下来的抗震救灾中,以大容量和很长的时间段以多种方式、详细报道灾情。这些“第一时间”,使得政府救灾形象获得整个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政府公信力得以提升

第二、勇于负责不推诿。公共危机的出现,必然有其原因。但不管什么原因危机发生地的领导者必须对危机负起责任。一是对事件的处理要负责;二是对危机产生的某种原因要负责;三是对广大民众负责。正如重庆发生出租车停运事件后,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责成市交通、市经委、市公安、市物价等相关部门形成快速处置方案,与运营企业及出租车协会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处置措施着手解决问题——这是对事件的处理负责;薄熙来在座谈会上说,昨天我看了很多网上的评论,对这次停运,我认为广大出租车司机这次有意见是事出有因,我觉得从政府来说首先要检讨我们的工作,要反躬自问,研究我们自己哪儿做得不足,哪儿做得不好——这是对危机产生的某种原因负责。同时,薄熙来认为总体的收入水平重庆在直辖市里是较低的,出租车价调整,应该考虑出租车司机的情况,也应该考虑市民的实际情况——这是对广大民众负责。薄熙来在重庆发生出租车停运事件中的负责态度应该说是一个典范。

总之,对于公共危机的处置考验着领导者。其实,危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领导者对于危机的不正确态度和行为。

猜你喜欢

福岛日本政府领导力
福岛:日本宣布将把污染水倾倒入海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日本防卫费或超2000亿日元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从“甲午”到“侵华”日本政府操控下的新闻传媒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
受伤的相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