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型异丙威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2011-03-07吴世文彭兆普刘雪源马明勇钟乐辉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吡虫啉稻飞虱噻嗪

吴世文,彭兆普,刘雪源,马明勇,钟乐辉,张 峰

(1.沅江市农业局,湖南 沅江 413100;2.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稻飞虱是湖南晚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危害期较长。在湖南省,常年需用药防治该虫的稻田面积达水稻种植面积的70%以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稻飞虱在湖南有10年大发生。其中,1991、1995、1997、2002、2005 、2006 和 2009 年因该虫危害而损失的粮食均在20万t以上。2006年,湖南省稻飞虱发生625万hm2次,造成稻谷损失33.95万t。此外,稻飞虱中的白背飞虱和灰飞虱能传播多种水稻病毒病,造成间接危害。2009年,在湖南省61个县市区一季中稻和双季晚稻上发生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病毒就是由白背飞虱所传播,受害面积达3万hm2,绝收面积逾6 000 hm2,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异丙威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目前常用于防治稻飞虱。该药剂能抑制稻飞虱乙酰胆碱酯酶,使稻飞虱麻痹至死,田间表现为较强的触杀作用,击倒力强,药效迅速,但残效期较短。同时,该药长期频繁使用,使得稻飞虱对异丙威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药性(14倍)。将昆虫生长调节剂噻嗪酮、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分别与异丙威复配,形成新药剂,使其不同药剂的功能得以互补,防治稻飞虱兼具速效性和持效性,弥补了单剂速效性差或持效期短等不足,减缓了稻飞虱对单剂产生抗药性的过程,提高了药剂防治效果,同时也节约了化学防治成本。本文旨在通过田间药效比较试验,验证两种异丙威单剂(4%异丙威DP、20%异丙威EC)和两种异丙威复配制剂(10%吡虫啉·异丙威WP、25%噻嗪酮·异丙威EC)对湖南晚稻孕穗期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4 %异丙威DP(江西龙源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0%异丙威EC(湖南新春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0%吡虫啉·异丙威WP(山东曹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5%噻嗪酮·异丙威EC(江西新兴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中,4%异丙威DP设置3个处理浓度,分别为 12 000、13 500、15 000 g/hm2(处理 A、B、C);20%异丙威EC设置3个处理浓度,分别为2 250、2 625、3 000 mL/hm2(处理D、E、F);10%吡虫啉·异丙威WP设置3个处理浓度,分别为750、1 125、1 500 g/hm2(处理G、H、I);25%噻嗪酮·异丙威WP设置3个处理浓度,分别为1 500、1 875、2 250 g/hm2(处理J、K、L);用等量清水做空白对照(CK)。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重复4次。

1.3 供试环境

试验各小区肥力一致,pH值为6.6,平均有机质含量为42.5 g/kg,平均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87、21和78 mg/kg。小区面积为30 m2,小区之间田埂(高×宽为 18 cm×15 cm)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证小区间药液不能相互渗透。试验期间,水稻处于晚稻孕穗期至抽穗期之间,田间调查表明,稻飞虱以2~4龄若虫为主(约占85%以上),水稻株行距为20 cm×20 cm。

施药与调查期间均为晴天,平均气温32.8℃,日平均最低气温29.1℃,日平均最高气温36.8℃,平均相对湿度68%。

1.4 施药方法

采用新加坡利农HD-400型背包式喷雾器圆锥喷头细水喷雾,均匀喷撒于整个小区,并使药剂尽可能喷撒于水稻基部,药剂对水量为750 kg/hm2,施药时田间保持3~5 cm的水层,药后保水5 d。施药顺序为先低浓度后高浓度,并用塑料薄膜遮隔邻近小区,以防药剂飘移干扰。试验期间没有对水稻其他病虫害进行防治。

1.5 调查方法

采用白瓷盘(33 cm×45 cm)平行跳跃盆拍法进行调查,每小区调查10点,每点2丛水稻,统计掉落盘中的飞虱数量,于药前进行虫口基数调查。施药后 1、3、7、10、14 d,分别调查残留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调查时段均为上午。

1.6 药效计算方法

根据处理区和对照区施药前后稻飞虱虫口数计算虫口减退率、校正防效,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以虫口减退率计算各处理区的防治效果,方法见《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GB/T17980.13-2000,计算公式见式(1)、式(2)。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药后2、7、14 d,观察水稻植株生长情况,未发现供试药剂对水稻植株的药害现象,表明各处理安全性较好。

2.2 速效性比较

4种药剂田间防治稻飞虱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药后1 d,25%噻嗪酮·异丙威WP 校正防效最高,1 500、1 875、2 250 g/hm23 个处理校正防效分别为79.8%、81.8%和85.4%,4%异丙威DP校正防效较低,3个处理均低于75%;药后3 d,4种药剂对稻飞虱均表现出较好的控制效果,除10%吡虫啉·异丙威WP 750 g/hm2处理外,其他各处理校正防效均超过80%,25%噻嗪酮·异丙威WP高浓度处理校正防效达到93.2%。这表明,复配后的25%噻嗪酮·异丙威WP对稻飞虱防治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

2.3 持效性比较

药后7 d,4种药剂各处理之间校正防效差异显著(p=0.014),25%噻嗪酮·异丙威WP防治稻飞虱效果最优,3个处理对稻飞虱防治效果都在90%以上,其他处理的校正防效均超过了80%,表明4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良好。药后14 d,4种药剂对稻飞虱防治效果有所降低,但1 500 g/hm2处理的10%吡虫啉·异丙威WP和1 875、2 250 g/hm2处理的25%噻嗪酮·异丙威WP校正防效均在80%及以上,说明高浓度处理的10%吡虫啉·异丙威WP和25%噻嗪酮·异丙威WP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持效性。

表1 异丙威各药剂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结果*

3 讨论

噻嗪酮属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它通过抑制昆虫若(幼)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酶的活性,阻碍几丁质的合成和新表皮的形成,导致昆虫取食减少,使昆虫不能正常完成生长发育而死亡,它对褐飞虱、白背稻虱等稻田同翅目昆虫若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其成虫的防治效果有限,同时对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天敌类节肢动物有一定的友好作用。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该类药剂对我国稻田稻飞虱化学防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吡虫啉在我国大面积使用,成为我国防治稻飞虱使用最多的药剂。吡虫啉是新一代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药剂进入虫体后,能阻碍昆虫中枢神经正常传导,使昆虫麻痹致死。该药剂具有内吸、胃毒、拒食、驱避作用,同时兼具持效期较长,广谱杀虫的特点。

本试验对异丙威复制试剂进行了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嗪酮·异丙威WP试剂防治稻飞虱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 d,该药剂3个处理的校正防效达90%及以上;药后7 d,这3个处理的校正防效均达90%以上;药后14 d,中高浓度处理分别为 80.0%和82.6%。本实验所测药后7 d结果高于前人在浙江和江苏试验的结果,可能与湖南、江苏、浙江3地稻飞虱对该药剂的抗药性水平不同有关,也可能与试验时期稻飞虱若虫所占比例大小有关。虽然高效性吡虫啉半衰期很短,如在烟叶中的消解半衰期为3.98 d,在麻黄上为1.4 d,但在与异丙威复配后,10%吡虫啉·异丙威WP 1 500 g/hm2处理在稻飞虱的防治上却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药后14 d校正防效达80.2%,药后3、7 d校正防效分别为84.4%、88.8%。4%异丙威DP和20%异丙威EC虽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但药后14 d各处理防效均比较低。总之,当田间稻飞虱以若虫为主爆发时,可选择25%噻嗪酮·异丙威WP作为防治的理想药剂,推荐使用浓度为1 875~2 250 g/hm2,10%吡虫啉·异丙威WP可作为25%噻嗪酮·异丙威WP的轮换使用试剂,推荐使用浓度为1 500 g/hm2。

[1] 陈声祥,张巧艳.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矮缩病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05,32(1):97-103.

[2] 柏连阳,蒋杰贤,蒋祝瑞,等.异丙威、噻嗪酮及其复配对稻褐飞虱若虫的毒力测定[J].农药,2000,39(3):26-27.

[3] 刘凤沂,李惠陵,邱建友,等.惠州地区褐飞虱对几种药剂的抗药性监测[J].昆虫知识,2010,47(5):991-993.

[4] 贝亚维,顾秀慧,陈华平,等.噻嗪酮的作用方式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1995,8(1):30-33.

[5] 姚 亮,覃春华,卢 鹏,等.湖北省褐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及氟虫腈的抗药性监测[J].昆虫知识,2010,47(1):115-119.

[6] 王彦华,李永平,陈 进,等.褐飞虱对吡虫啉敏感性的时空变化及现实遗传力[J].中国水稻科学,2008,22(4):421-426.

[7]Wang Y H,Gao C F,Zhu Y C.Imidacloprid susceptibility survey and selection risk assessment in field populations of Nilaparvata lugens[J].JEcon.Entom ol.,2008,101(2):515-22.

[8] 白和盛,张春梅,陆玉荣,等.防治稻飞虱新型复配剂应用效果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147-148.

[9] 苏建坤,张春梅,卢子华.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1):290-292.

猜你喜欢

吡虫啉稻飞虱噻嗪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剂的配方研制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