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构筑“三心工程”
2011-03-12张万禄
◎/张万禄
保康县二堂八一希望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现有126名学生住校,年龄最小的仅6岁。如何才能确保每一个住校学生安全健康?学校从住校学生的吃、住、行三个关键环节抓起,实施“三心工程”,即“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安心”,为住校学生戴上了护身符。
吃得放心。2005年,学校争取到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建设项目,县财政投入40万元,新建了高标准的学生厨房和餐厅。同时,学校加强后勤服务管理,落实教师与学生一同就餐制度,及时监督学生食堂的饭菜质量;组织对食堂人员培训,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使他们懂行、会做、能管。在食品采购环节实行双人操作,要求采购员对食物的保质期、新鲜度进行严格检查,索取产品合格证和交易票据,杜绝“三无”产品。在食品清洗环节,对蔬菜、瓜果等按规范程序清洗。实行饭菜24小时留样制。在餐具使用环节,实行“一人一碗一筷,餐餐消毒制”,学校购置了消毒柜,安排专人为学生餐具消毒。
住得舒心。学校对所有床铺护栏进行加高加长,对所有铁架床棱角部位、学生易接触部位,用布匹、海绵、橡胶进行包裹。对住校学生强化进出校园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学生离返校请假签到制度。建立住校学生查寝点名关爱制度,做到对住校学生每日“一登记二交接三必问节节看”。“一登记”即每天学生就寝时,班主任进行查寝点名登记;“二交接”即学生就寝时、起床后,生活指导教师与班主任进行两次交接;“三必问”即班主任每天早晨必须问学生,“你昨天晚上休息得怎么样,按时吃饭了吗,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节节看”即教师在每节课开课前都要看一看有没有缺课学生,如果有,一定要了解缺课原因。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建立严格的门卫制度,监控学生外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趣、有意义的文化体育活动,把校园创建成乐园。严格消防管理,严禁学生将火种带入寝室,为解决突然停电问题,学校在每个学生寝室安装了应急灯。配备专人负责住校学生安全保卫工作,安排党员干部夜间巡逻。实施保护女生的特殊措施,要求女生夜间如厕结伴。
行得安心。学校服务七个自然行政村,服务半径达30公里,户居分散,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学生往返学校都是自寻办法,有步行的,有坐家长摩托车的,有乘坐三轮车的,有乘坐面的的。学校前面是省级公路,后面有条大河,离学校两公里处有座水库,是典型的路边、河边、库边学校。如何消除学生往返学校的安全隐患?学校绘制出安全网络图,从图上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回家路线,途经哪些危险地段,哪一位教师负责护送。制定教师护送学生制度:教师负责护送学生以路队形式放学;各路队选出正副两名路队长,一名在路队前带领路队,一名在路队后维持路队纪律;学生离校前清点各路队人数,强调路队安全,总结上周路队情况;每位教师要把路队送到指定地点;碰上雨天,各班分班组织站队,做好路队护送;出现家长没能及时来接孩子的情况,路队护送教师要将学生带回学校,并及时同家长联系,看管学生,直至家长来接;放学路队在校园行走,做到队列整齐,行走规范,在公路上靠右行走,横穿公路要先看看是否有车,确认无车辆后方可穿行;护送路队教师为直接责任人,做好学生的安全和行为规范管理教育,政教主任做好各路队的检查、督导工作,做好教师护送路队情况的统计和评价工作。同时,学校落实家长监护职责和接送子女制度。严禁学生乘坐农用车、拖拉机等非载客交通工具;要求家长雇用的交通工具必须合法。学校门口的省道北方30米,有一个陡坡路段,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学校积极与交警联系,在学校门口上下20米的地方设置减速带,有效预防了交通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