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诗文检索方法研究*

2011-03-10

图书馆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全唐诗四库全书书名

段 伟

(渤海大学图书馆,辽宁 锦州 121013)

历史上的唐王朝长达3个世纪,相当长时期的经济繁荣、国家强盛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活跃,给唐代文坛带来了生机。尤其是唐代诗文,不仅数量丰富,而且脍炙人口,文人学者多需查考。笔者拟就唐代诗文的检索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1 《全唐文》及其索引

1.1 《全唐文》

唐五代总集。清代董浩等编,修成于嘉庆十九年(1814),收唐五代作家3000余人,文18400余篇,共1000卷。以清廷内府所藏钞本《唐文》160册为底本,共采辑《文苑英华》、《唐文粹》、《古文苑》、《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史子杂家等书及金石碑板而成。体例仿《全唐诗》,有作家小传。《全唐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唐五代文学的成就,提供了大量唐五代文学的资料,对于唐五代文学和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1.2 《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

资料检索性工具书,马绪传编,中华书局1985年5月出版。该书分为3部分,即全唐文篇名目录、全唐文作者索引及索引字头笔画检字。

1.2.1 全唐文篇名目录

全唐文篇名目录可查检唐、五代各朝文章,包括《全唐文》、《唐文拾遗》、《唐文续拾》的文章篇名。篇名目录以作者为纲,作者下是篇目,作者及篇目次均依原书。篇目下的数字为影印本总页数。

例:高祖皇帝

改元大赦诏 20上

秦王等兼中书令侍中制 20上

上述检索结果表示高祖皇帝的文章《改元大赦诏》、《秦王等兼中书令侍中制》分别见于《全唐文》20页上栏。

1.2.2 索引字头笔画检字

索引字头笔画检字以笔画顺序排列,每个字的后面都注了四角号码,读者可凭此信息查阅索引中的字头。

1.2.3 全唐文作者索引

全唐文作者索引以作者姓氏的四角号码为序,同姓氏以第二字上两角号码顺序排列。如检索姓邢的作者,可通过邢字的四角号码1742检索到如下信息:

1742 邢

00-文伟 1663 则表明全唐文1663页可见邢文伟的文章:《减膳上书》

30-宇 4443 则表明全唐文4443页可见邢宇文章:《握槊赋》

2 《全唐诗》及其索引

2.1 《全唐诗作者索引》

资料检索性工具书,今人张忱石编。此索引据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平装本编制。收录《全唐诗》、《全唐诗逸》、《全唐诗外编》中的作者,但有少量诗篇未注明作者,如《湘妃庙》等,亦予收录。

由于《全唐诗》取材不一,凡姓名有歧义者,《全唐诗》编纂者在姓名下注“一作某某”。对于该类情况,今以本姓名为主目,“一作某某”列为参见书目。

如:卷二八一周徹下注“一作周澈”,今以徹为主目,周澈为参见条目。据《元和姓纂》卷五及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周徹当作周澈才是。

又如:卷七二七任翻下注“一作蕃”。今以翻为主目,任蕃为参见条目。

诗篇所属作者有歧义者,《全唐诗》编纂者常在该诗下注“一作某某诗”。

如,卷一一六张子容《乐城岁日赠孟浩然》诗下注“一作王维诗”,今对此类情况,将张子容、王维两者一并收录。凡同姓名者,则注明籍贯、职官及从属关系,以示区别。

作者名字下的第一位数字是平装本的册数,其次是卷数和页码。

如:皮日休 18/609/7023

外编上218

外编下524

表明皮日休分别见于《全唐诗》第18册第609卷第7023页;又见于《全唐诗外编》上册218页和《全唐诗外编》下册524页。

此索引以四角号码顺序排列,另附笔画与四角号码对照表,以便用不同方法检索。笔画与四角号码对照表是以笔画顺序排列的,同笔画的,再依点起、横起、直起、撇起排列,每个字的后面注明四角号码,读者可凭此来检索字头。

2.2 常用的唐诗总集

2.2.1 《全唐诗》

唐五代总诗集。清圣祖玄烨命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司曹寅于扬州天宁寺开局编纂,故又称《御定全唐诗》。全书900卷,目录12卷,共有48900余首,作者2200余人。编排次序为:帝王后妃,宗室子孙,郊庙乐章与乐府、各朝诗人,其后又分列名媛僧道、仙神鬼怪等。诗人名下列小传,诗篇均曾略作校雠。材料来源除取自别集、总集、类书外,旁采残碑、俾史杂书所载,拾遗补阙,网罗宏富,体现唐诗之繁荣,可称是完整的一代文献。

2.2.2 《全唐诗补编》

唐诗总集。陈尚君纂辑。全书包括《全唐诗外编(校订本)》与《全唐诗续拾》两部分。《外编》初版时分4编:第一编为王重民《补全唐诗》,收诗104首。第二编为《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亦王重民辑,收诗62首。第三编为孙望《全唐诗补逸》20卷,凡收诗830首,断句86句。第四编为童养年《全唐诗补遗》21卷,收诗千余首,断句330余句。孙、单所辑为散见于四部群书之材料。此次经陈尚君校订,重编为3编,即将原第二编与第一编合并,统称第一编,并以后出之刘脩业整理《补全唐诗拾遗》(见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取代原王重民《敦煌唐人诗集残卷》,又以王重民《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考释》(《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二辑)作为第一编附录。《全唐诗续拾》为陈尚军新作,该部分博采唐宋四部典籍、佛道二藏、金石碑刻、俾乘方志,以收录《全唐诗》、《全唐诗逸》及《全唐诗外编》未曾辑入的唐五代人诗。共分60卷,所收作者1000余人,诗4300余首,残句1000余则,又移正、重录、补题、补序、存目、附录诗200余首。对《全唐诗》及其外编的纰漏作了全面修正和补弃。此《全唐诗补编》实为《全唐诗》之外又一唐诗总集,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2.2.3 唐人选唐诗(10种)

《唐诗总集》是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据该所1962年重印本,作新一版,于1978年刊行。此书收入现存的10种唐人编选的唐诗选本。各种选集都有自序说明各自的诗歌艺术见解,有些对入选诗人还作了简要评论。这些选集从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风格反映出唐代诗歌的面貌和成就,具有一定的诗史资料的价值。

3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该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书籍,所以,也是查找唐代诗文的重要工具之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共收书3400余种,分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有分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4类,并按类附类中所有书目。

3.1 按书名索引检索

下面所说的书名是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各书名称为主,只限四库库录之书,存目各书不包括在内,其名称以景印本内封所印[本册目次]及本目录所著录书名为准。

3.1.1 书名四角号码索引

如:用御的四角号码2272查到御字

~定全唐诗 1423~1431 则表示《御定全唐诗》收藏在《四库全书》的1423册至1431册

~选唐诗 1446 则表示《御选唐诗》收藏在《四库全书的》1446册

3.1.2 书名笔画部首索引

书名次序,按书名第一字之笔画部首顺序排列;第一字笔画部首顺序相同者,以第二、第三字之笔画部首顺序排列。书名后所注页码,前一个数字为景印本之册次,后一个数字为首见之页次。

如:按书名《全唐诗录》的首字“全”字的笔画可以找出:

3.2 按著者索引检索

著者包括一书的撰著者、编校者、释注者、辑订者、增补者等。下面所说的著者以景印本内封[本册目次]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目录]所著姓名为限。

3.2.1 著者姓名四角号码索引

通过上述信息我们可以在《四库全书》1332册163页检索到唐代皮日休等人所撰的《松陵集》;在《四库全书》1083册153页检索到唐代皮日休所撰的《文薮》。

3.2.2 著者姓名笔画部首索引

著者姓名次序按姓名第一字的笔画部首顺序排列,笔画相同者,则按第二字、第三字笔画部首顺序排列。

人名后列所著书名及其所属类别、册、页。若同一人而多种著作,其所著书名则按册次页码先后排列。如:

李白 [唐]李太白文集(书名) 别集一(类别)1066(册次)-219(页码)

李太白集分类补注(书名) 别集一(类别)1066(册次)-437(页码)

李太白集(书名) 别集一(类别) 1067(册次)-1(页码)

4 《文苑英华》及其他

《文苑英华》,诗文总集。宋代李舫、宋白、徐铉等编。书成于雍熙三年(987)。辑录南朝梁末至五代诗文,上续《文选》,选录作者2200人,作品近两万篇,共达1000卷,分成赋、诗、歌行、杂文等。其中唐代作品约占9/10。该书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并称“宋四大书”。1966年中华书局主要据宋刊本影印。原刻卷首有一个分类目录,但检索不便。中华书局影印时另编新的篇名总目,列于各册前;另据篇名总目编《作者姓名索引》,按原书所收作者姓名第一字四角号码编排,第一字号码相同者,按第二、第三字编排。作者姓名下列原书所收作品篇目,按书中收录次序先后排列。索引前冠有“索引字头笔划检字”,以便检索。

除此之外,山东大学图书馆1931年出版,林斯德主编的《全唐诗文作者引得合编》;西北大学教务处1964年油印本,李之勤主编的《全唐文作者姓名索引》;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54年出版的《唐代的散文作家》、《唐代的散文作品》、《唐代的诗人》I206.2/177样本;中华书局1992年出版的《唐五代五十二种笔记小说人名索引》等,也可以供查找唐代诗文之用。

[1]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目录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193.

[2]周勋初.唐诗大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547-551.

[3]马绪传.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5:1-324.

[4]张忱石.全唐诗作者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3:1-2.

[5]李舫.文苑英华(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6:1-5.

[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837-838.

猜你喜欢

全唐诗四库全书书名
《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五则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
The Book of Why: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译书名《为什么》)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
完整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