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城市的测度与实证分析

2011-03-12李平

统计与决策 2011年24期
关键词:年鉴徐州平均值

李平

(徐州工程学院 经济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1 问题的提出

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制约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中国面临着愈加严峻的能源安全。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我国2008年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49.8%。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不仅如此,中国还是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CO2)排放国,单位GDP排放的CO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碳生产率很低。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2009年在《碳帝国:不能再沿袭当前的发展轨迹》中表示,如果发展中国家拒绝采取行动,可能遭到发达国家的绿色制裁。

我国政府对能源与环境问题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单位GDP能耗下降20%;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且“十二五”规划将碳减排作为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因此,中国碳减排的国际承诺、降低单位GDP能耗目标的落实必将传递和分解到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之中,城市的低碳转型,迫在眉睫。

2 低碳城市测度的指标体系

2.1 评价指标

评价低碳城市需要有可测度、可量化、可实施的具体指标。而且,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指标不能全面衡量低碳城市的全貌,要建立一整套综合的指标体系,从各个侧面、多角度地反应低碳城市建设的水平。

衡量一个城市是否低碳,一般涉及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生态环境、科技水平、CO2排放等方面的内容,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发展。我们提倡的低碳城市不是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应该是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低碳排放。就中国长期形成的GDP政绩考核观,经济发展的指标确定是不难的,一般用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GDP等指标来衡量,目前,国内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相关数据非常详细,反映在统计年鉴上,既有横向比较的数据,也有纵向比较的时间序列数据。

其次是关于城市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和科技水平的衡量。

随着近年来政府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视,相关考核体系开始启动,只是这些数据统计年鉴上只有当年数据,没有反应时间序列变化的历年数据,而且就是当年数据,也没有将市区(市辖区)和全市(市辖县)的数据分开,这样在进行低碳城市测度时,需要先根据市区用电量占全市用电量的比重来估算出市区的相关数据,之后才能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能源消耗是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主要有单位GDP能耗、地均能耗、人均能耗等指标;衡量科技水平的指标主要有万人科技人员数量、财政科学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生态环境主要以工业“三废”排放的指标衡量,万人工业SO2排放量、万人工业烟尘排放量、万人工业废水排放量。

最后是对碳排放的衡量,这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新添加的指标,主要有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主要用人均CO2排放量、地均CO2排放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三个指标度量。

当前我国城市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还没有作为基本的信息纳入国家的监测和统计体系,城市级别的碳排放数据在统计年鉴中查不到,只能通过对城市能源消费和对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碳足迹的调查大致估算,得出城市的碳排放量及其相关指标。

低碳城市要求的碳生产力要高,其衡量指标有两个:碳生产率和碳排放强度,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都是用来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碳生产率是指单位CO2排放产出的GDP水平,而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所排放的CO2量,二者呈倒数关系。

如果一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每单位GDP排放的CO2在下降,或者单位CO2排放,产生的GDP增加,都说明该国能源利用效率在提高,也意味着实现了一个相对低碳的发展。因此,碳生产率、碳排放强度可以看作是绿色GDP在低碳经济时代一个具体的、可量化、可操作的指标。

总之,关注GDP、人均GDP是关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碳生产率、碳排放强度是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低碳城市要求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2.2 标准的确定

目前,低碳城市建设所要求的碳脱钩有两种含义,一种是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绝对脱钩,即CO2排放随经济增长表现为负增长,也就是CO2排放总量要绝对地减少,发达国家需要这样的绝对减排。以此为依据,国际上大体认为接近零排放,或者实现“碳中和”的城市是低碳城市,伦敦、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等,这些低碳先进城市都有具体的做法。

另一种是CO2排放总量仍然是正增长,但是CO2排放增长的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相对脱钩的低碳城市。可以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衡量,它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通常用两者年平均增长率的比值表示。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中国当前建设低碳城市,重点是要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中,提高碳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相对脱钩。因为,绝对的低碳、零排放,目前在我国是不能实现的,那样会放慢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丧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机会。

因此,对于发展中的国家和城市,建立在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等相对指标上的约束比进行碳排放总量的控制更具操作性。

中国目前的碳排放强度有多高?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每创造1000美元GDP,就要排放2.85吨二氧化碳;相比之下,美国同样的GDP,仅排放0.52吨二氧化碳;瑞士这一比例为0.17吨。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差的很远,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可是,今天我们做不到。而且由于各国的文化传统、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上述比较对地方政府的实际决策起不到直接的借鉴意义。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对地方政府的决策有实际意义的做法是以国内的一些指标,作为参照,可以拿全国、全省的平均数据和先进地区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看看我们与它们相比有多大差距,差在何处。本文就是结合上述几个方面,以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和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的数据为参照,通过对徐州市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看看“徐州离低碳城市到底有多远”。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历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徐州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

3.2 计算方法

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和碳排放系数参考2006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二氧化碳排放量=燃料释放热量×碳排放系数

燃料释放热量=燃料消耗标准煤量(万吨)×293(TJ/万吨),单位是TJ。

燃料消耗标准煤量是指某种能源消耗量通过煤当量折算成标准煤得到的能源消耗量,这个数据可以在统计年鉴上直接查到,单位是万吨。

碳排放系数是指某种燃料释放单位TJ的热量排放的CO2量,单位是kg/TJ。这样,

3.3 徐州离低碳城市有多远

(1)徐州在全国的位置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按照GDP大小排序,选取50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根据城市功能的差异进行分类,将这50个城市划分四组,其中资源开发型城市10个、工业主导型城市22个,综合型城市14个、旅游型城市4个。具体分组情况见表1。

表1 中国科学院选择的50个代表性城市

该小组采用《200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了上述各类城市2006年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具体数据见表2。该研究小组把徐州划入工业型城市,本文就是以这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各项指标的平均值作为参照系,根据《2007徐州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逐项计算出2006年徐州市相应指标的具体数值,通过与这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各项指标平均值的比较,得出徐州在全国的位置。

由于徐州各年的统计年鉴上只有全市(含市区和6县)能源消耗的标准煤数量,没有将市区和6县分开,所以是先按照2006IPCC的方法计算出全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市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根据全市二氧化碳排放量乘以市区用电量占全市用电量的比重(37.54%)估计的。

经过计算得出徐州市各项指标的数值,见表2。

表2 2006年全国50个城市和徐州市(市辖区,不含六县)各项数据一览表

从衡量经济发展的两个指标来看,人均工业总产值,这22个工业型城市平均值是11.83万元/人,徐州是4.99万元/人;人均GDP,22个工业型城市平均值是5.11万元/人,徐州是4.12万元/人。说明与这22个工业城市相比,徐州的经济发展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与资源型城市和旅游型城市相比,徐州还是有优势的。

从能源消耗来看,单位GDP能耗,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平均值是0.9吨标准煤/万元,徐州是1.32吨标准煤/万元;地均能耗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平均值是0.74万吨标准煤/平方千米,徐州是0.85万吨标准煤/平方千米;人均能耗,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平均值是7.53吨标准煤/人,徐州是5.45吨标准煤/人,只有这一个指标比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平均值低,其他两个指标的数值都高于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这说明徐州的能源消耗强度大,能源使用效率不高,节能减排压力很大。不仅如此,即使是与资源型城市、综合型城市和旅游型城市相比,徐州的单位GDP能耗、地均能耗也是最大的。

从三废排放来看,万人工业SO2排放量,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是213.19吨/万人,徐州是239.5吨/万人;万人工业烟尘排放量,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是57.33吨/万人,徐州是70.94吨/万人,这两个指标,徐州远远高于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平均值;万人工业废水排放量,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是44.63万吨/万人,徐州是17.63万吨/万人,比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低。就万人工业SO2排放量、万人工业烟尘排放量这两个指标来看,徐州低于资源型城市,高于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

从科技水平来看,科技人员数量,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是22,徐州是13.8;财政科学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是0.49%,而徐州只有0.28%。科技水平低于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只是财政科学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这个指标略高于资源型城市。

最后看看CO2排放量,市辖区人均CO2排放量,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是15.31吨/人,徐州是21.14吨/人;地均CO2排放量,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是1.57万吨/平方千米,徐州是3.31万吨/平方千米;单位GDP的CO2排放量,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是1.91吨/万元,徐州是5.13吨/万元。而且与资源型城市、综合型城市、旅游型城市相比也是最高的。这些数据都说明徐州市的碳排放强度不仅高于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也远远高于全国50个城市的水平,碳生产率非常低,徐州离低碳城市差的很远。

(2)徐州在江苏的位置

表3 2007年江苏13个地市(市辖县)各项统计资料

根据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7年的统计数据和南京大学张秀梅等人【6】关于江苏碳排放的研究,把江苏13个地市各项统计资料整理如表3。需要说明的是这13个地市的数据包含市区和县区是市辖县。根据表3,可以计算出徐州GDP占全省的比重是6.58%,排放的CO2占全省的8.30%;碳排放强度全省平均值是0.558吨/万元,而徐州是0.710吨/万元,徐州是全省平均值的1.27倍,这些数据都说明徐州的碳排放强度碳大,碳生产力不高,低于全省平均值,节能减排压力很大。

我们也可以在表3的基础上分别按碳排放强度、CO2排放总量、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从高到低对13个城市重新排序得到表4。

表4 2007年江苏13个地市各项统计指标重新排序一览表

按碳排放强度排序泰州最高,徐州第2;而按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序,徐州在苏州、南京、无锡之后,排名第4;按地区生产总值排序,徐州排在第6位;按人均GDP排序,徐州排在第9位。这说明徐州不但碳排放强度大,碳生产力不高,能源使用效率低下,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排名靠后。徐州面临的压力是双重的,既要发展经济,又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同时还说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仅是不可持续的,从长远来讲也不能换来徐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徐州目前不仅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还面临经济发展的重任,而且科技水平总体落后。面对全球低碳浪潮,徐州的低碳转型和经济发展是迫切的,而且是任重而道远,如何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摆在徐州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更是徐州市政府、学术界、企业、居民需要齐心协力来解决的重大问题,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就是要对徐州的产业结构、消费特征、能源供求、森林面积、基础设施进行碳源碳汇调查,摸清碳家底,在此基础上,找到徐州低碳转型的具体路径,以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双赢。

[1]IPCC.Climate Change 2007: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Z].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N.Stern.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The Stern Review[R]. Cambri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张秀梅,李升峰,黄贤金,李颖.江苏省1996~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4).

猜你喜欢

年鉴徐州平均值
疫散待春回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由时变Lévy噪声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的平均值原理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