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刍议
2011-03-06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韩佳霖王艳华
文/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韩佳霖 王艳华
中国航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刍议
文/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韩佳霖 王艳华
阐述航运安全文化的基本理念,介绍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剖析中国航运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完善中国航运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为航运企业积极转变安全管理策略、提升自身生产安全提供有益借鉴。
航运安全文化;公平文化;安全意识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海上贸易也在快速发展。海运量的快速增长促成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快速化、自动化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个必须面对的新课题——航行安全事故的高发生率和对环境的破坏。船舶碰撞、沉没、爆炸,人员伤亡,水域污染,这些已成为目前社会和航运企业必须认真去思考和面对的头等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绝大多数企业都强化了管理规定,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未能彻底扭转不利局面。因此,航运安全文化建设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其层次也亟待提高,以自觉为主、自主管好自己的工作安全,比“制管”更能体现出一种人性化的管理和人文关怀。
一、航运安全文化
1. 航运安全文化的定义
航运安全文化是航运界所有相关行业在航运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关于安全生产、安全生活、保护环境的精神、意念、行为和物态的总和,是航运安全价值观与航运安全行为准则相互融合的体现。国际海事组织将“安全文化”的定义概括为:某个组织的安全文化是指该组织给予安全的优先权,以对待组织其他方面运作的态度来对待安全。对于航运业来说,安全文化根植于海员的职业作风中,要求海员能够对惯常及紧急情况作出适时的、正确的反应。
2. 安全文化建设的五个阶段
由于油气生产与运输行业工作的特殊性,溢油、漏气事故在生产和运输领域时有发生,因此该行业对安全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基于对事故的处理态度,将安全文化建设分为五个阶段(见图1),这五个阶段同样适用于航运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一阶段即消极应对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主观上认为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事故发生后对如何采取办法解决持消极态度,将事故处理交给律师与管理者。
第二阶段即被动应对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管理者试图遵循相关安全规定及程序,并总结以往发生事故的经验,将事故进行分类以警示后来,对主管机关隐瞒事故的发生。
第三阶段即有准备应对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主观上对安全事故发生有心理准备,经常对安全状况进行审核并收集安全数据,认为业已具备的安全管理系统能够胜任其职,但在事故发生时仍手足无措。
第四阶段即事前防控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对资源进行分配并用于预防事故的发生,管理系统向事故报告敞开,但该类报告局限于数据,往往由个人负责为防止事故发生采取措施。
第五阶段即积极应对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主动控制人的因素,管理者对事故的发生有正确的估计,个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也有正确的判断。
如上所述,在安全文化建设的五个阶段中,第四、五阶段为自我管理文化阶段,属于高级阶段,每个航运公司都在公司内部建立具体的安全管理体系,从公司内部主动控制人的因素,而不是由外部施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安全营运由那些被失败的推论所直接影响着的人们来组织实施。
以上所述安全文化建设的五个阶段,是由稚嫩走向成熟、由被动治理走向主动防御的发展过程。国际海事组织对促成该过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航运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航运安全文化建设属于“人的因素”范畴,要求海员、岸上管理人员、管理机构和组织、造船厂、立法者、其他相关主体提高安全素质以达到预防海上事故的发生和保护海洋环境的目标[2]。
1. IMO为安全文化建设所做的努力
IMO倡导采用积极的安全管理措施。此类措施包括:建立责任分工的质量体系,培训合格的海员,利用有效的外部监督手段。其目标是取代短期的贪图利益最大化和消极应对事故的态度[3]。
(1)ISM规则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规则)是IMO抓住预防和控制海事事故的关键而出台的海上安全管理模式,强调了船旗国对船舶管理公司及船舶管理公司自身内部的规范管理及要求。ISM的管理模式是通过控制船舶管理公司来控制人的因素,其重点是公司的安全管理,最终目标是实现海上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有效地实施ISM规则将有利于公司内部安全文化的形成,有助于船公司以事前防控作为预防和控制海上事故的主要手段,使航运安全文化建设发展成由公司内部主动控制人的因素、培养公司人员的自律意识、对事故的处理态度由被动接受提升到主动防御阶段。
(2)STCW公约及其马尼拉修正案
该公约首次规定了国际上通用的可以接受的海员最低标准,对统一世界主要航运国家关于海员的培训、发证与值班标准发挥了巨大作用。公约的实施对促进各缔约国海员素质的提高、有效控制人的因素对海难事故的影响、全球范围内保障海上人命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约历经了多次修订,每一次修订都是围绕“人的因素”展开的,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为核心,以达到维护航运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为最终目标。最新的STCW公约修正案是在今年6月21日至25日国际海事组织STCW公约缔约国马尼拉外交大会上通过的。马尼拉修正案体现在“人的因素”方面的修订最具特色的内容为:强调团队精神,加强领导力与团队工作技能的要求,驾驶台及机舱资源管理培训中包括团队处理各种应急事故的培训,这是IMO在研究人的因素对航行安全影响议题下提出的又一种有效措施,将成为航运安全文化建设新的、有益的组成部分。
(3)PSC检查
PSC检查是通过港口国监督的手段来减少由于人为错误引发的海上安全事故,同时保证海上船舶航行安全。对船舶实施SMS的检查也是一种有效防止人为错误产生的有效手段,因为有效的培训、严格的程序和计划以及公司安全环保方针的有效实施是保证船员正确履行职责并在船上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的必要保证。
STCW公约、ISM规则是利用规范、规则来实现内部主动完善和自我管理的过程,PSC检查的实施是外部监督强制执行的过程。三者的实施标志着国际海上安全管理新机制的建立开创了国际海上安全管理的新纪元,是世界航运安全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 近期国外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新的研究成果
(1)“公正文化”的提出
近期,英国向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88届会议提交了一份名为《公正文化——对于安全至关重要》的提案[4],是关于“人的因素”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表明,人的行为与广义上的组织因素有关,也就是说,人的错误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由这种组织因素引发的。这一认识表明,那些特别关注安全的组织应该转变观念,提升安全文化建设的层次,由注重“谴责文化”转为重视“公正文化”。这对于航运业的“组织”——船舶管理公司来说,在建设航运安全文化、提升其层次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2)“公正文化”建设的原则
“公正文化”建设基于两个原则,而且同时适用于该组织的每一个成员:①人犯错误在所难免,而组织的政策、程序和交互界面需要不断调控并改进,以减少错误的发生;②如果组织的成员故意违反安全程序或政策,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公正文化”建设的第一条原则要求建立人们可以信任的报告制度,营造信任文化,创造条件使人们可以袒露心声;而人们的信任度如何取决于第二条原则的落实情况,即该组织对组织成员坦白的事情如何定义、调查以及怎样落实问责制。
(3)“公正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公正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从“不理智的消极态度”向“积极应对态度”转变的过程。建设公正文化的目标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提高存在安全隐患的事件和事故的报告率,包括未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②提高组织内部各层面成员间的信任度,提升组织的安全文化水平;③减少实际的消极事件和事故数量;④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率。
三、中国航运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中国航运企业的安全管理仍然处于被动的“事故追究”阶段,缺乏以人为本的法制和人文环境。传统的“要我安全”的理念使船公司和船员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处理安全问题,在思想意识深处无法达到“我要安全”的境界。
目前,部分航运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没有切实地把安全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在安全方面心存侥幸,遇到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效益的需要,安全则成为经济效益的牺牲品,从而埋下深深的安全隐患,使安全工作在源头上缺乏坚固的基石。
对船员本身来说,由于航运企业发展速度过快,船员数量特别是高级船员的数量严重不足,导致管理级的船员提升过快,经验缺乏和管理能力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
职工安全意识淡漠,无法从意识深处自觉践行安全生产。有些职工甚至片面地认为安全只是领导和安监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同时“有法不依”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而有些管理者没有做到事前防控,出了问题互相指责批评,没有从根本上将安全落到实处。
四、应采取的对策
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链环组成的“链”。按照系统工程控制论,要确保安全就必须对系统工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5]。
1. 努力提高航运企业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素质
航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企业各级领导者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必须做好航运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必须掌握航运管理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制订计划,讲究工作的“前瞻性”、“政策性”、“指导性”;领导者要用自己对安全生产的责任确保安全意志和安全价值观,对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加以总结和提炼,汲取精华,不断通过实践使其上升为行为准则;通过言传身教和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来影响每一名职工,进而通过严格的奖惩实践不断对其进行培育,才能有效地加快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2. 完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航运企业安全文化培训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在校教育,一个是企业在岗培训[6]。在校教育是通过开设专门的安全课程,通过生产实习培养出具有相应专业安全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技术的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在岗培训是指定期组织各部门和船员进行各种安全生产的学习和培训,通过培训把安全意识的强弱作为从业者的必备素质加以考核,并使其经常化、制度化。除了常规的安全培训外,一定要根据员工的工作实际需要给予具体的安全指导,使他们能够从容地避免伤害或处置安全危机,并帮助企业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例如运用多种宣传媒介,开展事故案例分析会、安全生产集中检查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等多种形式贯彻安全文化,倡导将“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要务,培养“我要安全”的观念,积极宣传安全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员工自觉的安全意识。
3. 借鉴“公正文化”的研究成果,提升安全文化建设的层次
在安全问题上,管理层和普通员工都肩负着各自的责任,这是因为安全方面的改进会直接影响员工本身的利益,所以必须邀请他们参与制订与实施安全计划的全过程。“公正文化”建设正是体现了在建设安全文化过程中员工与管理者机会均等、人人有责的基本内涵。“公正文化”必须建立完善的理念渗透机制和营造安全文化建设氛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宣传“公正文化”理念,提高企业内部各层面员工的信任度。其次,定期开展“公正文化”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以提高员工对这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再次,总结出践行“公正文化”好的做法,形成学习制度,要求相关人员定期学习讲解,并指导员工自觉地运用到安全生产中,最终达到安全文化建设从“要我安全”升华为“我要安全”的目的。
4. 坚持安全文化建设常抓不懈
企业需要设立由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组成的委员会,对该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适时根据条件的变化调整文化制度,并将文化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去抓。在实施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久而久之员工才能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中自觉地落实安全文化的各项指标。
五、结 语
努力提高航运企业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素质,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借鉴“公正文化”的研究成果,提升航运安全文化建设的层次,用人性化的管理和人文关怀让员工自主践行安全规范是航运安全文化建设的
当务之急。
[1]Hudson,Parker.The Safety culture ladder[EB/OL].[2010-03-15]. http://info.ogp.org.uk/HF/.
[2]尤庆华,谢翠良.航运安全文化建设初探[J].世界海运,2002,25 (3):10-12.
[3]BARBARA E O S,ORNITZ P C.Sustainable shipping: the benefits of the“safety culture”far outweigh the cost[EB/OL]. [2010-09-10].http://www.iosc.org/papers/02134.pdf.
[4]United Kingdom. Just culture-essential for safety[EB/OL].[2010-09-10].http://docs.imo.org/category.aspx?cid=49.
[5]吕航.将系统论引入海事安全管理——访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吴兆麟[J].中国船检,2002(7):12-15.
[6]舒联节.航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水运:上半月,2009 (4): 39.
Modest proposal on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for Chinese shipping enterprises
HAN Jia-lin, WANG Yan-hua